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沈从文晚年的悲苦与凄凉

时间: 2019-10-06 08:24:42 | 作者:鲁先圣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9次

沈从文晚年的悲苦与凄凉

  沈从文晚年的悲苦与凄凉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能够与其比肩的,除了鲁迅、矛盾、巴金之外,恐怕再无人选。但沈从文所为人敬仰的,还不仅仅是他的文学成就,他在扶持文学青年上的古道热肠,让人感佩,令人景仰。

   当 年在北平,沈从文已经是誉满文坛的青年作家,主持《大公报》的文学副刊。而萧干当时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他去拜访沈从文,请教一些他迷惑的文学问 题。沈从文很喜欢这个有才华的青年,谈话结束以后,去一家饭馆请萧干吃饭。沈从文用秀丽的毛笔字写了菜单。临走的时候,萧干希望能够保留这个菜单留作纪 念。沈从文手一挥说:“不用,我以后会给你写很多信的。”从此以后,沈从文果然很热情地给萧干写过很多信,而且总是以“干弟”称呼萧干。

   萧干这时已经把写小说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他在1929年和1930年 的《燕大月刊》上发表过小说《梨皮》和《人散后》,但自己并不满意,渴望得到沈从文的指导。沈从文很喜欢这个勤奋的青年,把他看成同自己一样的“乡下 人”。沈从文告诉他:“文字同颜料一样,本身是死的,会用它就会活。作画需要颜色且需要会调弄颜色。一个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有好思想也表 达不出这种好思想。”

  沈从文对语言的这种认知,深深 影响了萧干。他明白“字不是个死板的东西。在字典里,它们都僵卧着。只要成群地走了出来,它们就活跃了。活跃的字,正如活跃的人,在价值上便有了悬殊的差 异。”萧干跟沈从文学着把文字当成绘画者的颜料,“在把笔尖点在纸上那刻,他心智的慧眼前已铺出一幅连环图画,带着声音和氛围,随着想象的轮无止息地旋 转。绘画者的本领在调匀适当的颜色,把这图画以经济而有力的方法翻移到纸上去。”

  有一次,萧干问沈从文一个一直 困扰着自己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写作?”沈从文告诉他:“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 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的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若每个作品还皆 许可作者安置一点贪欲,我想到的是用我作品去拥抱世界,占有这一世纪所有青年的心。生活或许使我平凡与堕落,我的感情还可以向高处跑去。生活或许使我孤单 独立,我的作品将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和友谊。”

  萧干骑车回燕园的路上回味着沈从文的肺腑之言,暗自下决心,在文学道路上,要像沈从文那样埋头苦干,心里充满了欣悦,也增添了自信。

  在沈从文的精心呵护之下,萧干的创作水平突飞猛进。不久,萧干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一篇名叫《蚕》的小说,并认真抄在印有燕京大学字迹的红格稿纸上,寄给了沈从文。这一天是1933年9月29日。

  一个月之后,《大公报》用前所未有的篇幅,发表了《蚕》。这是萧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小说,而且发表在了很有影响的《大公报》副刊上。作为一个文学青年的萧干,在燕大文科楼的阅报栏看到《大公报》的时候,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过几天,萧干收到沈从文的信,说“有一位既聪明又高贵的小姐”要见他,因为那小姐说《蚕》是沈从文主编《大公报》副刊两个多月来她读到的最好的小说。

  星期六下午,萧干穿着一件新洗的蓝大褂如约先到了沈家,才知道那位小姐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才女林徽音。他把萧干引进林徽音著名的“太太的客厅”,从那时起,萧干成了人们惯称的“京派作家”中年轻的一员了。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萧干最早的几篇小说,如《小蒋》、《邮票》、《花子与老黄》、《邓山东》、《印子车的命运》,全经沈从文之手,发在《大公报·文艺》上。《大公报·文艺》成为萧干文学创作的摇篮。

  1935年7月,萧干刚一毕业,就由沈从文介绍进入《大公报》工作,后来接替沈从文主编《大公报·文艺》。还不仅仅如此,沈从文又把当时的名家杨振声、金岳霖、冯至、朱光潜、卞之琳、李广田,巴金、靳以等一一介绍给萧干。

  “八一三”以后,《大公报》缩版,萧干被遣散。流亡到武汉投奔沈从文,沈从文为他找到栖身之处,还让他参加从1933年就开始进行的中小学教科书编篡工作。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沈从文每月都送给萧干50元钱贴补家用。这份真挚的友情,一直让萧干没齿难忘。

   两 人这样深厚的友谊,尤其对于萧干来说,沈从文于他是有知遇之恩的,如果这些年没有沈从文不遗余力的慷慨相助和大力扶持,就没有后来的萧干。但是遗憾的是, 解放以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萧干担任了领导职务,而沈从文则是硬被逐出了文学阵营,搞起了古代服饰研究。后来,两人甚至形同陌路,沈从文甚至临去世 还留下遗言不准萧干参加追悼会,究竟是萧干做了什么让沈从文恼怒的事情,让人费解,也令人万分惋惜。

  沈从文在扶持文学青年上的高风亮节让人感佩万端,但是,一如他与丁玲的纠葛一样,他的一腔古道热肠,最终竟然落得个伤怀满地,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家晚年回忆人生时的内心悲苦与凄凉。

文章标题: 沈从文晚年的悲苦与凄凉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291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