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会亡党亡国
从根本上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不注重发展民生,政党脱离了群众,失去了民心。在苏联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不高。发达的重工业和不断的军备竞赛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掩盖了这一现象。当时的苏联国力和军事力量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于民生的GDP占比极度不合理而且少的可怜。苏联的官僚体系等级森严,什么样的官员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非常明确,当老百姓为了一块果腹的面包而通宵排队还不一定买到的时候,给各级官员提供特供产品的商店里,各类生活用品却琳琅满目,质优价廉。干部阶层日益官僚主义、享乐腐化,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的干部群体,逐渐蜕变为一个与人民利益对立的特权阶层。日益感受到特权阶层与自己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驰时,这种政治体制的衰败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是靠军事扩张形成的联盟国体具有不稳定性。俄罗斯在历史上一再对外扩张,征服了一系列其他民族。此外,苏联还对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实施诸多暴政,如农业集体化时期对“富农”阶级的流放和屠杀,大清洗时期对党员、知识分子、军人和其他无辜者的屠杀,集体处决波兰军官的卡廷事件等等。这些行径在当时都是党的“最高机密”,随着“公开化”的进程被逐步公诸于世,有些还被蓄意渲染夸大,对苏联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冲击,并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满情绪。
第三是思想理论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最终亡党亡国。苏联从1922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改革,并强调更加发扬党内民主。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在这种体制下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随后,赫鲁晓夫、布里兹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极力促成了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苏联为什么垮台?
政治上,国内的高度集权带来的上层与人民的脱节,所以叶利钦能利用民意来分裂。国外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侵略。
经济上,苏联的经济陷入衰退。卢布贬值造成物价飞涨,然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当时退休的教授的退休金只合几十美元。这样情况下,谁能支持现任政府?而且苏联的经济不像中国一样,还有出口,他们没有内需没有出口,怎么支撑?还有金融寡头们希望变成资本主义,来合法占有国家资产。
苏联曾经贿赂公务员阶层来维护国家统治,这被认为是不恰当的。不要以为控制国家机器就可以控制国家了。中国要引以为鉴。
当国家被侵蚀一空,曾经的巨人也摇摇欲坠。
我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请指正。
论恐惧(原创)
2009-01-20 12:15发表 编辑 ┊ 删除
当前中国人的恐惧大都和民生有关,比如房价,医疗,教育;而美国人恐惧的则是恐怖主义,核武器,这两年才新添了恐惧金融危机。
所以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政治热情其实很低,对于政治缺乏起码的关心;而美国人则是对于政治非常关注的。以前看《经济观察报》上说,普通中国人放弃了政治诉求,而换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高速经济增长。
正如美国人由对政治的担忧转变为对经济的担忧,中国人对于经济的担忧也慢慢转为对政治的担忧,对于政治逐渐关注,我称之为民主意识的复苏。普通的中国人对于政治相关的担忧,多是“官员腐败”,“特权阶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所以我想提提我的政治诉求:
一、打击官员腐败
中国的文明源远流长,与之对应的官场文化也是由来日久。一部《官场现形记》说尽了官场的丑陋。到如今,官员腐败与时俱进有 了新形式。我觉得应该学习国外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你有多少钱都要如数申报,如果有隐瞒收入,则以违法违纪论处。一切透明化之后,就不会再有藏污纳垢。
二、公务员的特权阶层
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但现在公务员却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有许多的特权:比如不用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比如现在还可以分房子或者享受购买商品房补贴,诸如此类,各位可以补充。这些特权之下,已经把公务员置于另一个阶层。若不是公务员有特权,君不见那么多人报考?
国家机器的运转有赖于公务员阶层。所以对于这个阶层的补贴(更合适一些的词语是贿赂),是可以稳定统治的。但如果公务员失去了民心,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怎么维护国家统治?
三、机构臃肿
国家机关以前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杯茶一张报纸,现在好多了。但是我觉得,公务员数量裁减到现在的1/3,也足以应付人民需要了。因为我们都可以利用网络自助服务,而这些服务是免费的(不用纳税养活这么多公务员了)。
举例来说:明朝一个大点的县城,也有20万30万左右,他们的公务员有多少人?满打满算绝不会超过100人。而现在的一个县城,公务员不会少于5000人。有高人请帮忙给出翔实数据。
所以我无意公务员,是因为早就看到它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你想想十年前,我们看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现在却一一实现。而十年后的网络发展,会不会象《黑客帝国》里描述的?那时候需要公务员做什么?还需要税务局么?需要海关么?需要户籍所么?需要交通局么?需要车管所么?需要铁路局么?需要车辆段么?诸如此类电脑做的比人好的多。所以如果国家不提前准备,到时就会象现在安置国企下岗职工一样来安置公务员,而公务员阶层属于国家机器,到时会不会这么容易安置?
四、人浮于事
公务员的特权思想,又没有危机感,加上和尚多了谁都不挑水,才产生了这种现象。但公务员这样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我看现在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就是在逐步改变。从市场经济供需关系来说,既然人人都想当公务员(象商品的供大于求),公务员完全可以降低工资(象商品里的价格下降),来缓解人人想当公务员的需求。
既然现在人人想当公务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特权也。那若有形成灵活的用人,考核机制,减少公务员的特权,那实话说又有几个人去当公务员?
五、机构的僵化
看美国的两党制轮流执政,每个政党的方针都不同,比如奥巴马上台后,否认前任的对伊拉克政策,改变前任的经济政策。这就是一种“超强纠错”。正如主席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党更要注重创新,注重自省,勇于自我否定,加强活力。
创新,古人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我们不能连古人都比不上吧?本来在人员上僵化了,公务员一干就是一辈子,与美国相比处于天然劣势,如果思想上还不寻求积极改变创新,拿什么和人竞争?
自省,古时大贤“日三省吾身”。曾国藩刚入仕途时也峥嵘未显。他从翰林院庶吉士起步,十年七迁,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这是他常常自省的结果。
勇于自我否定,首先自省,才知不足;知不足,才能自我否定,破而后立。中国人自古缺乏自我否定的勇气,这和我们的崇拜有关。比如我们崇拜孔夫子,以四书五经为经典,寻章摘句,不敢有丝毫违背。后来以皇帝为尊,皇帝金口玉言,错了也只能将错就错。你听哪个大贤否定过自己?你看哪个皇帝否认过自己?天子否认自己就等于否认天,还想不想当皇帝了?
所以中国没有文艺复兴,没有工业革命,到现在中国也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哪个有点名气的人勇于认错。(就象北大那个和牛刀打赌输了的徐教授,报纸上认错还要找若干借口。)所以我认为修养高深的人都在民间。仗义每多屠狗辈,自省亦多蓬蒿人?
如果哪天,我能听到有领导说,我这件事情做错了,对不起大家。如果听到有机构说,我们的决策错误,给大家带来了损失,对不起大家。那我会认为中国真的有希望了。这还牵涉到考核机制,你若勇于承认错误,你就无法升迁,甚至遭到贬官。所以宁可不作为。我们只有加强官员的“容错机制”,不怕你犯错,就怕你不做事。
改革开放之初,在深圳做试点,不就是冒险么?如果没有革命的大无畏冒险精神,共产党怎么胜利的?中国的革命,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错误——改正)成长起来的,中国革命就是一次波澜壮阔的试验。革命先辈们以天地为棋,以身家性命为子,从小到大,从角到边,然后中腹,取得全局胜利。革命为什么锻炼人?起义被镇压了,工人运动失败了,王明左倾了,陈独秀右倾了,国共合作失败了,反围剿失败了,张国焘分裂了,汪精卫投降了,这么多的失败,为什么还能胜利?不就是勇于尝试,才寻找出正确的方式来。如果连冒险的勇气都没有,怎么能胜利?
(未完待修改)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联共产党为什么会垮台,这个问题自苏联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轰然而起,并纷纷纭纭地讨论延续至今。有“戈尔巴乔夫罪魁祸首说”,有“苏联共产党蜕变说”,有“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争权夺利说”,也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之路本身有问题之说”,等等。我在我的著作中是持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苏联的解体的,即,苏联之兴非一蹴而就,而苏联之亡乃冰冻三尺之寒。
在此,我想重复我在2003年的《回眸苏联》和在《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的总序中所写的那段话:“过去,人们对苏联的历史之‘正’已经说得很多,很深刻,很系统,很有理论水平,而恰恰是对苏联的历史之‘反’没有说透,甚至讳莫如深。造成苏联解体的恰恰不是苏联的历史之‘正’,而是它的历史之‘反’。尤其是当这个大国已经不复存在时,尤其是当俄罗斯已经按照新的方式前进和发展时,探讨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反’,就是极其重要的事。仅仅把苏联的解体归罪于戈尔巴乔夫一人,这是最容易,也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但苏联的历史之‘反’却要复杂得多、深层得多。‘反’之不识,又何以识‘正’?‘反’之不除,又何以求‘正’?人们总是喜欢‘正’,而忌讳‘反’。而历史学家的使命偏偏是要在‘正’,‘反’之间求真理。”
■应把苏联的解体看作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演变、推进和深化的因素在斯大林时期就在逐渐孕育、滋生
2000年,我在《山外青山》一书中明确提出:苏联的瓦解或者解体“不是一个瞬息即现的现象,也不是某个人主观意志顷刻间的万能体现,它是个漫长的过程,有自己的演变、推进和深化的轨迹。在我看来,这个过程,这种轨迹,这种演变、推进和深化的因素在斯大林时期就在逐渐的孕育、滋生和暗中萌动。”
对苏联解体的真正认识应渊源于对苏联这个国家的全面和客观认识。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苏联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是有偏差的。苏联是列宁亲手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概念,斯大林是列宁的惟一合法和忠实继承人的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苏联是惟一的社会主义、惟一的无产阶级专政、惟一的光明社会、惟一的人类发展之道的概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维。
因此,对这个国家只能模仿,对苏联的领袖,尤其是斯大林只能遵命,只能歌颂。于是,在历史上,那种稍微指出苏联社会主义细小问题的言论,那种对斯大林个人独断的领导作风的微词,就统统都成了反对社会主义,罪莫大焉。
造成人们这种“惟一”认识的,除了那个时代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外,苏联的宣传和鼓动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在这种宣传和鼓动中,斯大林所亲手策划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起了关键的作用。不认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这方面的催化和变幻作用,就无法辨清苏联的真正历史。我在《凯歌悲壮》和《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里多方面地谈到了这个问题。
■列宁不是完人,但是他的睿智之处在于他知道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斯大林自然也不是完人,但是他的非睿智之处,就是他把自己看成是完人,把自己看成是列宁事业的惟一正确继承人
即使是列宁的社会主义,列宁自己也从没有认为就是唯一正确的。他生前就曾亲自纠正过布尔什维克党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犯下的不少错误。正因为是世界上、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就注定了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因而也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完全正确、永远正确。列宁不是完人,但是他的睿智之处就在于他知道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将要迂回曲折地(包括会犯下各种错误)前进。斯大林自然也不是完人,但是他的非睿智之处,就是他把自己看成是完人,把自己看成是列宁事业的惟一正确继承人,把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看成是最正确的,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金科玉律,自己的话就是社会主义,自己的政策就不仅是苏联的,而且是天下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斯大林排斥他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行动,把他人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决策看成是异端邪说,进而把这些思考者、争论者当作敢于反对社会主义的“人民之敌”加以镇压和清除。(见《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这种执政方式使苏联的政策永远处于一种动荡不定、朝令夕改的状态,而且使党内领导人的争斗永无宁息之日,进而使整个国家失去了社会主义应有的和谐与平衡。
以上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来说,现在,人们在评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分歧是很大的。指责它的人提出的主要依据是,斯大林杀害了上千万的冤民,是没有社会主义的人道的。而维护“大清洗”的人则有两条理由,一是斯大林没有杀那么多的人,只有几十万;二是“大清洗”的镇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而我认为,“大清洗”的要害并不在于它杀害了多少人,而在于它为什么要杀人以及怎样杀人。从现在解密的苏联档案来看,“大清洗”的杀人有三个问题,一是它是“预防性杀人”,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宁可错杀,二是按照内定的3—5%的指标杀人,三是没有法制的杀人,领袖的圈阅就是死刑“判决书”。(参见发表于《学习时报》,现收于《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中的文章内容)无产阶级政权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可以对敌人进行必要的镇压,但是“大清洗”的杀人决不能认为是社会主义的。
■苏联解体的原因,若不从文化层次上,不从一个民族的基本思维中去寻求,就不容易找到最终答案
从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历史经验来讲,“大清洗”这样的事件应该基本上被否定。这是斯大林社会主义之路的“反”,在苏联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还有不少的“反”,许多的“反”都揉杂在苏联历史进程的“正”之中。当我们考察苏联的历史进程时,认识这种“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是这些“反”最后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尤其在今日,当苏联已经解体这么多年,许多历史真相已经袒露在世人面前时,认识这些“反”,并从这些“反”中真正吸取社会主义之路的教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是,苏联的最终解体尽管有一系列外部和其他因素,斯大林社会主义进程中非社会主义问题的积聚和苏联共产党的蜕变没落是造成苏联解体的最根本的、最致命的原因。所以,对苏联的整个历史进程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尤其是文化层次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不从文化层次上,不从一个民族的基本思维中去寻求答案,这种答案大概就不容易是最终的答案。所以,我在《苏维埃文化现象随笔》中,对苏联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作了文化层次上的考察。这种考察还只是初步的,我个人的探索,所以我把它们叫做“随笔”。
我们现在都谈“居安思危”。我想这个“危”字应该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那些“反”,是斯大林社会主义中的那些非社会主义的并且在后来的执政者手中发展成具有摧毁因素的东西。如果在居安中,搞不清这个“危”的真实内涵,甚至还要把苏联社会主义之“反”当成正面的、好的经验来接受并试图付之于新的实践,那就真危矣。想想那些反掉了苏联的“反”吧,这是真正的居安思危。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迎合了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抛弃说”该说法认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种原因交错的结果。
●“人心不足说”这一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之时,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欲望,如果当时坚持那么几年,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这个问题太大了。都能写几百本书了。
概括起来,无非以下几条:
第一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显露其僵化的一面,在经济不如美国的情况下与美国冷战的对抗更加加剧了经济发展的畸形。而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掣肘而不顺利,尤其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进展不大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激进的政治改革,导致各种矛盾激化,局势日渐失控。事实上苏联对东欧等对其关键的地域进行政治收缩,导致东欧巨变,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加剧了国内民族分离势力的抬头。
第二是西方的推波助澜和苏联党内保守势力的反对。西方长期的宣传渗透对处于困难阶段的苏联而言可谓人心思变,而党内保守势力和改革派的争论日渐表面化,最突出的事件就是保守派副总统发动8.19政变,软禁戈尔巴乔夫,而改革派叶利钦则挫败了政变,救出了戈尔巴乔夫。此事使得叶利钦为代表的改革派完全掌握了实权和局势,戈尔巴乔夫被边缘化,失去对苏联的掌控,不得不依赖于叶利钦,加速了苏联的分裂。
而此前的苏联陷于阿富汗战争泥潭对苏联政治军事经济也是一个打击。
简单地说有这几大原因
一,与美国冷战,大搞军备竞赛,经济被拖垮。
二,戈尔巴乔夫搞经济改革操之过急。
三,政策有误,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较差,因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四,苏共内部权力斗争。
五,苏联国内民族主义抬头。
为什么苏联会灭亡?
其实,怎么说东欧各国和前苏联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制问题。
第一、苏联的体制来源于斯大林,斯大林为了快速加快国家的工业化,实行了很多严厉甚至是可以说有些残酷的措施,首先要说的就是农业公社制,这种制度可以说是一种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中,农民们一年的大部分粮食归为国有,农民没有或仅有一部分自耕地,没有生产资料,国家通过这些粮食进行出口以获得外汇,然后购买机器用于工业生产,在二次大战前夕,世界是%50的机器交易是苏联人完成的。在三十到1941苏德战争爆发前,实行这种制度的直接后果是,俄国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上,尽管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但依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二、为了防止“西方”颠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维持了一直强大的军队,但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粮食和轻工业却得不到发展,于是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虽然在重工业军事上得到体现,但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却不注重提高轻工业和农业水平,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这是人民不满的根源虽在。
第三、领导人体制问题,斯大林作为一个伟大的统帅,但是却犯了极权主义的错误,大清洗,极权错误导致了当一个人犯错时,其他人无法阻止,就像戈尔巴乔夫进行****时,副总统亚纳耶夫也无法通过合法手段阻止,只能发动一场匆忙的政变,而政变的结果就是叶利钦这个埋葬苏联掘墓人的上台。
第四、那就是无法做到自我清除腐败,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集团,在斯大林或斯大林死后始终进行着残酷的权力争夺,雅哥达、叶诺夫和贝利亚因为先后掌管内务部而在斗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在权力斗争中取得胜利,领导层结合成各利益集团,如有名的“三驾马车”对付托茨洛夫、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对付贝利亚,以及勃列日涅夫联合政治局推翻赫鲁晓夫,这些利益集团为了政治上的利益,往往对于腐败产生顾忌,不敢对其进行真正打击,赫鲁晓夫不顾反对意见大肆推进触犯党内实力派利益的改革被罢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先例。安德罗列夫曾要求调查列宁格勒市的腐败案件,但勃列日涅夫立即制止了他,可见在这种利益盘根交错的集团力进行彻底真正的反腐是多么困难。
第五,对于东欧各国来讲,他们的社会主义有种民族征服的特征。如匈牙利二战是德国的盟国,最后被苏军占领,领土大量丢失,人民死伤达百万,对于苏联,起民众有广泛抵触情绪;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则在苏德密约签订后被苏联武力占领,其民对苏军更是充满愤恨;东德就更不用说;波兰人无法忘怀沙俄对于波兰的侵略,更不能忘记二战中苏军对于波兰东部的占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与匈牙利一样二战时作为德国的盟国,被苏军占领被迫实行社会主义,这些带有民族征服性质的社会主义制度尽管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也是不受当地人所接受的。
第六、苏联及东欧地区的工业不注重提高效率,没有较好的竞争机制,工人敷衍了事,原料浪费严重,对于国民生产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也是苏联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七,美国和西方集团的技术和经济封锁,美国通过其无比强大的全球经济影响力通过经济制裁限制其他国家与苏联进行交易,使苏联的出口大大减少,打击在苏联投资的外国企业,对苏联的国民经济影响也和严重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 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们象征性举了手,苏联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标志着苏联从现实和法律上不再存在。
1国家从人民手中那走的东西太多
2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荒废
3只注重经济效益
4经济发展粗放,大量浪费了资源
....
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灭亡~~
苏联为何亡国亡
苏联全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1922年12月30日,解体于1991年12月26日。
苏联解体存在多方面因素,在1991年,由于苏联内部的重重矛盾得不到解决,庞大的苏联共和国解体为15个国家,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后,苏联内部以叶利钦为首的分裂高官在政治斗争中获得胜利,戈尔巴乔夫迅速失势,随后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叶利钦在掌管领导权力后,迅速签署总统命令,让俄罗斯接管了苏联在海外及国内的所有政治遗产。
解体的原因:
1、军备竞赛严重拖垮经济
2、过度的集权制度
3、高层的特权制度失了民心
前苏联虽然是因为和平演变才让前苏联解体的,但是,真正的原因是非常多的,第一就是斯大林模式的错误,斯大林模式在前期时期为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动力,但是,这种只看重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和第三服务业的模式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这种弊端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个问题。
在这两个巨大的影响之下,前苏联不可避免的倒下了,它的内部原因有以下几点组成,第一点就是前苏联因为十月革命的胜利而引起的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体制僵化,经济衰退严重。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出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路,这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在前苏联这一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权,这样的政权可以调动国家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前苏联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斯大林模式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可是,这样的模式有着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它极大的压抑了人们的上进心,会让整个社会出于一个封闭的状态.这个斯大林模式在后期不仅没有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让人民的负担加重,这一切都让人民对于这个党的失望加大了,所以,前苏联也失去了很多的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二个原因就是领导人的问题,这个领导人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人,正是他加剧了前苏联的解体,第四个原因就是内部腐败,这些腐败官员成为了一个新的阶级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让统治者与下层百姓离心离德。外部的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于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在乔戈尔巴夫执政期间,前苏联与西方世界进行接触这让前苏联的青年人对于两个阵营的生活条件非常不满,就好比一个穷人突然到了一个有钱人的家里,这个穷人只会对有钱人羡慕,然后对自己的家庭进行鄙视,这些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
苏联解体
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
鲍里斯·叶利钦任总统的俄罗斯联邦连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于1991年12月27日分别继承联合国、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下属国际组织中的原苏联、原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原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席位。其他12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以新国家身份加入联合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
解体原因
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等等。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也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与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21年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 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经济体制存在问题,改革又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苏联亡党亡国了
美国捏造的“星球大战计划”,成功把苏联拖入了先军政治路线,军费拖累经济,。
美国支持本拉登之流的“圣战士”,使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战争拖累经济。
美国在苏联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联合盟友,打压国际油价,让苏联失去财政支柱。
全民公投的结果是76%的人要求保留苏联,但瘫官乌吏们不接受民主裁定,他们动用了武力。
叶利钦动用了坦克炮才彻底瓦解苏联。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此时,苏联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 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但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参考资料:东欧剧变—百度百科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的蜕化变质_人民网
苏联解体—百度百科
文章标题: 为什么斯大林时代苏联会不断衰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