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太宗为什么认为诸葛亮不如魏征

时间: 2022-05-18 00:59:4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唐太宗为什么认为诸葛亮不如魏征

魏征和诸葛亮有什么共同点

魏征和诸葛亮政治品德的比较

1 君臣关系

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关系堪称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绝。刘备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孔明,成就三分天下之功,临终举国托孤,而诸葛亮也终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陈寿称赞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规”。古今之盛规,是当之无愧;君臣之至公,今日看来则说法欠妥。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封建社会,天下是一家私产。刘备托孤于孔明,并非以天下为公,而是希望诸葛亮为刘家私产尽心极力。虽然如此,诸葛和刘备之间信任和竭诚的君臣关系,实为封建历史上难得。

魏征和李世民的君臣关系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绝,是虚心纳谏和直言敢谏的关系。

从魏征身上体现的是远见卓识和胆略,从唐太宗身上体现的是君王的大度和明智。唐太宗把自己比作璞玉和金矿,把魏征比作良工,颇带有一点民主色彩,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但他毕竟是封建帝王,魏征死后因故受到猜疑,墓碑被倾倒。后来征辽失败才又记起魏征,因而反悔不已。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这样的绝代君王,也免不了历史的局限性。

2 政治品德

诸葛亮和魏征的政治品德都是高尚的,但是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诸葛亮可以用忠贞二字来概括。主要体现在对复兴汉室的理想的执着追求,并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引起后人一唱三叹,形成了他在历史上的独特的形象,无人可与伦比。千年以来,最令人传颂不息的是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表》则是诸葛亮个人的思想自述,光照千秋。

当然也有人对诸葛亮六出祁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是专业的历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看法是,六出祁山正是诸葛亮之所以成为诸葛亮的原因。

诸葛亮的忠贞还体现在他对庸懦的后主的态度上。

博客中看到论及诸葛亮的文章,说他贬斥李严,架空后主,其实是个大权独揽的权臣。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诸葛亮非霍光,更非王莽,也不是明代的张居正,诸葛亮就是诸葛亮,现代人又何必对古人妄加猜测呢?

一般说来魏征的特点是直言敢谏。但我感到,在直言敢谏的背后是通晓为政之理和洞察人主之心。否则的话,怎么能常常打动雄才大略、文武兼备的唐太宗呢?魏征的忠臣、良臣不同之说,既是人臣为政之理,也是他的心曲自诉,我想这些话一定深深印入唐太宗的心坎里去了。《魏征传》中写到,唐太宗说“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魏征的代表作可以说是《谏十思疏》和《谏十渐疏》。这两篇奏章写于贞观中期,贞观之治的辉煌局面已经形成,唐太宗志满意得、群臣歌功颂德之时。魏征能及时指出其渐怠、渐骄的倾向,防微杜渐,不可谓非远见卓识。难怪唐太宗要“虚襟静志,敬伫德音”了。

魏征和诸葛亮一样,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但是诸葛亮高卧隆中,三顾而出;魏征则几易其主,最后才遇上李世民。这对魏征来说实在是个遗憾。但我感到魏征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而是最初没有遇到明主。进十策说李密,李密不能用;劝李建成早为之计,建成无雄才大略而不能为。最后遇李世民,终成良工与金的关系。管仲射齐桓公中钩,齐桓公用之而霸天下,成为后世美谈,有谁会去责备管仲呢?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不是历史上的又一美谈吗?

忠臣,敢于纳言。
都希望国泰民安,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有智慧,忠心
都是领兵的好手
男人!!!

关于贤臣良将的故事。

稷[jì]与契,都是上古的名人,是尧舜时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大臣。稷播种百谷,教民稼穑,为农耕之始祖,后人尊他为农神或谷神; 契负责教化和礼仪,使人们知“五伦”,明礼仪,做到“九族既睦”。二人辅佐尧舜,助禹治水,恪尽职守,深切关怀百姓疾苦,见人有饥饿或溺水,如同身受,有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解救天下苍生危难为己任。稷与契也分别是古代周族与商族的始祖。

魏征进谏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于是便下令停止执行征召中男入伍。同时奖赏魏征金瓮一口,以资鼓励。

在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敢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出去,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还又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魏征对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以后很注意节俭。

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暗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和唐太宗相处十七年,一个以直言进谏著称,一个以虚怀纳谏出名,尽管有时争论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太宗也能按治道而纳谏,这种君臣关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魏征成为唐太宗预防自己犯过的一面明镜,这充分体现了魏征在唐太宗治理国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魏征以直谏著称,但并非不讲究进语艺术,他有时也能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的开导太宗,使其醒悟改过。

贞观十一年,太宗到洛阳巡视,魏征随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阳宫西苑宴请群臣,又带群臣泛舟积翠池。太宗指着两岸的景色和宫殿,对大臣们说:“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宫殿园苑遍布京都,结果官逼民反,身死异乡。而今这些宫殿、园苑尽归于我。炀帝亡国,与佞臣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魏征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为戒,理固当然;望陛下以炀帝为鉴,则国家太平,万民幸甚!”唐太宗一听魏征之言,觉得很有道理,主张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赋诗助兴,群臣恭请太宗先赋,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声吟道:

日昃玩百篇,临灯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
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天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这首诗,太宗命名为《尚书》,他以《尚书》中的骄奢淫逸的昏君为例,指出他们身败名裂、国破家亡是由于作恶多端,咎由自取。那些克己俭朴、勤政爱民的明君,尽管在历史上不多,但却名垂千古、青史流芳,这就在于他们注意修养,不断做好事,为民谋利所致。太宗此诗,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立志做一个“克己明君”的襟怀。群臣一听,齐声赞颂。太宗要求群臣逐一赋诗,魏征当仁不让,立赋《西汉》一诗,他朗诵道: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这首诗,魏征以西汉初年几个有作为的皇帝高祖、文帝、景帝、武帝为例,说明帝王贤明,勤劳国事,既建武功,又修文治,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魏征希望太宗向刘邦等帝王学习,既“受降”于秦王子婴,建灭秦之武功;又礼遇儒生叔孙通,开文治之基业。太宗聪颖过人,一听此诗,便知魏征暗含讽意,他激动的说:“魏征忠心耿耿,不仅以奏疏谏我,而且赋诗时,又以礼仪开导于我,真可谓知古德的忠直之臣。”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很高。有一次,他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个更为贤良?”岑文本说:“诸葛亮才兼将相,魏征不如他。”太宗却说:“魏征以仁义之道辅佐我治国,希望我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就此而言,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并论。”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征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望采纳~~
魏征的故事。望采纳。
将相和 廉颇和蔺相如

同样都是三国的优秀军事家,为什么诸葛亮要比司马强?

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还是超凡的政治家、外交家,蜀汉在他的治下虽然屡屡兴兵北伐,但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太大的增加。北伐战争中,诸葛亮则从最初的军事经验略有不足,迅速成长为一代名将,五次北伐越打越好,以一隅之兵力打得优势魏军龟缩防守。

唐朝的开国君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诸葛亮的粉丝,《新唐书·魏征传》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发问:“魏征和诸葛亮谁更贤能?(征与诸葛亮孰贤)”
宰相岑文本接过李世民的话,回答说:“诸葛亮不仅仅是个好丞相,而且是军事家,魏征的才能没法跟诸葛亮比。(亮才兼将相,非徵可比)”再譬如李靖,历代武将中的诸葛第一吹:“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兼善者如孙武、卫青、诸葛亮廖廖数人耳。”
到了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修撰《晋书》,主持修书的两个人,也是诸葛亮的铁粉,为了写《晋书》,这俩人就先开始翻《三国志》,翻着翻着,就翻出了事。

比为政能力,诸葛亮碾压司马懿。比道德人格,更是秒的司马懿渣都不剩。就好比学渣碰瓷学神,最强的一科还比不上人家最弱的一科。这么个表现,哪里来的底气跟诸葛亮争“千古流芳”的名号?
别说跟司马懿比了,就是茫茫华夏五千年,也很难找到几个皇帝、文臣、武将、人民这几大群体,不同阶级全都赞誉的人。诸葛亮其实不需要我们评价他什么,一千八百年以来,对他的评价已经足够多了,给他评价的人排面也都足够大了!

我很认真地查了司马懿的各类史评,排面最大的也就是房玄龄!
而且评价就是那句最出名的“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更遑论会有各类诗词歌赋的盛赞,和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王羲之李世民康熙乾隆等等各位大佬排着队的说什么“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相比简直就是吊着打。而且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魅力覆盖了全阶层,几乎可以上升到人性与道德层面的完美,所以三皇五帝文臣武将黔首百姓都对他盛赞不止!

个人认为诸葛武侯乃我华夏几千年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做到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的完人!实乃我中华民族智慧忠诚德行的典范化身,自当受后代子孙万世敬仰而无愧矣!对皇帝来说,他是鞠躬尽瘁的忠臣。对文臣来说,他是为政有序的智者。对武将来说,他是进退如风的武侯。对人民来说,他是公正无私的贤相。

这是因为诸葛亮是非常正义的,同时他的能力非常的强,特别的聪明,有很多的手段,在军事领域方面非常的有造诣,诸葛亮有非常大的格局,有大局观念,所以要比司马懿强。
因为诸葛亮本来就是特别有头脑,而且随机应变能力是特别强的,特别神机妙算,考虑的比较多。
因为诸葛亮非常聪明,而且精通天文地理,所以诸葛亮比司马强。

有着千古第一忠臣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诸葛亮被称为封建时代的第一忠臣,这个“忠”,内容其实很丰富,不是对刘备父子的“私忠”,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这是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诸葛亮,蜀汉丞相,史书中称他为“伏龙”,小说中称他为“卧龙”。龙,《说文解字》说: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诸葛亮已经离世近1800年了,世人对他的纪念和评论从未间断。《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归葬定军山不久,蜀汉各地民间祭祀诸葛亮活动便开始,各地纷纷向朝廷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但这与礼制不符,所以朝廷没有批准。根据汉朝礼制,臣子当配享太庙,也就是列席于帝王庙堂里,祭祀应前往太庙。诸葛亮不是帝王,为他立庙不符合礼仪。

太庙庄严,普通百姓又去不了。于是,当时有很多百姓在清明节以及诸葛亮祭日等节令时在道路边私祭。《襄阳记》记载:“百姓遂园时节私祭于陌道。”这种民间祭祀活动越来越多,蜀汉步兵校尉习隆、尚书郎向充便上表后主,再次请为诸葛亮立庙祭祀。蜀汉景耀六年(263),后主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这就是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阳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镇西将军钟会便率军攻占了汉中。虽是敌对的双方,邓艾对诸葛亮也相当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军将士不得在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后来,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之风由沔阳传到汉水中游的襄阳以及蜀中各地,诸葛亮曾生活过、去过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这在古代名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西晋泰始十年(274),《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向晋武帝进呈《诸葛氏集》,其中说到百姓对诸葛亮的追思,说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粱、益之民,咨述亮者,富犹在耳。”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以后历代,晚唐时孙樵云曾说,诸葛亮已经死了500年,百姓对他的思念和纪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节汉中等地对诸葛亮的民间祭祀。



与祭祀活动相映衬的,是有关诸葛亮的民间传说逐渐盛行。《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阳到江州一带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坠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间认为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预兆。 有一本叫《异苑》的杂著,说蜀郡临邛县有一口火井,汉室兴盛时火焰旺盛,到后汉桓、灵之际,国运渐衰,火势也渐微。后来诸葛亮到这个地方看过一眼,火势立即恢复了旺盛,诸葛亮死后,这口火井随之渐弱,到蜀汉灭亡的那一年,人们把火投进去,火井反而灭了。

在大量民间传说中,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数百上千年的后事,比如隋唐时期流行在滇、黔一带的故事,说孔明逆知隋朝大将史万岁远征云南的事。《蜀古迹记》中记载了诸葛亮准确预见了800年后北宋曹彬入蜀欲毁武侯祠等离奇传说。《蜀破獍》中记载诸葛亮竟能预知明末清初张献忠拆毁成都东门锁江桥塔而后殒命。这些传说折射出一种心理倾向,表现出历代百姓对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与民间私祭盛行一样,历代朝廷都给了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晋朝,封诸葛亮为武兴王。在唐朝,封诸葛亮为封武灵王,并赐庙。由于李靖等人的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认,唐朝官方设武庙,从历代军事家中选出10位,称为十哲,入祀于武庙,整个汉末三国乃至两晋只有诸葛亮一人入选。

到了宋朝,赐诸葛亮英惠庙,加封号仁济。宋朝官方沿袭唐朝设武庙的做法并扩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阵容,把张辽、邓艾、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杜预、羊祜等汉末三国名将扩充进来。但上述三国名将的等级为七十二将,而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还在定军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户,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诸葛亮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初年,朱元璋钦定帝王庙,从历代选从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将许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庙时以诸葛亮从祀。



三、拥有众多重量级粉丝

在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评价方面,历代以来也都有过热烈的讨论。有人做过统计,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关于诸葛亮的评论、考证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晋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学者;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文学家;岳飞、文天祥等爱国将领。他们几乎都是诸葛亮的“粉丝”,对诸葛亮的评论,范围之广、规格之高在三国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较早也较为全面,肯定了诸葛亮的治政才能,对于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给予大力推崇。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是诸葛亮的崇拜者,司马炎曾与属下讨论诸葛亮治国之策,对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钦佩,感叹道:“我要是有此人来辅佐,哪能像现在这么累?”

诸葛亮年轻时自比管仲、乐毅,《艺文类聚》收录西晋张辅所作《乐葛优劣论》,对乐毅和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又恩泽布于百姓,他的历史地位不仅比乐毅高,更可以与伊尹、姜尚相比。东晋南渡,君臣常叹“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所以心中常思念两汉,对于诸葛亮辅弼蜀汉、抗拒北方曹魏政权的事迹给予推崇,常产生“再生孔明”的愿望。南朝因为与蜀汉同姓,又同属偏安一隅,所以对诸葛亮的推崇又更进一步,前秦的符坚遇到王猛,曾以刘备与诸葛亮的遇合相比拟。

隋朝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国家重新走向一统,面对百废待举,渴望尽快恢复秩序,诸葛亮的治蜀经验受到大家的重视,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唐朝虽然以曹魏为正统,但仍然把诸葛亮看作是忠臣、贤相,备受尊敬和称颂。一向主张以史为鉴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与臣下讨论诸葛亮,对他的治政、治军才能给予很高评价,希望总结诸葛亮留下的经验,对于当朝治政有所帮助。《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哪一个更优秀?”有人回答说诸葛亮才兼文武,魏征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认为魏征更胜一筹。李世民当然有褒举当代人的意思,但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实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张重文轻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对诸葛亮又产生了新的关注,各种评价数量明显增加,司马光、程頣、朱熹等对诸葛亮多持推崇歌颂的态度。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采用《三国志》《晋书》的记事和议论,对诸葛亮多有很高评价。程頣认为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灭掉魏国。朱熹更将把诸葛亮和禹、汤、颜子、孟子相提并论,认为诸葛亮“天资甚美,气象宏大”。



元明清以后,由于话本、小说、戏剧等艺术的兴起,诸葛亮的形象逐渐圣贤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岗评诸葛亮为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说诸葛亮与管仲、乐毅比才能更强,与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们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赞叹道:“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为人臣,也就是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还亲自撰文《蜀汉兴亡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由于有皇帝的的倡导,为诸葛亮编纂文集、以诸葛亮为题著书立说在清代成为风气。

四、质疑声也一直不断

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一样。《三国志》在高度肯定诸葛亮的同时,也指出诸葛亮军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关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30岁后到晋朝作官,作为晋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讳的顾虑,指出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华阳国志》评论诸葛亮虽然个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

晋朝人孙盛曾评论诸葛亮刑法峻急,但对于法正等人却有失纵容,得出诸葛亮失于政刑的结论。南北朝时崔浩曾作《论诸葛武侯》,对诸葛亮提出全面批评:不仅认为他军事才干平平,而且不合时宜,看不清当时的大局,同时又严威切法,个人品德也无善可陈,崔浩认为诸葛亮不能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满了论点,缺少论据和说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时,苏轼、苏辙父子在对诸葛亮称颂的同时也有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诸葛亮北伐决策失当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唐太宗与魏征关系和睦,大概堪比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事实果真如此吗?

分析一下李世民与魏征特殊的君臣关系,这是一段起源于优越感和施恩感,却意外成为千古佳话的特殊君臣关系。李世民与魏征的君明臣贤组合,基本全靠李世民达成。如果给魏征换任何一个皇帝,他都成不了魏征。别的贞观大臣,和魏征不一样。如果把他们的身份和经历等量代换到别的朝代,他们依旧是时代人杰。

魏征遇上了他的第六个主公,他一生的贵人,他的恩人,他的再生父母,也就是李世民。李世民也看中了心忧百姓的魏征,不懂人情世故的魏征,和那群老谋深算的家伙完全不一样的魏征,他似乎看见了当年还单纯的自己。李世民需要去找一个贤臣,让他找到当皇帝的感觉,找到优越感和施恩感。李世民发现了魏征,魏征的智谋不好,对大唐也没有功劳,还和他曾经是仇人。这正是李世民需要的感觉。

在李世民看来,魏征是他一手推举打造出的贤臣,像他儿子。在魏征面前,他找了这种施恩感。魏征是知道自己没有多大开国功劳的:徵自以无功于国,徒以辩说,遂参帷幄,深惧满盈,后以目疾频表逊位。魏征受如此大恩,每天都思量报答,别的做不了,我就努力提意见吧。后来,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镜子。

他们是明君贤相的代表,是千秋颂扬的佳话。这个佳话有个不好的尾巴,魏征由于眼神不好,推荐的人谋反了;魏征还把他和李世民的私人聊天整理了一份给史官,李世民的个人隐私被泄漏了。李世民愤怒了,别人也就算了,魏征可是他一手打造的啊,他自己为魏征付出了那么多,魏征怎么可以背叛他,卖掉他,去换取名声呢?于是有了停婚扑碑。






我觉得唐太宗和魏征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和睦的,一君一臣共同为大唐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历史上来说的确是如此,唐太宗说魏征就相当于一面镜子。
确实是这样子的。
很多时候魏征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的,而且有的时候唐太宗也会对别人发脾气的。
确实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刘备更需要诸葛亮,而唐太宗可能与魏征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吧。
文章标题: 唐太宗为什么认为诸葛亮不如魏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769.html
文章标签:太宗  魏征  诸葛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