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东周有没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时间: 2023-03-25 22:02: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东周有没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吗?为什么?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最早出自于《后汉书》中,沮授给袁绍说的话:“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不过,虽然说最早出自于《后汉书》,但其实,这句话本身说的,就是春秋时期的事情。这里的“天子”,自然指的是周天子。“诸侯”则指的是诸侯国的那些国君。春秋时期,早期争霸的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之所以能够争霸,名义上也都是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意思,出现了齐桓公带着诸侯大军,屯兵在楚国边境上的时候。

当时,楚成王派使臣前来问齐桓公,你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我们两国相隔遥远,风马牛不相及,你为什么要进入我们的国土?管仲代替齐桓公回答说说,当年召公对我们的先君姜子牙说过,“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就是说,你有权利征讨天下诸侯,让他们一起辅佐周王室。这里的“夹”就是“挟”的意思。不过不是“挟持”,是“护卫”的意思。管仲接着问了楚成王两件事,让楚成王回答:一是给周王室的贡品,为什么不缴纳?

二是周昭王当年南征你们楚国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回来?管仲这里讲的,其实是周王室和楚国一直以来的恩怨。由于西周建立的时候,楚国所获得的封赏比较小,爵位比较低。这让楚国心里很不痛快。要求提高爵位,但是周天子不同意。大约楚国也就从那时候不愿意上贡,因此,周王室的第四代天子周昭王就带着大军前往讨伐,结果在汉水流域全军覆没。后来,楚国通过往南边开疆拓土,国土面积变得十分庞大。这样,他更加有了骄傲的本钱,乃至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自封为王。

管仲问的,正是这两件事。楚成王见齐桓公所带的队伍庞大,心里面似乎也有点虚,回答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意思是说,不给周天子上贡品,确实是我的错,我以后改过来就是了。但是周昭王南征全军覆没,却不能怪在我们楚国的头上,应该问一下“水滨”。楚成王的意思是说这是周昭王遇到天灾人祸,在江里遇到大风大浪,全部掉到水里淹死了。当时齐桓公耀武扬威一阵,让楚国和各诸侯国订立了盟约以后,才带兵回去了。这也就是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所做的一件事。

管仲帮齐桓公把这件事归纳成“尊王攘夷”。当然了,我们知道,齐国的目的,最主要的并不是为了周天子的利益,并不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周礼”,而是要实现“称霸诸侯”的野心,也就是让齐国当诸侯的老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却又不能光靠军事实力,找的理由则是“尊王”,或者说是“夹辅周室”。除了齐桓公外,后来宋襄公也试图学习齐桓公称霸。但因为宋襄公实力很弱,宋国又是小国,因此几乎没人听他的,他最后也被楚成王打伤致死。由此可见,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实力是硬保障。

后来,晋文公再次学习齐桓公的做法,和楚国打了一场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于是晋文公又召开了一次会盟。这一次,晋文公把会议的规格订得非常高。不仅把齐、鲁、宋、蔡、郑等各国诸侯都请来了,而且还把周襄王请来。周襄王在会上,封晋文公为“侯伯”(老大就叫做“伯”,诸侯中的老大就叫做“侯伯”),赐给晋文公黑红两种颜色的弓箭,意思是,他有权征伐诸侯。

在这里,表面上晋文公做的是“替天行道”的事情,但是,熟知周礼的孔子在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就直截了当地说,诸侯哪有权力召唤天子呢!由此可见,所谓晋文公把周天子请来,其实是逼迫他来的。周天子在这里只是一个借口,是晋文公称霸的一个借口而已。这里的“夹(挟)”,就不是“护卫”的意思,而是“挟持”的意思了。(参考资料:《左传》《史记》)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因为那时候天子的权威基本已经没了,你挟持了天子,诸侯都不一定理你。
没有这样的人物。但是实际上春秋五霸虽然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还是号令全国。只不过没有控制周天子。
没有。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名义上还是周朝的臣属,也没有实力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说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

就是把皇上挟持在自己身边依靠皇上的势力来命令其他人说白了这样的皇上就是傀儡真正发号施令的是挟持他的人东汉末年曹操平定黄巾之乱时就这么干过,从而为今后的基业奠定了基础。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假借名义,发号施令。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出处《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说的?

《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诸葛亮《隆中对》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个干这事的是齐桓公,挟的是周天子。这是公认的。至于曹操,他的确干过这种事。不过那是当时他的反对派的说法。 他自己的说法是“迎天子而治天下”,不是“令诸侯”。但这事他确实干了。至于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张仪剧照

谁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仪曾向秦惠王也就是杀了商鞅的那位提建议,要他第一步联合魏国和楚国,三国分头并进,进攻东周的国都洛阳,诛杀周天子,第二步再收拾魏国和楚国,这样一来,秦国就可以拥立新的周天子作为傀儡,从而“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但秦朝的另一位重臣司马错反对,他认为挟持周天子会招来恶名,让秦国在诸侯中广泛树敌,反而不利于秦国,结果秦惠王没有采纳张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引语见《史记》张仪列传)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袁绍官拜右将军,这年冬天,汉献帝被李傕等追击到了曹阳,沮授就劝袁绍去迎接汉献帝,把他接到自己的大本营邺都,“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沮授清晰地看到了抢占汉献帝的政治利益,并明确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并荀彧还要早一年,可惜的是,当初拥立汉献帝,袁绍就不满意,又加之郭图等谋士认为迎接汉献帝以后会被掣肘,故而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离哪个国最近?为什么他们没有挟天子令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邻国比较大的是晋和郑,还有许多小国。
周朝式微,周王朝是采用的分封制,周天子只是天下共主,不同于秦王朝后皇帝为天下独主。每个分封的诸侯国也是一个独立的王国,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庄公领兵与之战于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时使周天子威信扫地。齐恒公后来及时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天子以伐不服,成就一代霸主。从那时起,诸侯国要做霸主,都要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只能尊天子以今不臣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初期的郑国离周天子近,而且郑庄公“以王命讨不庭”,攻宋、灭许,就有挟天子令诸侯的意思!
有了郑庄公的先例,到战国诸侯就不拿周天子当回事儿了。诸侯眼中都不夹周天了,还怎么能挟来以令诸侯?
周天子离郑国、韩国最近
文章标题: 东周有没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672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