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1-26 11:01: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世界历史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军入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
1979年12月24-26日,苏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利用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大举入侵阿富汗。他们调动了280架大型运输机,空运了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到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
1979年12月27日晚7时30分,苏军进驻喀布尔后,迅速占领了阿富汗的首脑机关、国防部和电台等重要地点。击毙了阿明,粉碎了阿政府军的抵抗。随后,他们扶持B.卡尔迈勒上台,并宣称该行动是应阿富汗的邀请而进行的“政变”。
自1979年12月28日开始,苏军将分为东、西两路,集结6个师在边境地区,对阿富汗发动钳形攻势。东路的三个师沿着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向南进发,西路的三个师则沿着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向南前进。1980年1月2日,在坎大哈,两路部队汇合了起来。一周内,苏军基本上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并控制了与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边境要地。
在这个阶段,苏军总共派出了七个师八万人。然而,阿富汗政府军(一个军团,十三个师,共计十万人)对苏军的入侵基本上没有给予过抵抗,大部分官兵投降并归顺了由苏联支持的卡尔迈勒政权。
苏军扫荡
第二阶段,苏军发动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1980.2~1985.12)
苏军入侵阿富汗后展开三次大规模攻势,以压制反政府武装。分别在1980年2月、4月和6月,对多个省份的抵抗力量进行全面“扫荡”,如喀布尔、昆都士等地。苏联游击队熟悉地形,发起山地游击战,阻挠了苏军摩托化部队的优势发挥。苏军只好放弃全面“扫荡”,改变战术保护城市和交通线。
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外援渠道,歼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
“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谷地、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对潘杰希尔的大规模“清剿”达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军队出动1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进合击、机降突袭等战术,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潘杰希尔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占领该谷地。
苏军和阿政府军的重点“清剿”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占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清剿”结束后,游击队又回到根据地。经几年战斗,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
至1985年底,侵阿苏军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游击队则发展到10万人。在此期间,苏联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被迫于1982年6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日内瓦间接会谈。至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
双方相持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
旷日持久、边打边谈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承受巨大压力。战场上的屡屡失利,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侵阿政策。
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脱身。为实现这一目标,苏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保持在较低水平。
同时加紧武装并将“清剿”任务移交给阿政府军,苏军主要负责防守城市和交通线。阿游击队为了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喀布尔政权,对城市和交通线频繁发动攻势,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起多次进攻。
其中对喀布尔的进攻曾出动兵力5万人,时间长达几个月,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加上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
阿富汗战场出现了苏军控制主要城市与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双方均不可能取胜的僵持状态。在此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并于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两个阶段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
至此,苏联侵阿战争结束。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历时九年多,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削弱了国力,从而被迫改变其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深远。
战争中,苏军使用大量先进武器,采取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受到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强烈反对。
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虽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部队士气高昂,加上成功地开展游击战,使强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终迫使侵略军撤离国土。
苏联撤离
在战争最后阶段,苏联军队准备撤出阿富汗。1987年1月1日,阿富汗政府军宣布单方面停火6个月,与圣战者举行谈判。但因双方分歧太大,双方再度爆发激战。苏联空军多次越境轰炸巴基斯坦村庄。
在1988年,苏联部队和阿富汗政府军成功夺取了从加德兹至霍斯特公路的主动权。同年第一批苏联部队在5月15日开始撤离阿富汗。撤离工作基本上是和平的。为了确保安全通道,苏联与圣战者达成停火协定。
战斗援助
到1980年代中期,对阿富汗抵抗运动提供援助的国家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美国认为阿富汗的冲突是冷战时期中对抗苏联的重要斗争之一。中央情报局在1979年执行旋风行动,透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作为中介,向圣战者提供武器弹药及资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FIM-92毒刺导弹。
该导弹造成苏联空军的作战飞机大量损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从1979年到1992年训练了10万名圣战者游击队。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中,一些组织开始号召志愿者到阿富汗参与打击苏联部队的作战。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年轻沙特阿拉伯男子奥萨玛·本·拉登的组织最后演变成基地组织,中国派出军队顾问到阿协助训练圣战者同时也在本国内开设训练营。
大批的中国国产武器被转交给圣战组织,圣战组织领导人高度重视破坏行动,常见的类型包括破坏电线、油管、广播电台、政府办公大楼、机场、酒店、戏院等等。从1985年至1987年,平均一年这类破坏行动发生超过600件。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地区,圣战者每天发射800枚火箭弹。
1985年4月到1987年1月,圣战者发动了超过2.3万起针对政府机关的攻击事件。圣战者的阵地多是在乡村内,这些乡村则会遭到苏联部队的残酷报复。圣战者擅长使用地雷,这些地雷大多被埋在桥上和路旁来攻击车队。
在1982年3月,一枚炸弹在教育部爆炸,同时波及到周围数座建筑物。1985年9月4日,圣战者游击队攻击在坎大哈机场起飞的巴赫塔航空公司客机,造成52人死亡。1985年5月,七个主要的反叛组织成立了七党圣战者联盟以协调他们的军事行动。该集团活跃于喀布尔周围发动火箭袭击,并进行军事行动、打击阿富汗政府。
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入侵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12-1980.1)
苏军凭借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以奇袭的方式大规模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4日至26日,苏军出动280架次大型运输机,将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空运至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27日晚上7点30 ,驻喀布尔苏军占领阿富汗司令部、国防部、电台,杀害阿明,粉碎阿富汗政府军的反抗,扶持B.卡尔迈勒上台,宣布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应邀进入阿富汗境内”。
28日开始,苏军6个师在边境集结,分东西两路对阿富汗展开夹击。东线3个师沿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线3个师沿库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东西两路在坎大哈会合。苏军基本完成了对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重要边境地区。
这一阶段,苏军共出动7个师8万人;阿明控制的阿富汗政府军(1个军团,13个师,共10万人)基本没有抵抗苏联的入侵,大部分人缴械投降,投降到苏联支持的卡梅尔政权。
苏军扫荡
第二阶段,苏军展开全面“扫荡”和重点“清剿”(1980.21985.12)
苏军在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将攻击目标对准了以反政府武装为主的抵抗力量。 1980年2月、4月和6月,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攻势,对喀布尔、昆都士、巴格兰、库纳尔哈、楠格哈尔、帕克蒂亚等省的抵抗力量游击队进行了全面“扫荡”。
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山地游击战,使苏联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兵力和武器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
全面“扫荡”失败后,苏军改变战术。在保卫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和武器,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进行重点“清剿”,企图切断游击队的援外渠道,歼灭游击队的生力军。 “清剿”的重点地区有潘杰希尔河谷、库纳尔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大规模“清剿”的潘杰希尔多达8处。
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苏阿联军出动一个师2万余人,采取全面封锁、饱和轰炸、分攻合击、空降奇袭等战术。汉城游击队根据地发起猛攻,一度占领山谷。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关键的“清剿”行动遭到游击队的顽强抵抗。虽然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占领了一些游击队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生机。
“清剿”结束后,游击队返回根据地。经过几年的战斗,游击队逐渐壮大起来,武器装备得到改进,战斗力大幅度提高。到1985年底,入侵的苏军兵力已达12万人,喀布尔政府军7万人,游击队已增至10万人。
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苏联被迫同意于1982年6月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在日内瓦举行间接会谈。
到1985年底,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的代表政府在日内瓦举行了六轮间接会谈,但未能就实质性问题达成一致。
双方相持
第三阶段,双方战略相持(1986.1~1989.2)
旷日持久、打打闹闹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战场上的屡战屡败,阿富汗游击队的不断壮大,迫使苏联改变了侵略阿富汗的政策。
1985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后,决定逐步撤出阿富汗。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积极推动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将战争规模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加紧武装,将“清剿”任务交给阿富汗政府军。
苏军主要负责保卫城市和交通线。为了将苏军赶出国境,推翻喀布尔政权,阿富汗游击队频频向城市和交通线发起进攻,先后对喀布尔、昆都士、坎大哈、贾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发动多次进攻。其中,对喀布尔的袭击动用了5万大军长达数月之久,对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构成了严重威胁。
但由于游击队内部政见不一,缺乏统一指挥,武器装备落后,进攻屡屡受挫。在阿富汗战场上,苏军控制主要城市和交通线,游击队控制广大农村,形成胶着局面。双方都不可能获胜。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被迫接受了1988年4月14日达成的日内瓦协定,并于1989年5月15日至2月15日分两个阶段将11.5万兵力全部撤出。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已经结束。
阿富汗战争历时9年多,给阿富汗和苏联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超过130万人在阿富汗遇难,超过500万流亡海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有超过150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改变其全球战略将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战争期间,苏军使用了大量先进武器,采取了多种战略战术。但由于这是一场非正义战争,遭到了国际社会和苏联人民的强烈反对。阿富汗人民抵抗军虽然在兵力和武器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他们从事的是正义战争,因此得到广大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支持。最终迫使侵略军撤出国境。
苏联撤军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苏联军队正准备从阿富汗撤军。 1987年1月1日,阿富汗政府军宣布单方面停火六个月,并与圣战分子举行谈判。由于双方的分歧太大,双方再次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苏联空军多次越过边境轰炸巴基斯坦村庄。
1988年,苏联军队和阿富汗政府军在加德兹-霍斯特公路上抢占了主动权。同年5月15日,第一批苏军开始撤离阿富汗。撤离基本上是和平的。为确保安全通行,苏联与圣战者组织达成停火协议。
作战援助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援助阿富汗抵抗运动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和其余国家。美国将阿富汗冲突视为冷战期间针对苏联的主要斗争之一。 1979年,中央情报局通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作为中介,实施了旋风行动,向圣战分子提供武器、弹药和资金,其中包括著名的FIM-92毒刺导弹。
该导弹造成苏联空军作战飞机的重大损失。从1979 年到1992 年,巴基斯坦的ISI 培训了100,000 名圣战者游击队。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一些组织开始呼吁志愿者在阿富汗与苏联军队作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青年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 的组织,他最终成为了基地组织。中国已向阿富汗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圣战分子,并在国内开设训练营。大量中国制造的武器被移交给圣战组织。
圣战组织头目非常重视破坏行动,常见类型包括破坏电力线、输油管道、无线电台、政府办公楼、机场、酒店、剧院等。1985年至1987年,平均600多起此类破坏破坏行为发生了一年。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地区,圣战分子每天发射800 枚火箭弹。 1985 年4 月至1987 年1 月期间,圣战分子对政府机构进行了23,000 多次袭击。
圣战者组织的大部分阵地都在农村,那里遭到了苏联军队的残酷报复。圣战分子擅长使用地雷,大多埋在桥梁和路边以攻击车队。 1982年3月,一枚炸弹在教育部爆炸,影响了周围的几座建筑物。
1985 年9 月4 日,圣战游击队袭击了一架从坎大哈机场起飞的巴赫塔尔客机,造成52 人死亡。 1985 年5 月,七个主要反叛组织组成了七党圣战者联盟,以协调他们的军事行动。该组织积极在喀布尔周围发动火箭弹袭击,并对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政府开展军事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与苏联无疑成为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争议的两个超级大国。而这两者中,美国要更胜一筹,最终建立起了世界霸权。而这两个强大国家之间处于某些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开始互相伤害起来,这段历史被称之为冷战时期。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了这一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以上说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历史性结论了或者说是一种历史常识。不过小编要换个词以及换个结论来叙述这一宏观历史事件。首先,小编觉得把冷战换为对抗更能体现基本历史事实。因为冷战一词主要是站在美国遏制苏联的角度来看的,实际上苏联也曾经主动出击过,而且双方还有过直接的军事对抗,因而对抗更能体现双方较量的态势。其次,两大强国的对抗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说并不是苏联解体才结束的,实际上在此之前苏联早就认输了。
这段人类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两强对抗历史太复杂、也发生了太多的大事件。本文就从宏观角度来给大家梳理和分析美苏两强这近半个世纪的对抗历程,以便更好的理解美苏之间的对抗态势。实际上看似复杂,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两大强国三个回合的较量。
一、第一回合:美攻苏守,苏联疲于应对(二战后到六十年代末)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及对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的掌控权,再加上构筑了遍及全球的军事同盟体系以此获取了世界霸权国地位,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在此基础上,美国将国家战略延伸到整个世界,企图建立单极秩序。美国把战略的重心放在了欧洲和亚太地区。而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庞大的国家,尤其是在二战中打出来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势力也比较突出,因而也企图在中东欧及苏联周边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霸权体系。这样双方的战略有了矛盾,对抗由此开始。当然,美苏走到这一步还有其他因素的冲突,但从国家利益和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这才是关键。
(一) 战后美国接二连三的出台针对苏联的遏制措施,苏联只能跟在后面补救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声称:
希腊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一旦希腊陨落,这对它的领国土耳其的影响将是严重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还将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深刻影响,甚至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
因此,他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及派遣军事人员到这两个国家监督美援的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虽然他的讲话中只字未提苏联,但谁都知道这是公开表明美国已经把苏联当作是对手和敌人了,因此被认为是美苏对抗的开端。
面对美国的表态,苏联于同年9月在莫斯科成立了欧洲工人党情报局来加强东欧各国与苏联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同时加快东欧各国政权的建设与强化,以求实现更大的团结。接着美国又出招了。1947年6月美国提出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并且很快就完成相关程序正式启动对西欧的援助。苏联为了防止东欧各国被影响,1949年1月成立了欧洲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49年9月,美国再次出大招,组建了北约政治军事组织,并且在后来把西德拉入,直接威胁了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安全,于是苏联为了应对这种压制,于1955年组建了华约组织。
由此可见,就在美苏对抗开始后,美国步步的紧逼苏联,后者采取的是被动战略,只能针对性的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应对美国的压力。而且措施明显没有美国的有效。
(二) 两次柏林危机: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中都失败了
1948年6月,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在他们控制的德国西占区搞币制改革,企图在经济上分化德国。苏联对此针锋相对,宣布切断从西德通往西柏林的所有水路交通并且还中断了对西柏林的供电。苏联这么做是想逼迫西方国家放弃币制改革。但美国表示坚决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
美国积极行动采用空运的方式保障西柏林的物质供应,同时采取反封锁措施,联合其他西欧大国封锁了到东德的交通,给以苏联尤其是东欧其他国家沉重的打击。对此斯大林于1949年1月发电报表示妥协。于是这场危机最终于苏联的失败而告终了。
东西德国对立开始后,美国一直利用西柏林在东德搞间谍和破坏活动,由此造成了东德政局不稳和人员大量逃到西柏林。1961年苏联提出最迟在六个月内解决德国统一的问题,否则将宣布西柏林为自由市,它与西德之间的交通将由东德解决。肯尼迪对此坚决反对。双方由此在东西柏林增加军队,提高军费,同时还搞核试验威胁对方,大有要开战的态势。但是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宣布不会在最后期限(12月31日)这天解决德国问题,实际上苏联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上与美国的对抗又失败了。
(三)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充分暴露了苏联还不足以对抗美国
1962年,苏联与古巴达成建立军事基地的秘密协定,于是从那年9月开始苏联将大批导弹与发射器以及大量军事人员运往古巴。苏联这是想在美国的后院安颗炸弹以便在美苏对抗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然而很快就被美国发现了。总统肯尼迪立即做出反应,部署大批海陆空军对古巴进行军事封锁,包括8艘航母在内的90艘军舰,以及2万多名海军和68个空军中队,并且做出进攻古巴的态势。规模之大不亚于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如此阵势一是显示美国强大的实力,二是体现美国与苏联坚决对抗的决心。此外美国还严格检查来往的苏联等国船只。
面对美国的压力,苏联先是顽强抵抗,态度强硬,坚决不按美国的要求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及军事人员。双方剑拔弩张,甚至不惜用核武器作为威胁的筹码。整个世界处于最接近核战争的危险关头。然而最终,赫鲁晓夫还是妥协了。面对美国的威逼,他深知无法与美国较量,无论是在常规海空军力量还是在核力量的对比上,苏联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于是最终以苏联的让步,满足美国的要求而结束了这场较量。
因此,从以上三大事件中可知,从二战后到六十年代末,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比较激烈的,尤其以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为典型。这一时期苏联无论是在经济和军事力量上都远不是美国的对手,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接二连三的向苏联发起冲击,即使是苏联主动挑战美国也最终落为防守的态势,美国牢牢把握住对抗的主动权,后者只能疲于应对,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进攻态势地位,而苏联则处于守势。
这一时期苏联处于弱势地位的表现还有50年代初赫鲁晓夫提出了三和路线对美方针,主张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和平共处。
实际上反映出美苏对抗中苏联的防守态势地位,想借此缓和关系,发展自身力量,以达到和美国争霸的目的。
第一回合苏联虽然败了,但是没有认输,只是由于实力不及美国,它在等待时机开展与美国下一回合的对抗。
二、第二回合:苏攻美守,苏联发动猛攻积极扩张(整个七十年代)
时间很快来到20世纪70年代,此时国际政治格局和美苏之间的实力相对变化比较大,因此两强的对抗态势被扭转了。这种扭转是由于实力对比的相对变化造成的。
(一) 苏联军事实力的增长与勃列日涅夫主义
1964年勃列日涅夫继任后,趁美国忙于越战之际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大力追赶美国。甚至在很多军事装备领域还超过了美国水平。
从1970年到1979年,整个七十年代,苏联对重工业的投入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均在85%-90%之间,可以说苏联是铁了心要和美国一较高下了。从军费开支来看,1972年开始一直到1981年,苏联的军费开支一直超过美国。在这样大规模,倾家荡产般的投入下,苏联的军事实力迅速增长起来了。
战略核力量是苏联与美国对抗的一大砝码,也是其在古巴导弹危机后总结出来的教训。此外在常规军事装备方面苏联也迅速发展起来,赶超美国。为了大家更直观的理解七十年代美苏两强军事对比的状况,小编做了几张图。
由此可见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根本无法抗衡美国,因此才最终败北。
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已经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美国。
再来看看常规武器方面的对比,不看质量的话,苏联在1978年的常规军事力量远超美国。
鉴于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逐步增长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苏联领导人在新的对抗阶段到来之际,提出了新的争霸战略,即勃列日涅夫主义。
该主义大吹什么有限主权论、大国特殊责任论、国际专政论、国际分工论等,实际上就是为苏联加强对东欧的控制以及向第三世界重要战略要地扩张的借口。它是苏联向美国发起反攻的宣言书。
(二) 美国的相对衰弱与尼克松主义
就在苏联逐步增长的同时,美国这边出问题了,它遭遇了二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打击。
首先是经济上,六七十年代西方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拥有绝对主导的经济优势了。美国工业总产值和对外贸易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1970年两者加起来的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40.4%,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此外美国还失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金元地位,加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压力不小。
其次,在军事上,不但苏联赶了上来,而且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因此也是自顾不暇。
政治上,原先的盟友独立自主的倾向越来越强。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日本独立自主的外交倾向不断加强,美国得忙于应付这一系列的变化。
因此,在这一系列相对衰弱的情况下,美国在七十年代到来之际,宣布的新的战略,即尼克松主义。
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就阐明了这一政策。1970年,他在国会咨文中详细说了美国新的全球战略。把实力、伙伴关系和谈判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也就是所谓的:从实力出发,通过谈判稳住苏联。通过伙伴关系,认可西欧和日本平等盟友的地位,团结他们牵住苏联。以此来保证美国的霸主地位。
尼克松主义实质上反映出美国进入七十年代后由于实力的相对衰落不得不调整自己以前那种目中无人的霸道战略,企图以全球收缩战略来换取美国喘息的机会。
(三) 苏联在与美国缓和的同时积极进攻,美国力不从心
在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下,苏联制订了如下扩张战略,给美国造成不小的压力。
经济战略作支撑,军事战略为核心,缓和战略为辅助。以欧洲为重点,在中东,非洲展开侧翼迂回,争夺战略要地、资源喝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国都战略布局为目标,夺取美国的战略优势。
第二回合的对抗比较特殊,整个世界充满的危机和不安的因素,美苏之间的较量很激烈。但是反应在国家关系台面上的是,世界和平,美苏关系好像很不错。这是因为在这个回合的较量中,苏联打两手牌。
一边是对美国和西欧施行和平战略。这个时期我们在西欧和大国之间看见的是和平的景象。美国总统访问苏联、东西德和解、西德与东欧建交等等。实际上这是苏联想迷惑欧洲,牵制住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一边是,苏联在侧翼地区展开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同埃及、印度、伊拉克等亚非拉十二个国家签订条约,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在非洲介入各国内战,打代理人战争等等。苏联无时不刻在挖美国的墙角。甚至于1979年不顾全世界的反对派出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这是这一回合苏联争霸的高潮。
总之,整个七十年代,苏联在欧洲和美国的侧翼地区积极扩张,给美国造成巨大的战略压力。而美国由于自身的原因只能处于防守地位,不能有太多作为。
3、第三回合:美攻苏守,苏联最终认输(八十年代)
(一) 美国转守为攻,制定强有力的对抗苏联措施
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又缓过神来了,里根于1981年当选总统,并且经济改革非常有效,美国的经济从1983年开始回升了。这次他要放出大招与苏联做最后的对抗。
里根决定扭转七十年代以来的苏攻美守态势,同时争取在各方面取得对苏联的压倒性态势。因此,按照这么一种对抗苏联的逻辑,他出招了。
里根的对抗措施主要有:一是,扩充军备,对抗苏联。从1981年到1985年美国军费超过了苏联,而且不断加码。以前忽视的常规力量建设现在也要加强,打造攻防兼备的军事体系,以应对来自任何方面的苏联进攻。
二是,在裁军谈判中不在对苏联一味让步,软硬兼施,以实力求和平,迫使苏联让步。
三是,协调与西欧盟友的关系,部署导弹强化对西欧防务的控制和对苏联的威慑。
四是,展开低烈度战争,用武力把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势力排挤出去。1983年的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就是例子。
更为重要的是,为长久和苏联对抗,以及在可能发生的战争中保证美国以及盟友的安全。里根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美国想借此打破美苏之间的核均势,利用高科技带动美国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拖垮苏联。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与过去不同的是已经超越了势力范围的争夺,是一种更大范围的遏制,过去是防守性的遏制,而他是进攻性的遏制。
由此可见,第三个回合是美国主动挑起的,美苏之间的攻守态势又转化了。
(二) 苏联自身难保,无法抗衡美国,最终认输
到了八十年代,苏联这边可是严重吃不消。过去十年苏联大肆扩张,其经济实力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二,但是军费开支缺连续十一年超过美国。可以说为了对抗美国,它下了血本。同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矛盾越来越多,阵营内部不稳。尤其是其到处扩张引起了很多国家的不满和孤立。此时的苏联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八十年代开始后,苏联僵化的体制弊端已经严重暴露,大量财政投入无休止的对抗美国之中,继任的两位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仍然与美国对抗。苏联走向了末日的边缘。
就在这时,突然冒出个戈尔巴乔夫出来。他和以往其他苏联领导人不同的是,直接给苏联下了一剂猛药,突然调转回头来,不搞对抗了,大谈改革与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猛的回过头来,主张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民主化、非军事化、人道化等等。积极向西方缓和关系,主动裁减军备,主动向西方靠拢。实际上,这已经表明,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对抗。苏联已经准备对美国和西方做所有让步,直到美国原谅它为止了。
之后,苏联一直都是按照美国的部署行动的,对东欧巨变、德国统一这些核心问题都采取了不断让步的态度。
这一切都表明,苏联已经认输了,这场对抗美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等待苏联的只有死亡了。
4、总结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美苏之间近半个世纪的对抗之中,双方进行了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周期最长,美国积极进攻,苏联处于防守态势。第二个回合大致持续十来年,苏联在与美国缓和的借口下大肆在周围地带扩张,给美国造成不小的压力,美国处于防守态势。最后一个阶段周期最短,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全方位对抗苏联,但是此时的苏联已经不行了,放弃了与美国的对抗,也不能再与美国对抗了,最终认输了,走向历史的终结。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这意味着二战正式结束。二战结束后,英国的主宰地位早已不在了。之后出现了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这两方在政冶、经济发展、国防、国际性知名度等各领域都特别强大,两国之间开始了近半世纪的冷战。除开冷战,两国之间仍在别的地区逐渐战争。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二战后的苏联在什么地方开展热战,入侵过什么国家。
最先是匈牙利二战结束后,因为苏联的危害,匈牙利创建了社会主义社会政党。最开始这一国家彻底照搬苏联的方式,之后发觉有什么问题,因此匈牙利开始了非苏联方式,开展了“新战略方针”。结果因为苏联的干涉,“新战略方针”执行了22个月就强迫终断。
苏联的干涉非常简单,2次全是立即发兵进到匈牙利。表层上是应匈牙利政府部门的规定,实际上可以说是对匈牙利的一种入侵。此次苏联第一次入侵自身的盟友。
次之是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也是在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直接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创建了社会主义社会政党。最开始的情况下,这一国家也是依照苏联方式未来发展的,之后要想走自已的路面,逐渐在我国开展改革创新。
苏联觉得此次改革创新是对自身地位的挑战,因此在1968年8月20日深更半夜逐渐,20万华约组员国军队和5000辆重型坦克的军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此次改革创新宣布不成功。这也是苏联第二次入侵自身的盟友。
第三次是入侵在我国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部队入侵珍宝岛,围攻中国边防部队巡查工作人员,击败击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迫不得已正当防卫还击,将入侵的苏联赶出珍宝岛。之后苏联又再度发兵,或是被在我国击败了。这就是珍宝岛自卫还击战。此次事情的最后结论是在我国完爆,苏联入侵军队被击溃一大半、撤出珍宝岛。这也是二战后苏联第一次不成功。
最后一次是入侵阿富汗,这就是知名的阿富汗战事,此次战事对苏联危害特别大1979年12月24~26日,苏联派出军用运输机280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国际空运5000多位士兵和很多武器装备,这也是对阿富汗第一次发兵,之后又多次发兵阿富汗,最后攻占全部阿富汗。
此次战事让全世界世界各国都抵制苏联,尤其是不久便是莫斯科夏季奥运会了。苏联入侵阿富汗立即让诸多国家不参与夏季奥运会。并且苏联在阿富汗十多年的时间,依次有150多万元士兵在阿富汗战斗,总计死伤5数万人,斥资450亿卢布,消弱了综合国力。这可以说成苏联之后解散的因素之一。终究此次战事让苏联大伤元气。
从匈牙利战事到阿富汗战争,苏联一共入侵过四个国家。可以说每一次全是纯粹的入侵,这对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