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所封的四大汗国是哪四个?
需要这四个汗国的名称及疆域(一)成吉思汗的分封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蒙古“四大汗国”的提法,但究竟是那“四大汗国”呢?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指成吉思汗时代分封的“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拖雷汗国”;另一种说法是指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提法呢?而且历史上究竟是否真的存在过所谓的“四大汗国”呢?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代天骄成吉成思汗一生兼并及占领辽阔的土地,奴役了广大的人口。大约在成吉思汗建国不久,按照游牧民族中分配了家产。
根据蒙古人重长轻庶的习俗,只有成吉思汗长妻所生的四个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才有继承父亲财产的资格。“他们是成吉思汗王国的四根基柱。他授与他们每人一个王国,称他们为四‘曲律’,而被称为‘曲律’的人或马等,都是杰出的,超越于他种的,最优秀的。”(拉施都丁《史集》俄译本,第一卷第二册,页六九一七零),《史集》的这些溢美之词或许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成吉思汗分封“四大汗国”的来源吧,然而,这种提法是不太严谨的。因为成吉思汗不单分封了四个儿子,还将国土,属民分封给他的五个兄弟。而且,在时间上,分封兄弟比分封儿子还要早一些。
综合《元朝秘史》、《史集》等史料的记载,获得分封的成吉思汗的兄弟有铁木哥斡赤斤、拙赤合撤儿、按赤台、别里古台、阔列坚等。其中,铁木哥斡赤斤依据蒙古幼子守产的习俗,和他的母亲一起,竟获得了近一万户的分封,比起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获得的分封户口还要多。成吉思汗的这三位儿子不过各自仅获得数千户的分封而已。(后来,蒙古大汗的继任人窝阔台在中原汉地又一次分土分民,成吉思汗的弟弟斡赤斤获得了62156户的分封,仍然比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的41302户及察合台的47330户要多。这次分配的原则之一,就是按照成吉思汗时各人原封牧民户数的比例来推算中原封户的多少。见《元史.畏答儿传》)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共分封了九位兄弟、儿子。这些兄弟、儿子在各自分封“兀鲁思”(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国家称之为“也客.蒙古.兀鲁思”,汉译为大蒙古国。所谓的“兀鲁思”,在蒙古语中含有“人众”、“国家”之义,因此成吉思汗分封给诸子、贵戚的民户、土地称之为诸王“兀鲁思”,汉译为诸王汗国)之内都有独立管理军队、属民、贡税、牧地的权利。所以,那种不提成吉思汗的兄弟,而单提成吉思汗的儿子,从而认为成吉思汗仅仅分封了“四大汗国”的观点是欠严谨的。
而同时代的人的看法又如何呢?据宋代的《黑鞑事略》记载蒙古的情况:“其主初僭皇帝号者,小名日忒没真(即铁木真),僭号日成吉思皇帝。今者小名日兀窟触,其耦僭号八人。”在这里所谓的“僭号”即称汗。当时称汗的八人,历史学家王国维以为应是合撤的儿子也苦、合赤温子按赤台、斡赤斤、别里古台、术赤子拨都、察合台、拖雷子蒙哥,加上窝阔台(见《黑鞑事略笺证》,转引自《元朝史》上册第191页)这表明,当时的宋人也没有“四大汗国”的说法,而是认为有八王。
成吉思汗兄弟的分地都在蒙古东面,合称:“东道诸王”。而成吉思汗诸子的分地却在蒙古西面。据日本那珂通世云:“太宗所得者,为乃蛮旧地。察合台所道者,为西辽旧地。拙赤所得者,为花剌子模旧地。”(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第187页)而幼子拖雷则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中央兀鲁思。但是,有学者认为,拖雷并非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中央兀鲁思,只不过是仅仅是“管辖”而己,而并“专门隶属”。因为,成吉思汗的中央兀鲁思是整个“黄金家族”的公产,归历代蒙古大汗所直辖。拖雷在成吉思汗的继承任人窝阔台即位时,就将中央兀鲁思奉献给汗兄,就说明了这一点。(《蒙古政治制度研究》第三阶段367页)拖雷家族另有“兀鲁思”,据《元朝秘史》记载,拖雷曾获得过成吉思汗5000户的分封。这一点很重要,这表明后来与元世祖忽必烈争大汗之位的阿里不哥,他继承的只是拖雷的“兀鲁思”而已。
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伊儿汗国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时最后定型。因为蒙古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所以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钦察汗国(金帐汗国)
钦察汗国,元朝西北宗藩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1236~1240年,术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钦察、不里阿耳等部族,并征服了斡罗思,迫使斡罗思各公国称藩纳贡。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对于东欧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包含罗斯公国(罗斯公国是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
伊儿汗国
伊儿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或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于帖必力思。境内农业发达,商业和手工业也很繁荣。与元朝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后,子阿八哈继袭汗位(1265—1282),政权进一步巩固,1270年曾率军击退了察合台汗八刺对呼罗珊的进攻。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继承时逐渐定型。除了宗主权的汗国,还有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有的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绕不过对由四大汗国所组成的超级帝国的研究。他们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实际上又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元朝疆域是哪里?
元朝疆域领土范围: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
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
元朝的面积:960万+707.82万-110.7万=1557.12万平方公里。
注:虽然元朝疆域图上北方边界画到了北冰洋,但鄙人窃以为没有可能,不太实际,最多到达北极圈就不得了了。故计算面积时只把俄罗斯鄂毕河中游以东地区列入版图。这样,元朝面积便减少了500万平方公里。
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为原大蒙古国的延伸,其也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国与国家之一。
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1,270万平方英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元朝.是当今何地?
范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藩属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朝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 、驱口制 、匠籍制 、籍没制 、人殉 、宵禁、海禁 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 ,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元,明,清。元朝是历史上最后当中一个朝代
元朝的大都(就是帝都)是现在的北京
文章标题: 蒙元东道诸王的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存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