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我觉得《全球通史》名不副实啊

时间: 2023-05-26 13:01: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为什么我觉得《全球通史》名不副实啊

斯塔里夫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不是只是一本科幻小说而不是正规的历史书籍?

不是科幻小说,是史实来写的
《全球通史》是作者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来以后的世界》两册。本书是《1500年以后的世界》分册。 本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本书吸收了近二十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并以较大篇幅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历史。故全书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宠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一步研究。全书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可与一部小型的世界史百科全书相媲美。
《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是加拿大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经典世界历史著作,初版发行于1970年,1998年12月推出最后一版,即第7版,是很多学校的历史教材。——摘自维基百科
你的想象力着实令我震惊
 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自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喔呀人家作者写得很用心的好不好!!!汉给匈奴灭掉实际上人家作者指的是西凉军好嘛!!西凉军不就是游牧民族么。。。。。。。。。。。这本书主要还是从西方的视角来写的人家又没有“西凉军”这个词啊。。。。。。。。。。。。。。。外加强烈建议你去看原版的而不是看翻译版的因为翻译版有时候不能翻译的完全精确

《全球通史》里中国部分错漏百出为何依然被很多推上神坛?

斯塔夫阿里诺斯教授的全球通史算是全球史观的奠基作品,尤其是他站在较客观的视角看待历史。也正如他所说,21世纪需要新的史学,全球通史便是贯彻这一概念的作品,如我们所见,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所以历史不在是某一民族的历史,而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当然全球通史中还是带有很大的西方偏见,尤其是他所论证的西方的内驱力,但这部作品依然是打破了传统西方中心论的一部作品。我个人认为全球通史之所以经久不衰且广为推崇,很大部分原因是斯塔夫阿里诺斯教授在书中所表达的一种精神,教授在书中不止一次的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思考与反思,寻找对当前的启示,书中教授对人类总是充满担忧,但也表达了对人类的期望,正如他所言人类科技的进步不是用于毁灭人类自身,而是创造更好的未来,也正是这种极其乐观的精神赋予了全球通史级大的影响力,所以可以说,全球通史不仅仅是一本人类历史,更是对人类文明的礼赞。
从来没有被推上神坛。名气大恰恰因为本书论述的是一些基础问题,学生经常接触而已。其实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贡献也不在此书。
另外,作者明显也感觉到自己的欠缺,关于中世纪和中国部分,论述本来就简略,而不是不懂装懂,所以大家也就接受了。
在学术严谨度上,就算在西方它也从未被推上神坛,它的漏洞甚至不止于中国部分。这本书的开拓之处在于创立了全球史观,让读者从一个很宏观的角度了解世界史。这书在中学风评也不错,中考题上引用的其中的材料不论观点还是措辞都很中肯了,出题人和答题人看着都舒服。
霍布斯鲍姆曾经大概说过这么一句话 每一位历史学家只对他们精通的那一小部分有发言权 剩下的部分在他们的书里是二手与三手的结论的转述 芬纳的《统治史》里头对于中国的描写错缪百出 也不影响这是部伟大的作品 像是汤因比这样的大牛在《人类大地与母亲》这样的作品里对中国的描写也基本没法看 但也不影响汤因比的历史地位
大方向上还好,也是西方第一本没有站在西方中心论观点上的历史著作。关于汉代、唐代中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也做了客观表述。但只是一本上下两册的通读和简读类作品,适合作为全球历史入门读物,真正研究历史的是不可能会看这个作品的。

全球通史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通史读后感1

  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短处,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缺乏。缺乏的结果是导致看待中国的立场不够客观,尤其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还有的一个明显就是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两者都很深入。全球通史给予我这样一直以为是中国人独大的古代世界的历史观的一种彻底的颠覆,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可能他对于中国的历史还是缺乏一定的了解。

  在书中有学者说作者是站在月球上来审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毫无疑问的作者写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他的全球角度,我是举双手的赞成,那是因为今天的全球化我们在一直深入,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带给人类一个和谐发展的全球化,寻找全球变化的规律,保障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世界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世界,全球史观破除我们心中的民粹主义和民族的优越感,这种史观的形成告诉每个民族和个体自己只是世界上很普通的一员,每一民族和个人都在为我们的世界作出自己很卑微的贡献而已。像书中所写的四大文明中,中国也并不像我们有些人所想占绝对的优势。

  但是站在月球上看世界的毕竟是一个人,深受西方文化和思维的人。在他的全球史观里对于中国的贡献和发展与国内的观点似乎有出入。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内容我不是专家,我也没有办法进行考证。但是思维和研究历史的逻辑确实充满了傲慢。任何要写全球史的没有对中国历史深入了解和研究,所写的全球史都是缺陷。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古代史,那是世界史的精华之一。

  我更期待的有朝一日,有个中国人可以站在人类的高度,写出一本真正的《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2

  喜欢买书,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买了半年了,一直并没有看过。今天百无聊赖,取过来看看。还是蛮有趣的。特做笔记如下:

  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是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根源。

  作者将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500年之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作者在考察欧亚大陆文明的兴衰时指出:如果其他地理条件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间的“易接近性”;因为易接近性既为各民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制造了淘汰的压力;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欧亚大陆内部的.游牧部落和周围的各大河流域文明区之间的历史;农业文明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种族平衡,建立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和黑人的优势;在古代文明的数千年里,中东一直是创造力的中心,但到了古典时代,中东的优势渐渐消失,除了宗教领域外,中东不再是创造发明的重要发源地;古典时代形成的,并在许多情况下一直存续至今的新思想和新制度,都是原先从欧亚大陆诸边缘地区发展起来的文明的产物,如希腊和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正是欧亚大陆的西方古典文明比其他文明遭受了更彻底的破坏,无法复原,被一种崭新的东西所代替,才使西方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西方衰落了,但西方开启的现代革命却蔓延到全世界,因而西方也是成功的。

  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产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则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

为什么《全球通史》里关于中国史书的部分错漏百出却依旧有很多人将它推上神坛?

《全球通史》里关于中国史书的部分错漏百出却依旧有很多人将它推上神坛是因为:有错误,但并非出自故意,谈不上错漏百出。

人类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由人记录的,一见一记之间,真相总会随着看客的视野与思想而模糊。经由史料的转述、翻译和传播,不可避免地产生扭曲。即使是本国著名史家编写的断代史,也很难避免史实的错漏。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一位出生于加拿大的希腊裔历史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中国史并非其主业。考虑到文化的疏远和本书成书时代西方学界对中国和中国历史资料的陌生,出现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

正如一位中国史的大牛,也不大可能对拜占庭的历史如数家珍。但见识上的欠缺,并不等同于史料选择和叙事上的故意偏向。大体上,这本书对中国的介绍,是符合当时西方学界对中国的了解的。

《全球通史》在那个年代被引入中国,确实给前浪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其在中国的成功,不可否认有时代的因素。放眼当下,《全球通史》既不是这些人类角度通史中内容最丰富的,也不是理论最具创见的,即使从入门的角度。

文章标题: 为什么我觉得《全球通史》名不副实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1540.html
文章标签:我觉得  名不副实  通史  全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