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02 21:01: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魏、蜀、吴三国,哪个国家的粉丝最多?自北宋时期起,这个答案便是不言而喻的,那便是蜀汉。相比于魏国和吴国,蜀汉是那样的特殊。
魏国,其实和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野心勃勃的军阀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征服、屠戮、压榨百姓以至于篡位夺权,最终在争权夺利的丑剧中自爆。
吴国,其实和中国历史上那些胸无大志的偏安政权一样。他们割据自守,反复无常,政权内部还充满着宫斗,实在腌臜小气得紧。读吴国的历史,着实让人感到无趣。
而在其中,蜀汉却是个例外,这个政权打自一开始,就充满着理想主义的关辉。和魏国、吴国不一样,蜀汉的创始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皆出身草根,他们辗转全国、屡败屡战,最终打下了一片天地。这个政权充满了人情味,几乎为从未看到像魏国、吴国那样的内斗。
我们读蜀汉的历史,就像是在看一个浪漫主义的史诗传奇剧,是中国古代美德——仁义礼智信的集中体现,即使翻遍上下五千年,你都很难找到在正史中能存在这样的人性光辉、浪漫理想、君臣义气和不朽精神。士大夫追求君臣鱼水、匡扶天道,贩夫走卒追求兄弟义气、忠君爱国,中国人从上到下的伦理三观都曾由蜀汉的故事塑造了一遍。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这是一个传奇的结束,也宣告着自战国以来,中国古典精神的结束。而在这终幕之中,蜀汉英雄的后裔们,也为这个无法拯救的政权,唱起了最后的、悲壮的挽歌。
刘备之孙——北地王刘谌都说英雄儿好汉。大英雄刘备一生坎坷,经历了无数场战败,但都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挺了过来,最终创造了霸业。但是可悲的是,刘禅在蜀汉主力尚在的情况下,向偷渡阴平的邓艾投降。
就在这时,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站了出来,并斩钉截铁地怒喝道:
"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在他看来,即使是面临最后时刻,也不能向敌人投降,不如父子君臣背城一战,以鲜血祭奠社稷,用英勇告慰先帝刘备。但是面对这样勇敢的儿子,刘禅却仍然选择了投降。
最终,刘谌毅然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昭烈庙拔剑自刎。在如今的武侯祠中,仍然祭奠着这位勇敢王子的神位。只有他,才配当英雄刘备的儿孙!
诸葛瞻、诸葛尚:孔明后裔死社稷诸葛亮,是古典忠臣的典范,而他的儿孙也不遑多让。邓艾偷渡阴平后,时任蜀汉卫将军的诸葛瞻义不容辞地接过了指挥权,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尚,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
很可惜,诸葛瞻并没有继承其父过人的军事才能,最终在绵竹败给了邓艾。在巨大的优势之下,邓艾得意洋洋地对诸葛瞻说:"投降吧!我能保举你当琅琊王!"然而诸葛瞻却毫不犹豫地斩杀了邓艾的使者,继续与敌军奋战,最终战死沙场。
父亲战死后,蜀军大势已去,诸葛尚完全可以向邓艾投降,保住性命。但是他却毅然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他转身杀向敌阵,英勇战死。
在绵竹,这对父子英雄的陵墓犹在,名为诸葛双忠祠。诸葛瞻父子忠孝两全、以身殉国,没有给他们的先人丢脸。
张飞之孙张遵在绵竹之战中,张飞的孙子张遵,也同样殉难。张飞是蜀汉宿将,万人敌,也是刘禅的岳父。他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了刘禅的皇后。
作为张飞的孙子,堂堂蜀汉的国舅,身为文官的张遵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军队。当诸葛瞻父子牺牲后,张遵带领军队,自杀式地突入了敌营,最终英勇牺牲。虽然他没有祖父"万人敌"的武力,但是他的勇气仍然不输。
黄权之子黄崇黄权,是蜀汉名臣,刘备手下的大谋士。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惨败于陆逊,而黄权所率领的军队被吴军隔绝于江北,无法撤回蜀国。无奈之下,黄权只好北上投降了魏国。
当魏文帝曹丕地询问黄权:"如今你弃暗投明,是不是就像当年韩信、陈平一样?"谁知黄权毫不客气地说:"回不去蜀国,也不可能投降吴国,所以只能投降你了!"
其后,曹丕又故意散播谣言,说黄权的家人已经全部被刘备诛杀。但是黄权却说:"我和刘备、诸葛亮是相知之人,他们不会苛待我家人的!"
果然在蜀汉,有关部门都准备逮捕黄权的家人,追求黄权的投敌之罪。但是刘备却说:"是我负了黄权,而不是黄权负我!"刘备不仅赦免了黄权的家人,还任命黄权的儿子黄崇为官。蜀汉君臣之相知,竟达到这种地步。
在绵竹之战中,黄崇毅然跟随诸葛瞻出阵,他屡次提出正确建议,但都遗憾地未被诸葛瞻采纳,最终导致了失败。即便如此,黄崇仍在阵前激励将士,直到英雄牺牲。黄崇以生命,洗刷了父亲叛徒的面目,也以自己的鲜血,报答了刘备和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提起三国,我们自然会想起刘关张三结义、五虎上将、诸葛孔明、曹操孙权、赤壁之战等关键词,孔明成为智的化身,关羽成为义的化身,曹操雄才大略,但却被很多人称为“奸雄”;为了包装诸葛亮的智慧,连周瑜的功劳都被抢了去。这都是为什么呢?
封建社会的普通老百姓是很难看到正统历史的,更多是听戏、听说书,最多看看小说等文学作品,导致曹操的舞台形象和民间形象变得越来越差。那为什么蜀汉正统的影响如此之深呢?这都是受《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续后汉书》等文学作品,以及由他们改变的戏剧的广泛影响,那时候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你给他一本《三国志》,他也不一定看得懂,更何况大多数时候看不到。
而《三国演习》并非受《三国志》影响最深,恰恰是蜀汉正统主张者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直接影响了这些作品,《三国演义》写得又是那么精彩纷呈,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而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事实上都是主张曹魏正统论的。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看看陈寿、司马光和朱熹的观点。
一、陈寿《三国志》倾向于曹魏正统曹魏皇帝作“纪”,吴蜀皇帝作“传”。陈寿编撰的《三国志》凡65卷,不算裴松之注的话,30几万字。书中,曹魏的皇帝都是按照帝王的体例写成了“纪”,曹操活的时候虽然没有称帝,还是给写了《武帝纪》,曹丕和曹叡分别还有《文帝纪》和《明帝纪》;而吴蜀两国的皇帝级别就降了,刘备和孙权在世时都已经分别称帝,但是《三国志》却只做了《先主传》 《吴主传》 。
《史通》说: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这说的已经够明白了。
记事用曹魏君主的年号。用谁的年号来作为主轴记事,本来就是古人判断孰为正统的重要依据。《三国志·魏书》里面对吴蜀君主即位等事一概不提,而在《蜀书》和《吴书》中,记述这些大事的时候,也都用的是魏国君主的年号。比如,蜀后主刘禅继位时记载:“是岁魏黄初四年也”;吴主孙休继位时记载:“是岁,于魏甘露三年也”。
记述魏蜀吴帝王死亡的用词不同。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记录帝王、王侯将相的死亡,用词都是有规定的。帝王死了一般叫“崩”,诸侯死了一般叫“薨”,其他人死了一般叫“殂”。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曹魏君主的死称为“崩”,蜀汉君主的死称为“殂”,孙吴君主的死称为“薨”,看来在他眼里,蜀国和吴国也是有区别的。
对战争性质的定位不同。《三国志》中,但凡是魏国发起的战争,一律称之为“征”,而蜀国、吴国发起的战争都叫“寇”,如果哪个国家跟魏国断交了,则被贬称为“叛”,就像《汉书》《后汉书》记录匈奴一样。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就被成为“寇边”,这大大出乎所料了吧。
二、后人对陈寿曹魏正统论的反对声此起彼伏陈寿写完《三国志》终于大松一口气,但是几十年后,东晋的史学家习凿齿第一个站出来尊蜀反魏,反对他的曹魏正统论。习凿齿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曾专程去隆中参观孔明故居,写下了《诸葛武侯宅铭》,称赞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至今,在成都武侯祠殿上,还挂着“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的对联。他还劝说他的主公桓温要像刘备复兴汉室一样,尊司马氏为正统,而不要学曹魏去篡汉。
自习凿齿之后,还有许多尊蜀反魏的人。萧常在《续后汉书》中主张“以昭烈帝为正统”“以吴、魏为载记”;元代的郝经在另一本《续后汉书》中,也主张“升昭烈为本纪,黜吴、魏为列传”以“正陈寿帝魏之谬”,他在成书时并没有见过萧常的那本书,要不然起码换个名字吗;黄震在《古今纪要》中说得更加猛烈直接:“陈寿何人,敢谓贼为帝,而谓汉为贼。且忍于一旦,灭汉之号,而私以蜀为称。”这些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也都各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态度,其中也不乏影响到民间的作品。
三、司马光《资治通鉴》明确表达了曹魏正统的观点我们先来看司马光的原文:
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正统应该是真正统一天下的国家,要按照他们的实际功业作为评判标准,东汉最终传位于曹魏,曹魏又传位于西晋,所以要以曹魏为正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虽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代,但是属于远的不能再远的旁系族枝,不能说他继承了汉朝的大统。
司马光还是比较谦虚的,《资治通鉴》能与《史记》并称为“史家之双绝”,足能看出其在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地位。我最近也在看《资治通鉴》,虽然受于封建社会的限制,满篇忠君那一套,但是总体上论证严谨、记述客观。司马光肯定曹魏正统论,与陈寿和后来反对陈寿的人,又是截然不同。那两拨人态度都过于极端,恨不得把哪一方一棒子打死。司马光试图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去阐述他的正统论,这让人相对更容易接受一点。但是另外一位大师不干了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蜀汉正统论,并且影响了几百年。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
四、朱熹作《资治通鉴纲目》,为蜀汉正名朱熹的大名如雷贯耳,更关键地是他是距离我们更近的大师啊,他生于公元1130年,彼时司马光已经去世44年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甚至成为官方哲学,这恐怕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第二人。朱熹的著述颇丰,《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材和评价标准,而《资治通鉴纲目》并不是他最有名的著作,据说他是为了驳斥司马光曹魏正统论的观点才专门编撰此书,来系统阐述自己的蜀汉正统观。
朱熹旗帜鲜明地说:
温公通鉴以魏为主,故书“蜀丞相亮寇”何地,从魏志也,其理都错。某所作纲目以蜀为主。
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只得从之。
朱熹反对司马光重实轻名的观点,认为蜀汉是名正言顺。他认为,要做到名正言顺,首先要做到忠孝,要恪守君臣之义,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正是看中了他皇室后裔的名分和匡扶汉室的志向。朱熹批判曹操把兖州作为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真正的意图就是企图谋篡大汉天下。司马光认为,曹操是从盗贼的手中取得的天下而并非篡汉,朱熹对司马光这一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司马光如果因此为曹操“翻案”,将会大大鼓励天下奸雄起来造反。
朱熹主张蜀汉正统论的另一个依据是,曹魏并没有像司马光所说的那样真正统一天下,而只是统一了北方,蜀汉虽然也没有实现天下一统,但他是汉朝的余绪,属于正统之余,相比于曹魏来说,矮子里面拔将军,也应该是蜀汉为正统。
综上所述,距离我们更近的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为代表的蜀汉正统论,深远地影响了《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紧接着拓展到民间的舞台戏曲和通俗故事中,口耳相传,蜀汉人物的形象被神化得更多,而曹操等曹魏人物的民间形象和舞台形象则多被丑化,蜀汉正统论随之被很多人接受。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正史,这种讨论才越来越热烈,曹操的雄才大略也越来越多被展示。
因为蜀汉的故事比较励志,刘备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地位开始崛起的,随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打拼,与关张的不离不弃、古城相会,再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出山,随后跨有荆、益二州正式奠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功基业;
而吴魏之所以喜欢的人较少,那是因为东吴来来回回只有三个关键词“赤壁”、“荆州”、“合肥”,除此之外他们再无别的作为。而魏国虽然曹操也称的上是古今之枭雄,但是因为他好人妻、盗墓、屠城杀当今名士等行为,使得曹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黑点。
看《三国演义》之所以会用刘备做主角,那是因为刘备就好像一个创业者,他的一生就是从无到有这么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是要历经多少次失败也决不放弃的一个过程,这一点也是很像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大侠们从无有本领到成为绝世高手,也符合美国人的美国梦精神,为了梦想而去努力拼搏;
孙权有自己的父兄给自己打下的江山,曹操有自己的亲信和荀彧等名士的支持,而刘备由于是没落皇族,所以没有什么支持,一切都得靠着自己的打拼才能换取,要说他比姜子牙幸运在哪,那就是姜子牙八十岁出山无依无靠,而刘备身边幸好有有关羽、张飞陪着他;
徐州失散,三兄弟都是生死未卜,但是他们三个人谁也不肯放弃,都深深的坚信对方一定还活在世上,并且努力的去寻找对方的存在,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关羽更是屯土山约三事、千里走单骑,这是忠,也是义也,怎能不叫人感动,无论是当世,就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试想昔日范睢如此提拔郑安平,最后不也是被他牵连;
蜀汉的基业多是庶族起家,属于同甘苦共患难那种,就像长坂坡之战,明知道刘备携民渡江行走缓慢,但是身边愣是没有一人忍心离去,足以见证他们的团结,而江东大多数都是士族组成,面对曹操大军来犯,便建议投降自保,后来曹魏江山司马懿篡权也是靠着这个原因。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