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12 14:01: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农民起义,一般都是推翻腐朽朝廷统治的办法。诸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李自成起义。
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中的佼佼者,从和尚到皇帝,而李自成作为攻入北京城,建立“大顺”政权的农民军领袖,眼见要成功,最终却身死九宫山。
李自成与朱元璋
李自成与朱元璋,都出自草莽,读书不多,同样的农民起义,是什么原因造成结局迥异?
1、人才差异
李自成,兵至河南,陆续有一些地主文人前来投奔,包括乌有先生李岩等,文臣中,以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为主。在“大顺”鼎盛之时,看起来也是人才济济,军队50万人,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以上数十人。
但对比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之类的名将,刘基、宋濂、朱升、李善长之类的谋士,李自成的内部则有些相形见绌。
例如牛金星为“大顺”天佑阁大学士,统领行政,行使宰相职权。但此人到了北京,政令还未下,反而开始招纳门生,之后更是谗杀李岩,致使起义军军心涣散,宋献策因此出走。李自成死后,牛金星便与儿子投降清廷。
其他大将,如李过、高一功、刘芳亮、袁宗第等,在李自成死后的转战中,除了忠心耿耿之外,乏善可陈,哪怕与张献忠手下的孙可望、李定国相比,李自成手下业务能力也无人能出其右。
大顺军
2、团队内部的积淀
相对于在朱元璋的初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李自成的起势显得有些突然。
1639年,出商洛时,李自成总共只有几千人,而仅仅一年后,李自成攻取洛阳,手上便已有了数十万人。
大量明军的投降使得大顺军内部管理异常混乱。
接受了明军的投降,意味着大顺军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对这些明军进行管控,这就对原本内部安定的老顺军造成了极大的干扰,留下了不安定的隐患。而且,老顺军本来就面临着大量新流民军的加入。
这如同打了激素一般急速生长的军力,看起来似乎四肢健壮,但实则发育不良,一触即溃。
而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经过了六年的苦心经营,这里已成为其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
在中国古代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以农民的出身而打下天下的,其他的都失败了。但是,大多数史学家却并不认同朱元璋反元是一次农民起义。另外也有人认为朱元璋早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后来背叛了农民起义,成为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最终成为了封建皇帝。那到底朱元璋起义算不算农民起义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的区别。农民起义是农民阶层在没有生计的情况下,被迫发生的起义。其目的主要是抢夺地主的土地庄园,掠夺财产,最终目标是推翻王朝,建立自己的政权。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一般被称为“盗贼”,他们聚集在山区,进行打家劫舍。规模扩大后,他们会攻陷地方郡县,霸占一方。不过,扩大的农民一起一般不会长期稳定在一个地区发展。
农民起义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没有稳定的基地,大体上处于流动作战状态;2,没收地主土地,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3,以宗教作为团结农民军的思想武器,例如黄巾起义以太平教为旗号。4,组织性分散,一旦发展壮大就会分裂。
我们容易将军阀割据和农民起义混淆。军阀割据的特点有:1,有稳定的基地;2,和当地的地主势力处于一种联合状态,地主就是军阀割据的底层基础;3,和农民军为敌,打着保卫王朝的旗号兴起,最后收割农民起义的成就。4,组织性比较强,最终胜利的会建立王朝。
那么我们就以之上的标准来看看朱元璋是不是农民起义。首先,朱元璋自己并非发动起义,而是参加了郭子兴的军队。濠州郭子兴的部队是一支红巾军起义之后而兴起的反元部队,其部队可谓鱼龙混杂。其中郭子兴是地主,其他的四大统帅都是农民。这样导致郭子兴的部队内部矛盾比较尖锐,郭子兴“每议事,独与四人异”。随后,四大统帅试图“合谋倾子兴”,郭子兴势单力薄。
濠梁投军
而这个时候,朱元璋则极力表示对郭子兴效忠,于是郭子兴就十分重视朱元璋,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随后,朱元璋的地位开始迅速上升。朱元璋看到郭子兴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于是有了单干的想法。1353年,朱元璋就带挑选一部分精锐出了濠州城,到达滁州一带发展。从此,朱元璋就成为了单独的势力了。
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学习了不少的文化知识。他不满足当一位流寇,而是要“建功业”。他收编了其他的农民军之后,就对其进行了改造,加强纪律和组织。朱元璋禁止军队在攻城之后进行烧杀抢掠,军队很快得到江淮地主的支持。当朱元璋进攻滁州时,定远人冯国说:“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接受其建议,也就是将江南作为基地,让自己成为地方军阀,然后争夺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我们都知道,由于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完美阐释了什么叫作草根逆袭,他的人生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朱元璋家庭贫困,连饭都吃不上,更不用说去读书写字了。只是朱元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在参军之后,他不但勤于练武,也开始读书,不说他有多高的文采,至少日常办公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他自己批阅文章是没有问题的。
朱元璋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军队里面安定下来后,他就开始学习读书写字。进入军队的时候,朱元璋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不过,他和别的士兵不一样,他知道自己没有文化,不会写字,这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就私下学习写字,不懂就向认字的人请教。日积月累,他也学会了很多字。他升职成为领导的时候,他就已经可以写一些命令了。不仅如此,他还特意练习书法,这字也是越写越好看。目前,博物馆还存放着他写得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位草根皇帝写的书法。
由于朱元璋有意去学习,他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皇帝应该有的文化素质。当上皇帝的朱元璋也没有闲着,除了处理国家大事,他也会自己找一些史书来看,从中学习古人的治国思想。朱元璋读了好些书,认为写文章这种事情简单实用就好,不必过于华丽和啰嗦。有一次,一个大臣给他上了1万多字的奏折,朱元璋一看就生气了,奏折废话多,要点只有后面那几百字。从此,他就规定大臣写奏折也简明扼要。
朱元璋这个人身上有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他在大家都没有想到去学习的时候学习,大家不练武的时候练武,可能机会就会留给他这种有准备的人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