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大唐之强盛,是因内部被北方游牧注入了野蛮尚武的精神及血统吗

时间: 2023-11-22 21:00: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3次

大唐之强盛,是因内部被北方游牧注入了野蛮尚武的精神及血统吗

唐宋变革简介及详细资料

背景 隋朝政策

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继续和补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尚书省最高长官因权力太大,又因下有六部,唐初以后基本不设,只有副职代领此职,而且逐渐没有实权。三省长官议政之所称政事堂,唐太宗以后宰相的成员增多,不限于三省长官。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大臣专权。三省制的门下省掌封驳,有对皇帝诏书审定、驳回的权力,这一点历来为后人所赞许。 隋朝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整顿魏晋以来地方行政机构的混乱局面。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县以下还有乡里组织。为加强中央集权,从隋文帝起,废除了两汉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属官的制度,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均由吏部任免。积极作用是减掉了不少冗员,节省了国家开支;消极作用是导致地方行政长官权力过轻,难有积极作为,遇有非常情况则不利应付。统治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如何使中央与地方权力达到均衡,,既保证统一又不失活力,始终是古代中国政治一大难题。此外,为控制地方,唐还划分了十大监察区,称为道;朝廷随时派官员巡察地方政治。 另一项事关文化发展的新制,是科举制的确立。科举制大致制科和常科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又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有所谓"缙绅(指官僚阶层)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之说。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其最大的优越处是公平,读书人都可以经由科举考试进入官僚阶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决定于出身门第。因此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晚清。汉武帝立经学,两汉培育出一个以经术起家的士流,隋唐则是用科举培育了一个新的土流。科举士流与经学士流在精神气质上不尽相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正统高层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唐朝时期

尚武精神

开放的胸襟是唐代立国的基本气象。唐代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最强大时疆域东到朝鲜半岛,西与今天的伊朗接壤,南到越南,北逾大漠而人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唐朝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完成这样大的开拓,一句话,在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隋至唐初相沿不改。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但关中(今陕西、甘肃东部)地区最多,数量几乎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要注意的是,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是自备的。《木兰辞》中木兰从军前到各市场买骏马长鞭的叙述,也是唐代府兵参军准备的写照。如果是普通的农民,这样的情况是难以想像的。世代习惯农田耕作的农民,仅有农隙的短期训练,无论如何都不会马上成为驰骋沙场的能手。只有-种解释,唐朝早期之所以采取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尚武精神。对马匹的热爱又是初唐时代的普遍时尚,画家喜欢画马,有杜甫诗歌为证;马球及骑马射猎在上层社会特别流行; *** 对马政特别注意,马的品种是经过杂交改良的,而且价格便宜;在府兵集中的陕西、甘肃的适宜地带,则有饲养近百万马匹的军马场。唐朝若没有它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其赫赫武功是不可想像的。

开放的民族政策

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唐太宗曾颇为自许地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与其说是唐朝皇帝思想境界高,不如说他的北方文化传统赋予他这样一副心态。早就有学者指出唐朝皇室汉族血统不纯,这倒不关紧要,重要的是其北朝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他们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严夷夏之防"一类的狭隘族群观念。唐对异族心态的开放,可以由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一事看出。汉对匈奴也曾有"和亲",但那是在国力不足时;能击溃强大突厥的唐太宗肯把女儿嫁给与唐修好的松赞干布,绝非鄙视"夷狄"的人所能行。这样的事情在唐太宗及其他皇帝还不止一次。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与秦汉时期不同,唐朝对边地异族除那些侵扰边境者,如强大一时的突厥汗国进行军事打击外,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广阔的境域内必然含有众多的部族人群,"全部落、顺土俗"的含义是让这些部族自治。在边疆地带,王朝或设都督府,或立羁縻州县,但基本都用部落族长为首脑。而数量众多的边地贵族在朝廷任重要官职,也是唐朝特有的现象。这不限于境内,来自日本和朝鲜的晁衡、崔致远都可以在朝任职,可见唐朝气魄之大、包容之广。

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唐朝皇帝被推举为众多民族的"天可汗",各部落族长可以在本族群区域内称汗称王,并得到唐朝的策封。边地民族纷纷效仿唐朝制度,建立起自己的政治体系,并热情地学习著中原的一切文明生活方式。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学习,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著名的玄奘取经及其试图建立原汁原味的佛家教派的努力,与唐人特有的对异域文明的热爱有相当大的关系。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大帝国,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前者不久走向衰落,后者则更加持久地对亚洲及欧洲产生著影响。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员、文明、物产,也可以看到来自边地、异国的留学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欧洲。

崇佛教与重诗文

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朝廷文教基本是一种以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家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尤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从总体上看,唐人对宗教抱的不是南朝时代"偏于理",而是北朝的"偏于教"。早期的皇帝都热衷于佛教,武则天夺取唐室最高权力据说是得到僧侣的帮助,她本人甚至编造佛教的授记,诡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化身,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这样的欺骗手段,不是偶得的灵感,而是来自她宗教的虔诚和迷信;这样的手法能够奏效,也正是普遍信仰佛教的结果。北朝式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的局面。佛家的高僧们受着中国宗法的启发,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诠释,建立各种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纷纷成立。诸多宗派各呈异彩,分流并进,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禅宗能够大兴于世的文化机制,至今还有待深入研究,但它"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旨趣,与中国人尚简明不喜欢烦琐的思维倾向有关;更重要的可能是它所标举的出世方式,"佛是世间法,不离世间党" 及"劈柴担水,无非是道"的修道主张,将出世与人世打成一片,与印度僧人到森林去躲避世俗的方式大相迳庭,而更合乎中国人的生活理念。真正发展了印度佛教的是禅宗,如果没有唐代虔诚的宗教精神为背景,禅宗的出现当然是不可想像的。

北朝贵族对南朝文化的羡慕心态,在唐代初期仍然以强劲的势头沿袭著。唐太宗曾命高士廉编定《氏族志》,貌似打击山东(即太行山以东地区)贵族,实则唐太宗此举一如当年北魏孝文帝定姓氏,"说明他本人并没有从根本上同门阀士族划清界限"。讲究谱牒本来就是南朝士族的风尚。武则天时代也曾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制山东贵族,但胡如雷先生说得好:"武后集团与其说是出于政治考虑打击士族,不如说是垂涎三尺,企羡与士族攀姻,达不到目的

后恼羞成怒,转而大力压制旧姓。"不论是太宗还是武后,贵为皇帝而"企羡"做一个高门或与高门攀亲,典型反映出他们尚没有摆脱孝文帝式的心理。诗歌、文章在唐代的大兴,亦未尝不是同样的北朝心态起作用。唐太宗、唐玄宗都好舞文弄墨,唐太宗做秦王时开学士府,延揽十八学士,直接承续的是南朝诸王结交文士的风气。公认的上官仪、沈俭期、宋之问等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们都是宫廷诗人,聚集在一起吟风弄月是他们的常科。北周朝廷因为对南朝诗歌的酷爱扣留过诗人庾信,皇家不须这样做了,大唐国里有的是才子,只消把他们拢聚在一起就可以尽情风雅了。连国家选拔政治人才的科举考试,都加上考试诗赋内容,如果没有王室北朝心态下对诗赋文学的狂热,是不可想像的。选拔政治人才,吟诗作赋并非必要,但在皇帝心目中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如此,南朝文人留下的诗文传统,就重新被振作起来,成为一代读书人的大事,并终于繁荣成一个伟大的诗文时代。不仅是诗文,书法、绘画、佛理等一切南朝土子的擅长之物,无一不被唐朝人接续并且赋予自己时代的精神气质。

北宋发展

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立国的艰难。强盛时,唐王朝作为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和平的方式,带动着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共同进步。一当中原政权在晚唐五代变得衰弱时,那些早就享有较高自治权力的边地民族,则乘机内迁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北方的辽、西北的夏无不如此。两汉时边地民族的内迁是以部落的形态杂居,而北宋建国时,发育于唐代的北方异族政权已经在那里等著与它较量。西晋边地民族的举事。是因为 *** 措置失当;北宋则另有难题,它必须面对历史的结果,北宋开国规模前比不上汉唐,后也比不上明清,它的边疆压力却十分沉重。为防御北方政权的南下,它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养兵开支的耗费前所未有。但养兵千日,未必能用在一时,对付北国兵马,宋军几乎是屡战屡败。因为北宋建军思想过分借鉴了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而陷入严重的局限。唐代之所以有藩镇的尾大不掉,也是起源于它的边疆政策。唐玄宗因受奸相李林甫的愚弄,执迷不悟地信任杂胡出身的安禄山,以致造成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这给北宋开国者印象太深了,致使皇帝对将领极端猜忌。北宋一建国,马上"杯酒释兵权"地解除战将的指挥权。平时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打起仗来,将军得照着由皇帝事先制定的方案作战,没有不失败的道理。

忌讳武人,北宋王朝转而大力任信文臣。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并多加改进,使之日趋严密。每次开科取士的人数较盾代大大增加,考试及格马上录用,不及格者,则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对士大夫的优礼,也空前隆重。首先是俸禄优厚,在职及退职的官员都有厚禄;其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丁孙补官的特权,称为"荫子"之制,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凡此种种,造成了一个待遇丰厚、养尊处优的庞大的官僚阶层。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这一切,追溯其源,都与唐朝开放的边疆政策有着直接的链条般的联系。现实上,北宋不能不面对唐朝崩溃后的局面;观念上,又不能不注意唐朝的经验教训。两方面都促成著--种情况,就是北宋立国艰难。大唐文明是开放的、浪漫的,宋代文化则显得内在而含蓄。有唐的开放浪漫,就有宋的含蓄内在,其间存在着必然的历史因果。

社会

唐初继承北魏的均田制,并实施租庸调制。经过隋农民大起义及长时期的内战,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 *** 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 *** 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 *** 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上述内容即租庸调制,其精神仍然是秦汉以来重小农的经济制度的变种,没有本质性的差异;其实施的条件是战争造成的大量荒地。小农经济脆弱,天灾人祸、征敛无度,都可以使之破产。这又为豪富人家的兼并制造了机会。小农的破产,即意味着国家财政来源的枯竭。到唐太宗开元的"盛唐"时期,土地兼并、农民逃亡已经十分严重。安史之乱更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所以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 *** 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其中计亩征税与把田亩列人资产项目及对商业的征税等内容,沿袭的是南朝时的成法并作了一些调整。

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著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尽管它并没有表现出保护工商业及大地主利益的积极性,因而存在着很大局限,但 *** 已经初步懂得以经济的手法管理国家经济的道理,因此无意间也承认了一切私人的赢利活动是合法的,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这放开了一条缺口,使地主阶级、工商业者放开手脚去兼并土地、经营产业,贫苦的社会阶层也因此获得了一点自由。要知道,在按户口人头纳税服役的时代,破产的小农只有取消自己的户头和独立,完全依附到富人家里去,才能免除朝廷的征敛,他们可以不那样做了。清贫可以少出或不出赋税,他们就可以用契约的方式向地主租赁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多了。社会矛盾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唐朝中期以前,人民起义的矛头多指向朝廷,中唐以后则更多地指向地主,北宋初年王小波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以后造反甚至是要"替天("天"指皇帝)行道"。

凡此种种都表明著社会的变化,重要的特点是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不同程度地松了绑(富人受惠当然更大)。正因如此,唐宋之际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阀阅

中唐以后到北南两宋社会方面的变革,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其原因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是科举制度造成的,实则很难说明问题。科举只是为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上进开了门路,但旧贵族也一样可以经由科举致身通显,这样的冢族很多。有人说是武则天以科举打击旧关陇势力所致,更不足以说明问题。一个势力强大的阶层,不是某一位皇帝打击就垮得掉的,充其量也只是抑制一下而已;况且武则天大力打击关东、关陇旧势力别有内情呢?旧贵族衰落的原因应当从中唐以后整个社会制度特别是两税法实行造成的变化寻找答案。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祝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这可以从史书所记得到印证。其次,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此外,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看史书,唐代的读书人总好以自标郡望来显示一下家世,到宋代文人,这样的习气基本消失,人们更愿意表明的是自己如何努力。

经济

唐宋间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是市井因素的大增,繁荣的城市遍布全国,附丽于市井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这都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结果。

社会经济在唐宋间的高涨在南方和北方是不一样的。北方因战乱,社会经济发展时断时续。同样与战乱有关,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魏晋南北朝开发南方的历史意义,至此展露出来了。需要指出的是,向南转移并不意味着北方已经全面落后,北宋时期,北方的山东河南一带农业手工业经济并不落后,在宋代经济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总体上看,是北不如南;而这样的重心南移,到南宋才基本完成。

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 *** 作用。中唐以后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大兴水利,促进著稻作农业向集约化方向扩展;曲辕犁也被广泛使用于水田了;插秧技术得到推广,早熟的品种被引进到那里:这一切促使著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苏湖熟,天下足",南方的稻米对减轻全社会生存压力有重要意义,也是唐宋时期国脉所系。粮食产量提高了,丘陵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在全国贩运茶叶是有利可图的事业。茶树、桑树、漆树、竹子广泛栽植。经济作物的发展即手工业的发展,南方人以特有的灵秀(其实是生产经验累积的结果)制造著漆器,编织著竹器,纺织著精美的丝织品。在过去是北方出绢帛,南方产麻布,南方也有精湛的制造技艺。陶瓷制造业唐代前期中心在北方,以后逐渐南移,到宋代,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此外像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进展。

生产的高涨一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唐宋两代南北经济交流十分活跃,陆路交通之外,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沟通著当时的关东与关中,东南与西北;长江庞大的水系,更是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经济交流的大动脉。由于联系东、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中断,商人们把注意力投向海上贸易。在许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长安、洛阳、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而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育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就是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城市,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大。如长安,在一开始建设规划是市区、作坊与居民区严格分开的,中唐以后,店铺沿街鳞次而立的趋势显著加强;宋的都城开封,从《清明上河图》上看去,简直就是一个商业都会。城市建筑格局发生了大的变化,城市中的经营者开始有了自己的组织即行会;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比重增大,"僦柜"和"飞钱"出现了,北宋纸币"交子"也流通起来了。

人文

城市不仅累积著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一种被称之为"宋杂剧"的戏剧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且已经商业化。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此外还有滑稽戏、傀儡戏、影戏等等,都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宋代伎艺商品化的……突出特点是,从京城到地方,从宫廷到民间,不论帝王、官僚还是士子、商贾,都可以出资雇用乐户艺人,随时演出。"中国文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把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如此密切地联结在一起。当然新的文艺表现著新兴市井阶层的思想意识,但在说话人的讲古说今中,在戏剧搬演着历史的故事时,民众更接受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生活观念。这不仅沟通著古今,也沟通著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对一般民众的"教化"作用,甚至要比国家办学来得还要普及和深入,它们促进著民智的开发。

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民力发展的时代,除上述的表现之外,是科技方面的发明。让中国人自豪的四大发明,除造纸术外,火药、指南针及活字印刷都是在唐宋之际发明或广泛套用的。指南针的再发现最能说明问题。据载战国时中国人就懂得了磁石的特性,但是在宋代它重新被注意利用,直接的原因就是航海的需要。创造性的生产生活实践激发科学技术的高涨这条规律,在指南针的套用上得到印证。对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逐渐落后于西方这样一个老问题,由此也可以获得一个简单的答案:我们的社会生产在唐宋以后,没有继续更深更广地拓展前进。有一项小发明的遭遇很能说明科技与生产需求的关系,宋代有一种"走马灯"的游戏,透明的灯笼里点上蜡烛就可以自动镟转。英国人瓦特受沸水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走马灯的游戏实际利用的是热气的动力学原理。但是由于没有英国那样的产业革命做背景,在那时就只是把它当成游戏了。社会文化的日益高涨的需要,却 *** 了印刷术的革命性变化。民力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使得原有雕版印刷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应运而生。它的发明者是-位制版工平民毕异。记载生产和科技进步的文献多了起来。晚唐的文学家陆龟蒙的《耒耜经》记述了各种农具,其中就有曲辕犁。"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耒耜经》和《梦溪笔谈》都成于文人雅士之手,农具和一般科技的进步,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可见其势头之大。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几个 *** 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就是唐宋之际,每个时期都是生产开发的高涨期。

安史之乱引起唐王朝的衰落,这个巨大的变局激起了-种华夏种族意识的觉醒运动。在当时,人们把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唐,视为夷狄对中华的祸乱,"夷夏"观念因此而起。而唐代的中衰,同时伴随的是回纥(回鹘)人在中原的横行,吐蕃人对唐的掠夺及在西北的长期盘踞,都使唐朝越发衰败,种族意识越发高涨,以至演变为仇视一切外人。唐末田神功领导的暴动曾杀死扬州的波斯商人数千人,黄巢起义也在广州攻击过胡商。种族意识的觉醒在五代随着北方异族的侵害及两宋时期与夏辽金元的对峙,变得更加激烈、深入和牢固。

这激发了唐宋由科举而形成的士大夫阶层的精神振作和以变法为中心的改革运动。唐代开元、天宝以前的读书人,因身处太平盛世,又遇上皇帝的重诗尚文,精神是昂扬的。但那时的昂扬多系念于一己的功名事业,或关注自己的精神家园;前者如边塞诗的高歌,后者如田园诗派的吟唱。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中唐思想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思想两方面的变化在这些人身上分别表现出来。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而失传,今天得由他加以继承光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此相辅相成,他又打出了"攘斥佛老"(主要是佛)的大旗,把佛教及道教视为"夷狄"之教、思想异端而欲加以排除。他的学侣李翱,则以对儒家学说中的"心""性"内涵的初步发挥,应和韩愈的"道统"之说。柳宗元、刘禹锡一方面参与现实革新,另一方面他们的学术如《封建论》、《非国语》、《天论》、《天对》等文字,或着意于从历史的阐释解决现实问题,或立意打破思想上的精神迷误。白居易则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他所领导的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的"新乐府运动",实际有意恢复著《诗经》、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韩愈到孟子那里汲取精神魄力的源泉,白居易则皈依经学一脉。中唐时期儒家经典之学也形成一时风气,如啖助、赵匡、陆淳的《春秋左传》之学。文化的道统意识和强烈的现实感,发之而为文章为诗歌,韩柳等中唐士人的思想、学问及文章,基本就是宋代文人精神的基本范围和规模。

道统在宋代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气概;心性内容则由深感唐末五代"无廉耻"的士人发展为理学、道学。北宋实行的文官政治,士大夫集政治家、诗文家、学问家于一身,本着各自的道德学问及对现实问题不同的理解为政,宋代士大夫出现类似后世"党派"的政治群体。唐代有所谓"牛李党争",但基本是在暗弱皇帝的朝廷里争权、闹意气;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土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而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

唐太宗的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要和7上历史匹配哦~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好皇帝。他集中了古代帝王所有的一切优秀品质,他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广揽贤才,虚心纳谏,就凭这几点,已是中国皇帝中难得的优点了。“贞观之治”是他亲手缔造的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太平盛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英明帝王,”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他的最公正的评价。他是历史上难得的能在治国治民治学和对外方面取得前无古人的伟大的成就的皇帝之一。正是由于他的英明的领导,唐朝才出现了贞观之治,更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这么一个伟人,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读史明理,希望我们能从他个人品质以及他的功绩中有所领悟,让我们从中学会更好的做人处事以及更好的治理国家而努力吧!

一 讲唐太宗的出生,家庭背景,以及由特定的环境产生的李世民的性格及特点

李世民出生在陕西一个贵族家庭。四岁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取名。“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三。他从小就有推翻隋朝,救民于火海的鸿鹄般的大志。他的祖先李虎,曾是北周时的所谓“八大柱国”之一。父亲李渊,也是隋朝的皇亲国戚。李世民生长在这样的贵族世家的环境下,且家族具有尚武的风俗,加上他从小跟随父亲辗转于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其风俗习惯亦是善骑射、性强悍,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习艺练武,熟读兵法,善于骑马,好弄弓矢,锻炼了骁勇超人的武艺,也养成了强悍、临机果断、意志坚强的豪放性格。在反隋的战争中,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八。由此可得,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受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二玄武门之变

唐王朝建立后,随着改朝换代的成功,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日益激化。太子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为夺取皇位继承权而进行的争斗。李世民先发制人,将建成,元吉射杀,并挟持唐高祖,发动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同时,唐高祖下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秦”《资治通鉴》卷一九一。被迫交出实权,八月,高祖禅让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

玄武门之变完全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位的斗争,封建统治者为了权势,不可避免地要撕碎那笼罩于家庭之上的面纱,抛弃那些忠孝友悌一套好听的名词。彼此不择手段地进行残杀。这都是为他们所处的政治地位所迫使和由他们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李世民在唐室的统一战争中树立很大的功勋,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在地主阶级的剥削本性的支配下,他就免不了要产生夺取皇位的贪欲,这样他就必然要除掉建成。即使他并不想杀建成,但是他不能没有“功高不赏”的顾虑,不能不害怕受到建成的疑忌而被杀。反过来,对于建成说,也有同样的情形,地主阶级的剥削本性和剥削阶级的政治制度决定着他们要争夺权利。从历史上看,在封建帝王的福利城,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的是不胜枚举的。因此,玄武门之变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太宗能重用人才,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

贞观盛世主要体现在唐朝初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及其他方面上的日益繁荣。

1、政治上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一《论政体》

唐太宗从而定出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专心改革政治、使百姓安定等方面来实现天下大治。轻徭薄赋,以人为本,重视吏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对待少数民族方面,治理天下.

(1)轻徭薄赋以人为本 由隋亡的教训出发,唐太宗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一《论君道》看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威力。著名的"载舟覆舟论"也就是这个时期提出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质就是要解决统治者与农民百姓间的关系问题。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穿衣吃饭为根本。他逐渐形成"清静无为"的统治思想,安抚百姓,发展经济,轻徭薄赋,戒奢从俭。“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贞观政要》四《论俭约》也就是说,“必须先存百姓”,“不尽其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让人民活得下去,不要把他们榨取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于是要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措施,减轻人民的负担。并且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均田制"。

(2)重视吏治 唐太宗倾吏治注于治国治人的精力是惊人的.唐高祖年间,官员多达几千名,冗官充斥朝廷,唐太宗则大刀阔斧地进行裁减。仅留眺名官员,大大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相对减轻了人民负担。太宗还对州县大加省并,把全国划为十道。并随时派监察人员巡行各州县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及时奖励选拔人才,起到劝善惩恶、激浊扬清的监督作用,大大改进了地方吏治,便于中央直接控制。 他认为,“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贞观政要》卷2)他多次向大臣强调,“君臣合契,古来所重”,“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他把君臣关系提到了“国家兴亡,社稷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在求臣纳谏的基础上,提出了“君臣共理天下”的政治主张。贞观三年(629年),他与群臣论治,首先阐明了“人君必须忠良辅弼”的道理,竭诚希望“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贞观政要》卷2),开创了君臣共商国事的开明局面。

(4)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求贤若渴 胸怀宽阔,爱才如命,有海纳百川的容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强盛的标志,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舵手的意志。只有胸怀宽阔胆识过人,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够任人唯才。李世民的对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其长处。 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他哥哥的旧臣,两兄弟曾经是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理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胜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泄愤或嫁祸于人地把他作为替罪羊杀掉;谁也想不到李世民对魏征的最大惩罚竟然是任命他当帝国宰相,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这一戏剧性结局的果实是:魏征为唐帝国的强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从大唐创历,任官以才,卜祝庸保,量能使用。《旧唐书》七五《张玄素传》和《贞观政要·择官》记载:李世民说“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中可得,唐太宗果非凡夫俗子。

(5)善于纳谏.. 皇帝因为位高权重的缘故,皇帝手中拥有生杀大权,其人性的弱点若不加以严格控制的话,即可酿成巨大的社会危害和的严重后果。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典范,但作得最好且始终如一的还是李世民。他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好话都是别有用心的,因此对阿谀奉迎之言格外警惕。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又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他指出:“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贞观政要》卷4) 他还常常告诫身边的官员:"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单独保全。隋王朝的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全他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报喜不报忧。"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他的虚心纳谏之心。

(6)称天可汗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也值得称道,作为一个开明的政治家,民族隔阂、民族偏见、歧视的思想是很少的,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出现了历史上难得的民族关系融洽、各族和睦共处的黄金时期。

他从德治为主的指导思想出发,为了使少数民族心悦诚服,对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尽量少使用武力,而采取安抚、和亲的政策。包括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之多;采取和亲政策;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然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在和亲上有名的就是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结婚。由于采取了这种正确的政策,也由于太宗治国有方,国内社会稳定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富庶强大的唐朝对中原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都具有巨大的向心力。然而边境的安定,民族关系的密切,大大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对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度先进的唐代文化,也对亚洲各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使者、商人的足迹,遍布亚洲各国。"唐家子"就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统称。直到今天,西方国家的语言中,还留有以"唐人"称呼中国人的习惯。

(7)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中国官场的贪污病菌是无孔不入的,以至占绝大多数的国人都认定贪污是人类社会的不治之症. 这里所说的基本上消灭了贪污并不是说完全杜绝了贪污现象,而是指贪污行为在整个官场中属极个别的现象,且贪污的数额不大,并且都会很快败露且受到毫不留情的严惩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称导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更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敬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明王朝的朱元璋对贪污的处罚最为严酷,贪官一律处以剥皮的惨刑,可明王朝的贪官之多在历史上仍属罕见。可见防范贪污主要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政治体制,光靠事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子上铲除贪污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

(8)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中国封建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已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的智慧和胸襟!

2、经济 高度发达的商业。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贞观王朝是唯一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杨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她的最高使用价值。唐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稠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3、文化

唐朝的文化,灿烂辉煌,不光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开放的思想。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为中国人为荣。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中国就象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

文化 贞观时代提倡儒学、奖掖文士;兴办学校,制礼作乐;广收天下图籍编纂成书。这些文治措施,反过来又对巩固唐初的中央集权国家起了重要作用。唐朝的重要制度,都在贞观时制定。如长孙无忌、房玄龄和一批“学士法官”制定的《唐律》、魏征等编成的《群书治要》、孔颖达编成的《五经正义》等开创了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

首先,太宗时实现了释、儒、道的三教合一,各种思想文化首次实现了空前的融合。海纳百川的文化思想直接体现了天开海岳的大唐文化精神,结果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唐局面。

再次是发展科举、重视进士及第,进一步为庶族地主士人开拓了一条入仕和发挥才智的途径。据《唐摭言》记载:唐太宗曾私幸端门,见新进士鱼贯而出,不禁大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由于他的“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贞观政要》卷1)政策的实施,获得了用人致治的显著效果。

4、军事

在军事方面,唐太宗曾每日“引数百人于殿前校射”,亲自考试诸将武艺。又整顿了府兵制度,改天下军府为折冲府,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作为封建政权的重要支柱。军事上的强大,才能够为巩固国家稳定统管少数民族贞观和抵御外来侵犯提供保证。贞观三年唐太宗便向西开始了一连串的进攻,先后平定了各少数民族,开拓了和西方来往的商路。这对加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民族关系融洽的同时,唐朝的疆域也异常广阔,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

5、法律

唐太宗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要求臣下按法律办事。在执法方面,主张宽缓明确,他坚决反对像秦朝那样实行严刑酷法,把人民当作鱼肉来宰割,但同时又坚决主张明正典刑,反对循私枉法。

贞观时期可说达到了“司法独立”,法官判案不须遵循当政者的意旨,即使是皇帝也必须遵守律令。依据贞观末年掌管司法的大理寺报告:狱中只有囚犯五十多人,其中被判死刑的才两人。尚有许多在狱中表现良好的囚犯,可特话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

为了管理国家,唐太宗主持制定了《贞观律》,明确了赏罚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法律上的进步,才能够给政府管理提供可行的方案,才能使官员以法办事,社会才会安定。

6、其他方面

贞观时期,由于经济的发达和边境稳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朝和世界的交往和政治经济一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都来到唐朝,来到长安,使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还有许多的植物也传进来,如菠菜、胡椒、郁金香等。

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巨大。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运往波斯,再传到欧洲。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这个时期传到阿拉伯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种种的成就难道我们不该感谢我们的唐太宗吗?
  唐太宗 李世民 (599-649)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为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四岁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

  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召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通过隋晋阳宫副监裴寂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并肩作战,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以功被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李世民实为唐王朝之开国皇帝。 武德元年(618)三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杲父子率部进犯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讨。将其击败。薛仁杲投降后被处死。

  武德二年(619)十月,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人刘武周叛乱,率众南下,相继打败了李元吉、裴寂等唐将,几乎占领河东全境,关中震动。唐高祖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关以西。李世民主动请缨,并率兵三万,东渡黄河,一举击败了刘武周的精锐部队宋金刚部,并收降了骁将尉迟敬德和寻相等。接着,李世民又麾军北进,终于在武德三年(620)四月歼灭了刘武周,收复了河东全境。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兵挺进中原,势如破竹,相继收复了河南的多数郡县,将隋朝的残余势力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孤城之中。接着,又果断地采取围城打援的作战策略,生擒了窦建德,迫降了王世充,相继平定了隋末以来两个势力最强的领袖。

  李世民在平定末民变领袖时,表现他出众的才能,使高祖就帝位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同时,在战争的过程中,李世民得到了一班能征善战、谋略过人的部下,如敬迟敬德、李靖、房玄龄等,这样大大加强了秦王与太子李建成争夺帝位的能力,终使两人的帝位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在宫城的北面玄武门内,一举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这就是「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贞观。

  就在玄武门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乘唐朝内乱,大举入侵。太宗遣尉迟敬德出战,大败突厥。未几,颉利又再入侵,到达渭水便桥,并遣使臣到长安示威。太宗于是亲率六骑到渭水,与颉利隔河相会,数颉利背弃盟约,这时唐朝大军亦陆续到达。颉利见唐军军容鼎盛,以为无隙可乘,于是于太宗议和,随即北归,此即为「便桥会盟」。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论功行赏时,将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的功劳列为第一,并任为宰相,执掌朝政,引起了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和骁将尉迟敬德的不满。他们自恃战功显赫,资深位高,口出怨言,扰乱庆功秩序,甚至还挥拳打伤前来劝解的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睛。于是,诸将争功,大吵大闹。对此,唐太宗声色俱厉地对李神通说:「叔父虽在义旗初起之时,有首倡之功,但后来却在同窦建德和刘黑闼的两次作战中,一次全军覆没,一次望风逃窜。玄龄、如晦运筹帷幄,安定社稷,论功行赏,理当第一。你虽是我的叔父,国家贵戚,但却决不能以私恩滥与功勋之臣同赏!」接着,他又对尉迟敬德说:「我以前在读《汉书》时,看到汉高祖时的有功将领很少有保全性命的,常对高祖心怀不满,因而想引以为鉴,有意保护功臣,不使其子孙断绝。但你却经常居功自傲,触犯法律。我今天才明白汉初大将韩信和彭越等人的受戮被杀,家破人亡,并非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分之恩,不可兼行,你要自珍自爱,免得将来后悔。」李神通和敬德听了这番警告以后,当即表示悔过自新,这场争功风波很快便得到平息。接着,唐太宗又将原太子李建成的属官王珪和魏征等人,赦而不罪,委以重任,让其参掌朝政。

  不久,宰相封德彝鉴于有些折冲府的兵源不足,便向唐太宗建议将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唐初十六岁为中)体格健壮者简点入军。唐太宗当即表示同意,并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送门下省审议后,交尚书省执行。但当这一诏令送至门下省时,专门负责签名盖章的门下省官员给事中魏征却拒不签字,中间虽经多次交涉,均未成功。最后,封德彝只得向唐太宗作了如实汇报。太宗听罢大怒,立即派人召来魏征:声色俱厉地说:「简点健壮中男入军一事,是我已经同意的。这件事究竟与你有何干系,竟这样固执地不肯同意,我真不明白你这是甚么意思?」魏征郑重地回答道:「我听说竭泽而渔,并不是打不到鱼,但明年无鱼;焚林而猎,并不是捕不到兽,但明年无兽。如果将中男简点入军,那么这些人原来承担的租赋杂徭,将何取给?并且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训练。如果训练得法,人百其勇,何必凑数?」接着,还一连列举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失信于民的二三件事。最后,还严厉指出,如果常此以往,怎能取信于人!唐太宗听后,沉吟半晌,终于诚恳地说:「我没有深思熟虑,竟犯了这么大的过失。如果长此以往,还能求得天下大治吗?」遂立即下令停止简点中男,并给魏征赏赐了金瓮一口。

  贞观四年(630)三月,唐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余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万人。如何处理这十多万突厥降众,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议。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严重边患,今天有幸将其灭亡,应该将他们全部迁到黄河以南的内地居住,打乱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结构,分散杂居在各个州县,引导他们耕种纺织。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变成易于制服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空虚。亦有人提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该将他们驱赶到莽莽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只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主张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从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最后,还针锋相对地指出:「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地载一样,无有遗漏。今天突厥在穷困潦倒之时归降于我,能将他们拒之于外而不予接受吗?」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都是爱之如一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于是,他便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数族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相继迁入长安居住的有将近万家。唐太宗的这个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将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意思为「像天一样伟大的领袖」),敬若神明。

  李世民的宗室,几代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为鲜卑人,皇后长孙氏的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太子 - 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就是长孙皇后所生,由于这一缘故,加上李世民的伟大胸襟,唐初并不过分歧视少数民族。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贞观八年(634),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贞观十三年(639),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西藏藏族的祖先)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中国的华丽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太子李承干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在其吃饭之时,他便指着饭食对李治说:「耕种田地,春种秋获,都要经过辛勤劳动。只有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能常有饭吃」;见其乘马,便说:「马能代人步行,节省体力,如果使用得当,不尽其力,才可以常有马骑」;见其乘舟,便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你将来就会成为君主,想想水与舟的关系,能不畏惧吗」;见其在树荫下乘凉休息,便说:「这棵树的躯干虽然弯曲,但经木匠的绳子量过以后,就可以锯成笔直的木板。作君主的虽然无道,但只要善于接受谏言,就可以成为圣明天子。」他并且还教训其它几个儿子说:「父亲疼爱儿子,这是人之常情,不用教导,人人自知。作儿子的能够忠孝两全,这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听教诲,不遵礼法,必然招致杀身之祸,父亲虽然疼爱,也是无可奈何的。以前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燕王刘旦骄横跋扈,狂妄不服,霍光只下了一道诏书,就身死国除。作臣子的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学刘旦的样子。」据说,从此以后,这些龙子龙孙们都奉公守法,很少有人胡作非为。

  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以高丽执政泉盖苏文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太宗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在社会、文教方面都有更张。在社会方面,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以延揽人才。

  为了提供优良教育的环境,太宗建立了以国子监为首的京师学。包括在高祖时建立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太宗时建立的律学和书学,增建校舍,足以容纳二千名学生学习。又设弘文馆,专门供皇族及高级官员子弟入读,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四夷君长都遣子弟来长安学习。

  同时,太宗又注重编修书籍和历史。他命令搜求民间死去学者的遗书。隋末,在洛阳的隋代藏书在运住长安途中都于黄河,势余的只有一万四千部,约九万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馆,其中就藏书二十多万卷;太宗又认为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南北两学,经学纷云,于是孔颖达加以整理,颁为《五经定本》,是为《五经正义》的稿本,成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基本。史学方面,太宗立国史馆,编选南北朝及隋朝历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谆谆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宫含风殿。同年八月,葬于昭陵(在今陕西礼泉东北)。

  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是中国人千年称颂的好皇帝。

  皇后

  长孙氏,魏征

  传千里 中华帝国兴亡史 中华百家姓

  一休禅堂 翰林别院 一叶留言

  Disclaimer @ Copyright 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to

  webmaster@greatchinese.net
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
学习中
好厉害啊

只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在三国时期是怎么降服乌桓和鲜卑的?

汉族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几乎无一例外,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扰乱直接相关:西周亡于犬戎;秦朝的灭亡则与修建长城和大军戍边息息相关;西晋亡于五胡;强盛的唐朝,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后期却也被吐蕃、回鹘等民族进攻而导致疲乏……

统一的王朝,情况尚且如此,中原分崩离析时,游牧民族的骚扰就更加明显。五代时,北方政权甚至不得不把长城以内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为此后中原王朝留下百年祸患。

农业文明,习惯于固守土地,面对游牧民族的袭扰无可奈何是常态;而北方游牧民族,无论犬戎、匈奴、鲜卑,还是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则拥有先天的军事优势。

用我国近代军事学家蒋百里的话说,这些民族“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战斗力格外强悍。

X

曹魏政权,自身难保

内忧

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曹丕自立,汉朝余威不散。先有建安五年董承等人计划刺杀曹操,又有建安二十三年太医吉平等人策划反魏,更有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后,魏国都城许都周围的盗匪全部投靠关羽反曹。

就连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创业多年的荀彧,也心向汉朝,对曹操称公也表达不满。

外患

曹魏击败袁绍后,基本统一北方。但是马超、刘表、刘备、孙权等势力依然强劲,曹魏在与他们的交战中互有胜负,消耗颇大。三国鼎立形成后,蜀国和吴国不断北伐,成为魏国大患。

这种条件下,曹魏政权在处理长城以北的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带来的威胁时,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之前的周、秦、汉,后来的隋、唐、宋、明,无法做到。

X

曹魏时期,不仅能降服他们,而且消耗很低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五月份出发,七月份挖山填谷五百里,八月份遇到袁氏兄弟和乌丸联军,双方兵力相当,曹军一战即将对方击溃,俘虏人口二十多万人,随后曹操用乌丸人组成了自己的骑兵;

曹丕时期,为了恢复生产,不再大规模北征,魏国不费一兵一卒,能够操纵鲜卑内部矛盾将其势力瓦解;

魏明帝时,鲜卑势头又起,魏国派了名刺客杀掉了鲜卑首领轲比能,很容易的化解了威胁。

曹魏仅凭半壁江山,却能比较容易的化解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问题,其中原因很多,主要与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自身情况有关,也更在于魏国自身具备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处于历史虚弱期

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通过三次北伐,击溃了北方强大的匈奴帝国。东汉章帝时,又派大将军窦宪出击漠北,追到阿尔泰山一代,把北匈奴彻底打垮,迫使其举族西迁。

两汉驱逐匈奴解除了长城以北的最大威胁,同时腾出空间,使得乌丸、鲜卑等游牧民族发展起来,加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乌丸、鲜卑才有机会蠢蠢欲动。《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这就决定了三国时期北方并没有极端强大的游牧民族军事力量。

从公元91年窦宪俘虏匈奴太后回国,到公元189年汉献帝刘协继位,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乌丸、鲜卑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却难以发展到匈奴当初的盛况。

乌丸、鲜卑发展缓慢,首先是因为汉朝占据着长城以北的地区,乌丸、鲜卑的生存偏北,条件恶劣,缺乏与中原互市条件,繁衍、生存困难(直到曹魏末年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将辽东一代人口内迁,才给鲜卑族让出了生存空间)。

其次,乌丸、鲜卑在北匈奴溃败后的100年里,未形成有力的统一力量。乌丸的统一是靠东汉末年中山太守张纯叛逃之后完成的,张纯死后,蹋顿单于继承了乌丸首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统一过程,袁绍把另外两个人也封为乌丸单于,就可以轻松牵制他;而再看鲜卑族,整个三国时期,始终充斥着兄弟夺权,部落征伐的内斗,这也给曹魏分化他们提供了方便。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乌丸、鲜卑势弱,这是曹魏能够降服他们的部分原因。

但须知北方游牧民族在历史上人口一直不多、也经常分裂,但他们从来没有像三国时期这样衰弱。所以,曹魏自身的一些条件,才他们轻取长城以北的核心因素。

曹魏政治家手段高明

阎柔自幼成长于北方游牧民族中,利用鲜卑部落进攻乌丸,取代乌丸首领。曹操则用他管理南部的乌丸、鲜卑,史书记载,曹操待阎柔如子,曹丕也视其如亲兄弟。对乌丸、鲜卑内部深度干涉,给曹操带来了巨大好处,击败蹋顿单于后,乌丸骑兵成为北方军事集团的主力:

魏文帝曹丕时,实力较弱的鲜卑步根度部落给朝廷献马,曹丕就保护他,以对抗实力更强的鲜卑轲比能部落。虽然轲比能部落强大起来,却仍然在忙于鲜卑内部的统一,对中原威胁降低。

魏明帝时,轲比能杀掉步根度,接近统一鲜卑。曹魏派出一名勇士,刺杀了轲比能,鲜卑再次分裂,北方之患,又被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金朝末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都形成了大患。

汉代以来,曹魏尚武精神浓厚,游牧民族没有优势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来形容三国时期的一众精英再恰当不过了。

曹操、刘备、孙权都留有出色的文学作品,同时三人的武艺也都是不容小觑的,正史中有过曹操、刘备阵前冲锋的记载,孙权也曾经亲自带兵为大军断后,更有射虎的典故。《三国志·曹植传》中,连才高八斗的曹植,也曾被曹操任命为征虏将军去救援曹仁,准对手是名将关羽。

这些人物的特点,基本反映了三国时期中原王朝的尚武氛围。像曹操父子这样引领整个时代的大文豪,也都能够策马疆场,上阵杀敌。这是汉代以来,经几百年形成的。

《晋志》:

在一些较为严谨的关于汉朝的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汉朝天子在朝佩剑的情况。汉朝以来,中原的尚武风气就是如此的浓重。到了三国时,人们的军事素质也积累了下来。

此外,战争技术也非常发达,游牧民族难以企及。

蜀丞相诸葛亮是武器专家,发明了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历史课本中,发明了翻车的魏国发明家马钧则为曹魏制作发石车,改进诸葛连弩;连魏文帝曹丕也是武器专家,曹操曾命他专业负责从吴越一代挖掘制作刀剑的能工巧匠,监督打造兵器。

《曹瞒传》中,北征乌桓时曹魏大军缺水,于是“凿地入三十余仗乃得水”。三国时期的科技条件,能在苦寒之地打出100多米的水井,足以体现出曹魏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至此,一切也就明了了:

中原王朝北伐,莫不在绝对优势的兵力、物力基础上实现:汉武帝一次十万骑兵的北伐,加上步兵和后勤大约需要五十万人;唐太宗北伐高丽,一次出动二十万人。史书无一例外的提到,两位大帝的军队,十几万匹马出征一次,通常只能回来三分之一不到。其余王朝,则更是负多胜少。

这样看来

曹魏精英们够充分的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部状况,对其进行分化控制;自身继承了汉代以来的尚武精神,并充分发扬,最终实现以非常小的消耗,解除游牧民族的威胁

虽然曹操只有半壁江山,但是曹操的实力是很强的,乌桓和鲜卑根本没有反抗的实力。
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电视中看到,妃子因为某事惹怒了皇帝,被直接打入冷宫,不过很多朋友比较好奇,冷宫到底是在哪里,在这里面的妃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吧实际上在历史当中,冷宫并不是固定指哪一个地方,冷宫主要是皇帝下旨,将某一位妃子幽禁起来,而幽禁她的地方就是冷宫,只要有皇帝的旨意,顷刻间一个地方就可以变成冷宫,所有人所有东西全都撤走,被处罚的妃子将会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
他对付游牧民族的就是对墙头草实施严厉打击,只要他们犯了法,就不会放过。
文章标题: 大唐之强盛,是因内部被北方游牧注入了野蛮尚武的精神及血统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490.html
文章标签:尚武  大唐  游牧  强盛  血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