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15 22:01:1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鸦片战争后,清朝为何还能撑70年?只因这三场战役,洋人不敢小瞧
只看清朝末年时期的鸦片战争,会发现鸦片战争标志着清朝已经彻底走向了衰败时期。甚至鸦片战争中所签署的各类条约,已经标志着满清王朝已经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那么这时候仔细再去看鸦片战争,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清朝还能够在1840年到1911年之间能坚持这70年的时间呢?
因为在这70年的时间里面,一共发生了这三大战役,让洋人其实也不敢一举歼灭清朝的政权。第1场战争就是左宗棠收复伊犁,保全了西北的稳定。这场战争发生于1865年。左宗棠顶着棺材跑到了伊犁去,说一定要收服我国西北地区,把大门关好。这样外来侵略者能够看到我国人民统一的决心。第2场战争是中法战争,中法战争爆发的时间点是1883年到1885年。
当时法国想要侵略中国,而主战场其实不是在中国,而是在东南亚。法国当时的势力非常昌盛,在第一阶段时,很快就于东南亚北部地区抢占到了优势。第二阶段时,主战场已经迁到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为了能够保住国家东南部分的政权,清军当时誓死抵抗。所以也留下了镇南关大捷著名战役的美名。其实这场战役在中法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改观了国际对于清朝政府的印象。当时西方列强就觉得,虽然清政府还处于落后腐朽的封建王朝时代,但是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骆驼。有一句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谁也不敢轻易的小瞧清政府当时誓死抵抗的决心。
第3场战争就是镇压甲申政变。甲申政变似乎很多中国人觉得有点陌生,其实这不是中国国内的一次政变,是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当时朝鲜国的国王被日军挟持了,这时候朝鲜的王妃就上书清政府,想要宗主国来救一救朝鲜的内政。袁将军当时收到的消息觉得事情非常紧急,不能够怠慢。
于是雷厉风行的袁将军就率领自己的军阀势力一路北上,来到了朝鲜并且平定了这次战乱。所以西方国家当时就觉得,清政府如果是属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状态的话,那就会束手旁观。根本就不可能去管朝鲜的内政。但是袁将军的出现,让西方列强突然明白,清政府还有很多的变数是他们所无法预测的。如果小瞧了清政府,那么很有可能吃亏的会是自己。
除了三场战役,还有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谁都不能一口气吃下一个大胖子。从1840年到1860年期间,这20年的时间已经让西方各个国家看到了清政府是一块大肥肉,谁也不敢当着谁的面,把清政府一口气吃掉。所以也就导致相互制衡的一个结果,这一拖也便拖了70年。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清朝的覆灭也导致封建王朝的覆灭,在晚清时期有四大名臣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满清王朝能够继续延续了很长时间,那么这4大名臣到底是谁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
这四大名臣指的就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还有张之洞4人,这4个人都是在晚清时期赫赫有名的大臣,并且为满清王朝的发展也是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曾国藩可以说是堪称一代儒学大师,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临危受命,开始来抵御太平天国的进攻,而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对于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但是在经过了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事情之后,却成为了半个军事专家,而在剿灭了太平天国之后,他所主导的洋务运动也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可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来睁眼看世界的人。
左宗棠也是在晚清时期为了抵御外族入侵,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在英俄两国混乱新疆的时候,他就开始主张出兵平叛,为了能够表达自己的决心,甚至带着棺材前行在经过了数年的努力之后,最终收复了新疆,如果没有左宗棠所做出的贡献,那么现在的新疆也许早就已经不属于我国。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并且也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看作是大庆唯一有能力并且能够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通过日本首相的评判就能够看得出来,左宗棠本身的实力的确是非常强的,但是当时的晚清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即便是李鸿章的能力再强,也很难改变局势。
张之洞在晚清时期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办了很多学校,而这些学校也是为后世的发展培养了无数人才,所以才会让中国在未来能够改变被欺压的现状。
晚清四大名臣分别是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这四位政治家在中国军事和行政现代化以及抵抗外国侵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促进改革和行政效率帮助延长了清朝的寿命,但也面临着国内动乱、外国入侵和朝廷腐败等挑战。
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导致过度拥挤和社会紧张。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朝廷的普遍腐败导致了普遍的贫困和社会动荡。与英国的鸦片贸易始于18世纪末,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普遍存在成瘾和金融剥削。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由商人、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新中产阶级的增长,他们对传统的儒家社会和政治秩序持批评态度。晚清的特点是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渴望改革,最终导致王朝崩溃,中华民国于1912年成立。
1900年,中国农历庚子年,也是中国空前动荡的一年,八国联军入侵的入侵使得中国主权彻底沦丧,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庚子国难”。
一直以来人们的目光多聚焦在满清的腐朽,怯懦已致国土沦陷主权丧失,却很少关注那些以身殉国的满清忠臣,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那些为满清殉难的大臣未必是能臣,但应该称之为忠臣。
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19年前的那个混乱的夏天,1900年6月局势空间紧张,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攻打大沽炮台准备抢夺侵略中国的“滩头阵地”,守将罗荣光率领大沽守军发炮还击,双方激战六小时最终大沽沦陷,守将罗荣光忍痛杀害了自己的亲人,随后壮烈殉国,终年67岁。
大沽炮台失守后,驻守天津的聂士成率武卫军抗击联军,因聂士成的武卫军为新建陆军,装备了较为先进的武器因此战斗力非常强悍让联军吃尽苦头,但是因为聂士成和义和团向来不和,最终冤死在义和团之手。
聂士成死后不久天津沦陷,时任直隶总督的喜塔腊·裕禄率部败退至杨村,眼见局势无法挽回,裕禄服毒自尽。
就在裕禄自杀的第二天,专程赶来勤王的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率军出征阻击“八国联军”,李秉恒历来是主战派大臣,甲午战争时期就“立绝和议,准备效死一战”,此次已七十岁高龄率军出征亦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杨村一战李秉恒溃败,退至通州时服毒自尽。
开战不到两个月联军便已兵临北京城下,此时负责京城防御的军队虽然仍数倍于联军,却也无力坚守,曾随董福祥取得过“廊坊大捷”的马福禄负责防守正阳门,抱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马福禄最终战死,终年47岁。
1900年8月16日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部分王公大臣出京“暂避”,联军在北京城及其周边奸淫掳掠肆意杀戮,为了免遭凌辱城内女性悬梁、跳井、服毒而亡者随处可见。
此时那些未及逃脱而留守京城的满清贵族也面临了严峻的考验。
慈禧光绪出逃时虽然带着当朝隆裕皇后和光绪瑾妃,但是仍有诸多后妃被留在宫中,其中包括了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的遗孀,如果八国联军兽性大发洗劫后宫,后果不堪设想,万幸的是联军从“大局”出发最终没有骚扰后宫,留守的同治帝遗孀瑜、瑨二妃甚至接见了联军首领。
相对于后宫而言,京城内的其他贵族则经历了一场劫难。
以阿鲁特·崇绮为例,他是慈禧的亲家,女儿为同治帝皇后,身为国丈又是慈禧信任的实权派人物,但他的经历却最为悲惨。
为了掩护慈禧西逃并逃避联军追责,和荣禄伪装皇室銮舆跑到保定,留在京城的崇绮家人在联军进京时自焚而死,万念俱灰的崇绮留下绝命辞:“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后自缢而亡。
另一位当朝勋贵体仁阁大学士徐桐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联军入京时未及出逃,徐桐在家中看到满城降幡,感觉身受奇耻大辱,在家中自缢而亡。
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就是发现甲骨文的那位,此时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京城沦陷后遂偕夫人与儿媳投井殉节。
据不完全统计,联军进京时自杀殉节或被凌辱致死的满清官员及其家人多达数千人,他们不仅为腐朽的满清政府殉葬,更是记录了八国联军罄竹难书的罪行。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