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王路:佛陀慈悲吗?(三字经02)

时间: 2020-02-05 21:45:00 | 作者:王路在隐身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王路:佛陀慈悲吗?(三字经02)

  (此文是在善导书屋的讲座。感谢宗道法师和各位听众。这是第二讲,约16000字。)

  1、

  证者谁?释迦尊。大悲愿,示诞生。

  上次我们讲到,真如体,须亲证。真如这个体,法界身,需要亲自证到。证者谁?释迦尊。谁证到了呢?释迦牟尼佛。大悲愿,示诞生。他出于大慈大悲的愿力,示现诞生在人间,娑婆世界。

  这句,我们讲一个字:示。

  佛教高僧的死亡,叫“示寂”——示现寂灭之相。涅槃是寂静的,示现寂静。佛教目的是解脱,解脱,就要超越生死,如果成佛了还是要死,怎么能叫解脱呢?佛是没有生死的,凡夫看到的死,那是示现。

  很多人不相信:佛陀为什么不示现不死呢?或者示现活一万岁,八千岁,这样还有点说服力,示现活八十岁,好像说服力不够。

  但是,佛陀只能这么示现。看不出来,不是佛陀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只有肉眼,没有天眼,更没有慧眼、法眼。就像你得了飞蚊症,看什么都觉得有小飞虫。我们在娑婆世界,业力让我们只能看见这样的现象。

  生死,就像一条蛇,非常可怕。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看错了,它不是蛇,是一条绳子,你立刻就不害怕了。你之前希望这条蛇走掉,后来,它还是在这儿,还是没有走,但你知道它是绳子,就不害怕了。死亡就是一条蛇,佛教就是让你最后看清楚,它不是蛇,是绳子,它走不了,也不需要走。但你的恐惧可以解除。

  有这样的传说:佛陀证悟后,觉得所证的道理太难了,人家没法理解,他就不打算说法,这时候,梵天来劝请,他才说。那么,就有个问题:他一开始,知不知道自己后来要说法?如果说不知道,佛的智慧就有局限了。如果说知道,干脆直接说不就行了吗,还摆什么架子呢,非得等着别人来请他吗?

  有些学南传的就说,你们大乘讲慈悲慈悲,佛陀慈悲吗?佛陀一开始根本没打算说法。他们认为佛陀的教诲就是“灭苦”,没有别的,讲慈悲是大乘学者的附会。他们这么解释梵天劝请。

  在大乘看,梵天劝请,恰恰体现了佛陀的慈悲。为什么呢?第一,佛陀直接说法,梵天还有没有劝请的功德?没有了。佛陀先不说法,等着梵天来劝请,梵天一劝请,他就有功德了。给梵天一个培植功德的机会。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就像在公司里,困难的活,派给你干,是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梵天能理解,凡夫不容易理解。凡夫会想,你就是偷懒,才扔给我干。凡夫怕面对困难;梵天有面对困难的时候,他很高兴,因为进步的机会来了。因为这两种意业,他们得到不同的果报。

  第二,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佛陀直接说法,凡夫不爱听。凡夫有种心理:你来找我,就是你求我。你看一个人很可怜,吃了上顿没下顿,给他介绍一份工作,或者你喊他:来,一起做点事儿吧。他会怎么想?——你来求我来了,你有用着我的时候吧。他就要摆架子。越是凡夫,越喜欢摆架子。因为他有“我执”,“我慢”,不摆摆架子,体现不了自己的存在感。佛陀直接找凡夫说法,凡夫心想:我忙着呢,你又来耽误我时间。佛教不要搞得跟推销保健品,卖不出去似的。当然,佛陀不是被怕被拒绝,没面子,而是凡夫拒绝佛一次,就折损很多福报,佛陀慈悲,不让凡夫那样折损福报,就用凡夫能够接受的方式说法。

  所以,佛要做个示现,示现成一开始好像不打算说法的样子。佛知道梵天一定会劝请,他对梵天也太了解了。梵天离开了欲界,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肯定会来劝请。梵天一劝请,佛就说法了。凡夫一看,连梵天都劝请,可见这个东西是真好,就来了。

  凡夫看不懂佛的东西好不好,梵天说好,凡夫就觉得好,因为他离梵天近。梵天刚刚超越欲界,在凡夫眼里,就是最厉害的。再厉害,凡夫就看不懂了。就像我们看不懂一个东西好不好的时候,如果比你有钱、有品位的人在用,你就会觉得它肯定不错。所以,佛陀就导演了一出梵天劝请的戏。这就是“示现”:演戏给凡夫看。以凡夫能接受的方式,给凡夫说法,还不是佛陀的慈悲吗。

  就像一个大人,对两三岁的小孩说:你要听话啊,不听话,就不给你吃饭了。有人听了:哎呀,这大人太狠心了,不给小孩吃饭。实际上,给不给呢?肯定给。这么说,是以小孩能接受的方式,让小孩听话。

  不仅佛示现,菩萨也示现。菩萨在要进入八地不动地的时候,也做了一次示现:示现差点要进涅槃。这时候,佛就扮演一个角色,去提醒菩萨:你忘了自己的初发心了吗?你是要成佛的呀!菩萨一听:此是学时,非是证时。现在还不是当老师的时候,要继续当学生,就放弃涅槃,奔着无上菩提去了。

  没有一个菩萨,这时候拐弯变成阿罗汉的。但是,每一个菩萨,到这儿都要做这个示现。示现是给谁看的呢?是给五地六地的菩萨、或者初地的菩萨看的吗?都不是。是给凡夫看的,给初发心,初住以前的菩萨看的。

  就像去山里徒步,路不好走,很容易迷失方向,有人找到方向之后,会怎么办呢?会做个记号。做记号对自己有没有意义?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他已经可以出去了。但是,对后来的人有意义。有些人走到这里,不做记号,自己走了,这就是声闻种姓、缘觉种姓;有些人要做记号,就是菩萨种姓。

  为什么说,菩萨不入涅槃,是示现给初住之前的凡夫看?我们发心,不是说等证到大乘七地、小乘四果再去发心,再去考虑我是要涅槃,还是要无上菩提,而是在出发的时候,就考虑好了。如果你一开始修行的时候没有发菩提心,只发了出离心,你说修到这个阶段突然改变主意:我不证涅槃了,我要成佛——那是不太可能的。就像一个人辛辛苦苦读博士,好多年,等站在台上,人家马上要给他颁发博士学位,他说:我拒绝,不要了,没有这种情况。如果他不想要,老早就不要了。你读到中途,不想读,放弃了,可以,不会等到最后再改变主意。要么就是,你拿了学位,再从头开始,重新读。

  阿罗汉的回小向大,就是这样,他是绕了一个大圈。他不会等到马上要证四果的时候,突然发菩提心,四果不要了,直接奔成佛去,不会。他是先证了四果,再回小向大的。而且,他证了四果之后,什么时候回小向大,也不知道,可能很快,也可能要非常非常久。阿罗汉能不能一回小向大就成为八地菩萨,不可能,从解脱的水平上来说,他有八地菩萨的水平了,但是,从发心上看,从六度万行的积累上看,他连初地菩萨都比不上,还只相当于初住菩萨。三大阿僧祇劫要从头走。

  这就像坐飞机从北京到上海,要么你别上飞机,是可以改高铁的。要是已经上了飞机,非得等到了上海之后,再飞回来,才能坐高铁,不可能在天上飞着,你说,我现在就改高铁,当时改不了。

  所以,菩萨进入八地时做示现,不是为了提醒地上菩萨,也不是为了提醒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初住以后的菩萨,菩提心已经不退了,用不着再提醒了,而是为了提醒初发心的人:你在刚发心的时候就要考虑清楚,因为中途两大劫时间是没法拐弯的。你要走了声闻乘,就算你得到了四果阿罗汉,断烦恼的功夫相当于八地菩萨,但是你想成佛,也得重新从初住位开始修发心和六度万行。初地菩萨和阿罗汉,论断烦恼,阿罗汉比初地菩萨强太多了,但是,在所有菩萨眼里,初地菩萨要远远胜过阿罗汉,为什么?虽然阿罗汉现在是老师,在解脱道上是老师,但你要想成佛,还得回到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学菩萨道这一课。

  2、

  处王宫,求出离。夜逾城,人不知。

  释迦牟尼佛在当太子的时候,住在王宫里,觉得不开心,想出去。这个王宫,不仅是王宫,还是三界。三界对我们凡夫来讲,就是王宫。我们觉得三界很好,恋著三界,悉达多太子,看见三界的种种过患,就想出去。半夜就从城墙上飞出去了。

  夜逾城,人不知。人为什么不知呢?因为凡夫不知道三界的过患。佛教把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分成四种,这四种懂得了,就懂了一切真理。真理叫“谛”,这就是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凡夫的生活,是苦和集。苦,就是苦;集,就是惑、业。惑、业、苦,这三种,就是轮回。起惑、造业、受苦、再起惑、再造业、再受苦……永远没有终结,这就是三界。

  凡夫的生活里,没有灭和道。灭,是涅槃;道,是通往涅槃的道路,八正道。通往涅槃的道路,从哪里开始呢?从“见道”开始——看见这条道了: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找到路了,你就上路了,就是圣者了。接下来就是“修道位”了。

  修道位上有没有烦恼呢?初地到八地之间,也还是有的。但这种烦恼,不是分别的烦恼,而是俱生的烦恼;不是“见所断”的烦恼,而是“修所断”的烦恼;不是理上的烦恼,而是事上的烦恼。打个比方,你如果天天洗衣服,洗澡,讲究卫生,我们就说,你是个干净的人。干净的人,身上会不会偶尔搞脏呢?也有可能。哪天下雨,一辆车从水坑里轧过去,泥巴溅到你身上,衣服就脏了。但是不要紧,你立刻回家洗了换了,就干净了。修道位,就像一块发烫的石头,烦恼在上面站不住脚,刚踩上去,立刻烫得掉下来了。烦恼不会增加,所以也叫“无漏”。但是不叫“无为”。灭,是无为;灭和道,都是无漏。

  见道是最难的。对菩萨来说,见道之后,马上就是极喜地——太欢喜了,以后可以说万事大吉了。这就跟念佛的人见到阿弥陀佛一样。都见到佛了,还有啥不放心的呢?但是,凡夫没有见过佛,也不听闻佛法,他相信吗?基本不信。这就是“夜逾城,人不知”,有人从起惑、造业、受苦的轮回里转过身,迈向通往无上菩提的大道,而凡夫,始终生活在三界轮回里的人,不会知道。

  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间,习寂定。

  佛陀出家的时候,有六大外道。其中一种叫尼乾子。今天的耆那教,就是从尼乾子发展过来的。他们不懂得“诸法因缘生”的道理,想解脱,怎么办呢?去受苦。他们认为,每个人该受的苦是有定数的,非得受够了,才能解脱。今天很多人喜欢说:“命。这就是命。”——这就跟尼乾子差不多。佛教讲什么是命?你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命,命不是老天爷决定的,是自己的行为决定的。干了一件事,叫业;干了一辈子的事情加起来,生生世世的事情加起来,叫命;八正道里面,有个“正命”,一辈子做正当的职业,远离那些说不好的话、做不好的事的环境,就叫正命。

  佛教讲,“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尼乾子既然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怎么办,多吃苦吧,苦吃够了,就解脱了。没解脱,就是因为苦吃得还不够。

  不要觉得这个观点可笑。今天很多人,有类似的观点。想成功,读成功人士的故事,读了心想:哎呀,真不容易,难怪人家能成功。我要像他那样吃苦,我也成功了。我没成功,是因为吃的苦还不够。这就是外道见解。而且非常有市场。在这种见解下,尼乾子就去修苦行:拔头发、跳崖、挨饿,就是他们的修行方法。

  菩萨为了让大家知道,这种方法对解脱没有帮助,也修了六年苦行。这也是菩萨的慈悲。他现身说法,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但是到现在,还是有人不信。还是有人认为,“只要够努力,什么事情都一定能干成。”菩萨这六年里,只吃麻麦,饿得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后来,喝了两个牧牛女送的乳糜,恢复了气力,很快就证无上正等正觉了。这就是告诉大家,解脱是有方法,有道路的,不要蛮干。

  当时,菩萨喝了乳糜,那些外道就说,他犯戒了。很快,听说他成佛了,就趁他早上进城乞食的时候,在城门口拦着他问问。佛住在城外面,就算成了佛,每天还是要进城乞食的——实际上,佛不需要吃饭,佛也不是有情,但是佛示现成有情,示现成需要吃饭的样子。外道拦住他,问他到底证了什么,佛就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就是说,一切有情,活着都得吃饭。外道就哈哈大笑,说傻子都知道。佛就说:食有四种,你们知道吗?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段食,就是分段的饮食,放在嘴里吃的,一顿一顿的。剩下三个,我们暂时不讲。

  这是“入雪山,修苦行”,下面是“六年间,习寂定”。

  菩萨这六年里,除了吃得很少,还修习禅定。禅定不是佛教特有的,外道也有禅定。佛教有戒律,外道也有戒律,内容不太一样。佛教和外道不共的地方,就是智慧。最终解脱,不是靠戒和定,而是靠慧。但是,后面的离不了前面的。有定的时候,就有戒,叫“定共戒”。有慧的时候,就有定,起码是“未到地定”,同时也有戒,叫“道共戒”。所以说,想解脱,戒定慧三学,都不能缺。

  那念佛法门呢?念佛,定心可以念,散心也可以念。是不是不需要戒定了呢。可以说不需要,也可以说需要。说不需要,是因为往生之前,不需要得定就能往生;需要是说,往生之后,自然就有定。到了极乐世界,不可能没有定慧。

  无论走圣道门还是念佛门,到了第三大劫,都是在极乐世界,都是阿毗跋致菩萨,不一样的只是开始两大劫路径不一样。就好比去餐厅吃饭,圣道门是买主食送饮料,念佛门是买饮料送主食,反正到最后,饮料主食都有,定慧都有。

  这个比喻并不是说到了极乐世界还需要吃东西,极乐世界没有段食。要是吃段食就得有大小便嘛,那就不干净了。段食只在欲界有。到色界,就没有了,色界以禅悦为食。入定了就可以不吃饭。不过,欲界的人,入定之后,身体还是在欲界。这跟生色界不一样。进入色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死了生在色界,一种是入色界的定。

  生到色界,你就是色界的本地居民,身体也是在色界。生在欲界,入色界的定,就相当于办了签证买了机票去旅游,身体还在欲界。它虽然消耗很少的能量,但是时间太长的话,也要变坏。就像一个人长期在国外不回来,他老家的房子被拆迁了都不知道,也联系不上他。一个人入定太久,身体支撑不住,或者别人把他身体破坏掉,他还不出定,等到出定的时候,马上就会死掉。不过在定中死不了。好像说佛有个弟子,入定的时候,有个大力鬼用特别重的锤,锤了他的头,居然没碎。他出定之后,感觉头懵懵的,就问佛:我怎么头懵懵的?佛说,幸亏你入定了,要不入定,头早就粉碎了。

  佛陀成道之前,也是在打坐。他说,我如果不成道,就不起身,后来就成道了。不过,我们不要模仿,说不成佛就不起身,因为我们定慧的资粮还差得太远。打坐是为了让心定下来,心定下来,才比较有力量。打个比方,散心就像一根香,想去钻墙,把墙钻出一个窟窿,是不太可能的。定心,就像冲钻机,更容易把墙钻破。

  定,有个名字,“心一境性”,把心放在一个所缘境上,让它不要散,不要流宕。就像一杯水,倒在桌子上,地上,它就四散开了,不能收拢。把它放在杯子里,它就聚拢了。心跟身体不一样,身体是色法,有“变碍”性,集聚在一起,心,你坐在这里,可以马上想到美国。心是比较散动的,必须要依持身体,依持身体,才叫“识蕴”。不然就像水倒在平地上,四处流散,很快就蒸发掉了。

  佛教讲中有,也叫中阴身。南传佛教不讲,他们讲有分心,汉传藏传都讲中有。中有不是灵魂。为什么呢?灵魂是纯精神的,中有包含了精神和物质,它里面有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就是物质。无色界就没有中有。因为无色界几乎没有色。“中有”也叫“中阴身”,它是有身体的,不全是心识。另外,灵魂是不太变化的,心识永远在变化,没有一秒钟不变。

  3、

  佛教讲三界,上次我们说了,色界、无色界是相对静止的,欲界是躁动的。欲界的心,就像倒在地上的水,到处流,不集中。色界、无色界的心,就像装在杯子里的水,集中起来了。色界、无色界,就叫八定。

  有人以为,定,就是在那儿不动了。腿一盘,饭也不吃,事也不做,跟石头有啥区别呢。修行就是把自己修成植物人吗?定,是不是一定要坐那儿盘着腿儿呢?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看法不太一样。粗略地说,原始佛教,定就是定,坐那儿不动。一边开车一边入定是不太可能的。初禅鼻识、舌识都没有。二禅往上,眼识、耳识、身识都没有,“无寻无伺”,心只在内部转,不再关心外界,那你想办事,就不太可能了。所以,色界没有不善业。一共有身口意三业,身业口业都要靠意业发动,进入色界,没有不善的心,这叫“定共戒”——什么时候入定,什么时候有这种戒,定共戒不需要专门受,入定就有。出了定,就没有了。这和“别解脱戒”不一样,别解脱戒,只要你不破坏它,戒体一直都有,就算起了贪嗔痴,干一些小坏事,戒体都还在。

  不过,虽然二禅以上,眼识那些没有,但是二禅可以用初禅的眼识。就像一件事,不归处长亲自管,归他手底下的科长管,处长也能办,跟科长打个招呼就行了。入了上面的定,还可以调动底下的识去办事。大乘往这方面发展得更深了。佛可以“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

  按大乘的看法,修行不一定要打坐。不过,打坐是个好方法,帮助你把心静下来,集中到一起,用定去对治烦恼,就像石头压草一样,肯定能压下去。那定里面有没有贪、嗔、痴呢?大家想想。

  定里面,肯定没有嗔,嗔只在欲界有。贪和痴,倒是可能有。如果是佛和阿罗汉入定,就没有;凡夫入定,乃至初果、二果、三果圣者入定,也还有。有人说:三果阿那含,不是断贪了吗?怎么还有?贪,有两种,一种是欲界的贪,叫欲贪;一种是色界、无色界的贪,叫“有贪”。阿那含断了欲贪,有贪还没有断完。欲贪,是不善;有贪,就是无记。和有贪一起生的心,叫“有覆无记”。

  善、不善、无记,是佛教的“三性”。

  大家都知道要做善事,不要做不善的事,但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就有分歧了。你说给乞丐钱是善,他说是不善,他说街头乞丐都是骗钱的,挣得搞不好比你还多呢,你给钱,就助长了更多人行骗。你说放生是善,他说是不善,不放生还好,放生把很多动物给放死了,而且专门有人,你放着,他逮着,逮完再卖给你。

  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呢?佛教里,是有定义的。对现在、未来都顺益的,就是善。对现在、未来都违损的,就是不善。

  这个可以简单地讲,也可以复杂地讲。简单地讲,能得到乐果的,就是善;能得到苦果的,就是不善。这样讲最简单,也好理解。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人天乐果是不是善?

  人天乐果不是善。善,是能得到乐果的,人天乐果,本身就是乐果,它不能让你得到乐果。就像你拿钱,可以买东西,但是你拿东西,不能买东西,除非你把东西先卖掉,换成钱,这是可以的。你得了人天福报,可以利用你的暇满人身去行善,然后再得到人天福报,但是,你想利用现在的人天福报本身,得到以后的人天福报,是不行的。

  人天福报是无记的,是善的结果,但不是善——不然的话,天人就不会有五衰了,天人比人清净得多,如果人天福报也是善,那天人下辈子肯定还会生在天上,永远都会生在天上,而三恶道如果是恶的话,三恶道的众生就永远出不来,它活着就是造恶,怎么出来呢?所以说,人天福报,恶趣苦果,都是无记,它们只是善恶业的结果,而不是善恶本身。

  我们看见一条狗,说,这只狗坏——不坏它能投胎成狗吗?这不对。狗,是果报体。之前的人,造了恶业,投生到三恶道,变成狗,你可以说之前的人干了坏事,但不能说现在的狗坏。人也是果报体,本身是无记的,你不能说,我肯定好,不好我能投生为人吗?那是前一世谁造了善业,投生为你,不能说现在的你就好,只能说你的好行为的结果。

  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天福报,就是鱼,它就这么一条鱼,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鱼。而善业,是渔,是得到鱼的技巧,你有了这个技巧,不仅现在能得到鱼,以后还能靠这个技巧继续得到鱼。当然,我们是打比方,学佛最好不要去钓鱼。

  善业,能感两种果,一种叫异熟果。异熟,就是果报的意思。像人天果报,就是善业的异熟果。这种果,是无记的,伴随着乐,感一次就完了,不能再感第二次。另一种叫等流果,善业的等流果,还是善,它可以感无穷多次。等流果什么意思呢,你做一次善事,它除了给你带来异熟果之外,还给你带来一种习惯的力量,牵引你下次还做善事,在这个意义上,它叫“顺”;在刚才异熟果的意义上,它叫“益”。人天果报,益是有了,但是没有顺;所以说人天果报是鱼,善是“三点水的渔”,得到鱼的方法。或者说,人天果报,只对这辈子顺益,对将来并没有顺益;而善业,对现在将来都顺益。

  再打个比方,善业,就像赚钱;恶业,就像亏钱;人天乐果,就像花钱;恶趣苦果,就像还债。赚钱是好的,亏钱是不好的;花钱和还债,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赚钱创造价值,亏钱损失价值,花钱和还债,既不创造价值,也不损失价值。不过,这个“钱”,并不是世间的钱,而是通往解脱的资粮。

  善,不善,无记,说的是业,业是具备力量的;而乐果,苦果,是状态,状态不具备力量,只是力量的结果。如果说善业的异熟果也是善,就好比你去买东西,拿钱在别人面前晃一晃,就把东西拿走了,这是不可能的。

  有个偈子:“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假如你不买东西,钱永远在兜里,掉也掉不了,你买了东西,钱就不在兜里了。这是异熟果。但是,你挣钱的能力会一直在,今天用它挣钱,明天还可以用它挣钱,用多少次,它都不会消失,甚至还会加强。世间的技能,老了可能会退,但是,行善的习惯,别说老了,就是到下辈子,下下辈子,它也还跟着你,一直跟到你成佛。这是等流果。所以,我们对善业,是要非常重视的,对乐果,不用特别重视。

  为什么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菩萨不在乎果报本身,而在乎带来果报的原因。在菩萨眼里,无论是花钱买东西,还是拿东西抵债,都是果,既不赚也不亏,真正的赚和亏,都在因上,在行为上。而凡夫呢,花钱买东西,觉得占便宜了,他只看到东西到手,所以不知道珍惜福报;受苦的时候,他觉得吃亏了,还了别人两千块,他觉得损失了两千块。而真正的赚和亏,都只能在因上,不可能在果上的。所以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你放生,刚放完看见鱼被人家捞起来,又去卖,气得不得了。那么,你生气,有一部分原因是放生引起的,它让你不舒服了。那不能说它完全是善法。因为你的心里面包含着“愚痴”,不然你怎么会上当呢。你得知道,后来的不舒服,不是同情心带来的结果,而是你同情心里面包含着愚痴带来的结果。但凡你不舒服,推究它的原因,里面一定有不善。假如你不放生,看见鱼很可怜,走过去了,想想,心里还是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是悭吝带来的结果,悭吝也是不善。所以,无论你放生不放生,都可能带来不舒服,这就表示,我们凡夫的心里,总是有杂染的。如果你放生如理如法,救了动物的性命,也没引起后患,现在舒服,后来也没有不舒服,那它就可以说是善法,就可以说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比较明白的,清净的部分很多,染污的部分很少。

  为什么说“可以说”呢,因为,万法都是缘起的,一件事情作为缘,成为很多事情发生的条件。由一种行为引起的结果非常多,有直接的,间接的,有让你舒服的,有让你不舒服的。以我们的智慧,没有办法完完全全观察清楚。但是,我们还要做事,所以尽可能观察。我们做的事,都是善染夹杂的,所以常常会有看起来做了好事,却引起不舒服的结果,那就是因为善不纯净,夹杂着染污。修行就像炼金子一样,要把杂质过滤掉,99%的金子,不能说它是假金子,但是和千足金比起来,还是不如。虽然不如,我们还是把它叫金子。

  无记里面,又分两种: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覆,就是覆盖。把眼睛上盖一块布,就看不见东西了。所以,有覆无记,虽然不是不善,但也让你没法了解真相,也是要努力去除的。

  4、

  从定起,出山来。坐树下,心镜开。

  从定起,出山来。菩萨打坐、禅定,主要是在山里面,比较僻静的地方。佛教叫“阿兰若”。修行,是在没有人的地方好呢?还是在人多的地方好呢?

  有人说,红尘是最好的修行地方。甚至还有人说:赚钱是最好的修行。是不是呢?肯定不是,别说最好的修行,甚至连修行都谈不上。当然,一切都可以是修行,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可以是修行,在这个意义上,说赚钱是修行,也可以。但是,心里要有数,不要为自己的贪欲找借口。修行最怕的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红尘是不是最好的修行地方?在某种情况下,这么说也有道理的。娑婆世界、秽土,是不是修行的好地方呢,佛经上说过,在秽土修行,比在净土更快。《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都说过。但是,不要一听修行快,就高兴,这也是凡夫的习气。它有个前提:你到了净土之后,乘愿再来,到秽土修行。这是对大菩萨说的。在到净土之前,八地以前的菩萨,怎么修行,也比不了八地以后的菩萨的。只不过因为,八地以后的菩萨,修行再也不用费劲了,没有快慢之分了。而在秽土修行,是有快慢之分的。

  另外,在红尘修行,还有一个前提:定。“从定起,出山来”,想出山,要先能入定。悉达多太子,为什么不一出家就去说法,去人间?而要先入雪山修习六年寂定呢?没有定,在红尘里,贪嗔痴的火一烧,就废掉了,堕落了。

  所以,红尘能不能修行,看你的定力够不够。定力够了,有“首楞严三昧”,这个大定,去人间修行,太好了。但是,没有的话,扛不住。把孙悟空放到炼丹炉里,炼成了火眼金睛,把我们放到炼丹炉里,就烧成灰,燃烧我们的卡路里了。

  我有个同学,上高中的时候,快高考了,晚上下了自习回家还要再学一会儿。他爸就在家看电视,声音开得好大,吵得她没法学习,她就跟她爸说,你能不能别看电视了,让我安静地学习一会儿。他爸怎么说呢?人家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专门跑到人多的地方去看书,妹子你不行啊。他爸管她叫妹子。我们不是毛泽东,毛泽东在闹市看书,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也不知道。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看书还是要找个安静的地方。《阿含经》也经常讲,要安静的地方去修定。对凡夫来说,好的氛围很重要。

  凡夫修行,有两个困难。一个是,在没有寂静能力的时候,把你放在寂静的地方。一个是,在没有寂静能力的时候,把你放在吵闹的地方。

  刚修行的人,适不适合闭关、自修?基本上都不适合。最好是共修。共修,有氛围,大家能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个人的习气,在共修团体里面,容易暴露,就像一滴水,自己动不了,有波浪推着你,你就走了。刚发心修行就想闭关,是不合适的。佛教里面有各种“打七”。打禅七,就是坐七天禅,不管你有没有禅定,坐七天再说。打佛七,念七天佛。还有打哑七,哑巴的哑,七天不说话。还有打饿七,七天不吃饭。大家一起打七还好,一个人,就容易受不了。如果是长期闭关,更受不了。

  听说以前,台湾有两个法师,新加坡有居士想请法师来闭关,他们供养。这俩法师就去了。很高兴。闭关的头几天,天天打坐;几天之后,就不想打坐了,没意思,就要阅藏,找大藏经看。看了一个星期,也看不下去了,没意思,地方又小,出不去,天天憋着,难受得不得了,只好睡觉,天天除了吃饭就是睡大觉,睡了几天,连睡觉都受不了了,非出去不可,供养也不要了。太难受了。所以说,闭关是非常难的。大家不要一开始就想自修、闭关。

  还有一种,就是没有寂静能力的时候,到热闹的地方去,在红尘里修行。当然,红尘也有很多层次。像善导书屋,在北京,东四,也算是红尘里面的一个点,但相对来讲,氛围就比后海的酒吧安静。要让我来善导书屋,虽然也人来人往,我还能扛得住,要让我去酒吧,我就扛不住。跟什么样的人来往多,就受什么样的熏染,在没有足够定力的时候,找相对清净的人,清净的地方,是比较保险的。念佛也是一样,书屋有七点净修,按说念佛,平常走路开车都能念佛,但是,专门有一段时间,以这样的方式来念佛,效果还是不一样。平常边做别的事边念佛,还是没有七点净修那么认真。对我们凡夫来讲,很多时候需要外缘,到电影院看电影,跟在手机上看电影,效果差别很大。所以,像佛陀也是要示现坐在菩提树下打坐。

  坐树下,心境开。

  坐树下,这一点,我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我那时候打坐,因为是自己打,也不知道怎样坐姿势才算标准,就去网上搜。我是双盘,单盘一般需要垫坐垫,双盘需不需要呢,网上有人说,必须要垫,垫到屁股底下。他说,佛陀为什么在菩提树底下打坐呢,树根的地方,要比周围高一点,土聚在那里嘛,佛陀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就等于屁股底下垫了坐垫。所以,坐垫很有必要。

  我想,好像也有点道理,我就一直垫着枕头,一开始垫一个,后来嫌不够,垫两个。2019年,净开法师来北京,我跟他见面的时候,就坐在外面大厅里,他说话的时候腿就盘起来了,什么也没垫,坐在椅子上。我就向他请教,问需要不要垫,他说不一定要垫。后来,我就试试不垫,不垫,坐得更好。

  慢慢我就知道,垫坐垫,单盘或者散盘,是有必要的,这样能保证你的膝盖不要翘太高,如果你的膝盖比腰高,背就容易弓下去,坐不稳。但是双盘的话,不用坐垫也一样能坐稳,垫了反而别扭。后来,我又碰见陈总,也是跟书屋很熟的一位居士,每天都打坐,好多年了,我又请教他垫不垫,他说:坐软的地方就垫,硬的地方就不垫。我当时就想:这真是经验之谈。

  像这种地方,坐多了,自己就知道了。像坐床上,有些床比较软,一坐下去,屁股底下一个坑,这不太好,如果实在没有别的合适的地方,双盘在软床上坐的时候,垫个坐垫也可以。

  过去的人,为什么打坐要有个蒲团呢,我想,最重要的是防止着凉,直接坐地上,腿容易着凉,搞不好坐成关节炎了。因为过去没有地暖嘛。打坐的时候,保暖很重要,要把腰、膝盖盖好。不要跑到瀑布底下去打坐,好像很有意境,但没有好处。佛陀时代的人,在山上打坐,因为人家在印度,热带气候,跟我们这儿气候不一样。我现在是在木地板上把一个毯子叠四层,坐毯子上打坐,上身穿好衣服,盖着腿和腰,不需要坐垫。你要是单盘散盘,就用个坐垫。

  5、

  天龙喜,魔胆落。睹明星,成正觉。

  天龙,就是天龙八部。天,是一部;龙,是一部,还有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迦,举天和龙,就把八部一起代表了。他们为什么喜呢?高兴了,因为有人可以指引他们解脱了。没有说众生喜,因为众生有很多,天龙八部,尤其是天和龙,是属于和法比较相应的,神通要高一点,所以说“龙天护法”,他们发现有人要成佛,当然欢喜。至于比较愚钝的众生,他们也不知道菩萨成佛对他有多大意义,也谈不上喜。

  也有人说,天龙喜,就是指天众、龙众,不包括其他的。我为什么觉得也包括一些呢,因为其他有情里,也有悟性比较高的,神通比较大的。像经上说,“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这里面欢喜信受的,首先是“天”和“人”,因为人天是善趣。然后是阿修罗,阿修罗也神通广大,但是要排到人后面去。阿修罗也在天龙八部里面,那么,“天龙喜”,应该不仅是天和龙,有善根福德因缘的有情,知道悉达多太子马上要成佛,都会欢喜。

  但是,没有善根福德因缘的有情,就不一定了。就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也只是说了个“等”,没有把三恶道的有情都包括进去,为什么呢?有些众生,他不随喜,甚至还会不高兴:为什么成佛的是你,不是我?他很郁闷,宁愿你不成佛。现在很多人对学佛的人有点看法,觉得学佛的人不太正常。你要问他随喜悉达多太子成佛吗?他恐怕也不随喜。有些人,还嫉妒、郁闷,生气。这就是下一句,“魔胆落”。

  魔胆落的魔,是什么?是不是有一种有情叫魔?天、龙、人都是有情,魔王是不是也属于有情呢?如果是,那魔是天道呢?还是阿修罗道呢?我想,这里的魔,不要理解成有情。

  为什么呢?佛对一切有情都慈悲,与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这叫慈悲。如果魔是有情的话,为什么佛不说:魔,你过来,我给你点快乐。

  《阿含经》讲到魔,用了拟人的手法,就像一个比丘正在洗澡,魔过去了,想挠乱他的心,比丘就如理作意,一如理作意,魔就灰溜溜地跑了。我看到的书里,魔好像有个特点,每次计划不能得逞,他就走了。他只是走了,没有说魔死掉了。我就想,为什么魔只是走,没说魔死呢?也许是我看的不够多。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也可以说明,魔实际上不是有情。佛,实际上也不是有情,但是佛示现成有情的样子。魔,也不是有情,但是我们把魔拟人成有情。

  有情,有一个特点:都得死。佛是不会死的。菩萨还有变易生死,所以菩萨也是有情,但是佛不是。一切有情都要死,“有生无不死”,“有命悉归死”,这是佛说过的。

  别人问佛问题,佛怎么回答,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一向回答,一种是问你具体的情况,一种是反问你,一种是一向不回答。你如果问:一切有情都要死吗?马上回答你:都要死。你如果问:死了的有情都会再生吗?佛就说:看情况,有烦恼,就再生;没有烦恼,就不再生了。如果问:六道里面,人是优胜啊,还是下劣啊?佛就反问你:你想跟谁比?跟天比,就下劣;跟畜生比,就优胜。这个下劣优胜,指的是烦恼的多少,烦恼少,就优胜。如果问:世界有没有边啊?佛就不回答。

  《阿含经》里,虽然用拟人的手法,魔一会儿来了,一会儿走了,但是魔不死,就可见,它不是有情。

  魔是什么呢?翻译成三个字,“能夺命”,用大白话说就是,“让你死”。魔有四种: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死魔,不是“死了的魔”,而是“死就是魔”。我们说,“死神来了”,“死神走了”,没法说“死神死了”,如果“死神死了”,是哪个“死神”让它死的呢?所以说,魔自己不死,它让有情死。

  这四种,都跟死有关。第一,魔要夺一个东西的命,这个东西得先有命,没命的东西,魔夺不了它的命。“蕴魔”,是说“五取蕴”就是魔。有了五取蕴,就是有情,就非死不可。石头不是有情,它就死不了,跟魔没有关系。第二,烦恼魔,是三界中的一切烦恼。有了烦恼,死了就再生,没有烦恼,死了就不再生了,那就不会再死了。第三个,死魔,就是死本身,死就是魔。第四个,天魔。天魔跟死有什么关系呢?天魔障碍你超越生死。佛陀成道前,天魔跑来阻止他,为什么?他一旦成道,就再也死不了了,就彻底摆脱魔的束缚了。

  天魔在哪个地方呢,在欲界最高处,他化自在天。如果能摆脱天魔的束缚,那就至少是阿那含,阿那含也叫“不还果”,再也不回欲界来了。一般说,学佛的人,在三个位置上,魔障最多。第一个,是四加行里面,要从“顶位”进入“忍位”的时候,“忍不堕恶趣”,忍位有个特点,从今往后,再也不堕三恶道,那你以前造的三恶趣的业,在这时候就要成熟受报,你如果在受报的时候再起烦恼造三恶趣的业,就进入不了忍位。还有一个地方,就是要得三果阿那含的时候,一旦成功,就要永远离开欲界,那欲界的烦恼,都来阻拦你。第三个地方,就是要得阿罗汉果或者成佛的时候,三界最顶上,非想非非想处,最微细的烦恼,要来拦你。最微细的烦恼,是最难断的,粗的烦恼,反而好断。这就像洗衣服,大块泥巴,最好洗,越细的,越不显眼的污垢,越难去除。

  说烦恼魔要来拦你,是不是真的有个魔跑过来拦你呢?不是。而是你身上一直带着这个魔,但是你没发现,直到你要让它离开你的时候,才能发现。

  打个比方,我们想上大学,就要高考,高考的时候,高中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跑出来拦你。你要被它们拦住了,就上不了大学。那是不是说,平常没高考的时候,它们就老老实实的,不出来拦你呢?不是。是你没打算离开原来的地方。我们在欲界,欲界的烦恼就跟着我们,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烦恼也叫“随眠”,随逐有情,永远跟着有情,当我们要永远离开欲界,不再回来的时候,就必须先把欲界的烦恼给断掉,否则你就走不了,它就像绳子一样系缚着你。如果你不参加高考,在高中待一辈子都可以,书上的难题也不会跑出来拦你,实际上,它就是一直在跟着你。所以,当我们碰见魔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坏事,有时候是好事,它证明你要高考了,要考研了,考博了,能考过去,那同等的烦恼,就为难不了你了。

  上面四种,蕴魔是“死所依”——死的就是它;烦恼魔是“能令死”——能让有情死;死魔是“正是死”——死本身;天魔是“不令超越死”——不让有情摆脱死的控制。

  这四种里面,我们记住“烦恼魔”就行。记太多不好消化。魔简单地说,就是贪嗔痴。是贪嗔痴让我们在轮回里面生生死死,不能超越。这样,你再看经,经上说魔王来了,你就知道,什么是魔王来了?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贪嗔痴起来了。不是贪嗔痴之外,还有别的什么魔王跑过来要害你,不是的,只有自己的贪嗔痴。如果你如理作意,贪嗔痴肯定要下去,贪嗔痴一下去,就是“魔王走了”。

  为什么佛不对魔慈悲一点呢?如果佛对魔慈悲,佛就对众生不慈悲。我们众生,是对魔最慈悲的。我们养着自己的贪嗔痴,把它养得白白胖胖,我们做贪嗔痴的奴隶,贪嗔痴发动我们,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生生世世,都在给魔打工。现在,佛要让众生解脱,把贪嗔痴赶跑,不要再给它打工了,众生还不乐意,对佛说:你怎么不对贪嗔痴慈悲一点呢?

  “魔”在定义上,就是和佛对立的,就是觉悟的反面。有句话叫“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禅宗的人喜欢说,社会上的人也喜欢说,我们不要说,对佛不恭敬。

  实际上,佛不和任何东西对立,佛也不和魔对立,但是,魔和佛对立。《阿含经》里,佛说过:“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佛不跟任何人抬杠,就算佛不跟任何人抬杠,还是有人要跑来跟佛抬杠。“诤”,解释成“抬杠”,是表面的意思;实际上是说,诸法的空性,不和任何法对立;但我们凡夫,见不到诸法空相,见到的都是诸法的其他相,也叫“遍计所执相”。

  哪有什么“佛来佛斩”呢,真正的佛,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魔有来有去,佛哪里有来去呢。有人可能要问,“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什么意思?不是说佛来了吗?不是。因为佛从来就没有走。你见到佛也好,见不到佛也好,佛始终在这儿。既没有来,也没有离开。念佛人临终见到佛,表示他见到佛了,并不是说佛这时候才来。不然,人家念了一辈子佛,佛等到临终才卡点儿来接他,那也太不慈悲了。实际上,佛始终都在。你念不念佛,佛都在,都摄受你,只是,你不念佛,不知道佛在,也不知道佛摄受你。

  佛不跟魔对立,但魔跟佛对立。佛教说,“烦恼即菩提”,但是不反过来说,“菩提即烦恼”。烦恼就是魔,菩提就是佛。说“生死即涅槃”,但是不说,“涅槃即生死”。菩提肯定不等于烦恼,涅槃也绝对不等于生死。但是不离烦恼就有菩提,不离生死就有涅槃。凡夫可以转变成圣者,但是圣者不可能退堕成凡夫。佛永远都念凡夫,凡夫不一定念佛。所以佛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有个禅师洞山良价,他有个偈子说:“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渠,就是他的意思,他是我,我不是他;也是这个意思。凡夫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没有凡夫烦恼苦相。

  睹明星,成正觉。

  佛陀在成道时,看着天上的星星,说了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

  这句话,汉传佛教里广为流传,南传佛教里,不太讲。为什么汉传有这句话呢?这句话解释了佛陀为什么要说法,而且首先说《华严经》。《华严经》说,佛陀证悟后,用清净的智慧之眼,观察法界一切众生,发现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才教化众生。南传佛教,不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就不讲这句话了。

  正觉,全称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成“无上正觉”。解脱有两种,一种是“涅槃”,一种是得“无上菩提”。凡夫有两种障碍,一种叫烦恼障,一种叫所知障。

  所知障,也叫“不染无知”。无知有两种,一种是染污的,也就是烦恼,无明。另外一种,不是染污的,不障碍涅槃,但是障碍成佛。因为佛是“正遍知”。遍知有两种,一种叫“智遍知”,一种叫“断遍知”。

  我上中学的时候,有同学说,他能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怎么证明呢?有两步。第一步,先问你:上帝能不能造出来一块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如果不能,第一步就证明了。如果能,接着问:上帝能不能搬动这块石头?这就证明了。

  在佛教里面,佛不是万能的。万能的,那叫“大自在天所作”,是佛教破斥的外道观点。佛教里的遍知,智遍知,就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什么是该知道的呢?真理。佛教目的是解脱,真理也是按照解脱来划分的,叫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集灭道,都知道了,就得到了无漏智。

  断遍知,就是,该断的烦恼都断掉。所以,如果人家问:佛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有呢?不是。佛没有烦恼。佛想让自己有烦恼都不可能。佛还没有邪见。一丁点儿都没有。佛也没有苦。我们生到极乐世界,想有苦都不可能了。当然,佛可以示现烦恼相、苦相、生死相。

  那么,有没有不该知道的呢?应该说没有。就算你应该断掉的那些东西,不该有的,你也得知道它。对圣道门来说,要断烦恼,也得知道烦恼,知道烦恼有多少种,哪一种长什么样,在什么条件下生起来,碰到的时候怎样对治。就跟医生看病一样,我们都不想有病,但是要了解病,懂得病,才能把病赶走。遍知也分好多层次,见所断的有六种,修所断的有三种,我们就不展开了。跟解脱相关的东西,还是多知道一点好,跟解脱没啥关系的,哪个明星跟谁又离婚了这种,也没有太大必要知道。一个是它可能引起你的烦恼,再一个是,我们没有变化身,一天都是24小时,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多了,花在解脱上面的时间就少了。

  所知障比烦恼障更难断。断烦恼障,就相当于考60分,及格;断所知障,相当于考100分。有烦恼障的地方,肯定有所知障;反过来,有所知障的地方,不一定有烦恼障。就像你考100分,肯定及格了;但及格了,不一定是满分。

  佛对缘起了如指掌。假如他有一个地方不知道,那他对缘起理解就还有欠缺,因为万法都是关联的。就像下棋,你在走第一步之前,就知道棋盘上的一切变化,一个都不漏,那你是佛;你要不知道,边走边算,最后赢了,也就是阿罗汉。佛是一个死角都没有。断了所知障,就成正觉了。

  王路:我们都是彼此的吹万老人(三字经01)

  王路:值得研究的唯识问题

文章标题: 王路:佛陀慈悲吗?(三字经02)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58936.html
文章标签:佛陀  慈悲  三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