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1-31 15:01: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楚怀王作为楚威王的儿子,也曾称霸一方,制霸一时,但在后期任用奸臣,导致国势趋于败落。楚威王在位时的很多忠臣都还健在,楚威王死后又继续辅佐楚怀王,但是在后期为什么没有劝谏楚怀王呢?
楚怀王后期被奸臣蛊惑,蒙蔽了心智,所以对贤臣的劝谏置若罔闻,长此以往贤良的大臣们也就放弃劝谏了。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屈原的故事了,前期楚怀王重用屈原,推行改革,失败后就慢慢堕落,不听劝谏,屈原也因为遭到楚怀王冷落,在心灰意冷之际投江以死明志。后世为了纪念屈原,家家户户包粽子投入江中,祈求鱼儿不要吃屈原的身体,后来包粽子就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他的《离骚》传到后世成为一种典范,里面的惊人绝句让人惊叹。
第二种可能就是那些贤臣们受到排挤,奸佞当道,贤臣的话语权小如芥子。楚怀王前期还是很英明的,任用昭阳、靳尚、屈原等有才能的人,推进变法,发展军队,在越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出兵消灭了越国,扩大楚国的疆域。不过在削弱贵族势力的时候,遭到贵族的联合抵抗,最终的变法也就失败了。任用奸臣可能就是对贵族的一种妥协,因为当时的楚怀王也不知道谁好谁坏,外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气也随之降低,才有了奸佞当道的结果。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个国家的王室都不能将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当王偶有昏庸的时候,那些贤臣的处境就会愈发艰难,战争多发,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所以如果因为劝谏惹恼了王上,一令之下人头落地就得不偿失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身怀大义,能够像屈原那样以死明志的很少,大多数人还是害怕死亡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没人敢冒死劝谏了。
我国历史上有过两个楚怀王,一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名为熊槐。另一个则是因为项梁起义反秦,立的熊槐之孙熊心为后怀王,而今天要说的便是第一个楚怀王熊槐。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为了突出秦相张仪巧舌如簧、楚国左徒屈原刚正不阿,经常将熊槐打造成一个不辨忠奸、不思进取的昏君。虽然楚国的衰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历史上,楚怀王熊槐并不是一个没有作为的昏君。
1、 新君登基,不弱其父
自楚立国以来,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不仅成功雄踞南方,更有问鼎中原之志,奈何百年盛衰,楚国也并不是一直能够傲视诸侯。好在楚国多出明君,在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之后,历经楚肃王、楚宣王两代后,等到楚威王时,他继承其父楚宣王救赵伐魏与开拓巴蜀的策略,带领楚国大败齐军,一度将楚国的势力扩张到了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使得楚国的经济、军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楚国得以冠绝诸国之首。
作为楚威王之子,年轻时期的楚怀王熊槐同样以复兴楚庄王时期的霸业为己任。楚怀王新临君位,魏国就趁楚丧,伐楚取径山,在楚怀王的克制下楚未有反击。然而五年之后,楚怀王打着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国的旗号,命大司马昭阳率领楚军猛攻魏国,在襄陵大破魏国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池,一血陉山之耻。还曾借越国大乱之际,东败越国,拓境江东。
同时,楚怀王不仅提拔屈原、昭阳、昭滑等忠臣,还重用魏人公孙衍,发动合纵攻秦,齐楚联军攻取秦的曲沃,斩断了秦东出的触角。合纵联军声势浩大,就连秦国也不得不暂避锋芒。在楚怀王的治理下,楚国的疆域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军事实力也不弱齐、秦,比起父亲楚威王,楚怀王时期的楚国更加接近楚庄公时的霸业。
2、 张仪戏楚,怀王不察
战国后期,这时的天下形成了齐、楚、秦三大势力,而为了抑制西秦,齐、楚间形成了联盟。齐楚联军还攻取了秦国占领的曲沃,斩断了秦东出的触角。为拆散齐楚联军,张仪施展诡计,假借六百里商於之地使齐楚断交,楚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张仪受封的六里地,于是。怀王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楚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楚怀王十八年(前311),秦国攻取召陵,楚国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楚怀王的失败,在于他不悉局势,不辨忠奸有密切的关系。在怀王执政中后期,主张抗秦、高风亮节的屈原等人不再被重用,反而误用佞臣子兰、靳尚等人,原本人才济济的楚廷已是乌烟瘴气,致使国事日非。在军事上,楚军不敌强秦,多次与秦军交战中损兵折将,丹阳、蓝田之战楚国惨败,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楚怀王对大势认识不清、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
3、 被囚咸阳,宁死不屈
曾经强盛一时的楚国,在经历丹阳、蓝田的惨败,各诸侯国趁火打劫之后,已是风光不再,而唐昧战死,庄蹻叛乱更是使得楚国雪上加霜。为了挽救江山社稷,楚怀王被迫向齐国和秦国求和,在楚怀王三十年(前299),秦国占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以结亲为名诓骗楚怀王入武关赴会。楚怀王不顾屈原苦心劝说,毅然决然离楚使秦,放低姿态到秦国求和。可没想到的是,秦国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竟然不顾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强行扣留楚怀王,向楚国勒索土地。
若是其他国君,可能为求自保,先假装答应,等到回国后就撕毁条约,翻脸不认。但楚怀王没有这么做,或许他因用人不当而直接导致楚国衰败是不争的事实,但此时的他不愿意做那个舍弃国土,贪生怕死的昏君,他忠于社稷,因此言辞拒绝了秦国这般无理的要求。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怀王。楚怀王被囚至死,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楚怀王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段:前半生是意气风发之时,先辈留下的基业,以及自身的凌云壮志,使得楚国国势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而且楚怀王绝非庸人,能够在与秦惠文王、赵武灵王、魏惠王、燕昭王、齐闵王这些各国明君的争斗不落下风,而且还趁乱吞并越国,使楚国一下子变成所有诸侯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就可以其实力绝非一般。然而战国后期的局势错综复杂,任何差错都可能使得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楚怀王的后半生可以说是一直在犯错,直接导致了楚国的衰落。但他被囚秦国后不畏强暴,表现出高度的气节,足以获得后人尊重。
在我个人看来,历史上的楚怀王,并没有史官所描写那样昏庸不堪。楚怀王昏庸形象,很大程度上由屈原烘托,这样一位爱国臣子,最终却无法报效国家,选择了投江而死。
楚怀王的昏庸,只能说明他头脑简单,处事时候欠考虑。桩桩件件昏庸事情后面,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位荒唐帝王,而是一位想要发展楚国,却又不得其法君王。
一、楚怀王两次被张仪戏耍张仪是秦国人,他先后两次出使楚国,是楚国人痛恨对象。第一次出使楚国时候,张仪许诺楚怀王,只要楚国和齐国绝交,秦国就会奉送600里土地。接着又对楚怀王一通夸奖,将其吹捧成为最厉害君主。
楚怀王和齐国绝交后,张仪却矢口否认600里土地,只承认6里土地,这件事情被楚怀王视为耻辱。不久之后张仪便再次出使楚国,很多人都认为,张仪此次有去无回,可张仪通过买通楚怀王宠幸美人郑袖,再次平安回到楚国。
二、楚怀王被秦国扣押如果说张仪两次戏耍楚怀王,不足以体现他的昏庸,从楚怀王相信秦国会盟,并被秦国扣押当做人质,就可以看出楚怀王非常容易相信他人。这样一件事情,也注定了楚怀王悲剧结局。
秦国欺骗楚怀王“上瘾”,这一次他们想要用会盟方式,来将楚怀王掌握在自己手中。便给楚怀王书信一封,表达了自己想要和好的诚意;也想通过这种方法,来让其他国家,看到两个国家并非死对头,也可以成为朋友。
不曾想楚怀王赴约后,就被秦国直接扣留,即便后来逃亡,也被秦国派人抓了回去,就这样终老在了秦国。
从楚怀王屡次上当来看,他的确有些昏庸。当我们了解他犯糊涂背后,会发现他的初衷,是为了国家利益和发展。从这里也可以说明,楚怀王并非昏庸不堪,只是缺乏智慧和明辨而已。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