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假如我是我们家族这一代的唯一独苗,我患有一种致死率五成的无法医治的遗传性疾病,是否应该要后代续香火

时间: 2023-03-11 14:01: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假如我是我们家族这一代的唯一独苗,我患有一种致死率五成的无法医治的遗传性疾病,是否应该要后代续香火

我有遗传病,但坚持生五胎:一个白化病、一个唇腭裂、一个精神病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妈妈网 育儿

遗传病不是罪恶的本源,罪无可赦的是“繁殖癌”。

作者 | 居潇潇

原创首发 | 妈妈网 育儿 (ID:mmwyuer )

0 1

“我有遗传病,但坚持生了五个娃”

最近,在短视频上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妈妈。

之所以说她特殊,不仅因为她的面貌特征,更因为她平平淡淡说出的骇人的话:

“我有遗传病,但还是坚持生了五个娃。”

根据这位妈妈的自述,她出生于94年,两岁时因病被亲生父母抛弃,现在有6个孩子。

仔细看看她的 面容特征 ,我们发现她双眼眼距明显宽于常人,左边眼球上方有凸起,面容呈现呆滞感,视频中的手指也出现指璞粘连的情况。

在 语言表达 上,也呈现着明显的 单一性 ,不论粉丝如何评论,她都只会说:

谢谢你的评论。

明知有明显的遗传性疾病,然而她还是坚持生了5个孩子。

再加上丈夫前妻留下的大女儿,她顺理成章地成了六个孩子的母亲。

抱着侥幸心理生下的孩子,结果如何?

非常遗憾!

这六个孩子中 健康 、健全的寥寥无几,一个精神失常,一个先天唇腭裂,还有一个男孩患有白化病。

值得庆幸的是, 这位妈妈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在努力地生活。

下田锄地:

带孩子去摘苞米:

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思考:

冬某本人 是否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她生下这些孩子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想法。

只是,看着虽然不完美但是又懂事的孩子,再到明明30不到就已经饱经沧桑的冬某,不由得为这个家庭长叹一口气。

生孩子,真的不是只生下孩子而已。

不负责任的生育,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悲剧的摇篮。

02

生孩子成了一场赌博
她几乎全盘皆输

对一个母亲来说,最残酷的莫过于,你的孩子天生不 健康 。

当几个孩子的先天疾病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眼前时,身为人母的都唏嘘不已。

根据视频,冬某一共有六个孩子,老大是丈夫前妻留下的女儿,老二是儿子小白,老三是儿子小黑,老四是女儿四妹,老五是儿子,最小的女儿是老六。

先来看大女儿。

她并不是冬某所生,但几次在视频中出现时,都是在 精神病院 。

更可怕的是,她很可能和老五的失踪有关。

此前有网友问冬某,为什么她明明宣称自己有六个孩子,视频里却只有五个人出境。

冬某回复让人毛骨悚然: “五弟被大姐弄丢了。”

一个孩子的下落不明,就化成了一句话,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而这个家庭能为大女儿做的,也不过是让她独自一人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甚至连生日也只能在精神病院度过。

老二的昵称是小白,皮肤异常的白,从发色到虹膜颜色都比正常人要浅上许多。

冬某说他很懂事,但众多视频里,小白几乎都是半闭着眼睛,哪怕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总是瑟缩地躲在后面。

小白所患的病,学名是 “眼皮肤白化病” , 是母亲携带的隐形致病基因 导致的。

也就是说,这种基因虽然在母体没有表现出来,但在孩子身上,就成了罪魁祸首。

白化病发病率为两万分之一,小白就这么成了不幸中标的那个孩子。

这种疾病听起来并不致命,但会让孩子 怕晒、畏光 。

异于常人的外表也会让孩子遭受他人 经历难以想象的歧视 。

冬某还有一个患病的孩子,是最小的六妹。

六妹是个兔唇宝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先天性唇腭裂 。

想当年,不缺钱也不缺人脉的王菲和李亚鹏生下李嫣后,尚且为女儿唇腭裂的治疗伤透脑筋,更不用说身在农村家境贫寒的这一家。

孩子的治疗费用一度成了全家最头疼的难题,奶奶就曾在视频里无所谓地说:

“他说(治疗费)要十多万……

实在没办法我要把她丢了 ……”

不幸中的万幸,六妹在国家补助的情况下已经成功 做了第一次手术 。

但等待这个懵懂小婴儿的,还有漫长的手术和修复过程。

几个孩子里,“唯二”看起来正常的,是老三小黑和四妹。

目测看,小黑 两眼间距较宽,鼻根低平,类似呈现着唐氏综合征的特征 ,让不少网友甚至怀疑,他也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

不过,冬某曾发视频澄清 “小黑智力没有问题” 。

四妹明明是女孩,却被剃成了小光头,因为调皮还被亲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 “让人领走”, 这样粗糙的养娃方式,让人不得不叹息。

有人说,不乱生孩子,是一个母亲最起码的素养。

可惜,冬某一家人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0 3

繁殖癌,害的是孩子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冬某一家的遭遇,最合适的恐怕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虽然冬某时常放出自己和孩子的亲密互动,并自称“为母则刚”,会努力让孩子 健康 快乐地成长。

但在孩子罹患遗传病的现实面前,她的真情告白显得苍白而无力。

看着这一大家子,小的小,弱的弱,病的病,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 无力感 :

看起来所有人都没做错,

他们也在努力赚钱,努力生活,

但这个家庭的未来却依然在滑向深渊。

归根结底,悲剧的起因正是“繁殖癌”。

有些人,明知母亲并不 健康 ,明知自己可能有遗传疾病,明知已经出生的带病孩子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来治疗,但依然一个又一个地生下孩子。

他们就像杀红了眼的赌徒,为了赌一个“ 健康 孩子”,不惜把生育当成工具。

但他们没有想过, 孩子的 健康 概率是容不得赌的 。

否则,哪怕他们生下了暂时看起来 健康 的孩子,也只能受制于窘迫的经济条件,时不时想着把亲骨肉送走。

假以时日,当 健康 的孩子长大成人, 家中带病的兄弟姐妹也会成为他沉重的负担,这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生育对话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对某些人,我就是可以判断:

那些只生不养的人。

那些生了就抛弃的人。

那些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却毫不克制地生一大堆孩子的人,

那些指望孩子来拯救自己的人,

还有,那些控制孩子来满足贪欲的人、那些虐待孩子的人,

他们不仅是无知,更是恶毒。”

抱着赌徒心理去生孩子,本身就是对父母这个身份最大的讽刺。

当然,我们无意指责冬某。

因为,这场悲剧背后的推手,绝不仅仅是女人。

那些藏在女人身后,“传宗接代”腐朽思想的拥趸和不愿意做安全措施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0 4

「捡」个媳妇回家

能生蛋就有价值

相信很多人看到冬某的第一反应大概和我一样:

为什么要让这样一个明显有遗传病的女性不断生孩子?下一代的 健康 真的不重要吗?

问题的答案,也许很残酷。

有人把生育当成任务,把女人的子宫当成繁殖工具。

从已有的视频中,我们能获知冬某本身“弃儿”的身份,没人知道过去几十年,她是怎么度过的。

而她透露的 “男方不嫌弃带我回家” 等信息,更是指向了“被男方捡回家”的可能。

我们无意恶意揣测,但是人性的复杂我们不得而知。

好像这对所谓的夫妻,也许只是“半路捡回一个媳妇”而已。

要知道,在广袤的农村山区,还存在不少 “老光棍” 。

他们既没有物质基础,又没有社交渠道, “捡一个有残缺的女人当老婆”,成了能传宗接代唯一的选择。

在他们眼里, “只要能生蛋,就有价值” 。

哪怕生下的是带有疾病的孩子,也比“没后代”要强。

一旦女性不能生育,就会瞬间面临噩梦般的深渊。

还记得山东女孩方洋洋吗?那个才 22岁就被活活虐待致死 的新娘。

因为智力轻微有问题,又没能按照婆家的期待生出孩子,方洋洋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吃不饱穿不暖,动不动就被拳打脚踢。

最后,这个姑娘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婆家,临死时,1米76的她只剩下60多斤。

博主@石金水拍摄的一家农户更可怕。

广西农村一名男子 将“妻子”锁在房间里长达十几年 ,期间让其生下一男两女。

妻子疑似罹患精神疾病, 而锁妻的男子也曾亲手杀死老母亲。

当年,这个妻子正是被婆婆“捡”回来给儿子当老婆的。

在无数新闻报道里,那些本就是弱势群体的女性,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疾病而得到治疗与宽容,反而被当成了生育机器。

这是女性的悲哀,也是所有合谋者的悲哀。

0 5

生孩子是自由,但更是责任

前几天,遇到一位临盆在即的朋友,言谈之间,我问她对腹中的宝宝有什么期许。

她笑着摸了摸肚子说, 我希望健 健康 康的就好了。

对大部分父母而言,孩子的 健康 成长,就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相比之下,方洋洋、冬某和那些疑似被“捡”回家的女人,她们既身不由己,却也助纣为虐。

生育是自由,是权利,但更重要的,它是责任。

让带着疾病的孩子出生,不是祝福,更谈不上光宗耀祖,而是赤裸裸的诅咒。

知乎上曾有遗传疾病患者现身说法:

患病本就不幸,别让这种不幸成了落后观念的产物, 提早筛查、定期孕检 ,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准备。

当然,要想根治“繁殖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优生优育意识、产前筛查手段的普及,更需要思想上重新认知生育和养育。

就像张桂梅校长说的,要 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要避免出现母亲素质低、孩子素质更差的恶性循环 。

将一个小生命带到世界上,似乎并不难,难的是从此为TA遮风挡雨,让TA接受良好的教育,茁壮成长。

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在期待之中 健康 地降生,也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对父母都能对孩子负责。

生 养生 养,生不是终结任务,而是开启责任。

这,才是生育应有的样子。

此刻,我想让大家再次重视——

优生优育

利国利民

部分参考资料

李小丢 识装 2021-11-24 方洋洋的一生,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中的冬某案例图片,未经转载授权不可使用。

家里没有一个人患癌,后代会患癌吗?

医学界对癌症的研究,早已深入到基因层面了。从基因角度看,癌症就是一系列基因突变导致的恶变细胞和组织的无限制增生。大家都知道,基因是所有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很多人都会将癌症视为一种遗传性很强的疾病。如果父辈中有人患有癌症,下一代人就一定也会得癌症吗?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癌症的家族聚集现象。母亲得了癌症,女儿也会得;父亲得了癌症,儿子也会得;兄弟姐妹之间,也时常有先后得癌的情况发生。这些事实似乎进一步证明了,癌症就是一种遗传性很强的疾病。如果是否得癌真的就是由基因决定的,癌症似乎就是很多人的“宿命”了,那我们还需要预防癌症吗?
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457万例,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约5%~10%[1]。
如果家族中有1个人患癌,家中的直系亲属中也出现2-3人患同一种癌症,大家就会高度警觉是否自己会家族性患癌。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临床一线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主要涵盖7项家族遗传性肿瘤介绍,今天就来为大家摘要解析。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正确面对。
乳腺癌
乳腺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据最新的研究报道,中国乳腺癌年发病人数为42万例[2], 其中约10%的乳腺癌患者由已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称为遗传性乳腺癌。
结合国外研究及中国的人群数据,目前认为 BRCA1、BRCA2、TP53 和 PALB2 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基因的突变,增加至少5倍以上的乳腺癌风险。尤其是高突变频率的BRCA1和BRCA2基因,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乳腺癌患者早5~8年(≤40 岁)。
建议携带 BRCA1/2 突变的健康女性:
· 从25岁开始每年1次乳腺 MRI 检查联合每半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 从30岁开始在此基础上增加每年1次乳腺X线摄影的检查;
· 若不具备MRI 条件,建议从 25 岁开始每年1次乳腺X线摄影联合每半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卵巢癌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3],10%~15%的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腹膜癌)与遗传因素有关。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主要是由BRCA1或BRCA2突变引起[4]。其中BRCA1突变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9.7岁,BRCA2突变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2.4岁[5]。
高危人群可考虑从30~35岁开始,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监测血清CA125和阴道超声。
胃癌
大多数胃癌为散发,其中5%~10%的胃癌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1%~3%的患者存在遗传倾向[6]。
对于来自高危家系但未携带致病突变的个体,早期证据支持一级亲属接受内镜筛查[7-8]。内镜监测一般由有丰富经验的医学中心进行,监测最佳频率尚未统一,推荐1年1次[9]。
结直肠癌
在所有肠癌患者中,约25%的患者有相应家族史,约10%的患者明确与遗传因素相关[10]。
建议比家族中已确诊的最年轻患者早2~5年开始结肠镜检查,每1~2年检查1次。
甲状腺癌
中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11]。
家族遗传性甲状腺癌包括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 (hereditary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HMTC)和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familial non-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FNMTC)。
HMTC与RET基因变异存在明显相关性,推荐HMTC患者及其家属尽早进行RET基因检测,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癌遗传风险。
FNMTC家系还存在发现其症状一代比一代严重,而发病时间一代早于一代的现象。
因此,推荐对无症状或无可触及结节的FNMTC家族成员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检测及颈部超声筛查,特别对于发现家族成员中有2例或2例以上甲状腺非髓样癌患者,应对其所有20岁以上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尤其是女性,进行1次/年的甲状腺B超扫描筛查。
肾癌
肾癌发病率居中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第3位[12]。
2%~4%的肾癌患者由易感基因胚系突变导致,表现为发病年龄早(≤46岁)、双侧、多灶性肾癌比例高、肾癌家族史阳性,被称为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征。
推荐进行易感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同时以临床表现、年龄和病理类型为指导,选择检测何种基因。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性的癌症,据估计约40%~50%的前列腺癌与遗传因素相关[13]。
推荐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前列腺癌遗传高危人群考虑DNA损伤修复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包括 BRCA2、BRCA1、ATM、PALB2、CHEK2、MLH1、MSH2、MSH6、PMS2等基因:
1)已知家族成员携带上述基因致病突变。
2)有明确肿瘤家族史,同系家属中具有多例包括胆管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肾癌、黑色素瘤、小肠癌及尿路上皮癌的患者,特别是其确诊年龄≤50 岁;以及有兄弟、父亲或其他家族成员在60岁前诊断为前列腺癌或因前列腺癌死亡。
3)有可疑或不详家属史,经充分遗传咨询评估后推荐。
4)肿瘤组织检测发现上述基因致病突变未进行胚系验证。
5)导管内癌及导管腺癌。
6)高风险及以上、局部进展及转移性前列腺癌。
此外,推荐有明确肿瘤家族史的前列腺癌患者考虑 HOXB13 基因胚系突变检测。
提高防癌筛查意识非常必要!
很多肿瘤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易被忽视,往往拖到身体不适才就医为时已晚。除了上述家族遗传癌症的筛查方法,定期深度检查,也是防治癌症的关键。
全身深度体检深度筛查,发现早期癌症的蛛丝马迹
家族没有癌症史的人群也可能会得癌症,癌症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都可以导致癌症,不是只有癌症家族史等遗传因素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

如果有癌症家族史,或本身存在基因遗传的易感性、肿瘤基因多态性,比较容易发生癌症。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某些外源性因素也可以导致癌症,如吸烟,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可能会增加体内鳞状细胞癌、肺癌、食管癌、咽喉癌的发生几率。另外,长期摄入烧烤类食物,也可能刺激胃肠道,诱发胃癌、肠癌等。环境因素、工作因素也可能诱发癌症,如长期接触含苯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人群,可能增加白血病或其他癌症的发生几率。内源性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存在,可能使肺部组织长期受到刺激导致局部癌变。因此,如果没有癌症家族史,但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也可能会发生癌症。

癌症不一定是单纯由某个因素所致,临床上导致癌症的原因较多,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存在癌症家族史或基因异常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改善预后。

北京办狗证这1000块到底该不该交,最终是到了谁的手里,办理狗证对我们养狗人到底有什么保障?

2022年3月27日更新      边牧爱豆于2022年3月26日,因免疫性疾病并发症医治无效,于北京赛佳动物医院逝世。享年6岁。祝爱豆在汪星幸福快乐。

班克刚度过了6岁生日,祝班克健康快乐。

      2021年5月补充:      今年又开始抄狗了。如何应对呢?      1.取得合法身份是上上之策。能办狗证一定要办,对狗负责对人也负责,而且还可以免费打一针狂犬疫苗。办狗证一事,可以找社区民警。因为日常工作特色,一般而言较为和气,且因为背负了办狗证和年检指标,所以对上门办证的养犬人都是很欢迎的。35公分的标准实际执行中差不离就行。当然拉布拉多、金毛这类明显的大狗还是不行的。      2.躲。因各种原因无法取得狗证的,大白天就不要招摇过市了,实在不行可以送去郊区寄养一阵。      以下为原回答: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答一下。尤其是在多次遇到狗证问题之后。      题面的两个问题,从养犬人的角度,很好回答。1.这1000块应不应该交,肯定是应该的。制度合理不合理,执行得如何,都不是不遵守的理由。既然制度规定了要1000块,那就是1000块。制度合理与否,交上去的钱用去哪儿了,是另外的问题,另有程序和制度来规范。最终到谁的手里,按养犬规定的字面,是“上缴国库”。2.交了之后有什么权利,答案是基本没有。从执行现状来看,狗证的1000块钱,以及年检的费用,基本属于保护费的性质。有了狗证,抄狗的时候就不抄你的狗,如此而已。另外理论上交狗证钱之后,可以为狗免费免疫一次狂犬病,价值人民币60到100左右,部分地区会赠送一份狗狗伤人的责任险。如果真的说有什么用到狗狗身上的话,也许抓狗人的工资,有一部分来自这笔钱,只是也许。      1000块这个规定,涉及到历史问题。2003年以前狗证要5000块,抵得上北京当时大部分区位的一平米房子。关于北京市养狗规定的来龙去脉,可以参看这篇文章:      北京养犬规定20年变迁:从禁养到限养再到放宽      部分内容引用如下:      秦肖娜:说起北京的养犬管理法规,是从1994年开始的。90年代以后,北京养犬越来越多。当时北京是不允许养狗的,一经发现就上门打死。有的就在大街上打。这种打狗行为引起国内国外的质疑。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以当时北京市委书记为团长的申办代表团出去,常被媒体质问北京市打狗的问题。这样,北京就想出台一个法规,立法的目的其实还是限制养狗。如果不遵守这个法规,狗就要打掉。这样,其实打狗就有法律依据了。1994年9月至10月,全社会大讨论是不是允许养犬。在这个基础上,制订了《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它是北京市第一次对养犬立法,也是全国第一个。      这个法规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规定并没有考虑上位法的相关规定。比如说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后的处理,还有养犬人的合法权益,没收、收容的犬只管理等等。收5000元登记费和每年2000元注册费的根据是什么?当年5000元钱是不少的钱,一般老百姓交不起,那就打你的狗,这是为了使打狗合法化。因为当时社会上许多人,是非常反对养犬的。我们主张人权,不主张狗权。等等。可以看出北京养犬规定,从一开始就是以限制为主要目的,在舆论和国际观瞻的影响下被迫立规,又随着养犬人的增多和城市的发展逐步放开的过程。所以其立法精神,很可能跟我们所设想的不一样。      在不考虑立法精神的前提下,才可以讨论这个问题。1.为什么需要狗证?      与养猫和其他小动物相比,更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为。养狗需要遛,狗有户外解决大小便的习惯,狗有标记领地的习性,狗具有对人形成伤害的能力,狂犬病主要以犬咬的方式传播。这些决定了养狗,尤其是在城市里养狗不是一个人的事,城市养狗确实需要管理,狗证是这种管理的一个部分。2.城市养狗管理要达到哪些目标      理想情况下至少应达成以下几个目标:掌握城市犬只的整体情况,控制流浪狗,规范养犬人的行为,有效保障养犬人和非养犬人的权益,有效控制甚至消灭狂犬病。3.上述目标在北京达成了吗?      一个都没有。普通居民应该很容易体会。目前北京城里的犬只,无证比例很高,掌握犬只整体情况无从谈起。遛狗不拴绳,不清理狗便随处可见,养狗人和非养狗人矛盾深重。犬只袭人时常见报,帝都狂犬病也每年仍有病例。管理可以说是失败的。养狗人和非养狗人,都体验不到管理和服务。      而以个人的体会来看,养犬规定和养犬规定执行过程本身问题都有,可能执行的问题更多。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我总结为“谜之35厘米”、“季节性治理”和“服务的缺失”。      一、谜之35厘米      现行《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是2021年更新的,其中第十条规定      在“重点管理区内,每户只准养一只犬,不得养烈性犬、大型犬。禁养犬的具体品种和体高、体长标准,由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确定,向社会公布。”实践中,不同于一般对于犬类小型、中型、大型的划分,重点管理区一般以肩高35厘米作为大型犬的标准。这一标准广为养犬人诟病,导致了大量狗成为黑户,整个政策难以成功。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关于取消35厘米限制的消息传出来,开始几年养犬人还奔走相告,热情参与政协提案投票之类的,几次之后如今大家热情也消减了。      这个标准其实从1994年第一次制定养狗规定的时候就有,到底怎么来的?流传甚广的《养犬35厘米界定之谜》一文是这样描述的:      既然如此,当初为何会用“35厘米”来限定养犬范围呢?北京市警方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按照《北京市养犬管理条例》的第十条规定,禁养犬的具体品种、体高、体长标准,由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确定。而畜牧兽医行政部门之所以确定“35厘米”为分界线,是依据曾做过的大量调查,了解到市民对于犬身高的视觉承受度,及其他部门对于大型犬的认定标准,并参照了其他地区的做法。      7月5日,为弄清“35厘米”规定出台的细节,记者致电北京市农业局。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任何答复。不过,该局一位工作人员建议记者联系北京市公安局了解此事,但公安局一位女性接线员又建议记者向农业局了解此事。据农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透露,如今想找到当初参与调研北京市禁养标准的专家很难,因为他们已从原先任职的农业局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调往各处。“不过当时的规定并非仓促出台,只不过时间过了这么久,难免存在一些漏洞。”该专家告诉记者,“35厘米”更多是从安全角度做出的考量。他回忆说,北京的一位送报员张某,曾在给玉渊潭公园内的北京都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送报时,被护院的两只大白熊犬咬伤;1岁的女孩赵某在万泉寺公园内被一只大丹犬咬伤。且很多大型犬容易使老人、孕妇、儿童产生恐慌感,一旦发起攻击很难被控制,伤人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记者查阅一份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城区家庭养狗率几乎为零;80年代,狗逐渐进入城区极少数家庭。1983年,北京市政府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角度出发,颁布了在城区禁养猪、狗、鸭等八种禽兽的规定。当时禁止饲养的主要是个头高大的看家犬,并不是品种名贵的观赏犬。1986年,市政府针对城区养狗数量的增加,颁布了《北京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禁止饲养烈性犬。从1991年开始,北京市养犬数量猛增,城区近郊区的狗约有2万多只,而很多由狗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据粗略统计,1991年约有3万人被狗咬伤;1992年增长为4万人;1993年更攀升至5万人。可以看出,为何具体定到了35厘米已不可考了,可能是拍脑袋得出的数据,但是考量的点是明确的,就是安全因素,35厘米以下的小狗看上去没有威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北京的35厘米决策过程已经不太清楚,但1994年至今20多年的标准已经成为了即成事实,不少其他的大城市在制定要养犬条例的时候,纷纷参照北京市的标准,如今以35厘米为限养线的城市越来越多。制度之所以要谨慎,是因为废除一个规定比制定出来难得多,在这个事情上体现得很明显。      这个标准无疑是武断的,养犬人最经常拿来反驳这个规定的就是广受世界人民喜爱的金毛寻回犬、拉布拉多犬、哈士奇、萨摩耶等犬种,均是选育已久,较为亲人,攻击性弱,适合作为家庭宠物的犬种,北京市内养的人也很多,因为被标准拦在外面,全部成了黑户。即便是人们普遍觉得是小狗的贵宾,其标准型的肩高也高于35厘米。而工作犬、导盲犬,也无一例外超过这个身高标准。35厘米的标准,低于犬类典型肩高。这导致养狗中只能采取白名单处理,即只有特定品种的犬只,在血统较纯正的时候才能满足这一身高标准。北京市比较常见的符合标准的犬,主要是玩具型贵宾、雪纳瑞、博美、比熊、京巴、八哥、蝴蝶犬等,外加因为腿短而符合35厘米标准的柯基。而如果血统不纯正,比如串种犬,小土狗,则很容易就超过35厘米的标准。领养狗狗的爱心人士,一不小心就走在了违法犯罪的路上。      关于北京市重点管理区目前有多少超过35厘米的犬只,没有权威的统计数字。这些狗狗全部是黑户。这种黑户的状态几乎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最最关键的是,超过35厘米的犬只就上不了户口,导致始终无法真正掌握辖区内犬只的完整情况,连户口都掌握不了,后续疾病防控、养狗行为管理无从谈起。从养狗的人来说,一些偏爱中型犬的人不得不保持黑户状态。而对于领养/收养普通小土狗的人,收养的很多狗都是品种普通的串串或者土狗,长大了之后体型还是超过35厘米,于是也只能黑户。从不养狗的人来说,时时能见到大型狗的现状也使人们对管理部门缺乏信任。不过,这种时时处于违法边缘的状态,也使养大狗的人自觉理亏,异常低调,大部分只在晚上出来遛,意外地使大狗的干扰减小了很多,养大狗的整体养狗素质好于养小狗的。      另外,提醒大家,一只金毛或者哈士奇在路上遛,在北京行政区内肯定不合规,不论是郊区还是重点管理区:      (五)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因登记、年检、免疫、诊疗等出户的,应当将犬装入犬笼或者为犬戴嘴套、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二、季节性治理      养犬条例规定的养犬主管部门是公安部门。公安部门管养狗,是94年第一部养犬条例严打养狗的思路下确定的。先不说杀鸡用牛刀,动用的强制力过大的问题,基层公安部门的警力水平、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局限,就决定了公安部门不可能做好这个事情。实践中,公安部门对于养犬管理规定,实际上就执行了两条:办证、抓狗,出现了非常怪诞的“季节性治理”。办证:没有办过狗证的人肯定觉得非常诧异的事情是,狗证并不是全年都能办的。具体来说每年的5月至6月,是犬证年检的时间,对于大部分地方的派出所来说,也只有这段时间有犬证指标可以用于办理犬证。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的派出所,办证并不要求事先免疫。很多派出所办完证就可以直接拿到免疫牌,不论狗狗实际有没有进行狂犬疫苗注射。而一个合理有效的控制流程,肯定应该是拿着免疫证明去办证和年检。至于制狗证的效率嘛,比制人类身份证还要慢许多。打狗:5月至6月这段时间也被养狗人称为“打狗季”,小皮卡警车会到处转悠抓流浪狗和没有狗证的狗,有进小区抓的、上门抓的,鸡犬不宁。过了打狗季,警车们又不干这事儿了,不仅狗证不查了,连流浪狗都不管了。从与派出所人员聊天获得的信息来看,一般而言,各个派出所都会收到收狗XX条、办证XX张的任务,各所完成了任务,也就懒得出去抓了。这种管理方式,显然和理想情况下养犬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想去甚远,形成了一种严打和放任并存的怪诞局面。公安部门管养狗,大致就只管上面这两件事情。至于遛狗要栓绳、要捡狗便便,要给狗狗打疫苗之类的,一律不管。而除了公安部门以外的其他责任主体,则更是不管。这种情况也是造成目前养犬人的行为缺乏规范的原因之一。所以规定了很多养犬细节,本应起到规范养犬行为的养犬条例,到最后只给大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养狗要交1000块保护费,不交就会被抓。      三、服务的缺失      这个也是题主问的,交这1000块钱得到什么服务了。养犬规定里相关的内容如下:      第十三条养犬应当缴纳管理服务费。      重点管理区内每只犬第一年为1000元,以后每年度为500元。      对盲人养导盲犬和肢体重残人养扶助犬的,免收管理服务费。对养绝育犬的或者生活困难的鳏寡老人养犬的,减半收取第一年管理服务费。      一般管理区的收费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养犬缴纳的费用集中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养犬管理工作以及管理工作所发生服务的费用纳入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因为没有仔细看过北京市预算情况,所以无法发表对这笔钱的看法。但现实中养犬人获得的服务,大体可以认为是没有。但是这方面,大家还是不要过多要求了,发展中国家嘛。市面上大量关于养狗的书籍都是日本、欧美人写的,可以看看里面别人的理念和社区的服务设施。      日本,高速公路休息区专门的遛狗场:

香港,普通的步道路边设置了专用的狗厕所:

我们国家毕竟是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事情要一步步来。毕竟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没有好到能够溢出为狗增添福利的程度。      最后,放上我的狗狗“班克”的照片。虽然只是一只不知道串了几代的小土狗,但仍然值得爱护。

      应邀添加高帅富狗子“爱豆”的照片,他的身价等于167只上面那只小土狗。

      两年过去了,幼犬都成长为了成年犬      班克现在长这样

美型的爱豆更美了,不过因为检查出只有一个蛋蛋,所以身价下跌到100只班克。

文章标题: 假如我是我们家族这一代的唯一独苗,我患有一种致死率五成的无法医治的遗传性疾病,是否应该要后代续香火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699.html
文章标签:独苗  这一  香火  致死  医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