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请问“怛罗斯之战”中大唐到底出兵多少人呢

时间: 2022-05-29 18:01: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请问“怛罗斯之战”中大唐到底出兵多少人呢

唐朝怛罗斯之战中,详细的参与人物有哪些,具体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高仙芝(安西大都护)艾布·穆斯林(呼罗珊总督)
怛罗斯之战具体过程不详,基本是高仙芝领约三万大军翻越葱岭,至怛罗斯城下。与抢先占城的阿拉伯军开战。围城五日不下。黑衣大食军队与外雇军团共约二十万到达城下,从后袭击唐军。两军激战,相持不下。然而葛逻禄部雇佣兵见事不妙突然逃跑叛变,导致唐军步骑兵被分割,难以协同作战。唐军大乱,大食军趁机击败唐军。此战,大食军以数倍于唐军的代价惨胜唐军。(数据尚存争议)
唐军参战的将领是高仙芝,所部2万唐军。这2万唐军久经沙场,而且每个人都配备一批战马,军中有强弩等先进武器,机动性和战斗力很强。
阿拉伯部队参战的有15万人,虽然阿拉伯帝国也处于鼎盛时期,但战斗力不及唐军。
两军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怛罗斯一带交战。开战之初,唐军占据明显优势,但后来由胜转败,具体原因众说纷纭。唐军虽然失败了,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力也被大大削弱,但是阿拉伯侵略西域的步伐被阻止,为后来吐蕃势力进入西域创造了条件。

求干货,关于唐朝在怛罗斯之战中到底损失了多少人

通常有两种数据:
一、阿拉伯方面伤亡七万,唐军伤亡一万五千人
二、阿拉伯方面伤亡三万,唐军伤亡八千

怛罗斯之战的真实情况

如题,网上对于怛罗斯之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说法不一。有些人基于汉族本位观念,认为唐军以寡敌众,激励夸大阿巴斯军队数量。另一些人则认为阿巴斯军队数量不如唐军。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偏激者认为“盛唐时YY出来的”。我希望持各种说的人能拿出一些可靠证据(历史史料出处,相似条件下的对比),我参考一下,如果您的回答中肯客观,我会追加分。多谢!rn最后提醒,大肆粘贴其他人帖子中描写的战斗过程,而无自己观点者和依据支持者。属于网络剽窃,本人相当鄙视,尤其是匿名粘贴工,坚决不给分。
唐军的战斗人员不可能超过30000人,这倒是事实,高仙芝的安西都护府能绝对统领的兵力才24000人,而“九载,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西域诸国都不服了,怎么可能真心帮助。杜环的说法应当是包括了随军工匠、民夫。有人说高仙芝在安西都护府养了两万私兵,又说少数民族盟军3万,这是为了凑杜环7万人的说法。请想一想,鲜于仲通惨败南诏之时,杨国忠是怎么帮他补充兵员收拾烂摊子的?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靠的是抓壮丁。那高仙芝养2W私兵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食的兵力不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讲算是中亚联军,但是我个人认为大食兵力没有十七万,战死的也没有七万。

这场战争有文化扩张、相互碰撞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统治者炫耀武功,奸相边将以下贼上,为了高官厚禄,挑起边事,祸乱一方。杜甫的《后出塞五首》中有这么一句“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说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天宝初年,哥舒翰攻石堡城;天宝十年,鲜于仲通在剑南,安禄山在东北,以及高仙芝大败,都是唐将无事生非,炫耀武功招致大败。

探讨一个战争的性质,要放到一个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有人说怛罗斯之战是争夺势力范围的必然产物,把高美化成一个先发制人、开疆拓土的英雄;还说高攻杀石国是兵不厌诈。我看没有任何道理。别的不用多说,这样做的效果极差,“智取”石国,丧失人心;远征怛罗斯,遭到惨败,直接导致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响力丧失。高仙芝的行为只是他邀功请赏手段,是唐玄宗追求武功的恶果,是玄宗朝破化边境安宁的侵略战争的一个部分。

高仙芝背信弃义,贪图财宝,袭杀石国,导致唐朝在中亚地区人心尽失;尝到了甜头,又继续扩张,劳师远征,主动攻击他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7万人,带了那么多非战斗人员,他不是先发制人的防御战,而是处心积虑的侵略战)最终遭敌优势兵力围歼。
首先大食二十万唐军两万是比较扯淡的,这个是部分以败求荣皇汉想法。
历史上记载大体两种说法,一种是大食出兵两万,唐军出兵两万,我觉得这个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双方都没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第二种是 大食二十万,唐军七万,这个也是部分皇汉们吹嘘的资本,坐实大食二十万,唐军人数取第一种两万的说法
第三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实际古代战争,有辅兵和胁从作战部队,由于当时唐朝暴行,导致了中亚小国联合,小国联军战斗力是很弱的,大食看着有机可乘,跑过来做了领头羊,两万人说法也是可信的,大食仓促之间不可能调集重兵,更不可能未卜先知调来重兵长期等候,何况西边还有强敌需要防范,所属兵力加起中亚小国联盟大体十几万宣称二十万是有可能,唐军主力部队两万多也比较符合逻辑,加上小国协助作战以当时唐号召力凑齐七万差不多,还是那问题,小国出兵基本都是炮灰级别。高仙芝没想到大食插手导致惨败是很正常的。个人认为大食联军比唐军人数多了一倍,大体会有14 15万 唐军五到七万。 大食本国两万 唐军本国两万
从编制上来说安西都护府只有二万四的编制,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除非高仙芝准备造反否则不可能超过太多。
从财政的角度说 兵法云: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家家。。。。。。人不可能不吃饭吧,这个骗不了人
本土作战和远征的代价是不一样的。
不算一万多编外的仆从军。
一户一般5-8人,假如是严格二万四万编制的士兵那么就要17万户人家供养,大约等于85万人到136万人供养,恒罗斯之战是高仙芝向西奔袭了700里在石国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境内和阿拉伯帝国作战,多半是骑兵才能这样搞,养一个骑兵是步兵的四到五倍,按最少算意思是要340万人到544万人,安西都护府有那么的人吗?或者有那么的纳税人吗?要知道鼎盛时期整个唐朝也才6000多万人左右而已。
至于某些人说10万大军,那么至少要1360万人供养,这可能吗?
恕我直言,阿拉伯帝国很强大,但是这已然无法改变唐军不占优势的现实。但是我承认这些劣势本来可以小一点,但是奈何那个让游牧民族喊皇帝叫天可汗的唐朝已经不在了。阿拉伯也只是驰援边疆它国,没有理由拿出很多的兵力应对唐朝的进攻,更何况他们根本不清楚唐朝的强大。多也多不到哪里去。总的来说,我认为双方的军事力量都不差,但没必要非要比个高低。这场战役没有中央决策,没有长远打算,没有第一时间带来文化输入,也没有改变两个帝国的关系(阿拉伯出使这件事我觉得应该没问题)。而且这个战役是真的没有太大地影响唐朝,要不然高还能在新疆养精蓄锐?另外的话,即使是夸大以寡敌众的局面,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就有很多外国资料提到了阿巴斯王朝的兵力大于5万,就不一一列举了。主要是这个主题很没意思。你能因为阿拉伯这次战役代价比唐朝大就黑它?那隋唐征朝鲜半岛耗费那么多国力,就能说几年之内横扫蒙古高原和陇右的唐军不行?吹也好,黑也罢,都是历史观不成熟而已。战争不是打游戏那么简单。
唐朝军队个人认为 3W 比较合理,唐朝经营西域,也只是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不可能有太大规模的兵力;再加上唐朝的影响,中亚小国可能会派少量军队参加,拔汗那、葛罗禄雇佣兵等。所以总兵力3W比较合适。

至于阿巴斯王朝具体军队人数不清楚,有说法是17W,但个人感觉没有那么多, 10W(呼罗珊士兵,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阿拔斯王朝保护国的士兵)多比较可信。唐军初期占上风,之后转入僵持,直至最后溃败,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对方部队的数量。

个人认为安西精锐2W应该比较合理;至于杜环说的7W有个能是个预计数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可全信;中亚小国介于东西之间,形式比较微妙,不会轻易出兵支持哪一方,只有较大规模的国家才有可能迫于压力象征性的出点兵,所以我认为主力应该都是唐朝军队。阿巴斯的军队数量说法比较多,差距也比较大,实在是没有头绪啊~~~

怛罗斯之战,大唐算是失败者吗?

大唐军队与阿拉伯军队的这次大规模冲突,也是大唐帝国对外战争中的唯一的一次失利,主要是大唐军队轻敌所致,中亚每次战争都是大唐帝国先挑衅。大将高仙芝(朝鲜半岛高丽人)主动挑起战争,欺凌弱小,最后才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干涉。此战,阿拉伯帝国联合中亚、西亚60多个国家共计20万军队,唐朝军队3万,唐军被俘2万,只有7000人回国,阿拉伯人将中国造纸术传到西方,中国从此也开始渐渐走下坡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大帝国分别是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查理曼帝国。世界史将此战定为中国由强转弱的转折点,认为中国走向衰落转折点是在唐朝而不是清朝。但中国历史教科书好并没将此战列入学习内容,并没引起国人注意,因此许多国人都不清楚此战的意义,只认为大唐由盛而衰是“安史之乱”,结果使国人造成一种唐朝疆域好象还没清朝前期宽广的错误印象,同时也让人们认为也只有元朝的蒙古骑兵曾征服过中亚和西亚的假象,其实最早在唐朝就征服和统治过中西亚,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历史学家都如此认为的,如果没有出现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我坚信唐朝军队肯定可以横扫亚欧非三洲。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中全部过程仅记载为: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4]

据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役唐军出兵两万人,连带着周围番国的联军总共三万,长途跋涉去与大食在他们的城下决战,最后因为守在后方的番军临阵脱逃、而当是时大食人的骑军与后方发动突袭,被对方抓到空隙一口气打进了中军,这才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崩盘。

唐军面对阿拉伯联军二十万,沉着应战,令阿拉伯联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中,大约损失一万余人,其中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但仍有有数千余得以身还(从高仙芝还想与大食一决高下,就可以看出,唐军仍还有不少人)。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保住中亚心满意足,也未能进一步扩张。

这就是你所谓的被俘两万人?说起来后来不久,打这场仗的那位主将阿布。穆斯林就因所谓的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若非他手下的实力严重受损的话,怎么会被轻易被人找机会干掉了?想想民国时期的那些军阀和中央的情况,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罗斯之战后,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兵力损失殆尽,但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也许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
该死的安史之乱。
文章标题: 请问“怛罗斯之战”中大唐到底出兵多少人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9737.html
文章标签:罗斯  大唐  出兵  之战  多少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