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淮海战役刘峙采用杜聿明先打刘伯承,后打粟裕,救黄百韬的计划会怎样?
楼上那个李靖童靴,我看是胡琏兵团一定被救,中野很可能被重创,黄百韬未必被歼,粟裕或许主动撤围。然后徐蚌会战形势逆转,则内战未必那么容易分出高下。不过,如果还是光头哥这个爱瞎指挥的继续胡闹下去,一样是大好河山拱手送人。
关键的关键,还是要让白崇禧来指挥全局。即便是徐蚌会战,杜聿明将八十万国军安全带回蚌埠布防,也需要重新调整战略。因为东北林彪百万东野已经入关,放在全国任何一个战区,国军都受不了。首先是华北孤危,傅作义没撤军,被歼是必然的事情了;接着东野可能会同华北军区沿津浦路南下,真如此,则徐蚌将有近两百万的红军,光一个蚌埠剿总的八十万蓝军难以抗衡。(东野有很多在东北收刮来的日军装备,以及新一军、新六军的美式装备,加上华北缴获傅作义的美式装备,装备与国军已无两样,甚至更好)
按照白崇禧所说的,集中华中、华东两大剿总兵力,形成百万大军,执行“守江必固淮”的预定策略,划江而治,以争取美援。(跟现在台湾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没有两样,就是撑到米国佬来救他们。哈哈)获得美援之后,在后防编练新军,再做决战。
其实,徐蚌会战和平津会战的结果,早在辽沈会战之后就注定了。全局战略上已经成溃败之势,故局部上的胜利也未见能够扭转大局。还是那句话,他们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是“撑到米国佬来救他们。”
其实很多人因为受到本地media的误导,一直没看清civil war的真相。说是说civil war,其实这场civil war已经是二战后米苏两大集团对抗的前哨战了。所以,连白崇禧都认可他们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啊。要等米援!哈哈
历史是无常的。楼主主观认为历史如果变革,会怎样怎样,却客观忽略了粟裕,刘伯承的指挥能力。
结果就是现在中华民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结果是现在的中华民国的领土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结果是现在的天安门挂着孙中山
还是输
历史没有假如
淞沪会战到底输在哪,这场仗是否有机会能打赢?
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国军先后投入了80余万兵力,但最终却没输掉了这次会战。是兵不精吗?德械师、教导总队、税警总团和18军等绝对主力均已参战;是将不勇吗?罗卓英、王耀武、孙立人、杜聿明、胡琏和薛岳可都是鼎鼎有名的抗日猛将。既然兵精将勇,为何80万国军还打不赢25万日军呢?这四点原因太致命。
第一个原因,老蒋优柔寡断,贻误战机。淞沪会战爆发初期,日军兵力十分有限,此时如果先发制人,一鼓作气,不说一定能把鬼子赶下黄浦江,但至少可以给日寇以重创,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老蒋却寄希望于英、法、美、意等国的协调,在14日和18日两次下达暂缓进攻的命令,白白贻误了战机。
第二个原因,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太大。淞沪会战中,日军是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每次战斗发起前,日军先以小股兵力佯攻,吸引守军开火,然后再召唤飞机和舰炮对暴露的国军火力进行轰炸和扫射,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反观国军,飞机和军舰都少得可怜,很快就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只能依靠单一的陆军硬抗敌人的陆海空三军,劣势尽显。
第三个原因,交通落后,被迫使用“添油战术”,兵力优势没有显现出来。淞沪会战国军虽然投入了80多万兵力,但由于交通条件限制,这80万国军并不是同时到达战场的。比如川军杨森的第20军,先是徒步出川,接着乘船,最后几经辗转才坐上了火车,前后花了整整一个月,才在10月初赶到了战场,此时战争已经打了将近两个月。
其他地方部队比如桂军、湘军、滇军和被改编的东北军,基本情况也和川军大体相似。这样一来,国军被迫使用“添油战术”,让后来的顶替先前战损的部队,一个师打光后,再补一个师顶上去,在武器装备远不如敌军的情况下,这种添油战术正中日军下怀,犯了兵家大忌,兵力优势也无从显现。
第四个原因,战术呆板,一味死拼阵地。淞沪战场几乎都是平原,这种地形十分有利于日军装甲部队的发挥。国军不仅缺乏坦克和重炮,而且反坦克武器也奇缺,同时还要面临日军飞机和舰炮的轰炸。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国军却一味在正面和日军死拼阵地,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武器装备不如敌人,仗固然难打,但完全可以用机动灵活的战术来弥补火力方面的差距,志愿军就是最好的榜样。
淞沪会战主要输在国民政府的抵抗意志不坚定,如果当时的国民政府能够下定决心与日军作战到底,淞沪会战很可能会变成持久战,而持久战是日军的短板,所以当年还是有机会打赢淞沪会战的。
淞沪会战,敌强我弱,虽然中国军队英雄抵抗,但是力量相差过大,所以淞沪会战很难打赢,但可以大量消灭日寇。
淞沪战役从战略上看是一个胜利,国民政府主动发动淞沪战役的目的就是把中日战争拖入长期抗战。所谓的不怕鲸吞最怕蚕食,蒋百里在《国防论》中有明确战略要求目的,这些目的在淞沪会战中国军几乎能全部达到。淞沪会战日军伤亡超过9万人,一波流失败,完全超出其对中日战争的原有预算。大量训练有素的精锐损失,积存的武器弹药也大量消耗。日军为了取得战术的胜利和对中日战争的胜利被迫进行全国总动员,自此失去本与美苏争雄的资本,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当中。所以淞沪会战在战术上的失利是源于中日两国的军事,工业,经济等的差距(与当时美日之间的差距还大),在这种拼国力的战争中国民政府是无法取得战术的胜利的,但来自全国各地英勇的国军将士用鲜血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不屈的民族气概
这个会战主要是输在指挥者的指挥政策上出现了问题,其实参战的人数上并没有劣势,但是当时他们在战争决策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战争失败。
徐蚌会战国军必败的具体因素?
一、三大败笔
1、黄百韬西撤误时
如果快速西撤,与徐州集团会合,则共军作战难度会大很多。
2、二是刘汝明、李延年两兵团不敢北上
如果积极北上,国军即使不能取胜,也不至于五个兵团全军覆没。
3、蒋介石严令杜聿明南下
如果杜聿明从西线撤退,则徐州集团大部可保全。
二、直接原因
1、黄百韬被歼
(1)顾祝同乱指挥,让黄百韬在新安镇等海州的44军2天,没想到粟裕行动会如此迅速;
(2)黄百韬着急,急昏了头,没有在运河上架浮桥;
(3)刘峙惊慌,没等黄百韬到达,便令李弥从曹八集撤回徐州;
(4)何基丰、张克侠起义。
国军一方自上而下都还没有进入良好的决战状态。东北的溃败,使国军在心理上非常紧张。
2、刘汝明、李延年两兵团犹豫
(1)刘汝明不想加入徐蚌会战;
(2)顾祝同瞎指挥,惊弓之鸟。
共军全部主力已经被吸引在徐州附近,哪还有兵力南下蚌埠?刘、李两兵团犹豫,是因为顾祝同担心淮河和长江防线。顾祝同此举太短视!徐州主力丧失,淮河和长江防线还有什么意义?
3、杜聿明被围
(1)蒋介石被共军假象迷惑;
(2)蒋介石还是舍不得黄维。
三、深层原因
1、军队战斗力
国军战斗力弱于共军,士兵并不清楚为何而战。
2、军事将领的素质
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协同不力。
黄百韬急、刘峙惊、顾祝同瞎指挥。
3、蒋介石的战略意图
蒋介石的战略意图不清晰,犹豫、多变。退守淮河不坚决;留守徐州不主动;放弃徐州目的不明确。
四、结论
国军的失败本质上是政治原因。
蒋介石战略意图不清晰,关键是因为政治与军事错位。国民党在政治上早已处于劣势,但军事上还处于优势。如此,国民党进攻没有底气,防守又不甘心。
高级将领的政治素质本来就是政治问题;军事素质失常,很大程度上也是政治形势导致的。
士兵的战斗力,归根结蒂也是政治原因。共军士兵为土地而战,国军士兵又为何而战呢?
文章标题: 徐蚌会战国军是否有翻盘的机会,如果有该怎么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