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夷陵之战,蜀吴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人物

时间: 2023-11-26 09:01: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夷陵之战,蜀吴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人物

夷陵之战的过程,蜀汉与东吴有哪些行动

夷陵之战的具体经过

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史称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战争经过

前期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溪蛮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所谓的刘备前军四万人的说法,主要就依据这时孙权向曹丕写的求救信上所说的“刘备支党四万”)。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相持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

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带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

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六月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反攻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蜀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眼下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

因为当时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

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

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

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蜀军将领傅肜率部为之后殿,战至兵众尽死,傅肜壮气益烈。吴人谕之,想让傅肜投降。

傅肜骂曰:“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最终,傅肜奋战而死。

但是,提前出发的吴将孙桓部却走在了刘备的前面,截断了刘备回益州的要道。当刘备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时,差点被孙桓部擒获。刘备逾山越险,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又叫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向西的归路被吴军截断,黄权又耻于向吴军投降,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北进,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吴将步骘截击而死。只有向宠的军队特别完整从夷陵回到蜀地。

夷陵之战蜀吴各有哪些将领?这些将领能力如何?算不算大将或名将?

夷陵之战的本质是刘备对孙权偷袭荆州三郡、杀害关羽的回应,其目的是夺回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在襄樊之战结束一年多后,刘备才发动了夷陵之战,根本原因是持续2年之久的汉中之战严重消耗了蜀汉的实力,益州休整了2年时间,直到刘备称帝后的公元221年,才发动了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刘备一方的参战将领有:黄权、吴班、冯习、张南、陈式、辅匡、廖化、傅肜、向宠、沙摩柯、赵融、杜路、刘宁,谋士有马良。

蜀汉最大的名将就是关羽和张飞,220年初,关羽被东吴俘虏,随后被吴军杀害,首级被献给曹操,张飞在221年刘备准备征吴之前,被手下的张达﹑范强杀害,这两人带着张飞的首级投靠了孙权,关羽和张飞两人都直接或间接死于孙权之手。

马超也算是蜀汉名将,但是刘备不会重用的,马超自从投靠刘备之后,一直是位高权轻,刘备给予马超很高的虚名,马超的虚名地位在蜀汉排名第一,但没有任何实际权力,马超参与蜀汉的对外战争,基本上也无没有建树,夷陵之战刚刚结束不久,马超就病死了。

黄忠也算是蜀汉名将,可惜他太老了,并且在公元220年就去世了,魏延作为汉中太守,需要镇守汉中,这是蜀汉的北大门,非常重要,所以刘备也不能带魏延参战。

赵云都督江州,镇守蜀汉的东大门,事实上赵云在夷陵战败后起了重要作用,要不是他及时率军支援白帝城,刘备即使逃到了永安,也是有风险的,当时东吴将领潘璋和徐盛就建议攻打白帝城,后来由于赵云带来了援军,再加上蜀汉逃到白帝城的溃军加在一起,人数超过了2万人,白帝城又有长江天险和地形优势,所以吴军取消了进攻。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赵云等名将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参战,好像感觉刘备带领的将领几乎没啥名将了,其实并非如此。

刘备所率领的将领其实是蜀汉中基层名将,虽然与上述六人相比,名气上有些差距,实际上刘备所带的这些将领并不差,他们是在一系列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包括赤壁之战、入川之战、汉中之战,这是刘备手下军队的中基层骨干,是最有战斗力的将领。

1、黄权

黄权最初是刘璋手下将领,刘璋被刘备打败后,投靠了刘备,因为黄权有才能,受到刘备的重用,黄权在汉中之战出了很多计谋,被证明是正确的,定军山黄忠斩夏侯渊,也有黄权的功劳。

夷陵之战时,黄权被刘备封为镇北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在长江以前防备曹魏可能的偷袭,因为刘备与陆逊作战时,蜀汉军的北面没有屏障,再加上北面是曹魏的控制区,刘备也担心曹魏会趁机偷袭自己,所以派出黄权来防备。

结果刘备在夷陵前线大败,陆逊率领东吴军队围歼刘备,黄权及他的军队被遗忘在江东,同时被吴军断了归路,黄权不愿意投降东吴,因为双方是战争方,于是投降了曹魏,后来受到曹丕、曹睿两代帝王的重用,还成为曹魏第一个开府治事的将领,其才能不可谓不高。

2、吴班

吴班的来头可不小,他的族兄叫吴懿,他的族妹吴氏是刘备的皇后,吴班的父亲叫吴匡,吴匡是大将军何进手下的将领,何进被杀后,吴匡联合袁绍、袁术等人诛杀了何苗与所有宦官,后来吴家来到益州投靠刘焉,并与刘焉结为儿女亲家。

刘备夺了益州后并娶了吴氏为皇后,吴班算是刘备的舅子,带点亲戚关系的,夷陵之战时,吴班是前锋,同时还率领水军,吴班最初在秭归打败了吴将李异、刘阿,随后与陈式一起推进到夷陵地区。

吴班还率领数千人在平地诱敌,由刘备率军埋伏在一边的山谷中,但被陆逊看破,夷陵大败后,吴班与刘备一起平安逃回白帝城,吴班后来还参与了诸葛亮的北伐。

3、冯习

冯习是荆州南郡公安人,大概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投靠的刘备,随刘备入川作战,参与了与刘璋的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在夷陵之战中,冯习是刘备手下的头号将领,统帅诸军作战,其地位仅次于刘备。

冯习在夷陵之战还作为前锋出战,与吴班一起打败了李异、刘阿等人,一直推进到猇亭,刘备被打败后,冯习作为诸将之首战死沙场,他从荆州开始跟随刘备,时间长达十余年左右,除了关张马黄赵魏之外,冯习算是刘备的头号大将。

4、张南

张南的经历与冯习相似,都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投靠刘备的,跟随刘备入川作战,参与了一系列战役,在夷陵之战中,张南为前锋,与吴班、冯习一起作为先头部队,打败了吴将李异、冯阿,双方在猇亭决定时,张南仍然是前锋。

刘备大败后,张南战死沙场,张南数次充当前锋,一般军中的前锋都是作战勇猛者充当,可见张南在蜀汉军中也算一员猛将。

5、陈式

陈式出身不详,他第一次在史书上的记载是参与汉中之战,陈式率领十余营军队攻打马鸣阁道,对手是徐晃,陈式及其指挥的十余营被徐晃打败,死伤惨重。

第二次记载是陈式在夷陵之战跟随刘备作战,当时陈式率领的水军与吴班一起进攻,后来由于天热,刘备命令水军上岸,就没有陈式的记载了,但是陈式平安回到了蜀汉。

陈式后来还参与了诸葛亮的北伐,并取得了夺取武都郡与阴平郡的战绩,陈式的地位在蜀汉军中应该低于吴班、冯习等人,高于张南及其他人。

6、辅匡

辅匡是荆州襄阳,211年前投靠刘备,跟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作战,之后被任命为巴郡太守,作为一郡之守,辅匡地位并不低,刘备称帝后,辅匡被任命巴东太守,以别督的身份跟随刘备参与夷陵之战。

刘备大败后,辅匡又跟随刘备安全退回蜀汉,刘备去世后,辅匡被命令为镇南将军,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7、廖化

廖化是荆州襄阳人,担任过关羽的主薄,关羽兵败被杀,廖化先投靠了东吴,后来带着母亲一直向西逃,逃到了秭归遇到了东征孙权的刘备,刘备非常高兴,为廖化的忠心与孝顺感动,并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

夷陵之战时,廖化以别督身份跟随刘备作战,刘备大败后,廖化又跟着刘备逃回蜀汉,之后廖化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的那一年,有句名言就是说廖化的,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到了蜀汉晚期就是大将。

8、傅肜

傅肜是荆州义阳人,今湖北枣阳人,蜀汉将领,参与了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傅肜负责断后,掩护刘备逃走,东吴招降傅肜,傅肜不仅不投降,反而破口大骂,战死沙场,他是夷陵之战中英勇战死而且忠心耿耿的将领。

9、向宠

向宠是襄阳宜城人,刘表去世后,跟随其叔父向朗一起投靠刘备,夷陵之战中,向宠跟随刘备伐吴,刘备大败,向宠也逃回蜀汉,不同的是,向宠所率领的人马毫发无损,光是这一点,就让刘备及诸葛亮刮目相看,要知道整个蜀军溃败,几乎全军覆没,向宠手下却没有损失,这简直是奇迹。

向宠的名字后来上了诸葛亮《出师表》中,受到诸葛亮的表扬,还被诸葛亮任命为中领军,相当于京城的禁卫军统领,后来向宠在平定汉嘉之乱时,战死沙场。

10、沙摩柯

沙摩柯是五溪蛮夷的首领,生活在湘西及贵州、重庆、湖北三省市交界处,刘备派马良送给沙摩柯财务和粮食,并任命官职,让他率领蛮夷参与刘备的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后,沙摩柯战死沙场,作为五溪蛮夷的首领,沙摩柯绝对算得上大将。

11、赵融、 杜路、刘宁

赵融、 杜路、刘宁这三人的名字出现在夷陵之战中,仅仅是一笔带过,赵融应该是战死沙场,杜路和刘宁投降了东吴,他们只能算蜀汉军中的普通将领。

12、马良

马良是马谡的兄长,209年被刘备征为从事,跟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作战,曾出使过东吴,夷陵之战时,马良受命联络五溪蛮夷,鼓动对方参战,马良成功完成任务,但因为刘备在夷陵战败,马良在撤退途中被吴将步骘截击杀死。

马良当时的官职是侍中,是刘备的近臣,只能算谋士。

这些参与夷陵之战的将领中,称得大将的人有:黄权、吴班、冯习、张南、陈式、廖化、向宠、沙摩柯,但都算不上名将,因为他们都没有成名的战绩,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战绩。

陆逊一方参战的将领有:孙桓、朱然、潘璋、徐盛、韩当、诸葛瑾、骆统、周胤、步骘、李异、刘阿。

东吴方面称得上大将的有:孙桓、朱然、潘璋、徐盛、韩当、诸葛瑾、骆统、周胤、步骘。但称得上名将的只有:朱然、潘璋、徐盛、韩当、步骘五人。从阵容上看,东吴将领的知名度远远高于蜀汉。

孙桓是孙权同族的侄子,参与偷袭荆州之战与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孙桓镇守夷道,受到蜀军的猛烈进攻,陆逊并没有派人支援他,孙桓依然顶住了蜀军的进攻,在东吴反攻之时,孙桓跑到了刘备的前面,差一点俘虏了刘备,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桓也因病去世了。

朱然是朱治的外甥,朱治是孙坚手下将领,后来跟随孙策,朱然年少与孙权一起读书,孙权掌权后,朱然因为才能得到孙权重用,参与了孙权时期大多数战争,吕蒙在偷袭荆州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朱然代替了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朱然协助陆逊大败刘备,曹丕伐吴时,朱然镇守江陵,打败了魏军的进攻,名声大振,朱然后期参与了东吴的大多数战争,成为孙权晚期的军事统领,公元249年,68岁的朱然正常病逝,朱然参与了孙权掌权后的大多数战争,称得上名将。

潘璋在公元196年就开始跟随孙权,孙权掌权后,潘璋也得到重用,215年,潘璋跟随孙权攻打合肥,张辽攻打孙权大营时,潘璋当场斩杀逃兵,阻止吴兵的退却。219年,潘璋与朱然偷袭荆州,并切断了关羽的退路,其部将马忠在临沮俘虏了关羽,不久斩杀关羽。

夷陵之战时,潘璋跟随陆逊大破刘备,其部将斩杀了刘备的大将冯习。潘璋还建议孙权继续攻打身在白帝城的刘备,孙权拒绝了。潘璋还参与了抵御曹丕伐吴的战争,孙权称帝时,潘璋被任命为右将军,234年 ,潘璋因病去世,潘璋也算是名将。

徐盛是孙权提拔的将才,最初担任县令,抵御黄祖,曾大败黄祖之子,215年,徐盛参与合肥之战,被张辽打伤,连兵器也丢了,其部下出现逃兵,217年,徐盛随孙权参与了濡须坞之战,徐盛独自率领大军在岸边杀伤大量敌人,击退了曹操。

夷陵之战,徐盛跟随陆逊大败刘备,并与潘璋一起建议孙权攻打白帝城,但被拒绝,徐盛还参与了曹丕数次伐吴的战争,孙权称帝前,徐盛去世,徐盛参与了孙权掌权到称帝时期的大多数战争,算得上名将。

韩当是河北人,是东吴三朝老将,跟随过孙坚、孙策、孙权,参与了孙坚讨伐董卓的战争,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以及孙权时期的大多数战争,参与过赤壁之战,协助周瑜打败曹操,参与了夷陵之战,打败了刘备,直到227年病逝,韩当也算得上名将。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200年前后投靠孙权,担任过县长、长史、司马等职,跟随吕蒙偷袭荆州,之后被任命为南郡太守,221年,诸葛瑾参与了夷陵之战,因功封为左将军,还参与了抵御曹丕的战争。

孙权称帝时,诸葛瑾被封为大将军,可见他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大将军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诸葛瑾的特长在文的一面,而不在武,但是并不影响其受孙权信任与重用,241年,诸葛瑾病逝,总体来说,诸葛瑾称作大将没问题,称名将不够,他没有多少打仗的战绩。

骆统是浙江义乌人,20岁投靠孙权,其人文武双全,因此受到孙权信任与重用,214年骆统跟随孙权北征合肥,无功而返,28岁时,骆统升偏将军,221年,骆统跟随陆逊参与夷陵之战,并为陆逊在各将领之间担任一些协调工作。

夷陵战后,骆统看出形势发生变化,阻止潘璋、徐盛等人攻打白帝城,建议孙权要防备曹魏,这一正确建议为孙权所采纳,随后不久,曹丕征吴,骆统率军在濡须坞协助朱桓,此战中,骆统杀了魏将常雕,立了战功。几年后,骆统去世,他算得上东吴大将了。

周胤是周瑜的儿子,天生顶着父亲的光环,还娶了孙氏的宗室女子为妻,靠着父亲生前的战功而封侯,周胤虽然参与了夷陵之战,但其人没啥才能,而且还沉迷酒色,后来因为犯罪被贬为平民,诸葛瑾、步骘为其求情,才免于承担罪行,周胤连大将也算不上。

步骘在孙权掌权时受到提拔,210年,步骘率军平定交州,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功绩,夷陵之战时,步骘在长沙协助陆逊对刘备作战,并平定了荆南的叛乱,孙权称帝后,步骘担任骠骑将军,算是东吴的名将了。

李异参与了219年偷袭荆州的战役,李异当时率领水军,镇守在秭归,夷陵之战时,被刘备的先锋打败,后来刘备大败,李异参与了围攻刘备。刘阿只知道他参与夷陵之战,其他事迹没有记载,李异、刘阿两人算是东吴的普通将领。

从双方的阵容来看,刘备阵营没有名将,只有大将,而且多是中基层骨干将领,而东吴阵营既有大将,又有名将,大将与名将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只是名气比刘备那边大了一些,论战斗力双方是差不多的,至少夷陵之战初期,蜀将一直进展顺利,只是刘备在夷陵犯了大错误,才导致蜀军战败,并非蜀将作战不利失败的。

刘备,关飞,马超,赵子龙,张南。将领里的能力都不错。算的,这些将领打过很多场仗。
吴班,张南,廖化,辅匡,赵融,刘宁,黄权,杜路,冯习等等,这些都是当时特别厉害的将领。这些将领的能力也是相当强的,但是算不上是大将或名将。
陈式,杜路,向宠,吴班,黄权,这些将领的能力都是特别强的,也算是大将,军事谋略很强。

夷陵之战刘备统领兵马伐东吴带了哪些谋士猛将呢?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轻率大军伐吴,此战历史上称“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最终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此战的失败也使蜀汉势力一落千丈。

刘备的蜀汉集团谋士武将都堪称三国历史上顶尖的存在,巅峰期的蜀汉集团谋士有卧龙、凤雏加法正;武将有“五虎上将”,都是万人敌的存在。但是到了夷陵之战时,刘备曾经庞大的蜀汉集团大打折扣,谋士凤雏、法正,五虎上将关羽、黄忠都已不在,夷陵之战初期,张飞被害,也就是说张飞也没有参加夷陵之战。那么夷陵之战随刘备出征的都有谁呢?

首先诸葛亮并没有出征,五虎上将剩下的两位也没有出征。看似厉害的角色都没有出征,是不是夷陵之战刘备的蜀汉集团是不是很弱呢?其实不然,随刘备出征的团队头领一点也不弱。看看都有谁。

吴班。

蜀汉将领,此人为人豪爽,后官至骠骑将军。夷陵之战首站便打败陆逊,后来随诸葛亮多次北伐,打败过司马懿,立下赫赫战功,称之为名将一点也不为过。

冯习

冯习也是刘备的老班底,夷陵之战是军中的二把手,大都督。这个位置本来是张飞的,但是张飞出了意外,能顶替张飞的人,起码资历够,有能力,而且深得刘备信任。战死与夷陵之战。

张南

荆州的便跟随刘备,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张南在夷陵之战中战死沙场。

冯习忠无二,张南义少双。沙场甘战死,史册共流芳。

黄权。

文武双全,是刘备谋士团的一位,虽然名气没有卧龙凤雏大,但是黄权也相当出色。汉中之战为刘备多次献计,黄忠斩杀夏侯渊就是出自黄权的计谋。黄权在夷陵之战战败后投降曹魏,后来司马家族掌权后,黄权深得司马懿重用,司马懿曾写信给诸葛亮夸赞黄权。

沙摩柯

东汉末三国时期五溪蛮首领,是刘备重金邀请他一起进攻东吴的。战死与夷陵之战。

还有马良,赵融都是有名的将领,都战死在夷陵之战中。

随刘备出征夷陵之战的将领实力并不弱,他们奋勇杀敌,誓死不降,展现了武将刚毅的一面,夷陵之战战败的原因有刘备的大意轻敌,也有陆逊的沉着稳定,夷陵之战的战败也导致蜀汉集团实力一落千丈,进而导致了诸葛亮北伐之时能用之人非常少,最终导致了蜀汉成为三国最早灭亡的国家!

蜀汉有哪些人参与了夷陵之战?

日常祝新春快乐,过节的气氛真的很浓诶。本篇稍稍回归正题,都说蜀汉在夷陵之战损失惨重,那么蜀汉的参战者有哪些人呢?
先列个17人大名单:刘备、吴班、冯习、张南、黄权、辅匡、马良、沙摩柯、赵融、廖化、傅肜、李朝、程畿、王甫、陈式、杜路、刘宁。再加上一个3人组成的替补阵容:马忠、赵云、杨仪。突然有种列足球比赛名单的感觉......
大过年的,打打杀杀的多不好,所以本篇只是单纯的考据。
刘备,战事的发起者,这一战是他最后的一曲,然而演砸了。
冯习、张南,一个作为大督,一个作为前部,他们记载确实少,但不代表才能平庸,只是他们的舞台很糟心,没能展现自身的光芒。
“亦自荆州随先主入蜀,领兵从先主征吴,与习俱死”——《季汉辅臣赞》
辅匡、赵融、傅肜róng,辅匡作为幸存者后来官至右将军,赵融没有后续记载,大概和傅肜一样,醉卧沙场咯。
廖化,本名廖淳,关羽兵败时他归降吴国,后来装死跑路,听闻刘备东征,就跑到秭归会和去了,见证了蜀汉后期风风雨雨的一位。
“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三国志·陆逊传》
吴班、陈式,一开始吴班还被派去作诱饵,大概与刘备的部署有关,这两人都是幸存者。
“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华阳国志》
程畿jī、王甫、李朝,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甫交代在秭归,程畿交代在水上,李朝作为李氏三龙之一,坚持到了永安才故去。
“随先主征吴,军败於秭归,遇害”——《季汉辅臣赞》
“追人遂及畿船,畿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季汉辅臣赞》
“随先主东征吴,章武二年卒於永安”——《季汉辅臣赞》
马良、沙摩柯,马良去召唤了五溪蛮参战,沙摩柯是作为胡王参战,都没回来。
“会先主败绩於夷陵,良亦遇害”——《三国志·马良传》
“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三国志·陆逊传》
杜路、刘宁,参战,然后降吴,他俩记载就不放了,省得有歧义。
黄权、庞林,刘备战败,他们的归路被阻,又不愿意降吴,就投了魏国。
“统弟林,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三国志·庞统传》
向宠,都是败退,向宠的部队保存得很完好,受到表扬。
“秭归之败,宠营特完”——《三国志·向朗传》
马忠、赵云,这俩人作为替补,其实都出兵了,只能说他们在路上,但都没赶战事上。
“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三国志·马忠传》
“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杨仪,挺奇怪的,刘备东征时他和刘巴闹矛盾,这时候杨仪是尚书,刘巴是尚书令,怕不是刘备带上了自己的尚书台...
“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三国志·杨仪传》

三国中魏、蜀、吴 有哪些大将和著名的战役

5.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擒杀,荆州为孙权所有,刘备在巴山以东的势力全部消亡。为挽回既得利益,并为关羽报仇,不顾大臣劝告,决意东出,令车骑将军张飞自阆中(今属四川)会师江州(今重庆)。张飞出发前被部将刺杀,刘备仍令诸葛亮留成都,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自统大军于七月东征。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八月再次遣使称臣。曹魏趁势封孙权为吴王,加紧离间孙、刘。孙权接受封王,同时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桓等部5万人拒蜀军;令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守益阳(今属湖南),企图阻止武陵(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一带)土著部族助蜀。当4万蜀军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属湖北)时,陆逊针对蜀军势盛、求胜心切以及地形于己不利的状况,采取先让一步、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令守将李异、刘阿率部退至夷陵成亭(今湖北枝城北,长江东岸)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将几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疲惫蜀军。次年正月,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南渡,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夷道(今枝城)一带连营,坐镇I亭指挥;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至夷陵北,与吴军相拒,兼防魏军袭击;派侍中马良进至武陵郡,接应反吴投蜀的部族首领沙摩柯,争取更大支援。当刘备遣前部督张南围孙桓于夷道时,吴军众将请求陆逊派兵救援,陆逊知孙桓得人心,且夷道城坚粮足,坚持不予分兵。蜀军频繁挑战,吴将急欲迎击,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有的老将和公室贵戚出身的将领企图各行其是,欲贸然出动,陆逊绳以军纪,严加制止。刘备埋伏8000蜀兵于山谷,派吴班在平地扎营,企图诱陆逊出战。陆逊识破其计,仍不与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远道出师,速决不成,且营地分散,运输困难,兵疲意懈。时值暑热,刘备将水军移驻陆上,失去主动。闰六月,陆逊认为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继令诸军乘势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闻讯,亦弃夷道北走,受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即令水军封锁江面、孙桓等扼守夷陵道,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进而各个击破,火烧连营,克营40余。蜀军死伤惨重,将领杜路、刘宁投降,大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西北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歼蜀军数万。刘备领余部趁夜向西突围,后卫将军傅肜等被吴军斩杀。刘备军退向秭归,并令驿人于险道上烧铙铠阻塞道路以断后。吴军将领纷纷请战欲大举追击。陆逊为防曹魏袭吴,仅派李异、刘阿跟踪至南山(指秭归南岸之山)。黄权因归路被吴军截断,率众投魏。刘备收集散兵后由秭归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李异、刘阿于八月还守巫。次年四月,刘备病亡。 6.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投靠蜀,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自己也亲自到达长安坐镇。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抢先占据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不听副将王平的苦告,把军队驻扎在附近小山,同时让王平在附近驻扎;张合到达街亭后,分一部分兵马阻止王平与马谡合兵,自己带领主力把马谡军队围在山上,同时命令放火烧山;马谡大败,不敢见诸葛亮,而逃回成都,后病死在狱中。蜀军失去街亭后,基本为张合所钳制,无法突破张合防线;而东线的赵云部也为曹真的优势兵力所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在北伐前,大将魏延提出由他带领5000精兵从斜谷出发抄近路直取长安,为诸葛亮所拒绝。 当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为吴所败,关中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着,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南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蜀军粮草不足,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援;诸葛亮只得命令退回汉中,设伏兵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陈寿之父)取武都、阴平两个小郡。第三次北伐虽然是获得了两个郡,但无法扭转被动的劣势。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据点祁山。曹睿命令司马懿、张合等带大军迎战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王平领一部分人马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与司马懿决战;在路上击败曹魏凉洲牧郭淮部,抢收当地小麦当军粮。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补给线漫长而艰辛,于是坚守不出;后诸葛亮设计败司马懿,司马懿更是坚守不出。但蜀军由于负责后勤的第二号实权人物李严(李平)粮草供应不上,而假传后主命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命令大将张合追击,张合抗议,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张合为诸葛亮所置伏兵射杀;第四次北伐也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经过3年修养生产的蜀军,一改过去从祁山出发的老路子,从斜谷出兵,同时发函让孙权配合作战;曹魏也司马懿带领大军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到达五丈原后,为了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在当地进行屯田;孙权军队也为魏明帝曹睿亲自带领大军击败,孙权退回建业;司马懿知道蜀军不可能长期作战,也采用坚守不出的老办法等待蜀军粮尽而退,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还是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病重;诸葛亮抛开副统帅魏延与姜维、杨仪等商量后事。诸葛亮死后,以杨仪为主帅,让魏延殿后;魏延与杨仪不合,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和儿子逃回成都路上被杨仪派马岱所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失败便告终。 7、关东联军伐董卓 8、淮南之争 9、曹魏灭蜀吴 10、西晋统一中国
求采纳
文章标题: 夷陵之战,蜀吴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人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709.html
文章标签:之战  动了  人物  吴双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