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有哪些历史名人用的是一个字的表字 为何不常见

时间: 2023-11-13 20:01: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有哪些历史名人用的是一个字的表字 为何不常见

这个「 ”穿越皇帝”,为何禁止双字名,只能取单字?影响后世几百年

文/历史九点半 我们通常会问:「 ”你的名字叫什么?”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现代中国人都没有名字,而只有姓名。大家看身份证上,正确格式就是姓名。 古时中国,男女成年后,直呼对方姓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出现了表字,日常称呼中会称对方的字而不直接称名。表字出现于商朝,周朝之后开始流行,一直到近代,大多数名人还会取字,但现代除了一些文化名人外,几乎很少人再取字了。 一般来说,取字有两种取法,一种是用象征品德、寓意美好的字,比如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另一种字是对名的解释或是名的意义延伸,比如关羽字云长,孙权字仲谋;也有两者合一,比如张飞字翼德。 因为有表字,所以很多人名都是单字名,而表字是双字。东汉以前,人们取名是很随意的,虽然单字名很普遍,但并非硬性规定取名一定要取单字,比如嬴渠梁、蔺相如、司马相如、周亚夫、霍去病等,都是双字名。直到一位「 ”穿越皇帝”的出现,单字名才成了硬性规定,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取单字,象征着尊贵,而双字名则被认为是低贱名字,会遭到嘲笑。 这位「 ”穿越皇帝”就是王莽。王莽篡汉建新朝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有些政策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先进的,和当时社会格格不入,因此王莽被封了个「 ”穿越皇帝”的名号。 新朝虽然仅仅存在15年,但王莽的很多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 ”禁二名”,用单字取名,就是王莽众多谕旨中的一个小政策,但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前汉书·匈奴传》记载:「 ”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可见,王莽从法律上确定了取单字名。王莽之所以禁止使用双字名,名义上是为恢复周礼,实际上还是为了强化统治,以古礼来束缚臣下。王莽所谓的恢复传统,其实是曲解了周礼,西汉之前所说的「 ”二名”更多是指两个名字,而非两个字名字。 在王莽一朝,取单字名是硬性规定,很多之前双字名的纷纷改成单字名,而那些犯了罪的,还会给犯人恢复双字名,以示惩罚。比如王莽的长孙,原名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王宗后来和舅舅欲图谋反叛,计划败露自杀。王莽下诏:「 ”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剥夺其单字名,恢复双字名王会宗,以示名誉上的惩罚。 新朝的15年里,王公贵族都不能使用2个字名字,双字名被认为是底层人使用的低贱名字,因此,双字名马上就绝迹了。虽然新朝仅仅存在15年,但这一取名习惯却延续下来,整个东汉时期,都很少有人取双字名。因此大家看三国时期的人名,几乎还都是单字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孙权、诸葛亮。而极少数的如戏志才、胡车儿等双字名是被人取笑的对象,比较类似于现在的父母,不是复姓却给孩子取4个字名字。 一直到了晋朝,天下大乱,礼制崩溃,双字名才开始多起来,隋唐之后双字名就更加多了,皇帝也大多都取双字名,比如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

古人惊艳的表字有哪些?

古人惊艳的表字如下:

1、重光:李煜字重光,煜是照耀和重光,就是日和月,两者的关系不言自明。

2、伯虎:唐寅字伯虎,按地支与生肖相配,当如“子鼠”、“丑牛”、“寅虎”,寅年出生的人属虎,故虎寅相匹。

3、无功:王绩字无功,功、绩字义相同,但表字无功则与名字意义正好相反。

4、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范仲淹将王通的字直接拿来使用,而表字“希文”则是“仰慕文中子”。也有说是范仲淹仰慕“江郎才尽”的江淹,而江淹字文通。

5、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据说孔子的父母祷于尼丘山才生下了孔子,故名丘字仲尼,以记其事。

三国时的名人为什么都是单字名,原因是什么

单字名的人集中于新朝、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

因为新朝皇帝王莽下过一道圣旨,士族只能取单字名,表字则为双字。
这是一种鄙视平民的做法。
新朝虽然只有十几年,但是这道圣旨的有效期为几百年。

1、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
莽传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语,则二名之禁已见于诏令。,至少造成人们对二名存在着低贱的观念。故王莽的政权十几年便下台,而去二名的习惯一直维持了三百年。便是魏晋以后,单名仍较二名为多呢。
2、避讳。汉晋之间盛行单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为了便于避讳。避讳始于西周时期,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必须用其它方法来回避。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多,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东汉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汉安帝之父名庆,改“庆”为“贺”,于是姓庆的都改成为姓贺。避讳之制在汉晋时代越来越严,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汉晋时代的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

一是大量采用单名(单名所讳之字比之复名要少一半)。帝王采用单名,大大减少了讳字。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指出:帝王采用单名是为了便于避讳,“其为难讳也,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

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民间也开始流行单名。

直到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出现五胡乱华十六国,少数民族纷入中原,避讳制度遭受严重冲击。避讳既无定制,宽严随意而异,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顾虑便不便于避讳了。于是,神州大地复名又逐渐多了起来
单名为尊是在王莽之后,之前并没有很严格的说法,王莽之前虽仍是单名比较尊贵,但也有很多人是双名的。比如汉昭帝就叫刘弗陵。到了三国之后,就不是太讲究这个了,很多著名人物都是双字名。不过,历代皇帝的名字(少数民族政权除外),除了明朝,其他朝代的皇帝,大多是单名。
不只是三国,唐代以前基本上双字名的都能数过来,因为古代人不但有名,还有字;一般单的是名,双的是字,这样容易吧名和字区分,后来把名和字合起来了,就是名字
刘弗陵是汉帝,属于,汉朝,人家问的是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分出来的三国,为什么都是单名,服
三国时期单名为尊

以前的名人都有一个“字”,例如,老舍的“字”是舍予,这种现在还存在吗,好像不常见了,字是指什么

不常见了,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现代则已经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
解释
编辑

古述

1)《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太祖 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2)《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今释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文章标题: 有哪些历史名人用的是一个字的表字 为何不常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804.html
文章标签:的是  表字  一个字  何不  常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