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儒家思想主张消灭人的感情,却又要求孝悌仁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时间: 2023-06-12 21:00: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儒家思想主张消灭人的感情,却又要求孝悌仁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思想体系分别有:仁、义、礼、智、信,创始人是我们所熟知的孔子。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相关如下:

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孔子的仁爱是人要爱人,人人相好,人人互挤,人人相爱,共创美好的世界,人人同其美好,这就是世界大同。孔子要他的学生“远小人近君子”,君子之道是人间相同的大道,小人之道是崇尚自我难以容人的小道。
儒家的思想有很多比如说三纲五常就是最常见的,然后还有仁义礼智信等等。

关于为什么要仁爱孝悌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为什么要仁爱孝悌说法正确的是: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是说君子可能会被人用合乎情理的说辞欺骗,但难以被违反道德的事情蒙蔽。

仁爱孝悌的意思是:

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仁爱孝悌”是以“家”为单位讲述仁爱的思想,仁爱应当以最基本的“孝悌”(孝敬老人、尊重兄弟)为基础,小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小家的和睦即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所谓“家和万事兴”即是这个意思。

1.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2.仁:这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3.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如何培养启示

由于受改革开改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刻影响,社会思 潮的变革使我国当前处于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摩擦碰 撞冲击的新时代,所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当前对大学 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智 慧的瑰宝,历来儒家思想都作为我国的正统和主流思想而存 在,虽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但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一致尊 崇。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爱对现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 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实质

可以将儒家仁爱思想的实质概括为四点,即就是以“爱 人”为“仁”;以“克己复礼”为“仁”;以“忠、恕”为“仁”;以“孝 弟”为“仁”。以下着重探讨“爱人”、“忠恕”:“孝悌”:

(一)以“爱人”为“仁”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仁爱”思想,而“仁爱”思想的核 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的主张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 来的,《论语·颜渊》中讲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从中可 以看出孔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友爱、相互帮 助,“爱人”被孔子作为一种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和准 则,他将“仁爱”思想大众化,民爱化,使之逐渐成为一种人们 之间维护关系的桥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升 华。《说文解字》中,许慎讲到“仁,亲也。从人二。”由此可见 仁可以作为人与人之间亲爱的关系理解。同时,孔子也注重 “泛爱众”,基于此,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乡人之善者好之,其 不善者恶之”,从中可以看出我们要爱与我们有关系的所有 的人,甚至还包括没有关系的人,但前体是要对行善施德的 人赋予爱心,对于作恶多端的人不能施与仁爱之心,我们要 将“善者”与“不善者”区分开来,否则,仁爱便没有其真正意 义存在。

(二)以“忠、恕”为“仁”

在儒家思想中“仁爱”的具体表现是“忠、恕”。“仁爱”不 仅仅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还表现为外在的爱人的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如果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和 不想做的事情,就要考虑他人的想法,不要强迫施加给他人, 因为别人也不愿意接受被强加给自己的东西。“已欲立而立 人,已欲达而达人”,简单的理解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要让别 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也就是说,自己要站

稳脚跟,也须要他站得稳,自己想要处处行得通,也须要他人 行得通。这就要要求做到“忠”的同时也要能够做到“恕”,“恕” 即是要求不要将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三)以“孝悌”为“仁”

“仁爱”的根本所在就是“孝悌”。大家对自己的家庭感情 一般来说都比自己对国家的感情深厚,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长 期处于家庭环境,与其家庭成员必然有着深厚的情感。生活 中,孝悌之情随处可见,比如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以及姊妹之 间的感情等都属于孝悌之情。孝悌之情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 人的一种本能,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纯洁情感是必须建 立在这些孝悌之情之上的。所以古人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和“悌”是 人天生就具有的爱,两者同时组成了“仁之本”。在儒家思想 中,孔子提出爱人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孝悌,也就是排到首位 的是最亲近的人,孝悌是仁的根本所在,所以首先要尊亲及敬 长。“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 是人类最天然的感情,所以是仁爱的基础和根本,将孝悌这一 根本基础打好了,才会使仁爱枝繁叶茂。

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意识不够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有道德认知 的道德行为才是具有意义的。大学生当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 为不相匹配最主要的表现是大学生们道德行为的实践低于道 德认知的水平,对道德的理论认知并没有真实的转化为道德 的实践行为,道德规范只是在理论层面被大学生们认可,却没 有很好的将道德规范运用到实践行动中。很多大学生在理论 上遵循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道德理论,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背 信弃义、道德意识缺失。这种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 使得道德规范在人们的社会道德实践行为中失去了规范作 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实践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制约,造成大 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恶劣影响。

(二)社会责任感不强

当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由于长期处于家人 呵护和溺爱的环境中,多数学生都表现的比较自私,只想一味 地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从来不去想自己应该为此而付出 些什么,有的学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与其他学生和谐相处,不

名词解释: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的意思是:“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仁爱孝悌”是以“家”为单位讲述仁爱的思想,仁爱应当以最基本的“孝悌”(孝敬老人、尊重兄弟)为基础,小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小家的和睦即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所谓“家和万事兴”即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孝悌”的说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说:“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道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000年前儒家文化开始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很多人认为搞好多人之间的关系就称之为“仁爱”。这多少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也显然太执著于字面的意思。谈“仁爱”二字。就应该先谈“爱”,凡是具备灵觉的动物都有顺向的生育者对被生育者的爱,这种单向的顺爱是所有动物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值得我们人类为之标榜;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某某。不孝顺老人,简直就是畜牲。从这里不难看出普通生物几乎都不具备那种追溯生命本源的逆向的感恩的爱,它们的爱只是为了物种的延续。毫无疑问,他们缺乏反方向的爱,更缺乏拥有反方向爱的智慧。而人则不同,我们具备这样的智慧掌握了丰富的爱。
既是爱,圣人为何要用“仁”字做定语。“仁”字又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仁”就是两个人。这多少有些曲解了先人超卓的智慧,易经八卦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仁”字更是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几个字之一,这里的“仁”字,在中国封建历史当中,被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仁”字不仅仅是一种相,更变成了一种文化。“仁爱”更多成为了包容,变成了一种超乎自然赋予的博爱。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不仅具备顺爱的先天属性,还具备因教化所建立起来的逆向爱。人懂得,生命从哪里来,知道感恩,也知道回报。这就是人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贵之处。我们不仅仅知道自然赋予的爱,更懂得这种广博的爱,我们懂得感恩,更懂得回报。
我们在这里权且将“仁”爱缩小到“尊老爱幼”这两层含义。看我们的圣人是如何教导我们以“仁”爱行事,“入则孝,出则悌”,在家里知道孝敬老人,在外面知道以兄弟般谦卑的心去对待别人。尊重那些前辈,照顾比你弱小的人,仅仅六个字就把仁爱阐述的清清楚楚。
在这里我们还要强调“孝”字,个人的见解,“老”字,人过半百,土埋半截,一把匕首仅仅逼迫着你,加速你的死亡,是你的下一代替你挡了这把刀子,帮你迟缓了死亡的时间,人类因此使爱连结了起来,不再断裂,无论过了多少年、多少代,我们永远有爱,将那些本应该因生命消逝而烟消云散的文化因子保留下来,在这里“孝”字功不可没。
四个字却规范了人一生的行为准则,不禁让我们回想起那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许一生无法参透的道理,只因了解这四个字就茅塞顿开,行事豁然从心所欲。
“仁爱孝悌”让我们饱怀对这世界的博泛热爱,对老人的孝感尊敬,在外以谦卑的心态尊敬兄长,照顾晚辈;让我们这些丢失传统的人,用这四个字自勉,紧紧跟随,自由的将人生汇入绵延的长河中。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既是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标准。所谓“仁”,用孔子的话解释就是“仁者爱人”,“爱人”就是要有仁爱之心,要关爱他人。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即“务本”。孔子的社会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孔子把完善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孔子确立的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具有由“知”到“行”、由“家”到“国”的内在逻辑联系,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即通过“格物、致知”,使受教育者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完成自我修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要有理想和志向,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幸福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齐家、治国、平天下”,使家庭美满、国家昌盛、天下太平。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确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个人的自身修养,孟子将其概括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人格精神;二是从政的理想抱负,顾炎武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的社会责任。这种人格精神和理想抱负的内涵虽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却孕育了儒家传统的道德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精髓。孔子所奠基的道德教育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学校教育一贯重视德育教育的传统。
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突出根本,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和标准,而且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他以“礼”为基本的道德准绳,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首先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培养“孝、悌”观念。“孝、悌”观念是维系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道德教育的第一步首先要求受教育者对父母要“孝”,孝敬自己的父母;对兄弟要“悌”,关爱自己的兄弟。仁爱孝悌之心是道德教育最起码要求,而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这种孝悌之心往往比较容易做到。在这个基础上再“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是由关爱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发展到关爱别人和全社会;其次是从社会道德的角度培养“忠、信”观念。“忠、信”观念是封建社会维系社会道德的基础,他要求对君王、对国家要忠诚;对朋友、对社会要守信。从步骤上看,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即由家庭伦理拓展到社会道德,经过这个由浅入深的社会化步骤,不仅“孝、悌、忠、信”观念逐步统一到一起,而且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和步骤由于清楚、明确,所以不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它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按照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至疏、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不仅符合人情事理,而且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便于学生接受和躬行践履,这也是孔子道德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而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

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是什么

仁爱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论语》中的“仁”内涵丰富,究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是一种发自家庭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
儒家哲学,看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是说‘仁’不仅要求爱亲,而且要‘泛爱众’。《说文》:‘泛,浮也。’引申有普遍之义。《广雅》释‘泛’为‘博’,其义尤显。”[①]“泛爱众”就是普遍的爱众人。不过,这里所说的“爱众”相对于“爱亲”而言,是指爱父兄以外的氏族其他成员,并没有超出氏族宗法关系范围。因而它所产生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根据,仍是宗法血缘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氏族感情。但“爱亲”与“爱众”毕竟反映了两个不同层次的伦理关系。“爱亲”所涉及的是父子、兄弟关系,而“泛爱众”所涉及的则是氏族成员间的普遍关系,它要求爱氏族的所有成员,而这正体现了族类的整体意识。因此“泛爱众”所涉及的实际上是个体成员与氏族整体关系,本质上是对整个氏族或宗族的爱,用以维系氏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于是以“爱亲”为根基的“仁”就获得了更高层次的道德规定,这就是个体对氏族以至整个华夏族利益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
不仅如此,孔子好要求行“仁”德于天下。《阳货》载: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这样,“仁”的适用范围就远远超出了氏族君子的血缘宗法关系,既包括华夏族以外的氏族,也包括受氏族君子统治的民。
《子路》载: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不夷敌,不可弃也。”
《子罕》又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是说仁或有仁德的君子同样可以行居于“夷狄”,反映了孔子对华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表明了孔子已经跳出了以族类辨物的狭隘观念,要求把先进的华夏文化推广到其他氏族,以沟通各氏族之间的文化心理。
由上可知,爱人不仅仅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尊长等等,还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提倡‘安百姓’,主张‘泛爱众’,赞赏‘博施济众’。”[②]百姓就不仅仅是一家一姓,它包括自己家族之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是贵族,而是包括奴隶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的仁爱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仅是家族、等级的成员,还是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予同情与关心。孔子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它很清楚地表明,仁是一种人类之爱。
仁者爱人
文章标题: 儒家思想主张消灭人的感情,却又要求孝悌仁爱,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2548.html
文章标签:自相矛盾  却又  这不是  仁爱  消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