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真的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么

时间: 2023-05-29 08:01: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真的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么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训”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训”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谋臣朱升给朱元璋的“九字三训”。事实上,它总结概括了朱元璋起兵以来的主要策略,也是朱元璋最终全掌天下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了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训”具体指什么。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训”1

每逢天下大乱,都有数不清的农民起义。这些民间运动,开始总是轰轰烈烈,但真正能君临天下的却几乎没有。

不过有个人,却打破了这千百年来的诅咒。这个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而他之所以能打破这个诅咒,则是因为他采纳了他谋臣朱升给他的“九字三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确立根据地,全心全意加强根据地的'防守,将根据地打造得铁桶一般。其次就是要发展生产,确保粮草充沛。有了粮食,吃饱了肚子,在乱世中,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就要运筹帷幄,避其锋芒合纵连横。让别人先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再出来收割。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训”2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谋臣朱升给朱元璋的“九字三训”。事实上,它总结概括了朱元璋起兵以来的主要策略,也是朱元璋最终全掌天下的关键。

确立根据地:有了实地才能重拳出击

“高筑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当然这和后来明代修长城关系不大。在朱元璋这里,“高筑墙”就是指加强防御、巩固实地。造就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

黄巢、 虽然一度铁甲如流、旌旗蔽日,由于没有稳固的后方,一旦失利退无所归,最终战败身死。朱元璋因采纳了儒生们的意见,就避免这个结果。

朱元璋早年在郭子兴手下时,许多同僚都不通文墨,缺乏对最终战略目标的全盘考虑。恰好这时定远人冯国用、冯国胜兄弟诣军门求见。朱元璋见他们被服儒雅,见解不凡,颇予礼遇。冯国用劝朱元璋攻取金陵(今南京),“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处征他,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朱元璋听后大喜,使留居幕府。此后李善长、陶安等地方贤士也都奉劝他先取金陵。

金陵北限长江,南控江左,经济富庶,取其资财可支持长期战争。若非朱元璋采用谋士意见,夺取金陵,据以固守,形势很可能发生逆转。朱元璋后来评价:“若舍而归,必难再举,江东非吾有也。”

1356年2月,朱元璋集所部攻克金陵。由弱转强,立即挥戈四向,连克镇江、徽州等地。次年,朱元璋率军北上。当时实力强大的陈友谅率大军犯境,一度包围朱的重镇南昌。事后,他心有余悸地对刘基说:“我不听卿言,致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我出,建康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今友谅不攻建康而围南昌,计之下也,不亡何待。”

发展生产:确保粮草充沛

元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连年战争,土地荒芜,户口锐减,极需休养生合。因此,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广积粮”,指的就是发展民生。

在战争年代,朱元璋的儒臣们不断向他灌输德政思想,称道立国之本在于重民,取得民心,得以支持。

朱元璋曾问章溢:“今天下纷乱,何时可定乎?”章溢对日:“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又问儒士唐仲实:“汉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一天下,其道何也?”唐曰:“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

在儒士们的熏陶下,朱元璋有了明确认识,他曾说:“今豪杰非一,我守江左,任贤抚民以观天下之变,若徒与角力,则猝难定也”。攻取南京后,他召集官吏父老宣布:元政不纲,我兴师为民除乱,贤人君子,礼聘征用,民安其业,军队秋毫无犯。百姓闻之,欢欣雀跃。

至此之后,朱元璋军之所至,仁人志士纷纷来归,朱任用他们告谕乡邑,劝课农桑,发展生产,乱中求治。以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支援战争。

起先朱元璋军队的粮草,主要来源于“镶粮”:每攻取一地,任部队向百姓征粮。另有“检刮”,即放任士兵到敌占区劫掠,以济军饷。定鼎金陵后,人民负担加重。朱元璋随即任人屯田,开始发展农业生产。一年后,收获粮食一万二千多石。1360年,正式废除了寨粮,屯田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运筹帷幄:避其锋芒合纵连横

1360年,陈友谅看朱元璋在金陵经营的有模有样。于是占领两湖地区,并联合张士诚部,大军逼近金陵。这可吓坏了朱元璋的部队,放弃金陵的呼声日益加重。

朱元璋就问“博通经史”的刘基如何对敌。刘基说:“张士诚胸怀大志,必然守土观变。陈友谅野心勃勃,地居上游,必冒险进攻。若我们率先打击陈友谅部,张士诚可能坐视不救。可若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倾巢进犯我军,我军腹背受敌,形势就危急了!”

朱元璋大喜,迅速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和属下康茂才上演了一出“反间计”。康写信给陈友谅,假称要作为内应,里应外合灭了朱元璋。陈友谅果然相信,率领主力连夜赶到金陵城外的江东桥。待到进入包围圈,朱元璋伏兵四起,大破陈友谅。仅俘虏就抓了两万多人!

兵败如山倒,陈友谅军大有一蹶不振之势,朱元璋乘胜追击,一连攻克九江、安庆等重镇。江西守将胡延瑞见势不妙,想要投降,江西不战而克。朱元璋的势力开始壮大。“缓称王”不仅是指王的名分,同时也是指“避敌锋芒”的战略。充分发挥战术优势,削弱敌军势力,逐渐壮大自己。

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什么重大意义?

据《明史》记载,元末,朱元璋起义军中的谋士朱升给朱元璋出了个主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对朱元璋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也被很多人引用。就在这时,他的弟弟悄悄告诉他,有人知道这封信,要告密反对。于是,朱元璋就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还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条件。换句话说,该 "慢慢当王 "的时候就慢慢当王,该 "快速当王 "的时候就不要犹豫了。220年,曹丕篡位,摧毁了东汉政权。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根据理论,刘备刚刚失去了荆州,只有 境内的益州,实力远不如曹魏。但是,刘备还是很快宣布自己为皇帝。因为刘备一直以 "光复汉室 "为政治号召,他也称汉室宗亲,并称曹操为汉贼。现在汉献帝把皇位让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成了正统的皇帝,从而使刘备沦为分裂的叛军。

因此,刘备想宣布自己为皇帝,以便在政治上与曹丕平等,避免吃亏。同时,刘备想向世人表明,汉朝并没有灭亡,它的合法继承人是刘备的蜀汉,而曹丕在技术上仍然是一个叛徒。当然,这些人中有很多是出于贪欲,不知道该不该退,但也有很多是被形势所迫。因此,"高筑墙,广积粮 "确实是正确的战略方针,但是否 "缓称王 "则要看具体的情况。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提供民众基础,获得民众支持,暂时的收敛锋芒,防止树敌过多,发展民生,提高经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
可以让自己的实力变得更强,可以更好的面对战争,为建立明朝奠定基础,可以很好的避其锋芒,发展实力。
为敌人的反抗做好了备战的准备,同时也慢慢收获了民心,让百姓心悦诚服。还有就是重整国家,让国家恢复生机。

朱元璋咨询大师:如何一统天下,大师说了什么呢,竟成为立国名言?

大师说了什么呢,竟成为立国名言?

朱元璋咨询大师如何一统天下,大师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明朝的立国名言,这个大师叫做朱升,后来也是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叫朱元璋要时刻做好准备,累积粮草,广招兵,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但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称王的意图,先学会隐藏。

有一天,著名的将军邓愈给朱元璋推荐一名隐士,在婺源附近,有一位名叫朱升的隐士,他的学识和影响不亚于诸葛亮。听了邓愈的话后朱元璋很是好奇,于是穿上便装,亲自去当地寻找隐士。这时,朱升已经60多岁了,是一家私塾的一名教师,听到朱元璋来访,自然不敢怠慢,和朱元璋在茅舍里见面。于是,朱元璋认真地问朱升:“现在我的左右两边都是邻居了,北面还有元朝,你认为怎样才能统一天下呢?”看到朱生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看着年轻的朱元璋的眼睛,他知道朱元璋从经商起走过了很多艰难的道路,现在他缺少的是大局的战略眼光,而这些经历却可以指导他。

朱升慢吞吞地回答了九个字:“筑高墙,积粮广,缓称王。”这意味着朱升在暗示朱元璋不要心急,要以南京为中心慢慢扩大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统治下的人民管理好,实行增强民生和低税的政策,从而积累人民的力量。另外,不要暴露你想很快成为王的野心,尤其是在江南还没有平息的时候。如果你成为了王,你可能会被他人注意,这相当于为自己增加了一个敌人。

朱元璋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而且朱元璋也是按照他的说的来施行的,最后朱元璋取得天下,这九个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主要还是说要得民心
那个大师就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主要还是说要得民心
大师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告诫他得民心者的天下。百姓愿意投靠他,他才能当上皇帝。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升暗示朱元璋不要心急,要以南京为中心慢慢扩张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统治的百姓们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这样才能积累民心。除此之外,不要过早的暴露自己称王的野心,特别是江南还没有平定的时候,如果称王很有可能就会遭到元王朝的重点照顾,等于为自己又增加了一个敌人,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明朝之所以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元朝末年可谓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可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为什么偏偏只有朱元璋能够获得成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有一位著名的学士叫做朱升,他曾经给朱元璋献过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据说是因为这九字箴言,朱元璋最后才能取得成功。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跟儒臣有关,谋臣武将的共同辅佐,才能开创霸业。

第一:朱元璋最先得到冯国用,李善长给朱元璋出主意,最后得到九字箴言

1:最先来到朱元璋队伍的是冯国用,也是读书人



朱元璋打下定远后,最先来到朱元璋队伍的是冯国用。朱元璋起义,这个红巾军最初就是乱民。他们没有很远大的志向理想,想到参军就有饭吃。但是,冯国用兄弟来到朱元璋队伍。跟他说:“你有力量了,说明你强大。但与此同时还必须有道德,这样确保万无一失。”不要乱杀人,乱抢财物,还要有远大的目标。行仁义,收人心,对于你成就事业是最重要的。朱元璋听到后豁然开朗,这和以前的红巾军完全不一样。

2:不用朱元璋去请,李善长主动参加朱元璋队伍



李善长在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就已经15岁了,比朱元璋大十五岁,他来到了朱元璋的军中。李善长号称“里中长者”,他给朱元璋出主意,说你出生在濠州,濠州距离刘邦老家沛县不远。意思就是说形式人心都在朱元璋这里,老朱必须要接受天命。这个地方离刘邦家不远,所以更应该向他学习。刘邦不以弑杀而得天下,民心向背,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成就帝业,相信你自己也可以。

3:儒生朱升给朱元璋九字箴言,这九个字成为朱元璋夺天下的关键所在



至正十七年朱升参加到朱元璋的起义军队伍,老朱打下了这个地盘。得知大名鼎鼎的朱升,于是亲自上门去拜访他。朱升告诉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也逐渐成为朱元璋打天下立足的关键点!

第二:刘伯温出山辅佐朱元璋,详细说一下这九个字的真正含义

1:刘伯温据说能掐会算,他出山辅佐朱元璋定下很多策略



我们读明朝初年的历史,除了朱元璋之外,刘伯温也时常被提及到。在传说当中,刘伯温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差不多就是个阴阳风水先生。1360年的时候,朱元璋听说四大学士的大名,刘伯温这才出山决定辅佐朱元璋。刘伯温等人出山的时候,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我要打天下还是需要仰仗这四先生。”

2:刘伯温是朱元璋军中的主心骨,最终龙江战役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陈友谅



朱元璋在打下南京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长江上游有一支相当强大的力量,叫做陈友谅;下游有一支力量比较强大的,叫做张士诚。朱元璋夹杂在双雄中间,恨不得都把朱元璋消灭掉。陈友谅这一支实力一度非常强大,攻占下了朱元璋的太平。对南京虎视眈眈,军中有投降的,自然也就有逃跑的。可这时候刘伯温给他出主意,让他坚定了信心,最终龙江战役成为双方力量持平的转折点。

3:详细对这九字箴言进行解析,意义不大一样



高筑墙就是巩固自己的根据地,不让自己的根据地有所丧失。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队伍中威望越来越高,等到郭子兴死后他的儿子和小舅子当了这支军队的实际统帅。可这两个人心胸狭小,再加上有勇无谋。中了元军的圈套,纷纷被杀,朱元璋实际上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统帅。



广积粮说白了就是要有经济基础,在朱元璋经过徽州的时候,碰上一名儒者叫唐仲实。他说你们打仗我都看到了,为人仁义做的确实比较好。可是你们征粮让老百姓负担太重,朱元璋一脸委屈,他做的都是为了老百姓。唐仲实说那也不行,你得想办法。于是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水利和屯田。一年下来收了很多粮食,有了这三年的积累,他们就有了经济实力。另外自己统治的地方颁布盐法,军队需要收税。比如说20份盐,要有一份交给军队。卖茶也是一样的!

根本原因是明朝的对外开放政策,比如郑和下西洋,既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国力,又与各国建交,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
民心所向,当时元朝的统治民不聊生,明朝政策宽大,所以老百姓都支持明朝的军队。
最根本的原因是朱元璋知人善用,并且礼贤下士,其他军阀能力不足,并且不能礼贤下士,所以明朝能够成功。

为什么说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因为缓称王可以让自己之后的称王之路更加平坦。

不得不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简直就是朱元璋在称帝之前的这十年以来最好的策略。既可以拉拢人心又可以扩充势力。怪不得朱元璋会如此轻易的接受这个计策。当然了,我们所理解的缓称王,不是朱元璋毫无根基一直傻乎乎的打仗,朱元璋在缓称王之前已经拿到了吴国公的称号。从起义的正统问题上,大家已经认可了朱元璋了。

历史上很多人在起义之后就着急称王。毕竟想快速的让人们看到自己的功绩这点无可厚非。但是急功近利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就拿项羽来说,秦朝都没有彻底的推翻,就敢到付封王封侯了,最后还不是被刘邦逼的乌江自刎。所以,没有一定的基础,着急称王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

再说,朱元璋缓称王之前还有两点最重要的基础,就是高筑墙以及广积粮。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朱元璋搞好了军事建设还搞好了经济建设。然后才在人们的崇拜之中称王了。这样也可以不会因为自己的草根出身,而给士人们口诛笔伐的机会。毕竟这个时候,再有人批评朱元璋,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么好的帝王,让我们衣食无忧,让我们安稳生活,你为什么要批判他呢?

总的来说,缓称王一定要有条件,一定要有拥护才行。朱元璋敢于缓称王十年,也不过是因为有拥护罢了。再加上,元朝当时的重点进攻对象都是敢于先称王的,朱元璋缓一缓,也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嘛。可以更好的继续自己的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的野心,舍得下眼前的利益,为了更大的地盘的野心。

实力弱,在加上枪打出头鸟。。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
在起义军首领纷纷称王称霸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后采取“先西后东”的策略先后歼灭陈友琼和张士诚。最后挥师北伐中原,驱除鞑虏。朱元璋治军严整,用兵如神。毛泽东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是朱元璋耳。”
农民起义成败启示录:汉人南人饱受压迫奋起反抗
早在汉朝建立之初,儒士陆贾就向汉高祖刘邦阐明了“居马上得之”但不可以“马上治之”的逆取顺守之道,此后历代开国之君皆遵循此道以图天下长治久安。到了元代,狂妄自大的蒙古统治者不接受汉人的治国理念,他们在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
忽必烈在灭南宋统一全国后,继续穷兵黩武,频频对日本、占城、安南、缅甸和爪哇发动战争,结果无不以失败告终。虽然忽必烈本人没有种族主义者的迹象,但他晚年逐渐疏远在元朝建立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汉人儒士和官僚,他的后继者变本加厉,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等人: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三等人是汉人;四等人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为制造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使地位低下的汉人和南人饱受压迫和剥削。
元顺帝至正年间,政府加重税收,滥发纸币,贪官污吏骄横跋扈,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加上接连出现严重的天灾,使失去土地的农民流离失所,纷纷揭竿而起。小规模的农民暴动遍及全国,而起义者多是汉人和南人。面对人民的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唯一手段就是武力镇压。元丞相伯颜等人提出杀绝汉人张、王、刘、李、赵五姓的主张,同时又重申汉人不得执兵器,不得执寸铁的禁令,激起汉人的集体反抗意识。
当时在黄河流域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因黄河于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连决三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顺帝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征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十五万民工到黄河服役。在修治黄河时,民工恰好在黄陵冈(今山东曹县西南废黄河北岸)挖出一个独眼石人,背上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两行字,与当时流传的童谣相呼应。消息传出后,黄河流域人心思乱。
至正十一年五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趁机倡言天下将大乱,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赶走蒙古人为中国主。他们聚众三千人,以红巾为标志,在皖北宣誓起义,攻下颍川(今安徽阜阳)。同年八月,徐寿辉、彭莹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县)起义,攻下蕲州,也以红巾为标志。
刘福通三路伐元攻克汴梁
韩山童在准备起义时,因泄露消息,被县官捕杀。他的妻子杨氏带其子韩林儿躲进武安山中。刘福通率领起义军相继攻下朱皋、罗山、真阳、确山、汝宁、息州、光州等地,并开仓赈济贫民,沿路农民积极追随起义军,“众至三十余万,元兵不能御”。
徐寿辉、彭莹玉起义后,推徐寿辉为首,建元始平,国号天完。这支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武昌、安陆、沔阳、江州、饶州、杭州等地。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定远人郭子兴、孙德崖等人攻占濠州,响应刘福通。萧县人芝麻李和彭大、赵均用趁元军被徐寿辉打败之际攻占徐州。同年九月,元丞相托克托率军攻徐州,芝麻李败死,彭大、赵均用率余众奔濠州与郭子兴会合。
在刘福通起义前,方国珍已于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在浙东起义,他的起义军主要在海上活动,并乘虚攻打温州,元江浙行省左丞博罗特穆尔率兵前往镇压,被方国珍打败。方国珍后来投降元朝。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泰州人张士诚起义。张士诚以操舟运盐为业,为人“轻财好施,得群辈心”。因卖盐于富家,常被富家凌侮,甚至“负其直不酬”,张士诚遂率众起兵,攻占泰州、兴化、高邮等地,自称诚王,建元天
文章标题: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真的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1770.html
文章标签:的是  筑墙  称王  朱元璋  关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