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对于自己的墓穴要求比较高,这是为什么?
其实我们经过考古发掘的皇陵很少,也正因如此引发了各种文艺作品对皇陵天马行空的想象,恨不得在地下再建出个紫禁城来。不过,虽然皇陵发掘较少,但是通过各个时代的高级墓葬的发掘,我们还是能部分推测出各个时代皇陵的形制特征的。大葆台1号墓,墓主人身份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燕刺王刘旦之墓(死于公元前80年),有的认为是燕广顷王刘建之墓(死于公元前45年)。
再举几个更晚朝代的例子。其实我觉得唐宋皇陵有时候更明显的是陵园布局、地面建筑和石像生等级之类的方面更体现帝王气象。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墓葬形制规模跟皇陵就更为接近。可以根据上面写的尺寸推想一下规模。宋代皇陵没有经过科学发掘,但其地宫形制也有迹可循。
张士诚之母曹氏墓(1365年),当时张士诚已称吴王。被认为是按照宋陵地宫形制修筑。以及辽皇陵有一座庆陵,从1922年被法国传教士盗掘,1930年被汤佐荣派军队盗掘,然后由日本人主持进行了数次调查发掘,1953年出版了报告。
庆东陵全长21米,为辽圣宗耶律隆绪之陵。其实帝王陵寝不过就是各个时代最高等级的墓葬,再怎么着也不会过多地超过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想象可以有,不要太当真,更不要因为想象而去做一夜暴富的梦,或者仿照文艺作品来一次什么惊心动魄的“探险”。
为什么一当上皇帝就要修陵墓呢?这是因为,皇帝和权贵们觉得帝王之死非同小可,必须要隆重安葬,陵寝也要与其 高贵的身份相适应。如果死后再修建陵寝,恐怕来不及,必须提前修好。
当时皇帝将全国给他的供赋分成三份,一份作宗庙祭祀之用,一份供招待宾客之用,剩下的一份就专门用来修建帝陵和购置随葬品。由于修陵规模渐大,用银渐多,专门用来修陵的那一份钱往往不够,常从国库开支。
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对自己的墓穴要求高,这个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信仰与葬俗有关。
首先,从新时期时代中晚期开始,贫富差距产生,阶级出现,随葬品的多寡开始发生变化,往往大祭司、聚落首领等高级贵族的墓葬随葬品、墓葬规格、墓葬位置都明显区别于平民,更不要说奴隶或者人牲。
商代王陵几乎被盗,但不难从殷墟王陵区13座巨大的墓葬坑、和王后妇好墓中丰富的随葬品中窥探一二。
到了汉代,葬俗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在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基础上,王公贵族大墓层出不穷。更出现了以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为标志的贵族葬俗体系。具有代表性的的就是北京大葆台汉墓、河北满城汉墓。
但到曹魏时期,传说是因为曹操酷爱摸金,因此这个时期流行的是薄葬。魏晋南北朝轻礼法,厚葬之俗最盛。相墓术很盛行,出现了相墓大师郭璞及其著作《葬经》。
唐朝再次鼎盛,这和其国力密不可分。依山为陵成为主流,地面建有神道享殿等礼仪建筑。
但另一个我国国力空前的时代——元代,却再次施行薄葬。简丧薄葬的习俗,源于蒙古族的特殊传统或说是信仰。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崇尚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这和汉族人自古以来厚葬久丧的讲究排场正好相反。
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他们认为人的肉身来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应该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魂方可升天。
因此下葬时,他们虽然也有仪式,却是非常简单的。
而皇族,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相比,也只是随葬品多了一些,但一样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史籍记载了元朝皇帝死后入殓的情形:先将一根粗大的楠木破成两半,再按尸体大小将中间挖空,把尸体放进去后合拢,涂上油漆,用三条黄金箍箍牢,看上去就是一根木头。这一切做完后,也不搞隆重的葬礼,直接把这根楠木秘密送往墓地。
因此忽必烈、成吉思汗等元朝皇帝的墓至今也不知道葬在何处。
明定陵是我国少有已发掘的皇陵之一,为于北京昌平区,十三陵之一。是明代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皇后的合葬墓。20世纪50年代正式发掘。定陵地宫位于宝城封土正中偏后,朝向和陵宫朝向一致,坐西朝东。地宫由前殿中殿后殿左配殿 右配殿等五座殿堂组成。当仿皇帝生前居住宫殿所建。每殿各有石门,门上有门楼。中殿设精致汉白玉神座三个,每座前设有黄琉璃五贡。五贡前有长明灯,后殿为放置帝后棺椁的地方,地面铺花斑石。正中为汉白玉宝床,宝床正中为万历皇帝棺椁。三棺椁之间空隙放25只木箱,内有各种随葬品。
从以上各个朝代皇陵可以看出,墓葬的规模、对墓穴的要求实际上是和当时的国力、信仰的葬俗有关的。只是说皇陵一定是那个朝代最具代表、最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墓葬。
有求必应
八字、占卦、风水、择日、取名、法事,另有符咒及开光灵宝恭请。
中国历代皇帝的祖坟风水之谜分析揭秘
2 人赞同了文章
为你朗读
4 分钟
古代,陵墓(坟墓)特别是帝王级的陵墓,保护措施相当严格,是不能乱动的。如明、清两朝律例,挖坟掘墓者“斩立决”。不要说挖了,就是进去看看,都可能遭杀头之灾,“挖祖坟”的念头是一丝不能有的。不只如此,还要祭拜、修缮,如在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路经南京时总不忘去拜谒明孝陵。如今在孝陵享殿前门基址上的“治隆唐宋”碑,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时所题。朱元璋在建了大明王朝,当上皇帝后,同样不忘过去的君王,要一一祭奠,还给汉高祖刘邦专敬了一杯酒;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然是民主时代的文明领袖,依然承继规矩,率众民国大员去祭拜明孝陵。
帝王陵一向是神秘的,属“禁地”,连陵区周边的围墙都是靠不得的,牛羊也不会让放。中国帝王陵的选址到底神不神呢,其实不神,差不多都离不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即“龙、穴、砂、水、山,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具体说起来,内容就复杂了,在执行时忌讳很多。“风水说”是用于诸如住宅、庙宇这些人类活动场所选址,但在传统“阴阳”学说左右下,人死了是去阴间,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了,所以要“事死如事生”,陵墓的选址不能马虎,就是民间人们在给逝去亲人安葬时,仍要讲风水。而帝王陵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国运、江山的兴亡,格外受到重视,选址不慎被帝王杀掉的风水先生不在少数。各帝后妃陵寝的选址和营建也是这样,无不考虑龙、砂、穴、水、山、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期望背后龙山重岗、开屏列帐,陵区负阴抱阳。左右护砂,环抱拱卫,溪水分流,藏风聚景。近案似几,远朝如臣,使建筑物前后对景,遥相呼应。当自然山川条件不能十全十美时,就人工加以修,补、填、挖,把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出一个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
清代帝王陵寝选址、规划时的“天人合一”观念,承继的是明朝的一套,其首倡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中国都城中,南京的都城城墙是不规则布局的,到过这座世界目前保存最好、最长的都城墙的人会发现,墙体都是傍山依地形顺势而建,城墙带景象优美。如依传统的“中轴线”理论,方方正正,就不会有“鬼脸照镜”这样的“金陵四十八美景”。朱元璋为自己选择陵地址时,也追求陵与自然和谐统一,“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形胜”。元璋与历代皇帝一样,宗法礼制,崇尚祖先。不同的是,朱元璋更迷恋,对陵址选择的讲究到了苛刻的地步,以此求得风水佳境,赐福朱氏子孙。
古代的皇帝,就是江山都是他们的,所以他们幻想的时候能够实实在在统治这个世界,甚至在他们死后都能够统治世界,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墓穴对风水的讲究,就是幻想着让自己的后代世世代代的统治这个世界。
这是因为古代皇帝都相信人死后有阴间,他们想在阴朝地府也能生活的像活着时那样至高无尚,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还有就是古代皇帝在显示他们至高无尚的地位!
为什么古代中国皇权发展到顶峰,而别的国家的皇权不一样呢?
来自知乎的答案,供参考
首先对这位细心读历史的同学提出表扬(这是我当博士生导师的一句话),也祝这位同学新年快乐。下面我们就详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古代中国实行的中央皇帝制度其实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原因如下:
1.我要引用中国“浮华盛世皇帝”乾隆帝的外交官话:“我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这句话用在中国的君主专制的原因解释上面实在是靠谱。每个朝代的中国,包括两宋两晋时代,它的面积都要超过别的国家,所以如果不实行中央集权,那管都管不住。
2.中央集权是中国时代的召唤,秦朝的前身是秦国,秦国又是代替了无能的东周,东周的前身是西周,西周的前身是商,商的前身是夏国。从夏国到西周这三个时代,就相当于由部落联盟到国家联盟最后到达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周天子却做出了一个功在当代祸及千秋的决定——分封。也就是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和身边的一下忠实的大臣以及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而赐予土地的前朝后代,封邦建国。这样如果权威不再,那么这些人将会做大,那样很不利于国家的和平。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央集权势在必行。
3.古代的皇权发展到顶峰是有一个大的过程的。秦汉是奠定时期,他将君主专制的制度初步确立;隋唐时最终落脚的时候,也同时打造了开皇、贞观、高宗、武后、景云、开元的盛世以及大历、建中、贞元、元和、会昌、大中的中兴;宋明是最盛的时期,这一阶段马上就要得到一个从东方的专制到西方的民主的转型阶段,可是却被李自成这帮农民和努尔哈赤这帮野蛮人打断了。清朝是皇权鼎盛和衰败的始终,主要是衰败没有鼎盛之说。古代中国发展鼎盛的原因便是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转变的过程,而并不能成为绝对的顶点。
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我可以将它和第一个问题同样回答,在这里以日本(A)和英国(B)为例,原因也可以立在下面:
1.A:说句比较难听的话,日本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国家。他学习中国近两千年,但是他们的思想比中国人要活。先看他们的政治上,他们虽然学习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他们学得比较灵活。它们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别看君主只有二百多年(实际上只有五十六年)的实权阶段,但是他们的君主相当于中国的周天子,天子无权,也就可以遥控中央;日本的丞相有四个,三个文相一个武相,文相皆有藤原视担当,武相就是征夷大将军,也就是幕府,这就相当于中国专制社会的三公九卿。所以说日本的政治用的比较灵活。
B.英国虽然是妖怪之属,他们的远祖并不是他们所称的英格兰人,而是法兰西人,也就是法兰克人。他们的第一个王朝建立这就是法国国王的次子诺曼底公爵威廉,所以说他们国家的国王是被请过来的,相当于各州的选出来的一个傀儡,但是这个傀儡一开始掌握着军权,但是最着时间的推移军权已经不再这么辉煌了,也就是暴力让位于智囊。
2.A.日本的天皇的地位,也和中国不同。中国皇帝如果不顺民意,那顷刻间王朝便被推翻,而日本是唯一一个能够支持到现在还没有改一朝换一代的王朝,因为在日本天皇就是神变的人,而在中国王朝建立者和他的小兄弟都知根知底,所以中国皇帝不是神啊。
B.英国国王是军队总司令,但是一旦被擒,国王的王位将被其兄弟子侄一系的人代替,他们的王朝也是换了一代又一代了,所以英国是现代社会国王制度最薄弱的国家。
3.A.日本皇帝没有中国和韩国那样的太监制度,太监在韩国名叫内侍。这种人妖级的人物属于拿谁钱替谁说话的一种人,这样的人在日本不会有,也保证了日本天皇不会听信小人的谗言。另外日本天皇善于设置保护自己的屏障,藤原摄关、三大幕府、责任内阁这三个古往今来的力量都是天皇的屏障。而且日本国民都相信日本天皇是神,敢动天皇一根汗毛,他们非得拼死保护;再加上日本的统治阶级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天皇不掌实权,你动他干啥?
B.英国的经济始终是商业经济,他们都是以商人团结而成的国家利益集团,商人才是真正的国王。这也就形成了商业思想,也就是侵略扩张思想,不仅害得欧美必须灭亡,也同时害了日本成了帮凶,有了右翼的势力。
1.我要引用中国“浮华盛世皇帝”乾隆帝的外交官话:“我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这句话用在中国的君主专制的原因解释上面实在是靠谱。每个朝代的中国,包括两宋两晋时代,它的面积都要超过别的国家,所以如果不实行中央集权,那管都管不住。
2.中央集权是中国时代的召唤,秦朝的前身是秦国,秦国又是代替了无能的东周,东周的前身是西周,西周的前身是商,商的前身是夏国。从夏国到西周这三个时代,就相当于由部落联盟到国家联盟最后到达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周天子却做出了一个功在当代祸及千秋的决定——分封。也就是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和身边的一下忠实的大臣以及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而赐予土地的前朝后代,封邦建国。这样如果权威不再,那么这些人将会做大,那样很不利于国家的和平。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央集权势在必行。
3.古代的皇权发展到顶峰是有一个大的过程的。秦汉是奠定时期,他将君主专制的制度初步确立;隋唐时最终落脚的时候,也同时打造了开皇、贞观、高宗、武后、景云、开元的盛世以及大历、建中、贞元、元和、会昌、大中的中兴;宋明是最盛的时期,这一阶段马上就要得到一个从东方的专制到西方的民主的转型阶段,可是却被李自成这帮农民和努尔哈赤这帮野蛮人打断了。清朝是皇权鼎盛和衰败的始终,主要是衰败没有鼎盛之说。古代中国发展鼎盛的原因便是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转变的过程,而并不能成为绝对的顶点。
为什么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
因为一旦政出多门就会容易分裂。 可以从商周一直到汉 直至隋唐 之间看出,分地区统治 只会连年战乱。
君主专制的强化,实际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行政机构运行效率高,如果君主有为,能够充分的发挥才干。例如:康熙帝先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军队;清朝对台湾和蒙、疆、藏等地区管理的加强等,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还有与一般流行观点相反,中国从秦朝至清朝的皇帝们并不是独裁君主。虽然中国的皇帝被尊为天子,有为全国祭天地,祈五谷的义务,但是从秦代以来,中国的行政体系是官僚体系为主,比如唐朝皇帝敕令必须令出中书,门下可封驳。虽然明清以来皇权不断扩张,但是仍然同西欧的“绝对君主制”不同。认为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五四以来被建构而成的。最后讲一句:你看欧洲,封建不集权,现在搞得一堆小国家,弄个欧盟出来还老内讧。就这个道理。
因为民族首领若是有大权在握,会起义造反,夺取皇权,就像三国时期,不利于国家安定
当时民智未开,各民族各国家互相争斗,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并加强其权利,美其名曰天子,建立一个政府,可以控制老百姓,更好管理各方,所以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呵呵。一家之言,不值一提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得权力的高度集中,行政机构运行效率高,前提条件是君主是个明君,雄才大略。最典型的例子是清朝,清朝时期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康熙大帝维护着新疆,内蒙古,台湾,东北领土的完整,这跟其雄才大略和专制统治大权在握有密切关系。
总结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皇帝制,郡县制,行省制
三省六部,废丞相建内阁
监察体系
科举制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如何变化的?
两大趋势是君权的不断强化,臣权的不断弱化,中央权力的不断强化,地方权力的不断弱化
中国古代官制演变
古代中央官制大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臣权越来越弱化,下面分朝代表述,这里不仅涉及到中央官制,也涉及到地方官制
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
一、三代官制
商代王室百官总称多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务官,有“尹”、“卿士”等.一类是宗教官,有“多卜”、“占”、“巫”等.一类是事务官,有“宰”、“小藉臣”等.
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仅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西周初期,王室政权机构中最重要的职官是太师和太保.太师和太保掌握着王室的军政大权,并且负有监护和辅佐年少国君的重任.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即卿士寮,其职权是主管“三事”和“四方”.卿事寮的长官,西周初期是太师或太保,西周中期以后为太师,其属官主要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寮掌管册命、制禄、图籍、祭礼、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既是文职官吏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吏的首领.除卿事寮和太史寮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见于西周金文的有宰、膳夫、寺人、小臣、小子、小夫、守宫、御正、世妇、东宫等.西周的官制是在商代的“内服”和“外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的官僚机构更加庞大,职官的名目更加繁多,行政体制更加系统.这种演变趋势,反映了西周国家机器的完备和王权的强化.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为官僚制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士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属于贵族等级序列的最低一级,依附于宗族群体,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土崩瓦解,失去了宗族依托的贵族大批地沦落为士,士人队伍迅速扩大,脱离了原来的贵族等级序列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进入战国时代,新兴的士人空前活跃,这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行动自由,思想开放,成为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的对象.他们凭借知识和才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为理想而奔走四方,或为生计而周游列国,都是入仕干政的最佳选择,从而形成一支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官僚后备军,使各国君主有选择官僚的充分余地.
二、秦汉官制
秦统一全国后,疆域空前辽阔.要统治好这个庞大的帝国,光靠皇帝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因此,秦始皇在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之后,紧接着在中央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秦代中央的官员虽然不少,但最主要的则是史书上所说的“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是九卿.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些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以三公九卿为主而组成的封建朝廷,是秦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秦始皇通过这个政治核心,撒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
在秦代,三公九卿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但具体分工是不同的.三公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的高级官员.丞相有左丞相、右丞相之分,以左丞相为尊,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武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主要掌管承转皇帝诏令,监察文武百官,处理重大案件.九卿掌管中央各部门的具体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刑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的需要.
汉承秦制,略有更改.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设中朝以分割相权.中朝是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待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向地方派遣刺史.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每个州部设刺中史一人,“以六条问事”,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使各级地方官吏和豪强不敢过分违法行事.东汉防止功臣窃命,君权旁落,规定:“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在经济上优待三百六十五功臣,但在政治上很少重用他们.为此,刘秀还扩大了尚书台的职权,从而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三、魏晋官制
北魏曾对官制进行过改革.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93和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四、隋唐官制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中央,废六官,恢复汉、魏旧制,设三公、三师等,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为最高权力机关.又于尚书省下置吏、礼、兵、刑(都官)、民(度支)、工六曹.在地方,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炀帝改为郡县二级),拟定九品以上官由中央任免;州县官三年一换,不得用本地人.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相当严密的机构.唐朝除将隋朝的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五、宋元官制
宋代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事务,号称“二府”.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又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将全国划为十五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
元朝的中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设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等,统称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又都各设“达鲁花赤”(管民官),由蒙古人担任.
六、明清官制
1376年(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负其责而统属于朝廷中书省;1380年后又废中书省,罢丞相官职,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其事,对皇帝负责.设内阁,内阁为官署名.朱元璋在废丞相后,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明成祖即位,以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
清代在中央中枢部门依明制设内阁(三殿三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六部.特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及军机处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机构.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称“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在皇帝指定下兼任,称为“军机大臣”或“军机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其僚属称为“军机库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处职掌为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及官吏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发展.在中央的一般部门,设理藩院专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设都察院以为最高督察机构;设大理寺以为最高法院;设翰林院以为“储才重地”.宫廷部门设宗人府专管皇旗;设内务府专管宫廷事务.在地方地方上,设省、道、府(直隶州、厅)、县(州、厅)及边疆特别行政区.基层组织采用保甲制(牌甲制).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在加强而皇帝的墓葬规模却在缩小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