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16 17:00: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的种族,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
他们本来计划携同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左岸的人无法过河。只好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的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方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举部东返。清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 土尔扈特人归来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争论,是把他们挡回去,还是把他们接回来意见不一致。最后清政府决定:第一,这件事如果俄国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坚决挡回去;第二,土尔扈特人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安置。
土尔扈特汗国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
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汗国人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 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的敕书。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十三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及《满文录副奏折》都有详细记录。
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最后确定的游牧地为“渥巴锡所领之地”,也称旧土尔扈特,分东西南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还有和硕特恭格部,下设四个旗,恭格为盟长。
时间虽然过去了二百多年,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东归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成为经久不衰的学术研究课题。 中外很多学者,都赞颂土尔扈特人民,重返祖国的英雄壮举。东归英雄们的史诗将永远被传唱下去。
是东归,虽然大部分描写土尔扈特部的书籍,都将其东迁的过程描写为“东归”,但结合真实历史情况,以及其当时所处的地理格局来看,土尔扈特部当年想要攻打清朝的概率要高于归顺,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蒙古游牧民族的特性,历史上从草原游牧民族诞生开始,到清朝击败最后一支蒙古势力---准噶尔汗国结束,将近1300多年的时间里,草原游牧民族从来都是掠袭中原王朝,而从来没有主动归顺过中原农耕文明,就算知道草原游牧文明发展远不如农耕文明,其采取的措施也只有入侵,且过程中还建立过强大的“蒙古帝国”。
所以,蒙古部族骨子里不太可能具备主动“归顺”的思想,尤其是土尔扈特部早年就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也是一支具备铮铮铁骨的老牌部族,否则其当年不会为了避免被兄弟部族--准噶尔部吞并而先择西迁,更不会因为沙俄吞并意图而先择回归。
第二点东归的时间,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时间是1771年,这与清朝击败准噶尔汗国,将新疆纳入统治的时间只相差了14年。当时土尔扈特部无力与日益强大的沙俄政权抗争,毕竟其所居住的伏尔加河下游无险可守,沙俄强大势力冲击下,很容易就能被冲散。
反观清朝对新疆边疆的管控,当时还没有完全成熟,毕竟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六七十年,且蒙古部族历来有“死灰复燃”的韧性,加之新疆地区地盘广阔,距离中枢遥远,又有天山、阿尔泰山、青藏高原的阻挡,故清朝对边疆有“鞭长莫及”的困难,土尔扈特部选择在这个时间迁往漠西新疆草原,归顺意图可谓是模棱两可。
第三点东归消息告知,虽然土尔扈特部东归之前,一直与清朝有一定联系,甚至还曾派使者访问过清朝,但东归之前其并没有提前告知清朝,甚至东归已经进行了四个月时间,且处在哈萨克部族的一次次掠袭下,也没有主动联系清朝。
更重要的是,当土尔扈特部到达了新疆边境,与清朝伊犁将军所辖范围“一墙之隔”时,其还是没有与清朝联系,而是选择在边境徘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若不是土尔扈特部过境哈萨克草原时,伤亡太过惨重,其真实的意图就是要攻打漠西草原,抢占原先准噶尔汗国的地盘。
土尔扈特部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在明末清初之际,他们如同卫拉特蒙古其他部落一样,游牧于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带。而且,与所有的蒙古部落一样,他们信仰的宗教是来自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在土尔扈特部尚未西迁之前,他们就已经几乎全民信教,部落的首领也往往需要得到藏传佛教领袖的册封。
绿色为明末清初卫拉特和漠北蒙古诸部
但是,游牧于新疆、青海一带的土尔扈特部生活不平静,当地的蒙古部落很多,牧场资源匮乏,同时,由于蒙古诸部的战争,尤其是卫拉特蒙古与漠北蒙古的战争始终未能停息,土尔扈特部一直很难有稳定的发展。尤其在卫拉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的战争中,卫拉特蒙古诸部获得惨败,作为主力的土尔扈特部损失尤其严重。
因此,土尔扈特部当时的首领和额尔勒克起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西迁的想法。当然,土尔扈特部也并非盲目西迁,在决定西迁之前,和额尔勒克就已经派人前往伏尔加河流域进行探索,而探索回来的报告情况令人十分振奋。
位于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土地肥沃、河流众多、草场丰美,温度适宜,十分适于游牧民族的居住。更妙的是,原居住于此的诺盖人已经迁走,此地完全是无主之地,根本不需要战争就能获取。因此,在遭受重创,牧场也面临严重不足的时刻,土尔扈特部最终决定西迁。
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西迁
历经两年的时间,经过艰苦的跋涉,公元1630年,土尔扈特部大部终于抵达了伏尔加河流域。随后土尔扈特部又开始了艰难的立国历程,历经三任大汗,到和额尔勒克的孙子朋楚克汗在位时,土尔扈特部终于由一个部落联盟成长为一个强盛一时的土尔扈特汗国,并在阿玉奇汗在位时达到极盛。
既然伏尔加河流域土地广阔、草场丰美,是土尔扈特部生存乃至发展的理想之地,为什么在渥巴锡担任大汗之时,他们又率部东归呢?
这就牵扯到在东欧逐步崛起的沙皇俄国了。沙俄自建国那一刻起,就显露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巨大野心。因此,在土尔扈特部来到伏尔加河流域没多久,沙俄的侵略兵锋就已经抵达伏尔加河流域。在艰难的立国过程中,土尔扈特部对外的最大敌人,一直是野心勃勃的沙俄。
沙俄
虽然土尔扈特部的多位大汗一直与沙俄做着坚决的斗争,但是,同时具备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优势的沙俄,实力远远超过了单一游牧的土尔扈特汗国。尤其当沙俄军队大量普及火枪、火炮等火器之后,土尔扈特部面临严重的威胁,甚至不得不多次臣服沙皇。
而众所周知,沙皇俄国的贪婪和野心是举世闻名的。随着沙俄实力的增强,他们对于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部的侵略愈发变本加厉,尤其当沙俄进入彼得一世时代时,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沙俄实力急剧增强,沙俄对于土尔扈特汗国的逼迫愈发严重,土尔扈特部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而且,由于土尔扈特部内部纷争,土尔扈特部实力也远不如从前,不再具备和沙俄争锋的实力。
最终,1761年,到了渥巴锡继任土尔扈特部汗位之时,面对沙俄愈发贪婪的胃口,渥巴锡大汗毅然决定,武力反抗沙俄的侵略,率部东归中国。在经过周密的准备后,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大部开始了艰苦的东归之旅。
土尔扈特部东归
在先后击败、摆脱追击的沙俄军队和哈萨克部的围追堵截之后,历经千辛万苦,途经万里之遥,渥巴锡终于带领土尔扈特部东归中国,并被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接纳。土尔扈特部被安置在了今天的新疆一带,土尔扈特部的西迁和东归至此完成。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