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19 00:01: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两千年前,在商丘附近的一条名叫“泓”的大河边,一位戴着冠冕、留着山羊胡子的国君正在眯着眼出神地看着对岸的敌人密密麻麻地缓缓渡过泓河。
这时,旁边的一位看上去年纪比他稍长的大将对这位国君说:“楚军现在渡河到了一半,我们趁势掩杀过去,一定能打败他们。”
那位国君不以为然,持着山羊胡子说:“不鼓不成列。”人家还没渡河,就去袭击,有辱我们宋国仁义之师的威名。”
过了好长时间,等到敌人上岸了,宋国的那位大将又劝谏道:“趁楚军乱作一团,还没有布好阵,我们正好发动袭击,还有打败他们的机会。”国君依旧固执地摇头:“人家还没摆好阵势,你就发动冲锋,还能叫做仁义之师吗?”大将无语。
过了好长时间,敌人布好阵后,宋、楚两军开始冲杀。因为敌众我寡,那位国君统领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他本人的腿上还中了一箭。
宋国人都埋怨国君没有抓住战机袭击敌人,导致大败。这位国君躺在榻上,颤抖的手不住地摩挲着箭伤,看得出他的伤势很严重,但他仍然鼓起劲,振振有词地辩解道:“君子不会再攻击已经负伤的士兵,也不会俘虏老人和小孩。上古的时候,君王不会仗着地势险要阻击敌人。我虽然只是亡了国的商朝的后裔,但也不会忘掉这些作战规则,去攻击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说完,他忍不住箭伤的剧痛,猛烈地咳嗽了几声,就撒手人寰了。那位大将和旁边的臣民们都跪下来,嚎陶大哭。这位绅士般的国君,就是大名鼎鼎宋襄公。向他焦急发问的那位大将,是他的哥哥,宋国掌握军事大权的公子目夷。
他们的敌人,则是来自蛮荒之地的楚国大兵。这场在中国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就是泓水之战。关于宋襄公的悲剧,从古至今,不外乎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宋襄公假仁假义,虚伪透顶,想以“仁义”沽名钓誉感化敌人,实现自己的扩张野心;还有一种,认为宋襄公脑子有问题,愚不可及,是他的落败,是“蠢猪式的仁义”,是自讨苦吃,自寻死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宋襄公的“一肚子不合时宜”是真情流露,合情合理,是值得怀念的逝去的古风,是让人伤感的永远不再的贵族风范。
没错,前两种看法是主流意见,占据了各式各样的教科书和讲堂,甚至众多名人伟人的头脑,因为它们看起来和我们的日常经验十分契合,从而也显得真实可信,容易让人接受。
倒是第三种观点,显得那么突兀,那么另类,让人有点瞠目结舌,无所适从,但似乎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信口雌黄。那么,真实的宋襄公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仁义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虚伪沽名?
要理清这些事,我们必须回到春秋,还原宋襄公的本来面目,还原那时的真实战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宋襄公的泓水之战,正处在春秋时期,是上古时期的贵族之间依据“军礼”所进行的“有限度”战争急剧向以平民为主体的无限战争转折的关键当口。
半渡而击是一种军事战术,指在行军打战中,两军分别在水流两边对峙,敌军准备主动出击首先渡河,而我军在对方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发起进攻。
半渡而击是取胜的绝佳机会,军队在在半渡的时候防御能力和进攻能力都有所减弱,面对两军隔水对垒的情况,正常的想法应该是想办法引对方首先渡河,然后把握机会半渡而击。
楚汉时期,汉将韩信在潍水之战当中主动渡河,吸引楚军半渡而击,然后假装打不过对方,后退撤兵,等到楚军渡河追击的时候,汉军移走放在上游堵塞水流的沙包,引水灌敌,大败楚军。潍水之战中汉军取得胜利是因为成功利用了半渡而击的战术,潍水之战至关重要,这一站扭转了楚汉局势,楚军在战败之后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只能被动防御,而汉军却得以反攻。
根据记载,潍水之战两军对峙的时候,楚君二十万兵力,汉军十万,可见,半渡而击是一个可以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战术。
然而,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竟然放弃了半渡而击的机会。在宋襄公成为宋国国君的时候,中原大陆分为两大阵营,一是楚,齐,郑,陈,蔡等大国联盟,二是宋,卫,邾,曹,滑等小国联盟。
宋襄公想通过攻打郑国削弱大国的力量,楚国就出兵救郑国,宋襄公只能从郑国退兵,迎击楚兵。楚兵到了泓水南岸,准备主动渡河出击。楚兵人强马壮,宋兵兵力较弱,宋襄公手下的大司马司马固建议半渡而击,但是宋襄公觉得乘人之危不是君子所为,所以他让楚兵过河。楚兵列阵的时候,司马固又说,对方还没有准备好,现在攻打还有胜算,宋襄公觉得要等对方列阵击鼓才可以进攻。列阵准备好后的楚兵打败了宋兵,宋襄公也在此战役中受了重伤,不久后身亡。
同样都是敌强我弱的情况,同样两军也是隔水对峙,潍水之战和泓水之战却有着不一样的结果。在战争中,把握好战术,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掌握主动性非常重要,半渡而击明显是一个掌握主动性的好战术。宋襄公自称仁义之师,在战争中主动把胜利让给敌军的行为在军事上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战争本来就有强弱之分,如果在明知道我军处于弱势的情况还满口仁义道德,浪费进攻的机会,实际就是犯蠢,因为一场战役的成败对后续的局势影响重大,很可能因为这就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每一次军事命令都不能错失良机。按照宋襄公口中的道德,如果要讲仁义,最好的方法不是打战,而是单挑,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宋襄公是一个好人,一个也有一定的才干胆识的君主,否则也不会被《史记》评价为春秋五霸之一了。但是好人从来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尤其是在春秋战国那种每天都在上演勾心斗角戏码的乱世,更是如此。你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宋襄公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宋襄公最大的成就就是在齐国内乱的时候,趁机出兵齐国,并立了亲近自己的齐孝公为国君。这个时候的宋襄公,声名如日中天,直逼春秋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齐桓公,而宋襄公也希望能够重现齐桓公当初的霸业。所以,趁此机会和当时;另一位霸主楚国对抗。
在宋襄公讨伐郑国,意图增强自身实力的时候,楚国出兵救援。在度过泓水的时候,宋襄公放弃了半渡而击的兵家至理名言,而是选择在岸边列阵,楚国堂堂正正的一决胜负。应该说,这种勇气是值得称道的。但是这种行为是十分愚蠢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宋襄公大败亏输,身负重伤,次年就撒手人寰了,鸿图霸业的野心也就此烟消云散。
孙武子在《孙子兵法》中开篇就说:“兵者,诡道也。”在领兵作战的时候,是不能有什么仁慈好讲的,不管是对自己人还是对敌人,都是如此。因为宋襄公希望通过这样一场堂堂正正的对决,战而胜之,从而确保自己春秋霸主的地位。但是历史永远不会记得那些公平对决但是输掉比赛的人,只会记得那些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达到了目的的人。所以,宋襄公成为后世的笑柄,被人笑做妇人之仁。
在历史上公认的春秋五霸里,有一个人的“上榜”,却更像是安慰奖——宋襄公。
说到这个人的称霸像“安慰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的争霸不成。这个人和当年的齐桓公一样,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却命比纸薄,雄心勃勃地想当霸主,却连遭挫折,自己在经过了几次战争的胶着之后,反而殒命沙场,特别是面对大好的打败对手的机会,他偏偏要行“仁义”,他“仁义”,对手却不仁义,一场无情的战败,不但断送了他的称霸梦,更令他因此含恨九泉。他称霸不成,仁义无果,后人说起来,无不扼腕长叹。
宋襄公,为什么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他依然会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且让我们从宋国本身的缘起看,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宋国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
宋国的王室,来头不小,宋国是周朝初年殷商贵族微子启所建立的国家。这个启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是商纣王的忠臣,因为不满商纣王的倒行逆施,在屡次进谏无效的情况下,被商纣王下了追杀令,最后不得不亡命到周国,周朝在推翻商朝统治,以及平定武庚的叛乱后,对微子的安置成了问题。他本来是商王朝的旧臣,按说是要被清洗的,但是此人广有贤名,是当时难得的忠良,如果不善待,难免也要给商朝旧人们留下话柄。
因此周公辅成王的时候,几经权衡,最后决定把他册封在了今天河南东部地区,国号叫宋国。这个安排很有学问,宋国的地盘,表面看是很富庶,但是却夹在大国之间,尤其是临近当时作为周王室铁杆的齐鲁两个国家,他的四面都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一旦发生叛乱,很容易就能够平定。就是这样一个安排,给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命运,埋下了悲惨的伏笔。
宋国建立时,宋国的级别还是很高的,宋国的国君爵位是“公”。在当时属于和齐国、鲁国、郑国、晋国等国家平级的一等诸侯国,这种地位上的高贵,在西周的“和平年代”里,给了宋国国君崇高的优越感。到了东周时期天下争霸开始后,这种优越感也依然在继续着。在春秋战国的早期,宋国也是一方枭雄,他曾经和郑国争夺过“小霸”的地位,虽然失败,但是在郑庄公死后,宋国依然兼并了不少郑国的土地。
到了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此时的宋襄公看准风向,将宋国的命运紧紧捆绑在齐桓公称霸的战车上。齐桓公九合诸侯时期,自始至终,宋国都是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利用几次帮助齐桓公会盟诸侯的机会,当时的宋襄公很是风光,特别是在最大规模的葵丘会盟上,宋国还充当了齐桓公的“代言人”角色,代表齐桓公主持会盟的典礼,向诸侯们发号施令,宋国俨然成了诸侯国里的老二。
宋襄公本人,是不甘心做老二的,在公元前650年他登基的时候,也颇有一番作为。当时的他,任用贤臣子鱼、公孙固,积极发展生产和军力,尤其是他通过紧跟齐桓公的称霸步伐,也捡了不少“洋落”。郑国当年肥沃的土地,被他夺走了很多,齐桓公还以霸主的身份做主,将原来属于郑国的土地和人口划给他不少。这时候的宋国,就好比一个小康之家,因为跟着一个大老板做了几次投资,也紧跟着发了起来。当时无论在诸侯国之间,还是在宋国内部,宋襄公给人的印象,就是“仁义”,所以他的名望,在当时也是仅次于齐桓公的。
在跟随齐桓公的几年里,宋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影响力,在诸侯中间节节攀升。如果拿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对比的话,如果齐桓公像“世界警察”美国,那么宋襄公就很像成天紧跟在美国后面的英国。
但是宋襄公本人是不甘心做跟班的,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非常坚定的梦想——做老大。那时候是齐桓公如日中天的时期,但是宋襄公有信心,如日中天又怎么样,老子比你年轻,等得起,你总有衰老的一天,齐国也总有衰弱的一天,那一天,就是宋国对齐国取而代之的时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宋国的称霸之梦,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们多年来一直就在努力筹谋的事情。
公元前643年,宋国的机会来了,就是这一年,天下无敌的春秋首霸齐桓公过世了。
如果仅仅是齐桓公过世,这并非是宋国争霸的机会,因为齐桓公就算死了,齐国的国家实力仍然在,以当时宋国的国力,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很难与齐国相抗衡的。只要齐桓公能够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就当时中原诸侯国的实力,除了南方强大的楚国,没有人能够威胁到齐国的霸主地位。
但机会偏偏给了宋襄公,因为齐桓公死后,齐国的政权交接,是非常不平稳的。
齐桓公在世的时候,什么都考虑到了,偏偏没有考虑到儿子接班的问题。他非常宠爱公子召,更曾托付宋襄公,让他日后帮助公子召登位。可是在他死后,他的五个儿子都想登位,因为登位不仅意味着做国君,还意味着做霸主,在这样的局面下,矛盾就产生了。齐桓公生前的三个宠臣,分别拥立不同的王子,相互之间打来打去,天下无敌的齐国军队,自己开始窝里斗。这场内战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公子召不敌其他的几个王子,不得不逃到了宋国,想起了当年齐桓公对宋襄公的托付,就请求宋襄公帮助他夺位。
对公子召,宋襄公一开始的接待很热情,但是对出兵帮助他的事情,却显得很冷淡。公子召是个聪明人,见这个局面后,立刻知道了宋襄公想要什么,对宋襄公承诺说“只要我能够登上国君位,一定会以盟主之礼来对待叔叔”,也就是说,为了能够夺位,公子召愿意让出父亲为之奋斗一生的盟主之位。有了这个许诺,宋襄公像打了强心针一般,立刻号令天下,要求各国派兵,护送齐国王子回国夺位。宋襄公毕竟不是齐桓公,齐桓公活着的时候,大家拿着他当“老二”,现在齐桓公不在了,谁还买它的账,结果只有三个小国带着一点军队过来,这点军队对付强大的齐国哪里够?宋襄公一咬牙,豁出去了。宋襄公整顿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兵马,外加三个小国的人马,就这样浩浩荡荡杀向了齐国。
没有想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时候的齐国,经过连续的内乱,各方势力已经打得筋疲力尽了,宋襄公的生力军一到,大家就都不想打了,仅仅经过了几次小规模的军事接触,各路齐军就做鸟兽散,公子召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回国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的齐孝公。
这时候的齐国,经过这场大规模的内乱,其国力损失极其严重,以当时的国都临淄为例,当时的临淄,大约有五分之三的民房被烧毁,国都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可想而知。齐孝公因此听从了宋襄公的号令,在宋襄公眼里,称霸就水到渠成了,齐国是各国的盟主,现在齐国都听我的了,那我不就是盟主了,当了这么多年的老二,现在总算是熬到老大了。在齐国内乱平定后的初期,宋襄公开始耀武扬威。先是当时曹国国君,在宋襄公发文请天下出兵勤王的时候,不买宋襄公的账,这时候宋襄公秋后算账,将曹国国君斩首;滕国国君过去在小事上得罪过宋襄公,这下也被宋襄公睚眦必报,硬是被他杀了去祭神,在齐国内乱被平定的最初日子里,宋襄公确实这么威风八面,几乎到了见谁灭谁,说打谁就打谁的地步,貌似已经是霸主了。
实际上,还远着呢。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