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11 13:20:17 | 作者:卓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0次
我五个姑姑中,小姑姑算是最惹人喜欢的一个。
原因就一个,好说话,太好说话了。
好到什么程度呢?
春节期间,我,几个表哥,搭上她一起玩牌。
她运气爆棚,没一会儿,便独自赢个盆满钵满。
这时,一带有几分痞气的表哥说:“嘿,小姨,你是长辈,这钱不好意思要吧?要不还给我们算了。”
结果,颇为不好意思的她,真还了!
尽管我连说不用,但她却硬是把到手的几千大洋,分个精光。
小姑姑这种“好”,没有边界,不分种类。
邻居欠她五千块钱,拖了五六年没还,她也没好意思上门催一下。
同学求个事,老乡叫帮个忙,她几乎永远笑脸相迎,热情答应。
我有时感叹,这《芳华》里的刘峰,可能都没这么热心肠。
但是,就这样令人讨喜的人,居然家暴女儿!
一天晌午,我看到平日一向温和的她,突然拧着脸,拽起五岁的女儿,猛地摔向满是灰尘的水泥地——虐打女儿原因,仅只是因为她打翻了一罐菜。
小孩稚嫩的脸颊,在蹭过粗糙的水泥地后,立马渗出一层鲜血。
随即,屋内便爆发出一阵嚎啕大哭。
望着下颚渗血的可怜女儿,小姑姑的脸上没一丝怜悯,竟依然站在那怒斥着。
我看不得小孩受苦,连忙打住她的威风后,抱起孩子便往诊所走。
一路上,我心里疑惑,这应该是小姑姑罕见的动怒吧?毕竟她是那么一个温和的人。
谁知,小孩竟夹着泪,眼巴巴地望着我说:“为什么妈妈要经常打我和弟弟?”
从小孩的口中隐隐得知,小姑姑向来脾气不好。
当然,孩子指的是小姑姑针对家人。
这看似令人费解,其实仔细一想,也很好理解。
在外的老好人,到家普遍成了“窝里横”。
比如,曾有一个读者告诉我,她的丈夫在外特别通情达理,十足的好好先生,可对自己却极缺耐心和同理心。
小姑姑也是一样,对谁都好,除了最亲密的人。
形成这种人格的原因,首先追究到我们的集体主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里,是特别强调“和”和“让”的。
和为贵、和气生财、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
中国式老好人,就在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中孕育而生。
他们的特点是,不动怒,不拒绝,不表达不满,不明有私心。
比如雷锋,比如《芳华》里的刘峰,比如《回家的诱惑》里黑化前的林品如。
说实话,这种人,心理都有着严重的问题。
弗洛伊德有句话,性和攻击性,是一个人生命的两大动力。
“攻击性”我们可以狭义地把它看为“情绪”。
老好人是没有情绪的。
就像《芳华》里的刘峰,就因为抱了一下林丁丁,结果就被大家落井下石,赶出文工团。
可即使好心被辜负,老好人刘峰却依然没表现出一丝怒气。
这会导致什么呢?
“攻击性”会在老好人的心灵深处不断渐进累积。
如果不发泄,愤怒和不满从来都不会消失,它只会被抑制,被潜藏,被积累。
这种黑暗力量,会喷向两个出口。
要么摧毁自我。
要么伤害妻子、家人——因为在许多国人眼里,他们与家人是一体的,是无界限感的,所以伤害家人,不存在负罪感。
《爱情保卫战》里有档节目主题,名叫“受不了你这样的好好先生”。
女主上台直言道:“老公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干,但朋友兄弟姐妹要帮忙,他就义无反顾,是个老好人。”
女主叙述起男人的两面性。
有一次,男人弟弟手下的一个工人脑出血,被送到了抢救室。
弟弟习惯性地打电话给男人,叫他帮忙。
男人闻之,二话不说,拎起钞票,就跑到医院,帮弟弟处理事情。
巧的是,这时男人妻子身体也出现不适。
妻子脚长了腘窝囊肿,病情恶劣,行走很是不便。
她打电话向男人求助。
结果男人毫不关心妻子死活。一去两个月,妻子电话不接,家人病情不问,全在热心地帮助别人。
妻子自己运营了一个店,但男人从来不管,却愿意帮助别人看店。
总之一句话,当老好人的妻子,苦,苦不堪言。
这时,一位嘉宾讽刺妻子:“大哥不抽不赌,就这点毛病,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知足吧大姐!”
话毕,另一个男嘉宾反驳道:“哼,大哥在外是绝对的好人,一提大哥就竖起大拇指,一说这老婆,就说这怎么回事啊?好事全男人占,坏事全妻子背,这当然不行。”
“所以你对妻子也太自私了吧?你要是能对妻子也好,那才是真好人!”
男嘉宾话中有个隐晦的真相:妻子,成了男人享受好人光环的牺牲品。
噢,伤害不止如此,被压抑的攻击性,还会攻击老好人自身的心灵。
这种自我摧毁下,重了,会使人抑郁。
轻了,会使人丧失朝气,阉割个性和需求。
你如果仔细观察那些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会发现他们身上大都缺乏一个品质——活力。
老好人这个角色是可悲的。
它舒服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以及最亲密的人。
而避免成为老好人的第一步,就树立自我界限,并把它守住。
就像文初的小姑姑,她应该立下界限:我赢来的钱,就是我的钱,凭什么是长辈就需要还给你?
比如你欠我一千块,说好这个月还我,就请你别再拖拖拉拉,不然休怪我无情。
对人对事,你必须树立自己坚定的界限,一个能让你不会自我压抑的底线。
要从内心深处明白,TA是TA,我是我。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一个空间,来自我保护,来免于干扰和伤害。
也要明白,当我们对他人说“NO”,就是对自我说“YES”。
“Yes”越多,我们就会越少愤怒,越少委屈,活得越像一个人。
所以如果你问我,我老公就是这种在外“好好先生”,在家“窝里横”的人,那怎么改变他呢?
最直接省事的办法,让他看这篇文章。
心理学有句著名的话,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问题在何处,那他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靠你洞悉自己的需求,树立界限,并坚定地保卫界限,让他明白,你不是从属物,也不是附属品,真正尊重你的需求。
当你这样去做,你终会悟得,人穷极一生,最终还是要让自己快乐。
也许你还想看:
翟天临人设崩塌的背后,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三观
实录:我赢了原配和“附近的人”,却发现他只爱自己
实录:和妈妈一起打小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实录:我入空门,成尼姑,只因错爱一人
亲爱的,你置顶/星标我了吗?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