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与大唐“失联”的西域唐军,如何坚守几十年

时间: 2023-09-06 15:59:4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与大唐“失联”的西域唐军,如何坚守几十年

独守孤城四十载,满城皆白发的唐朝将军有多悲壮?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非常鼎盛的时期,然而这个强大的朝代也没有躲过衰退的命运,经过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后,曾经兴盛的大唐再也无法维持以前的荣耀,慢慢走上了衰败的命运。

平定战乱就需要大量的军队跟人马,此时朝廷将大批在西域守卫的军队调往长安平乱,这样一来唐朝在西域的防卫能力便大大减弱,然而在西域还留有这么一支军队,他们虽然势单力薄,但一直坚守在守护西域的战场上,从来没有退缩过。

最令人敬佩的是,这支军队的守兵经过多年奋战已不再年轻,却不曾放弃守护唐朝最后的领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誓死与领土共存亡,哪怕最后战死也不放弃,这一战也是唐朝西域戍边史上最为悲壮的战役,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呢?

安史之乱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将是郭子仪,但即便郭子仪有着多层光环,也无法掩盖他家中另一位大将的风采,他就是郭子仪胞弟的儿子:郭昕。

郭昕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的才能,后来因为唐朝西部一直受到吐蕃的侵犯,郭昕奉命镇守西域。安史之乱的爆发,对唐朝而言危害是非常大的,唐朝的国力、军力一时间都受到了重创,虽然最后被平定下来,但是想要再恢复到以前的辉煌是再也不可能了,而因为大量坚守西域的士兵回到国内,因此负责留守西域的郭昕,便担任起比原先更重要的责任。

对吐蕃而言,他们的目的一直都是河西走廊,可唐朝强盛时期对这边的兵力部署一直很严密,吐蕃多次试探都以失败告终,而趁着此时唐朝内乱,原本镇守这边的士兵不得不回内地平乱,吐蕃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立即派兵向河西走廊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因为此时防卫兵力不足,河西走廊很快便沦陷了,河西走廊的失去,导致唐朝内部与安西都护府来往的信息中断,大唐想要再获得西域的消息,变得十分艰难,而西域所剩的唐朝领土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则成为了无人问津的“飞地”。

郭昕此时虽然自身兵力不强大,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唐人的身份,一直坚守城池,守护着国家的土地,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郭昕也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与长安取得联系,他不断派出亲信前往长安,希望自己这边的消息能够传回唐朝。终于在一次次失败又重新努力中,郭昕的亲信带着口信回到了长安,此时已经与长安失去了近十六年联系的西域,终于跟唐朝取得了联系,他们想要告诉皇帝,他们还活着,并且一直在做着最顽抗的抵抗,并没有臣服和战死。当他们还活着的事情传入国内后,满朝上下震惊不已,对他们深感佩服,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还坚守着、奋战着,那需要多大的信念跟勇气。

此时唐朝皇帝唐德宗也对他们这种顽强精神深感钦佩,立即加封郭昕的职位,并且下诏鼓励西域剩余的将士,表达了对他们的肯定与赞赏。

虽然大唐皇帝对郭昕还有他手下的士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此时的大唐已经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去支援郭昕,也只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然而就是因为获得了皇帝的认可,郭昕更是信心倍增,在坚守的时候更加卖力,用自己出色的作战能力跟士兵们勇往直前的信念,做着最后的奋战。

后来,郭昕困守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因为唐德宗与西北地区的回迄修好,而此时唐德宗派遣官员借道回迄前往西安,以此表示他对西域并没有放弃,这一做法让西域的将士受到了更大的激励。

而对郭昕来说,这更是缓解了他的难题,他虽然无法得到唐朝朝廷实质上的帮助,但是却能通过回迄的帮助,减轻困守方面带来的压力,这段期间的边疆局势开始变得平稳一些。

然而这样的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着回迄势力的衰退,再加上北庭都护府的沦陷,郭昕所坚守的阵地再次出现危机,吐番大军此时将显都护府包围了起来,驻守在西域的唐军只剩下最后一个可以镇守的城池:龟兹。此时距离当初独自镇守西域的郭昕而言,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间,唐朝朝廷从来没有对他们提供过任何的帮助,也从来没有派过一个士兵前来,期间都是郭昕军队独自坚守岗位。

面对吐蕃强烈的攻势,在龟兹城中这唯一一座上方还飘扬着大唐旗帜的城池上,驻扎防守西域的唐军也迎来了最后的奋战,此时的郭昕已经从一个年轻的将领,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兵,手下的军士也已经生了华发,不再是最适合打仗的年纪。

他们身上的铠甲也都有了裂缝,锋利的作战工具已经缺口连连,可是他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一直坚守下去,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唐的士兵,守护属于大唐的领土。

就在西安都护府对吐蕃进行最后一战的时刻,郭昕率领手下年老的士兵,他们高高举起带有大唐标志的旗帜,拿起手中的武器,跟吐蕃大军进行了最后一次正面交锋。由于双方实力悬殊,郭昕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面对强敌,他们这支老年部队根本没有退缩的意思,他们奋勇杀敌,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留在了守护的阵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跟热血书写了大唐最后的荣光。

郭昕的军队战死在沙场上后,从此强大的唐朝再也无法抵御西域的控制,而郭昕却因为自己的英勇事迹让后世永远记住了他,他的精神永远活着。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这就是大唐最后的铁血郡王。

安史之乱后孤守西域的唐军?

安史之乱后孤守西域的唐军

由于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昏聩,内用佞臣李林甫、杨国忠,外用叛将安禄山、史思明,755年造成安史之乱,国家势力一溃千里,使得伊 斯兰势力进占西域,从而使中华文化近500年无法占领西域,才使得伊 斯 兰一统中亚、西域,造成今天的新疆各族都被伊斯兰化。

安史之乱后的西域历史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

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据记载,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见《新唐书》各人传记)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资治通鉴》卷218记载,756年肃宗在征发拔汗那兵马的同时,又使拔汗那"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

"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旧唐书·尉迟胜传》)。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资治通鉴·卷219》)。

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册府元龟》卷973 《肋国讨伐》,参见《新唐书·吐火罗传》]。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叛乱,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

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 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 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到763 年(广德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资治通鉴·卷223》)。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

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发掘简报见《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

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永泰。)。而且四镇在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遣使前往四镇,"索救援河西兵马一万人"(敦煌文书P.2942《河西节度使判集》),

这至少说明西域的形势这时要比河西稳定得多。

大概到了768年(大历三年)左右,西域守军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斯坦因在于阗发现的汉文文书中,有大历三年(768)年号。

见M.A.Stein, Ancient Kothan,Appendix A:Chinese Documents From the Danda-Uillq,Niya and Ender, No.1)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庸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

赞扬他们"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微三臣(指河西节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护曹令忠、尔朱某)之力,则度隍逾陇,

不复汉有矣(《唐大诏令集》卷116常衮《喻安西北庭诸将制》。据岑仲勉研究(《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04页),此制文下于大历四年(769)至大历七年(772)之间)。"

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

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已深入唐朝心腹地区,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

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全唐文》卷464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783年(建中四年)唐朝将领朱泚又发动兵变,占领了长安。唐德宗出奔奉天,遣使向吐蕃请求援兵,吐蕃借机提出以径、灵等四州以及安西、北庭作为交换条件。德宗应允了吐蕃的条件,

与吐蕃签署了誓约,并且准备派遣沈房、韩朝彩等人前往西域办理交割事宜。拟将西域将士、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撤回内地,然后将西域交割给吐蕃。令四镇、北庭将士"递相慰勉,叶力同心,互相提摘,速图近路,复归乡井,重见乡亲。

"同时"如有资产已成,不愿归此,亦任便住,各进所安"(《全唐文》卷464《慰问四镇北庭将士敕书》)。但是实际上由于吐蕃军队在战争中观望不进,阴持两端,而且又趁机劫掠武功,所以唐德宗听从了李泌的意见,以吐蕃没有履约为由,拒绝将四镇北庭交给吐蕃。

从已有的线索分析来看,西域唐军并不知道交割西域这件事。唐德宗发布撤军敕书的时间是784年(兴元元年)(据《旧唐书·吐蕃传》),但是在于阗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却发现了有建中八年(相当787年)年号的汉文文书,

(M.A.Stein, Ancient Kothan, Appendix A: Chinese Documents From the Dandan-Ulliq, Niya and Ender, No.9)唐德宗建中年号只有四年(780一783年),784年改元兴元,785年又改元贞元,

直到787年(贞元三年)西域仍在沿用建中年号,说明不知道两次改元的消息,换句话说,沈房等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到西域。

李泌在上疏中还说:"安西、北庭,人性骁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又分吐番之势,使不得并力东侵",并以此作为反对将西域交给吐蕃的另一个理由。其实就当时的客观情况而言,安西、北庭即便起到了"分吐蕃之势"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很有限。

西域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不坠,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它自身如何强大,而是由于吐蕃势力在此期间正全力经关陇地区进 攻关中,没有全力进攻西域。唐德宗最初痛痛快快的就答应了吐蕃的要求,正好为李泌的说法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总之,一直到了788年至789年(贞元四、五年)之间,唐朝驻守在安西四镇,北庭、西州的军队还控制着葱岭以东的西域地区(《悟空行记》,参见《宋高僧传》卷3《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同卷《唐北庭龙兴寺戒法传》)。

在西域边军大批内调,四镇、北庭孤军坚守期间,西域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是回鹘(Uighur)汗国的西进,一是葛逻禄的南下。这两个事件都对西域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回鹘原来是臣属于东突厥的游牧部落联合体。开元末年,漠北东突厥(后突厥)汗国渐次衰亡,回鹘势力逐步兴盛起来。744年(天宝三载),回鹘叶护骨力裴罗自立为骨咄禄毗伽可汗,占据了漠北草原,取代东突厥成为漠北草原游牧部落的共主。

此后,回鹘汗国的势力迅速向西延伸,到达了东、西突厥的传统分界线金山一带。原来居住在金山附近的葛逻禄部落在回鹘的压力下开始向南迁徙。

突骑施苏禄政权被唐朝消灭之后,唐朝虽然不断地册立突骑施各部首领,但由于突骑施内部四分五裂,内战频仍,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到大历年间(766-779年),

南下的葛逻禄部落就已经占据了原来由突骑施控制的西突厥十姓故地。《新唐书·突厥传》说:"至德(756-758年)后,突骑施衰,黄、黑二姓皆立可汗相攻,中国方多难,不暇治也。

乾元中(758- 760年),黑姓可汗阿多裴罗犹能遣使者入朝。大历后,葛逻禄盛,徙居碎叶川(今中亚楚河),二姓(即指突骑施黄、黑二姓)微,至臣役于葛(逻)禄。"比较清楚地构画清楚了葛逻禄南迁的过程。

唐朝在西域的守军在这一时期大体上只能孤守据点,所以葛逻禄部落很顺利地臣服了突骑施以及西突厥部众。

葛逻禄南迁之后,西域形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食帝国仍然控制着葱岭以西的西域地区;四镇、北庭以及西州还掌握在唐朝守军的手中;吐蕃政权西据伊吾,东有陇右,占据河陇地区,隔断了四镇与朝廷间的联系;

而回鹘汗国则占据了金山以东的漠北草原,并进而左右着北庭地区的局面。

由于吐蕃的入侵阻隔了西域与内地的交通,这时唐朝西域守军与唐朝政府的信息往来以及西域各国与中原地区的贸易交往都不得不改道,经由北庭,通过回鹘控制的"回鹘道"到达长安。

安西、北庭因为不得不"假道"回鹘,所以被迫"附庸"回鹘(据《旧唐书·吐蕃传》),以作为自存之计。但是由于回鹘人"征求无厌",激起了葛逻禄、白服突厥以及北庭附近的沙陀部落的反抗,葛逻禄、白服突厥勾结吐蕃同进攻北庭。

789年(贞元五年)冬天,吐蕃军队以葛逻禄、白服突厥作为向导,联合大举进攻北庭。回鹘大相颉干迦斯率军由漠北西进,援救北庭。回鹘军队与吐蕃军队在横口遭遇,回鹘大败,恰好这时颉干迦斯得到了回鹘可汗被暗杀的消息,

于是在 790年(贞元六年)6月撤军返回漠北。失去回鹘的援助之后,北庭很快就被吐蕃攻陷,节度使杨袭古率残兵二千人逃往西州。

剩余唐军继续在分散的继续坚守,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群唐朝老头兵坚守孤城40年,为何誓死不降?

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高光时代,影响力远达中亚,唐太宗被周边民族心悦诚服地尊为“天可汗”。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年代,无数人以说唐语,穿唐装为傲。汉唐时期的西域,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要统治并管理好这一片区域,仅靠军事手段,成本太高,难以维持。


唐朝设有“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其中安西和北庭用来控制西域,要点即安西四镇。都护府类似于现代的海外军事基地——只需占领几个要塞,施以羁縻,让众小国臣服大唐,即可以低成本控制广大的地区。

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实力锐减,西域正在开疆扩土的安西精锐唐军被调往中原平叛,安西留守部队仅有万余人。觊觎已久的吐蕃趁机出兵攻陷河西走廊,唐朝与安西都护府的联系被切断,随着吐蕃的步步蝉食,安西都护府逐渐成为了西域的孤岛。

导致唐朝皇帝不知道安西都护府是否被吐蕃攻陷,安西都护府也不知道中原唐朝是否还存在,连唐朝年号已经更换了他们都不知道。此时,西域只有郭昕将军和李元忠(北庭都护)率领的安西唐军仍在坚守。郭昕是名将郭子仪的侄子,他于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以左武卫大将军的身份巡抚安西,上任后不久河西走廊就被吐蕃彻底切断。

首先是军人素养一流,社会地位高。相比明清时期“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憋屈,在唐代,军人可是荣誉职业。军官多以本土的“良家子”和归化胡人贵族构成,他们大多接受过教育,有文化,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都很强,渴望军功。归化胡人由于仰慕大唐,更是希望通过战斗来获得肯定,打起仗来比本土唐人还要卖力。

士兵,唐朝前期以府兵为主,中后期以募兵为主。府兵是半职业军人,平时为农,不交税,自备兵器,定时训练,战时为兵。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府兵有财力自购装备,积极性很高——不用交钱粮,凭军功还可以出人头地…

募兵就是职业军人,装备统一配发,统一训练,长期配合,军功升迁的途径也是畅通的,战斗力更佳,唯一的隐患是将领可能会拥兵自重。


因为他们有着这种顽强的不怕危险困难的精神
“良家子”和归化胡人贵族构成,他们大多接受过教育,有文化,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都很强,渴望军功
只需占领几个要塞,施以羁縻,让众小国臣服大唐,即可以低成本控制广大的地区。
因为他们一直想光复自己的国家,是不会轻易投降的。
文章标题: 与大唐“失联”的西域唐军,如何坚守几十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8872.html
文章标签:西域  大唐  坚守  失联  唐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