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庄子真的很消极吗

时间: 2023-08-06 13:00: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庄子真的很消极吗

庄子学说究竟有何意义,是消极还是积极?

庄子一向被人争议,他的学说究竟有何意思 无为而治的理论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庄子的思想有争议主流立场是: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这样的解释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历史明证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之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存环境非常糟糕,许多人都是在皇权文化的压迫下郁郁不得志,杜甫就是一个明证,所以古代文人都需要一个精神后花园,用以缓解现实的压迫。这就给庄子的学说创造了机遇,因为庄子不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对于古文人而言,与其说庄子是他们的精神后花园,倒不如说是精神鸦片。非主流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那《逍遥游》来说,从字面上是看不出它的内涵的,消极论其实只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解读,“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并非单纯讲鲲的大小;蜩与学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也不单纯是他们二者飞行高度的对比。它内在的含义是,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一般人根本达不到。所以,大多数后人把它看成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为而治”的实质 是避免反自然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理解比较科学,基本逼近老子的本意。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常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情却因为顺应自然去做而无不成功。王侯若能遵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欲望萌发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会起贪欲。 老子还明确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即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治理国家,用诡奇的方法用兵打仗,用顺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方法安邦。他认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困;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乱;人民思想越乱,邪恶的事情就越容易滋生;法令越多越森严,盗贼就会越多。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 “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老子·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说,德才优秀的领导者要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做法。很明显,这就是老子“ 无为而治”的本意和实质。所以,司马迁评价道家学术时说,道家宣传无为,实际乃无不为,道家的文辞使人难理解,但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其方法是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领,能做到它,其思想和事业就可以不可磨灭。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求采纳
老庄哲学,主张“无为”,师法自然,崇尚道德。其思想体系极为广博。比如在国家统治政策上,主张君主要无为而治,即不要用圣人仁义之说来治理人民,而要抛弃仁义之说,让人们任性保真,不要约束人民。又如,强调百姓之无为,即是率性任情,不要舍己效物,失却本性。 庄子学说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对理想国的认识。在庄子看来,人类的理想王国,应该是上古时代。“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民至治而已。” 庄子的无为思想,固然有其局限性,正如没有任何一种哲学理论能覆盖整个人类,让所有的人接受一样,庄子的学说,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然而,他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探索,其返璞归真的理想,仍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人性的光辉。只是在如何建立人类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上,庄子尚停留在远古时代的大同混一。 抛却建设理想社会的手段,庄子的无为思想有很多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社会组织,以及对我们的个人修养以至真正的解放大有裨益。 ············································································································································ 道家思想本来就是消极思想···我个人觉得!
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 不同阶层人会因不同利益提出不同的学说 。 庄子的学说 ,有利于养民生息,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恢复生产 ,在汉初 ,就实行黄老之学,使经济恢复发展 ,为汉武帝时期开拓疆域 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帝国建立之初有很大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对爱民养民着眼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很大借鉴意义。庄子的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 ,不为对人民有害的事。今天在学习借鉴时,我们应注意政府的整体调控作用 ,防止无政府主义 。 蒽…其实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 …不是庄子 …
庄子学说的最大意义是记录古人对世界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的观念,进而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持积极世界观的人从中学到的是积极的因素,比如辩证的、发展的看问题;而相反的人只能加深其自身的消极性看法。
庄子追求随性,他的观点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层次的。 至于后人的争议,那是后人自己的心境与处世态度的不同导致的,社会环境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啦。 个人见解~~~

庄子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吗?

庄子的《庖丁解牛》中所讲述的“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相反,它们是对生命与自然本质的深刻思考,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庖丁解牛》中,庄子通过庖丁解牛的过程,说明了人应该通过放弃自己的个人见解和刻板印象,去探究事物本质的道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自然和人的关系,才能从繁琐的外表看到深层的本质。这种思想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地寻求真理,超越表象,发现事物真正的本质。
而在“养生之道”中,庄子强调的是生命的本质是无穷的,而人应该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去养生。这并不是消极地放弃对生命的追求,而是要认识到自己和世界的本质是无穷的,只有放下一些人为的束缚和不必要的追求,才能真正地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因此,庄子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而是在反思人生本质和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庄子思想的危害有什么?

庄子思想的危害有逃避现实。

庄子作为没落地主阶级的代表,他逃避现实,追求绝对自由,以图达到“真人”境界。完全脱离人世间的利害、得失、是非,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庄子的思想是避世的思想,他的主张类似于独善其身,以我为主,自私自利。这是庄子思想中的最消极、颓废的一面。

理解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对个人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其身。但他无为而治和避世的观点对社会进步来说是无益的,我们在学习时要吸取积极的部分而摒弃其糟粕的观念。

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是我国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庄学的创立者,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这才使道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派,他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文章标题: 庄子真的很消极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667.html
文章标签:真的很  庄子  消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