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5-05 18:02: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道家学派是诸子百家当中的一支,而道教是借老子之名发家的宗教,他们在本质上就有着很大区别。我们都知道,道家学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那段“百家争鸣”时期,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也在后世被人们逐渐神话成了“太上老君”,并且张道陵以此创立了“道教”,广为流传。道家和道教,看似只差一个字,但是性质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为什么不一样呢?
所谓的“道教”,最早只是借老子的名头发家而已,道教的基础其实并不是“道家学说”。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道教创立伊始,名声可是相当的差,说白了,和烧杀抢掠的强盗不同的是,他们有一个一致的口号,和一个统一的宗教形象。《后汉书》这样记载道教中人的行事举止,叫做“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可见当时的道教以愚弄人心为主。张道陵为了让自己的“造反”更有思想基础,所以他就要神话出一个宗教偶像出来。
但是传统民间信仰的大神,诸如华夏始祖黄帝,炎帝,道教中人都要打倒他们,斥之以“六天故鬼”,要断绝传统信仰。于是张道陵就搬老子作为挡箭牌,成立了“天师道”,也就是道教最早的派系“正一教”。当时的太上老君,还被称为“太上老鬼”,可见这是一尊吓唬百姓的“邪神”。而老子本人秉持的思想是无为而知,顺应自然,这那个“造作符书,以祸百姓”的天师道完全不挨边,可以说驴唇不对马嘴,换句话说,道家和道教,都没有一个正统的传承关系。
综上所述,道家学派和道教的根本理念就有着本质区别。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门派。道家历史渊源悠久,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一定的积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标志着道家文化的正式形成。道家思想主要有老庄学派、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宋尹学派和老子学派这主要的六大学派。
1.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人要遵从本心和本性,内心应该保持清净。不应该被外物所拖累,也不会受外界的影响。总之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保持本心。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就可以看出老庄的道家思想,里面的鲲不需要凭借什么就可以水击三千里,而里面的鹏也可以扶摇直上。可以看出庄子认为精神世界才是最重要的,人终究要摆脱物质的限制,不依靠外物。老庄学说的代表着主要有《老子》、《庄子》等,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和陶渊明等。
2.黄老之学主张一切自然,万物都要以自然为本。物我之间都要有自然,共同自在逍遥。同时主张休养生息,恢复精力,一切从简,这种学派思想特别适合经历战乱后的国家。
3.杨朱派主张自我利益和自我天性的保护,反对侵害个体的行为。这种学派认为人的个体性很重要,要保全自己,懂得趋利避害,珍重自己的生命。既要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他人,希望在个体完善中达到社会的和谐。
道家认为平等才是社会治理的关键,要主张百姓之间的平等。但是显然这一思想是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所以统治者选择了有等级观念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道家是淳朴自然的,不太追求身外的功名利禄,只求活得自在逍遥。
《论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以阴阳为核心,以中庸为主体,以顺应自然为宗旨的思想体系;代表人物老聃、庄周、洪应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籍之多,不计其数,然散佚残混严重。其中虽不乏道家思想的踪影,但如今看来,纯而不杂的,唯有《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其余的道家经典,要么不够高深,要么过于混杂,无法与之平起平坐。
人们爱说“永远”“无穷”,却不知,时间尚不可永远,空间且不能无穷——何事何物,能无终无极?山再高也有顶,水再深也有底:世间最优的文化,出自中国;人类最高的智慧,源于道家。
曲愈高,和者愈寡;智愈高,知者愈稀。且衣愈白,污染愈易;言愈高,误解愈多。道家经典,或语精省而境高远,或言简浅而意深隐:若拘泥于字面,则难悟其精华。——特别是其中的“无”,往往不是空空如也,而是介于有无之间。
阴阳调和,方能长久。介于阴阳之间,不偏不倚,便是万物最稳定的状态。而中庸之理,易行难知;向阳之心,乃人之常情:圣人以己度人,故成人之美而尽心传道。
道家思想,常常被贴上“消极”的标签,也因此备受讥评。从热入温,则觉水冷;先冷后温,便觉水热。道家所重,中庸而已;既不积极济世,也不消极避世——心中静躁不同,则眼中昏明有异。
事进愈速,其终愈早;物长愈缓,其亡愈迟。留罪过,则延缓人类的衍化;立功业,则加速人类的灭亡。圣人不忍为大恶,亦不敢行大善,故庸德庸行;不愿碌碌无成,亦不敢赫赫有为,故空谈玄理。
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除了顺天,道家也讲究应命。须知命运,自有当顺应之处,也有该抗争之时。对逆境,若无可奈何,要坦然接受;如能够改变,当尽力扭转。对生活,既不能着意于精美奢华,也不可甘愿于清贫困苦。
《菜根谭》有云:“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心不死,则欲不绝:故圣人求备于内,而淡然于外;既无物累,也不枯寂。
道家的“绝圣弃智”与“绝仁弃义”,所针对的,便是世俗的圣智与仁义——若能无为,则圣不可绝,智不必弃;若有道德,则仁不可重,义不必厚。
老聃所推崇的“柔弱”,实是柔弱于外,而刚强于内。内外皆柔,则软懦;皆刚,则暴躁。如外强而内弱,则伤人且害己。故性要随和,而心不可缺主见;外当浑厚,而内不可乏精明。
此外,道家特别注重养生,因此令人颇为迷惑:既然已经看淡生死,为何还痴迷于长寿?殊不知,智者养生,意在防病与修德;至于寿命,任其自然:人生贵精,而不贵长。
——避开了这些误区,感悟道家思想,将更为容易。当然,学问愈高,愈难言传;品读经典,还需意会。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若能会意,不必字斟句酌;对常人而言,道家经典虽多,但要点,无非中庸而已。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