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德意志地区总是执着于罗马帝国而不是法兰克帝国

时间: 2023-09-22 07:01: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为什么德意志地区总是执着于罗马帝国而不是法兰克帝国

谁能说说I英法德意四国是如何形成的?

可否再问清楚些你这个形成具体是指民族人种还是国家?

英:最早登上英伦三岛的伊比利亚人和原来生活在西欧的凯尔特人,其中凯尔特人的一支不列吞人很可能是不列颠名字的由来,在罗马帝国强势时期,不列颠岛曾被入侵的罗马人统治了将近四百年,而在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颠群岛上一共建立了七个政权,史称“七国时代”,从公元5世纪直至公元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岛上由南向北不断深入,渐渐吞并一些小的国家政权,形成了英格兰王国的雏形,而公元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其他王国,从此将这一统一国家称为英格兰,之后其分别在1536年与威尔士合并,1707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合并爱尔兰,随后名称改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法: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凯尔特人移居至法兰西这片土地上,并被罗马人称为高卢人,随后大约在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自北欧南下彻底影响了高卢的命运,日耳曼法兰克人一步步扫清了其它势力占领了整个高卢地区,法兰克王国就此形成,在经历了大约四个世纪的演变后,强大的查理曼帝国在查理曼大帝死去后最终走向了分裂,其中西法兰西王国成为日后法兰西王国的雏形,公元987年随着卡佩王朝的建立,国家正式更名为法兰西王国,并逐渐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历经中世纪漫长的君主专制时期后,著名的法国大革命于1789年爆发,这基本上可以看做今日法国的开端,当然由于其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法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经波折,各阶层势力轮番上场,共和国帝国和封建复辟交替出现,今天的法国已经是第五共和国时期了,开始于1959年戴高乐总统上台。
德:日耳曼人从公元前就已经生活在这片区域了,并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部落、国家,从法兰克王国分裂出来差不多100年后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神圣罗马帝国国力强盛不断对外扩张版图,而随着国力衰弱对于这么辽阔的土地控制力下降,慢慢走向了分裂割据,十九世纪初16个小政权宣布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并形成了莱茵联邦,随后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更多的小国家加入了联邦,在当时的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加入邦联,随着普鲁士的撅起,铁血首相俾斯麦带领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建立德意志帝国,随后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随后在苏东剧变中,两德终于在1990年完成了统一,民主德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意:意大利是世界早期文明之一,最早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大约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人占领了伊特鲁里亚城,古罗马文明逐渐融合了伊特鲁里亚文明,随之开始了自己辉煌的时代,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先后开始向周围扩张版图,今日依然属于意大利一份子的西西里就是在这段时期正式被纳入版图的,随后古罗马走向没落。随之而来的是长时期的分裂。直到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成为了统治者。这基本就已经是现今的意大利了。

中世纪 德意志

我想问下中世纪德意志的政治体制rnrn一定要是政治体制!!!
一、德意志帝国16世纪以前的封建政治制度

(一)德意志帝国16世纪前的封建政治制度

1.德意志国家的起源

※德意志民族的先祖——日耳曼人的早期状况

斯堪的那维亚波罗的海皮提亚斯

公元1世纪中叶:军事民主制

公元9年,切鲁斯克部落的首领阿米纽斯

※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解体。

公元911年,康拉德

东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11世纪末德意志王国

2.萨克森王朝鄂图一世的统治

9~11世纪,德国一直四分五裂,五大公国相互对峙

萨克森、士瓦本、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843年)、洛林(870年)*对外扩张

*962年进军罗马,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世纪改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3.教俗之争:实质是世俗政权与教权谁高于谁的争论

※焦点:主教任命权。

*萨克森王朝时期德国国王任命主教。

*格里哥利七世的改革:枢机主教选举教皇与教皇任命主教。

*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德国主教由教会选举产生,其宗教权力由教皇授予,世俗权力由国王授予。

4.德意志帝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由于帝国的分裂和中央集权的软弱,帝国国内的一切重大事务必须经过公爵和主教参加的封建主大会才能决定。

※德国的主教区拥有大片土地,是一个具有行政、司法乃至立法权力的独立地区,这也是中世纪德意志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特点。

※行政权力的分散是中世纪德意志王国的另一特点。

※罗马国家的制度对德意志的发展的影响不大。

※国王在军事力量上主要依靠各大公国和主教,自己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二)德意志帝国13至16世纪的政治制度

恩格斯:

“当时英法两国工商业的成长促使整个国家中各种利益联成一气,因而促进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在德国,这个过程却只是环绕着一些地方中心按照省区归并成许多利益集团,因而只是促成政治上的分离。紧跟着又因德国被排挤出世界贸易之外,于是这种分崩离析状态很快就巩固下来了。”

※1.霍亨斯陶芬王朝

(1138~1254年)以后王权的衰落与政治格局的分裂状态。

大空位时期:1254~1273

※掌握国家实权的七大诸侯:

美因兹、科伦和特里尔的三大主教

波西米亚国王

巴拉丁伯爵

萨克森伯爵

勃兰登堡边地侯

※2.黄金诏书的颁布及后果

主要内容:

*明确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参加的选举会议决定

*全国性的一切重大问题均由选侯会议决定,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军事权力和货币铸造权、矿藏开采权、赋税征收权,领地世袭,由长子继承。

*承认封建主进行私战的合法性。

*限制陪臣、城市发动反对领主的战争。

*规定城市不能结盟反对封建领主。

后果:德国多头政治的格局

3.德国城市和城市联盟的出现

※德国各城市之间缺乏联系,更加促进了政治上的分裂

※德国城市的三种类型:

帝国城市:直属帝国,实际独立

自由城市:自治权来自于主教

邦国城市:从属于诸侯统治

※城市同盟出现的原因:

*自我保护的需要

*维护共同的商业利益,克服德意志商人的分散状况,扩大对外贸易

二、德意志帝国各邦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一)宗教改革与德意志各邦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1.宗教改革

※起因:教会的腐败如出售教职和违背独身的戒律的现象泛滥于教会内部而赎罪券的兜售则是教会腐败的集中体现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否定教皇的赎罪权德国宗教改革由此揭开序幕

※马丁•;路德的宗教政治纲领

*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论基督教的自由”和“教会被虏于巴比伦”

*马丁•;路德的宗教纲领:

因信称义,即灵魂得救在于内心信仰

信仰来自于遵循《圣经》而非依从教会

教会是全体信众的教会而非教士的教会,淡化教俗界限

※马丁•;路德的政治纲领:俗权至上与民族国家即俗权高于教权,建立民族国家,建立民族教会

2.德国农民战争

※托马斯•;闵采尔:初随马丁•;路德,后自成一派。

※托马斯•;闵采尔的宗教政治纲领:

宗教纲领:信仰得救,即理性高于《圣经》,进而淡化《圣经》,具有泛神论倾向。

政治纲领:复兴早期基督教公社的原则;强调公有与平等,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人间天国。与空想共产主义颇具相似之处。

※德国农民战争:

概况:

历史意义:

后果:“德国的分裂割据状态之加甚与加强是农民战争的主要后果,同时也是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480页。

3.新旧教派诸侯的纷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威斯特伐里亚和约

内容:承认新教诸侯和支持他们的瑞典、法国占领的领土,承认对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信仰自由,进一步承认了德国诸侯的完全独立,德国皇帝的帝位不得世袭,帝国一切重大事务都由帝国议会决定。

※君主专制体制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二)普鲁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普鲁士的兴起:

※普鲁士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有三个含义:

(1)中世纪早期在德意志宗教骑士团统治下的,地处波罗的海沿岸的一块领地。

(2)1701~1918年的普鲁士王国,它是德意志帝国或德意志联邦内的一个邦国。

(3)1918年至二战结束时的德国的一个州。

1.德意志宗教骑士团的殖民国家

2.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的前身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条顿骑士团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建立的布兰登堡殖民地。1415年,霍亨索伦家族获得了布兰登堡领地和神圣罗马帝国选侯的封号。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布兰登堡接受了路德新教,从此成为一个重要的新教国家。

※1618年,布兰登堡选侯从波兰国王那里获得了普鲁士公国。因此,他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又是波兰王国的普鲁士公爵。在腓特烈•;威廉统治时期(1640—1688),他利用波兰同瑞典交战的机会,宣布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公国的领主权,正式把普鲁士公国并入布兰登堡邦国。到了腓特烈三世统治时期(1688—1713),他借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争夺西班牙王位的机会,以出兵相助为条件,从哈布斯堡王朝那里获得了“国王”的称号。1701年1月,布兰登堡邦国正式改称为普鲁士王国,腓特烈三世自称国王,改称腓特烈一世(1701—1713)。

※腓特烈二世统治期间(1740—1786),是普鲁士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他依浩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和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对外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战争,扩展了普鲁士王国的版图;对内实行“开明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他改革了普鲁士的法律制度,减轻刑法,提倡科学文化,创办柏林银行,采取保护关税和重商主义政策等等,使得普鲁士王国的面貌为之一新。腓特烈二世的改革,对于普鲁士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普鲁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军队

外交部

国内务部

王司法部

枢密院财政管理委员会

军事管理委员会(编制、权威最大)

王室领地管理委员会
封君封臣制(区别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
因为德意志诸侯权力都非常大 所以造成皇帝权力非常之小属于分裂割据状态
中世纪西欧王国体制中的政治实体,是等级代议制的载体,构成等级代表会议,如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在遇有紧急情况,特别是宫廷遇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国王不定期地召集各等级开会。卡斯滕认为,在德意志许多邦国,包括普鲁士在内,等级代表会议在诸如增税等问题上,通过常务委员会经常迫使国王作出让步。
貌似那个时候还没有德意志之说吧 那时侯只有神圣罗马帝国










德国历史介绍

1、早期历史。
日耳曼一词来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亚,尤利乌斯·凯撒以日耳曼尼亚称呼莱茵河右岸的各个部落,日耳曼尼亚纪载于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亚志》。而德文中的德意志国(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为diutisciuland)来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语的diutisc(大众的,指属于diot或diota人的)一词而来,该词最初用以区别源自拉丁文及罗曼语族的地方话。diutisc一词依序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iudiskaz(大众的),?iudiskaz又来自于?eudō,?eudō又承继自原始印欧语的tewtéh(人)。
很早以前德国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公元476年推翻了罗马帝国(西罗马)。
2、罗马帝国。
843年德意志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通过长期的对外征服,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兰西部,并远征俄罗斯、匈牙利。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邦联在法兰克福设两院制议会,推选拿破仑为保护人,并由拿破仑支配邦联的外交和军事;协议同时规定,在发生战争时,邦联有义务向其保护人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
8月6日,已自称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在接着的数年,莱茵邦联又增多23个邦国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够统治帝国剩下的领土奥地利帝国(1867年匈牙利获得自治,奥国改名为奥匈帝国)。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有加入莱茵邦联,而且不计算并入法国的莱茵河西岸和艾尔福特。
3、德意志帝国。
18世纪初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内政、军事和外交斗争。
普鲁士于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收回北方被丹麦占领的土地;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德国南部多个邦脱离法国统治,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4、两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帝国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建立了纳粹德国。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打击下,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随着战争进行,德国及其盟国迅速控制欧洲大陆及北非,但迫使英国投降或停战的计划未能成功。1939~1940年,通过发动闪电战,迅速占领了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对英国发动了空袭。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入侵苏联。德国于1942年6月28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遭受失败而由东线战场撤退,又陷入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国须防御意大利战线。诺曼底战役后增加了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进一步进入德国领土。
1945年4月25日的柏林战役中苏军攻入柏林城,4月30日苏军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希特勒自杀,柏林防区司令打算向苏军统帅做出有条件的投降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拒绝,5月2日在多次交涉无果下柏林守卫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5、东德和西德。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61年民主德国修建了柏林墙阻止东德居民向西流动。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闻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
6、两德统一。
1989年东欧剧变,包括东德在内的各国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在四强同意下,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
1990年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1990年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
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2021年10月28日,当选第70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21年至2021年。
文章标题: 为什么德意志地区总是执着于罗马帝国而不是法兰克帝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903.html
文章标签:法兰克  德意志  罗马帝国  帝国  而不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