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时间: 2023-10-31 18:00: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长官都是名将,国军五大主力部队最终结局如何?

国军的五大主力军指的是国军装备最为精良,战争经验最为丰富并且在抗日战争期间获得成绩最高的5支军队。

这5支军队分别是国民党军整编74师,新编的第一军,第六军,第五军以及第十八军,这5支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不俗,不过在淮海战役前后基本上被全数消灭,而高级长官也大多被俘虏或者被击毙。

第十八路军

在这5支军队中,建军时间最早,作战经验最为丰富的估计就是第十八路军了。

在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之后十八路军就成立了,当时在陈诚的领导下十八路军于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初露头角,为蒋介石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十八路军才真正扩编为军,要知道在此之前也不过是师级罢了。

此后十八军在参与对红军的围剿之际,继续借着机会收编或是吞并其他军队,不断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在后来势力已经达到了5个师之多,当然核心依旧是原来陈诚带领的原11师。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十八军曾奉命参加了淞沪会战上海保卫战,当时它接到的命令是增援,但由于和日军之间的武装力量差距过大,导致在对战的时候十八军损失极其惨重,甚至还出现了高官殉职的现象出现,比如十八军旅长蔡炳炎。

不过在十八路军往西部大撤退之后,部队又进行了整编大换血,十八军得以迅速恢复力量,再后来的1943年十八军还参加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这种大型会战。等到抗日战争打完之后,十八军卫戍武汉,驻扎在重镇武昌。

解放战争打响之后,十八军的任务是进攻鲁西地区的解放区,一度给解放军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战局的不断进展,18军的有生力量在淮海战役中也都被迅速的消耗,在1948年的时候十八军全军覆没。

虽然在战后残部一度重建了十八军,但已经风光不再了。而十八路军中的国民党著名指挥官从陈诚开始,接着是胡琏,再是杨柏涛,都是国军名将。

整编74师

整编74师是抗日名将张灵甫所带领的一支精英部队,也是蒋介石手下唯一一个全美械的机械师。由于该师团和日军之间的武装差距相对缩小,因此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有效的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军事力量。

日军投降之后,就是由张灵甫所带领的74师保卫南京,因此整编74师又可以被称之为国民党的御林军。当时整编74师下一共有9个团,共计近3万人马。因为战功赫赫,整编74师也是抗战时期国军中最为辉煌的一支军队。

也正是因为此,蒋介石曾经一度寄希望于这支军队并且希望它能够消灭中原地区的全部解放军。但面对解放军,内战时期的整编74师表现一直都是平平,在孟良固战役中整师更是被解放军全部歼灭,就连师长张灵甫也被当场击毙了,整编74师也是内战开始之后第1个被解放军消灭的国军王牌军队。

而在张灵甫之前,整编74师也有三位长官,分别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他们可以说也都是蒋介石最为器重的几个亲信。

新一军与新六军

新一军是中国远征军第二次进入缅甸战场时所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部队也是由英美国家提供武器装备,人数大约3万人。

在进入缅甸之后,他们都是由英美各国的高级指挥官训练。因为士兵素质高,加上军队装备过硬,所以新一军的综合实力表现还是比较高的,而新一军中最著名的指挥官就是孙立人将军。

当时由于在印缅战场上多次与日军交锋,并重挫了当地日军主力,使新一军成为了一支驰名世界的“王牌军”,即便是在英美眼中,它也是一支雄师。

后来在新一军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来新六军。所以新一军和新六军属于国民党王牌师中的孪生军队。

蒋介石对新一军和新六军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曾寄希望于新一军和新六军能够守住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不过在1948年的参加锦州战役中,新一军和新六军却全军覆没了,除了个别高级将领被俘获之外,其他的几乎全部被击毙。

第五军

第五军是由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所带领的,它也是国民党军队中为数不多在机械化程度上可与日军相当的一支部队,因此也是蒋介石部队中蒋介石依仗的王牌之一。

装甲车部队多,加上长官杜聿明又是一个擅长指挥打阵地战的人,所以第五军相当于是如虎添翼,在抗战时期也是战功显赫的很。无论是昆仑关大战,还是远征滇缅,杜聿明的第五军都是能够挫败日军的关键,在战场上创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当然了,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比如第五军的师长戴安澜就在缅甸战场上壮烈殉国了。在内战时期,蒋介石几乎第五军作为自己最后的王牌,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不予启用。

不过在这个时候的第五军,已经没有了曾经的血性与战斗力,军队表现的并不算太过于突出,淮海战役时在大势已去的时候,大部分都选择了缴械投降。

国民党五大主力都是什么,怎么覆灭的??

一、新1军 

外号:“天下第一军”

看点:抗战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

核心部队:新编22师、新编38师(后调拨到新6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官兵文化水平高,全美式装备,在抗战后期成立后是国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主要战绩:1944年缅北反攻。东北战场共军“只要不碰新1军,不怕蒋匪百万军”。

结局:在辽沈战役被消灭。

二、第74军 

外号:“抗日铁军”、“五大主力之首”看点:抗日中参与著名战役很多,战功最多。

代表人物:王耀武、施中城、张灵甫。

核心部队:51师、57师、58师(三支部队实力平均)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是100多个军中参战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军,并屡建功勋,获陆军最高荣誉“飞虎旗”。第74军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参与战斗最多,战绩最好。

主要战绩: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在抗日战争战攻最多最大。

结局:在47年孟良谷战役被消灭,重组后48年淮海战役再次被消灭。

三、第5军 

外号:王牌军

看点: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军,训练最好。

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

核心部队:二OO师、荣誉第一师(后调第八军)、新22师(后调新一军)。1938年10月,国民党第五军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政府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是抗战初中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最多时候有5万人。

4、 第18军 

外号:“童子军”、“超级军”、“土木系核心”

看点:是蒋介石第二最宠爱部队,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好,是共军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代表人物:陈诚、黄维、胡琏。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主要战绩:淞沪会战、湖北石牌战役、雪峰山会战、金门战役。

结局: 48年淮海战役被消灭,49年重建后取得金门战役胜利。

5、新6军 

外号:常胜军

看点:在解放战争初期数次一个团战胜共军一个军。

代表人物:廖耀湘核心部队:新编22师在44年由新一军分出。是新一军的姐妹军,五大主力成军最晚。在解放战争中是东北国军头号王牌。进东北后所向无敌,数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基本说明战争初期新22师一个团可以顶东野一个军,差距非常惊人。解放军后期口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结局: 48年辽沈战役被消灭。

扩展资料:

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其中: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国民党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抗战结束后,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初对陆军作战部队进行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

原计划第一期先整编黄河以南、以西的部队,第二期整编华北、东北部队。当时在华东战场的第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分别整编为整编第五师、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19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二期整编计划未能实施,在东北战场的新一军、新六军仍保留原番号。这五支部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军五大主力

一 内战先锋――整编74师
整编74师即原来的74军。蒋介石在抗战结束后的军队整编中,狡猾的玩弄两面手法,一方面与我约定裁军,另一方面却向其部队发出“机密甲9269号手令”要求“将全国现有之陆军,按军师单位,军缩为师,师缩为团……”。74军当然也积极响应蒋“裁军”之号召,努力裁减老弱,补充精壮,并换了全美械,终于摇身一变,成了老蒋制造内战的老本之一。蒋介石曾亲切的称之为“御林军”、“模范军”。在内战战场上,整编74师凭借其强大兵力、火力、机动性,先后连续攻占华东解放区的宿迁、泗阳、淮阴、涟水等地,获得“金刚钻”的誉称。师长张灵甫由于“战功卓著”曾多次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接见。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整编74师打头阵,企图对我实施中央突破,将我军压入鲁南地区进行决战。5月11日,急功近利的74师急切的脱离其左右邻,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气势汹汹的向坦阜扑来,企图一举击中华野指挥中心。但是张灵甫机关算尽太聪明,没有料想到我华野5个纵队的主力正位于坦阜及其两侧地区。5月13日夜,按照部署,我华野4、9纵队在正面吸引74师;1、8纵队,趁夜色,分别从74师西翼插入其纵深,割裂了该师与其左右邻之整编25、83师的联系;而从鲁南赶来的6纵经过激战,在垛庄断敌后路。5月14日,74师被包围。张灵甫自恃战斗力强,左右又有援兵(近的只有40多公里),欲置之死地而后生,一面将带不动的重武器丢弃在山脚,上孟良崮安营坚守,一面督促两翼另10个整编师迅速向该地靠拢,形成“中心开花”的有利局面。然而74师被我几倍于其的兵力围的密不透风,外面的援军又在我四个纵队的阻击下,虽然近的距74师只有几公里远,却仍鞭长莫及,无法跨越雷池一步。5月15日华野5个纵队在炮火中发动总攻,双方在孟良崮附近各制高点展开反复争夺,战况异常激烈。国民党为张灵甫写的传记形容当日74师“浴血肉搏,陈尸满谷,战况惨烈,是日该师伤亡8000人。”面对解放军的逐波冲锋和炽盛火力,74师再难坚守,当日下午倾尽全力先后向南、向西、向东突围,然而均未得逞,反而只剩下几个山头附隅顽抗。5月16日晨,华野发动最后的攻击,强大的炮火对张灵甫盘踞的山头进行最后的地毯轰炸,山上碎石横飞,尸首枕籍。下午2时,74师全线崩溃,师、旅、团、营完全失去通信联络。张灵甫绝望的给蒋介石发电“我是张灵甫,黄百韬不援助我,7军不援助我,我已到了尽忠报国的时候……”傍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被双双击毙,整编74师2万余人被歼。蒋介石听到主力被歼,爱将身亡,痛心疾首,气急败坏。1947年夏,国民党以在后方临沂逃脱的74师3个新兵团和榴炮营为基础,重建74军,邱维达为军长,然而淮海战役中,该军在邱清泉第2兵团编成内再次被歼,最终彻底走到了尽头。第74军――整编74师从此休矣!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

二 难兄难弟――新1军、新6军

新编第1军号称天下第一军,1942年成军于抗战时期的印度;而自诩为“主力之主力”的新6军则于1944年成军于缅北。新6军是在原新1军新编22师的基础上扩编的。两军全美式装备,步炮比例已达到3:2。就其装备来讲,完全达到西方国家A级水平。它们曾远征印缅战场,荣立奇功。然而当它们在抗战胜利,被蒋介石双双运到东北战场后,却再也没有什么“光辉的传奇”了。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我东北野战军直取锦州。锦州危急,蒋介石急令沈阳的廖耀湘组成“西进兵团”(新1军、新6军等5个军)援驰锦州。然而廖耀湘害怕我军围城打援,将其歼灭在援锦途中,不敢直援锦州。直到10月5日蒋介石严令下才下达西进命令,一路上又遭到我3个纵队10个师的阻击,走走停停,进展缓慢。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后,“西进兵团”在蒋介石的督促下仍冒险突进,妄图收复锦州,打通从东北撤军的陆上通道。在沈阳与锦州之间,有一段20多公里长的狭长走廊,位于黑山、大虎山至沟子帮之间。黑山是进出大洼、营口或退往沈阳或继续西进的唯一走廊。其重要性双方都很清楚,攻占黑山,对于辽沈战场拼死撕杀的双方都有决定性意义。战斗从10月23日开始,廖先头部队在我阻击下攻击黑山受挫。24日,遂集中了新1军、新6军等共6个师(旅)的兵力,在200多门大炮、200多架飞机的支持下,发动全面进攻。新1军从黑山以北尖山子、拉拉屯一线由北向南攻;新6军一部向黑山以东之高家屯阵地突击,其余兵力则向大虎山迂回攻击。战斗异常激烈,仅“101”高地就曾反复争夺20余次。新6军更曾组织尉官敢死队进行突击。然而廖兵团在葬送了万余人之后,仍前进不得。廖攻占黑山严重受挫,25日决心放弃重占锦州计划,渡辽河向东南方向的营口撤退。 然而26日,南撤受阻,又只好北返沈阳。当廖耀湘兵团抑留在大虎山、黑山进退维谷之际,我锦州东北野战军主力9个纵队迅速北上,昼夜兼程,通过黑山、大虎山,于26日完成了对廖兵团的包围。新1军、新6军等其它5个军被围在黑山、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由于廖兵团在攻击过程中仓促决定向营口撤退,因此命令一下,部队顿乱;加之退却方向一变再变,先向西,又向东南,再向东北,全兵团已成溃散之势。我各纵队猛烈穿插,很快就打乱了廖耀湘的指挥体系。我第1纵队从黑山北侧突击,先后端掉了新6军、新1军、第3军的军部。第5纵队从大虎山南侧出击,亦歼敌万余。新1军,新6军已无法组织师一级的突围行动,其编制下的部队只有各自为战,不断的被包围,分割。27日拂晓,新1军等在最后撤退,偷偷溜走的路上,遇到我东野伏击纵队的总攻后,迅速溃散。仅我第6纵队的一个排就接受了5个军、9个师番号的2000余人投降。28日拂晓,战斗结束。廖兵团5个军12个师共10万人全部被歼,其中包括号称蒋介石“五大主力”的新1军主力(缺暂编53师,其因在辽南巡逻,没有参加“西进兵团”而幸免)和新6军全部。司令官廖耀湘、新6军中将军长李涛 、新1军副军长文小山等大多被俘。几天后新1军暂编53师在东野3个纵队、6个独立师进攻沈阳时开出城外投降。
三 有来无回――第18军(整11师)

第18军(整11师),是陈诚起家的老底。1944年冬,全军换成美式装备,并有美国联络官担任教练。胡琏曾吹嘘其美械装备的一个团可以打解放军的两个团。1947年,整11师参加进攻山东解放区,5月初被华东野战军围于新泰地区,由于国民党第3兵团的大力增援才免遭被歼,而整编74师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我军矛头直指位于陇东的黄百韬第7兵团,并以优势兵力迅速包围之。蒋介石看黄百韬危急,即命令徐州成立“东进兵团”解救第7兵团,又令黄维的12兵团(两个月前组建,以18军为主力军)由武汉驰援徐州。11月8日,12兵团东进,向徐州进发。然而沿途道路、桥梁早以被我破坏。12兵团在遭到我的不断骚扰、截击下,只能走走停停,直到14日才到达阜阳(辎重还在后面),距蒋介石要求的13日已晚一天。18日,12兵团主力进抵蒙城以西地区。然而直到22日,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12兵团仍被我中原野战军拈于浍河南岸地区,距徐州还有100公里之遥。黄百韬兵团被歼,徐州震动,杜聿明急令黄维南下与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打通津浦铁路,给日后南逃打开一个缺口。黄维接到命令后,急于渡过浍河妄图与李、刘兵团靠拢以摆脱孤立态势。我中原野战军遂利用这一点,在浍河以南地区秘密集结5个纵队,组成袋形阵地,等黄维来钻。23日,黄维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分三路向南坪集进攻。我两个纵队在正面阻击,且战且退,诱敌深入。黄维果然上当,以为先头的18军突击成功,急下令主力渡过浍河。24日,黄维发现两侧有我军主力集结,自知中计,遂于当夜命令渡过浍河的18军等部队回撤至双堆集附近。我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趁黄维兵团回撤之际,全线勇猛出击,于25日对该敌形成了包围。与此同时为防止敌人增援,我华东野战军主力设置多道防线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徐州之敌南援。黄维兵团四个军被围在宿县西南东西不到10公里、南北5公里左右的双堆集地区内。26日,黄维决定次日集中四个师向双堆集东南方向突围。然而27日,担任突围任务的110师阵前起义,突击部队亦遭到我军欲伏火力袭击,损失惨重,只好折回。黄维仍不死心,遂于28日抽调18军3个团,在坦克、飞机以及全部大炮的支援下向双堆集南的马庄突围,仍然失败;于是又向西南、东北撞去。然而当日却弃尸千具,没有前进一步。黄维突击不成只得死守待援。29日黄维兵团被压缩至东西15华里、南北4.5华里的窄小地区,时值冬日,粮弹具缺,外援又被我死死盯住。12兵团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军队减员严重。12月5日11时5分,我军组成三个突击群发动最后总攻,各部不分昼夜的连续突击,进展迅速。14日,黄维兵团被压缩在纵横不足1.5公里的地域内,18军一部被歼。15日,黄维见末日来到,只得招来10军军长覃道善和18军军长杨伯涛,决定孤注一掷,突围。然而我军早以有所防范,趁敌不备直接捣毁了黄维的兵团指挥中心。残敌只得分散突围。当日晚12时,黄维兵团4个军11个整师10万人,除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副军长谷炳奎等少数人逃脱外,全部被消灭。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吴绍周、10军军长覃道善、18军军长杨伯涛等均被俘虏。
四 最后的王牌――第5军

第5军,被称为“王牌军”,蒋介石最早的机械化兵团,其前身为陆军装甲兵团,1939年该团扩编为第5军,杜聿明为军长。抗战胜利后,该军进驻华中。1948年9月,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成立,杜聿明为副总司令。第5军随之扩编为第2兵团,邱清泉为兵团司令,熊笑山接任第5军军长。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第2兵团星夜向徐州集中,妄图坚守。11日,黄百韬兵团危急,向徐州求救。邱清泉遂指挥第2兵团的第5军、第70军和李弥的第8、9军组成“东进兵团”,从徐州开始,南北排成一字长蛇阵,在飞机坦克支援下,向碾庄攻击前进,企图解黄百韬兵团之围。遇到我军坚决阻击下,17日前进到大许家一线后就再难突进。21日,邱按照杜聿明的战法强攻一天仍无法前进一步。也就在当天晚上,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黄被歼灭后,邱、李兵团已经失去东援意义,遂于23、24日以攻势手段掩护本部向徐州撤退。25日,东援徐州的黄维兵团被围,国民党打通津浦铁路的计划破产,徐州陷入我战略包围,固守徐州更加困难。杜聿明集团决定放弃徐州,主力部队经徐州西的永城向淮河撤退,然后以淮河为依托,向北进攻解放军之侧背,解黄维之围后一起南逃。30日,杜聿明集团开始撤离徐州城。仓促撤退中,殿后的第5军45师被围。在主力解救下,该师死战两天才得以突围。然而就在这两天里,我华东野战军11个纵队又两个旅展开了淮海战役中最大规模的追击、堵截作战,终于于12月4日在永城西南堵住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并于5日完成了战役合围。至12月6日,杜聿明集团完全被堵截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地区,其汇合黄维的企图彻底失败,并损失2万人。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的教训并没有使杜聿明放弃突围的念头。他仍每天抽调一个军的兵力轮番向东南方向突击,妄图率部突围。然虽各级严厉督战,仍屡攻屡挫。至10日,在作战中其一个兵团部、两个军部、27个团、8万余人被歼。第5军45师与46师先后缴械投降,该军军长熊笑山只能指挥第200师附隅顽抗。鉴于残敌几十万人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形成一个大兵团给我围歼其造成一定难度;我军经过两次大的围歼战后亦需要休整。16日,我军遂停止攻击,转而对包围之敌展开强烈的政治攻势。我华东解放军司令陈毅、代司令粟裕多次联名写信给杜聿明,劝其投降。杜聿明顽固不化,仍决心死撑。从20日开始,淮海战场雨雪交加,气温骤降。国民党军二十万人补给中断,饥寒交迫、宰马为食,掘棺为薪,军心涣散。至1月6日前,相继投降的敌军有12000多人,平均每天700余人。1月6日,我军在休整了20天后,发动总攻。当日攻克据点13个,歼敌万人。次日,青龙集等11个据点又被我攻克。8日,又有23个据点被攻克,国民党3个整团被全歼。9日晚,敌军彻底崩溃。10日拂晓,我军全线发起攻击和追击。第200师在毒气战车配合下企图强行突围,被全歼。蒋介石最后一支“王牌军”覆灭。杜聿明,第5军首任军长被俘,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被击毙,第5军军长熊笑山化装成伤兵才得以逃脱
在内战中先后被消灭的。

第十军抗日贡献很大,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如果没有1944年那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如果方先觉没有听从老蒋“周日援军到”的忽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突围,十军一定会成为所谓五大主力之一。

事实上,就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力和战绩而言,十军并不在七十四军之下,而是远远超过了五军和十八军的抗日表现。1932年黄埔一期李玉堂接任师长后,师的军事素质明显提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第3师的基础上组建了第8军,李玉堂晋升为司令员。1939年,原梁华生十军在冬季攻势中示弱,被军委下令整编。从来没有人想到十师会在方先觉的培养下,超越三师,成为十军的最高统帅。由于十军改组较晚,战场表现不佳,没有引起高层官员的重视,所以没有列入第一批“进攻部队”的选拔,暂时未能更换苏军机械,所以在地位上与74军不同,值得注意。而第十军则直接归第九战区管辖,不属于任何野战军。但由于湖南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74军也驻扎在湖南和广西。

与十军一起,常受九战区司令薛岳指挥,成为湖南乃至江南战场两大抗日精锐部队。事实上,湖南抗日战争第十军的“上座率”甚至高于第七十四军。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调兵决战的第十军、第七十四军被击败,在金井、淳化山地区遭到日军精锐第三、六师的伏击。两军也都损失惨重,其中74军遭到日军骑兵的袭击,王幸免于难。情况远不如李玉堂。所以客观来说,十军整体战斗力确实不在七十四军之下。代理司令员李玉堂和三名代理师长带领十军2万多官兵战死在长沙72小时以上,使日军第3、6王牌师长期无法出击,为战役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个军,日军两个常设师很辛苦,也能保护长沙。这恐怕是当时所有中国军队中唯一能做到的力量,足以证明“泰山军”确实善于守势。1944年6月恒昌战役开始时,第十军正在长沙以南的衡阳修理,因为在以前的常德战役中军队伤亡惨重,第190师几乎只剩下一个团,所以全军只有一万七千多人。

虽然贡献很大,但是他们军队的人数特别少,最终没有成为五大主力之一。
因为第十军最后的剩余的人很少,最后的战斗力很低,所以没能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整体的实力以及人数上面不占有优势,所以没有进入这个五大主力军。

蒋介石十大主力(蒋介石五大主力都有谁)

1、蒋介石的五大主力排名。

2、蒋介石五大主力。

3、国民党五大主力战斗力排名。

4、蒋介石麾下五大王牌主力。

1.蒋介石五大主力战斗力相当,没有排名一说。

2.国军五大主力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军长:孙立人。

3.于1942年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国外建军的国民党部队,第一支美式装备、美式训练的部队,其装备当时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A级水平。

4.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5.于1944年成立,由名将廖耀湘亲自统领,全新的美式装备,建功抗日战场。

6.第五军:军长:邱清泉。

7.1938年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

8.第七十四军:师长:张灵甫。

9.于1937年成立,在抗战中战果辉煌,有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之称,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

10.第十八军:军长:黄维。

11.生于1930年,是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国军五大主力是什么?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历史终将由胜利者书写,失败者终将被历史的流沙掩埋。就像《长门赋》,只有新人笑,老人哭。每个人都向前看,但是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几十年前的抗战,很多激动人心的著名部队、人物、功绩都被遗忘了?比如抗战时期国军的五大主力,这五个装备精良,战功卓著。人们对这五个单元不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现在,边肖将在这里为你一一介绍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一看。

国军五大主力是什么?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后国民革命军中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五支部队,而这五支部队分别是: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后的第七十四师、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的称谓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队整编会议”上提出的,所有的军队基本都是美式武装。

那么,国军五大主力都有哪些事迹呢?

首先介绍一下国军五大主力之首74师。

74师又称74军,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多次著名战役,战功最为卓著。这支部队曾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74军,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禁军”。

济南战役中,74军防守商埠。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王飞往南京求援。蒋介石命令第74师空运至济南。但一天后,解放军用炮火封锁了机场,只空运了7个连。这七个连后来被王派到了的商埠,作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警卫。9月20日,解放军猛攻商埠,22日开始进攻第2绥靖区司令部。第74师凭借指挥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周围的明碉堡组成的防御工事坚持抵抗。

此时战斗相当激烈,有济南战役“绞肉机”之称。解放军集中炮火猛轰,整栋楼被炸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几乎炸成了一个炮弹架。但74师七连依然拼死奋战,子弹和手榴弹不断从窗户和弹孔里飞出。即使解放军闯进大楼后,他们仍然和解放军一层一层,一间一间房子,一层一层楼地战斗。

八年抗战,七十四军几乎参加了正面战场的所有重大战役。是100多支军队中战斗时间最长、消灭敌人最多的军队,屡建功勋,获得了军队的最高荣誉——飞虎旗。成立于抗日战争初期的74军,参加战斗最多,战绩最好。他在抗日战争中打了许多胜仗,立下了最大的战功。他被誉为五大主力之首,抗日铁军。第二任军长王才华横溢,“山东不如一个王”的说法在山东流传已久。

而且这支部队人才济济,有飞虎将军王、虎将军史忠诚、猛将张、山虎周之道、谋士。

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怎么可能没有战功?这支部队的主要战果是上高战役、常德战役和雪峰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战斗次数最多的。

然而,75军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孟良崮战役47年全军覆没,淮海战役整编后48年又全军覆没。

其次是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1军。

这支部队装备最好,在战争中战斗力最强

1941年底,随66军进入缅甸。在仁安羌一战中,孙将军仅率113团扫清缺口,以少胜多,解救英军和记者7000余人。蒋介石、罗斯福、英国国王乔治都曾授予他勋章,使他声名远扬,甚至被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与此同时,113团伤亡过半。后来,由于远征军的指挥混乱,孙立人没有随大部队向北撤退,而是完全撤退到印度。越境时,英军居然要求新38师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入境!孙将军当即拒绝,下令加强警戒,做好战斗准备。后来,英军参观了新38师的营地。军装虽然破了,但是干净整洁,枪虽然差但是擦得锃亮,还带了两门迫击炮和四挺重机枪。和那些逃跑途中把裤子扔了的英军绝对不一样。英国人印象深刻一次,第二天玩宾果豆欢迎。让人开心!

当时东北有句话叫“只要不打新军,就不怕中央的百万大军”,是因为看到它的超强战斗力后产生的恐惧才说了很久的。
文章标题: 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2854.html
文章标签:国军  齐名  五大  跻身  抗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