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出伏”是指三伏最后一天还是三伏后第一天

时间: 2022-08-22 18:00: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出伏”是指三伏最后一天还是三伏后第一天

今年入伏是哪一天?中伏是哪一天?出伏是哪一天?

2021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

2021年入伏是7月16日,具体时间是2021年7月16日-2021年7月25日,共10天。

2021年出伏是8月24日,具体时间是2021年8月15日-2021年8月24日,共10天。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扩展资料:

一般来讲,出伏就代表着出了伏天,炎热渐消;而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天气应会越来越凉爽。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

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清嘉录》的作者顾铁卿:“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

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但“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2021年,夏至日是6月21日,入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8日,初伏7月27日结束;
中伏天数为10天(因为农历六月20日立秋,属七月以前立秋), 自7月28日至8月6日;
三伏(末伏)自8月7日开始至8月16日,8月17日出伏。
7月18日入伏,7月28日至8月6日为中伏,出伏是8月17日。

起伏,一伏,二伏,三伏各是哪天?

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为起伏,从这天开始起为一伏(有10天),从夏至起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二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起为三伏,也称末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此外,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也就更热。

起伏是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一伏(初伏)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二伏(中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三伏(末伏)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是三伏中最后的一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时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时间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入伏的时间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二伏(有的年10天,有的年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三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按照规定,一伏为10天,头伏、二伏、三伏,有些年份的中伏为20天,所以每年的“三伏”或为30天,或为40天。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例:2007年夏至是6月22日阴历5月初8 丁亥日。

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阴历6月初2 庚戌日。入伏(初伏)。
7月25日 阴历6月12日庚申日 中伏
8月8日阴历6月26日 甲戌日 立秋
8月14日阴历7月初2 庚辰日 末伏
8月24日阴历7月12 庚寅日 出伏

三伏是哪一天?有没有人知道?

三伏(three
decades
of
dog
days)是我国旧历(阴历)中所规定的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个相连时段。即头伏、二伏和三伏,统称为伏天或三伏。

“三伏”
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
”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
三伏天
”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名称

另称

介绍

  初伏
头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3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
伏天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更多>>

结束。

三伏”一般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那么一初伏是几天?

初伏(10天).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也叫“头伏”。
  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
初伏有固定的天数,为10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间。而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多喝开水、外出活动竟可能的避开中午、外出做好防晒、出门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也可以选择贴三伏贴。
7、8月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常出现在夏至后,小暑与大署之间,立秋后还有一段“秋老虎”。一般情况下,初伏是10天。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时段长短不完全一样,有30天,也有40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日期是怎样确定的?为什么有些年份伏天长?有些年份伏天短?其实,它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丑……每年的《农村年书》中登载着这样的日期。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初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2021年的初伏7月13日开始。
一般情况下一伏是十天:
头伏
、末伏都是十天,而俗语说的“冷在三九、热在
中伏
”的“中伏”有些年份是十天,有些年份是二十天,这要看当年
入伏
时间的早晚而定,而入伏则按照“夏至
三庚
入伏日”以及“立秋以后有一伏”,以此算来,今年入伏日为7月20日,“中伏”为十天。(而2021年入伏日为7月15日,“中伏”就有二十天。)

出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过了伏天,伏天结束。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

中伏的天数则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日期的迟早。

古代三伏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

出伏释义:
过了伏天。 伏天结束
2021出伏后气温升高“秋老虎”来临
8月20日也是三伏结束的时候,这也算是出伏了。出伏的意思,指的就是出了伏天,伏天结束,秋天快要来临。元代的竹蓑笠翁有诗云:“蚕一二眠催出伏,秧三四叶尚忧风”,是古诗文中对出伏的一道记载。
一般来讲,出伏就代表着出了伏天,炎热渐消;而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天气应会越来越凉爽。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文章标题: “出伏”是指三伏最后一天还是三伏后第一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48063.html
文章标签:是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