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现今科学理论是正确的,是应该积极给民众科普,还是靠侮辱欺压民科来维护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时间: 2022-03-19 18:00: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现今科学理论是正确的,是应该积极给民众科普,还是靠侮辱欺压民科来维护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有哪些科学理论曾经被一致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推翻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不完全正确,日心说是一个学说,在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同时,也有错误:

1、太阳并非宇宙中心,而是太阳系的中心。

2、地球并非是引力的中心。

3、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不全是地球运动引起的。

4、地和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不做圆周运动。

因为这些错误,所以日心说只能算是学说,而较地心说,却相对好一些。因为它证明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但是也引起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巨大变革和思想变革。

扩展资料:

一、日心说的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可想象。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二、背景

通常认为完整的日心说宇宙模型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实际上在西方公元前300多年的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里特就已经提到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古代人缺乏足够的宇宙观测数据,以及怀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使他们误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并且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可以很好的和当时的观测数据相吻合,因此地心说被大众广泛接受并被当时的教廷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的一部分。

所以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仍然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支持者就是乔尔丹诺·布鲁诺了。

有哪些已经被证明是合理的,但又让人很难接受的科学理论?

经典物理学

如果放眼整个科学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毁三观的。不信?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就比如说“热”到底是什么?在经典物理学中,科学家给出的结论就是:

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这其实就非常的反直觉。不仅如此,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他的很多结论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比如:

重的物体先落地。

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个观念是错的,但是如果没有伽利略的实验,其实大多数人的想法会和亚里士多德是一样的。自从哥白尼发起哥白尼革命的时代起,其实现代科学就开始飞速地发展。但至今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还停留在哥白尼之前。因此,从哥白尼之后的科学理论都很毁三观。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科学理论到了伽利略、牛顿的手中,开始需要经历洗礼,尤其是实验的洗礼。他们开始要求严格地进行实验,要排除各种干扰,伽利略虽然不一定做过比萨斜塔的自由落体实验,但他的的确确做过惯性定律的实验。

而且,即使到了20世纪,宇航员到外太空依然还在做这样的实验去证明伽利略的理论的准确性。利用控制变量法的这种方式得出的各种物理学结论其实在我们初高中上物理课时就已经学习到了,物理几乎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学科,也足以证明它有多毁三观。但初高中其实学的都是经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只学了一些皮毛。

20世纪科学的两大支柱

而科学理论到了20世纪,开始更加毁三观,这个毁三观体现在:

尺度

不确定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学家们猛然发现,搞了半天,发展了300年的物理学原来只是描述了宏观低速的世界。宏观上,高速状态下和引力特别大时,经典物理学出现了危机;微观世界到了亚原子级,经典物理学就无能为力了。

于是,在20世纪催生了有两大物理学支柱理论,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也就是下面这帮人搞出来的理论。

其中,相对论可以解决速度快,引力大的大尺度,而量子力学则可以解决亚原子级以下的物理现象。经典物理学也恰恰是这两个理论在宏观低速下的近似,也就是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兼容了经典物理学。这就体现在了尺度上,新理论解决了旧理论解决不了的不同尺度的物理学现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不同的尺度下,出现了让一般人都很难能够理解的现象。我们先从相对论说起,在狭义相对论中,有两个著名的结论:时间膨胀和尺缩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个人相对于高速运动,那他的时间相对于你会发生膨胀效应,也就是说,他的时间变慢了。这里要注意的是,你是看他感觉变慢了,实际上他自己的时间是正常流逝的。

不仅你看他的时间变慢了,你还他还变扁了。

这其实就是尺缩效应。这里主要讲狭义相对论,所以就不过多解释具体的原因了。想了解的同学可以拉到文尾戳链接,那里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以上,我们只是说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结论,其实就能够体会到颠覆三观的感觉。但是理论对不对,其实还要拿实验说话,事实上,科学家也真的做了实验,比如:著名的μ子实验就证明了时间膨胀效应。

无论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如今都被证明是高度和现实拟合的,成为了主流的理论,这个100多年前的科学理论,我们理解起来特别痛苦,这是因为它不是发生在宏观低速下的物理现象,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

除了相对论,更加令人无法理解的就是量子力学。尤其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说的是:

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是没有办法同时被确定下来的,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小,动量的不确定性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由此,原子的模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在原子核外呈现概率云的形式。意思是,电子并没有特定的轨道,根据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电子同时出现在原子核外的各个位置,而各个位置的不同在于概率的不同,因此要用概率云来描述电子的运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种概率解释,连爱因斯坦都不买账,他觉得虽然这样的理论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各种物理学现象,但是这个理论应该是不完备的。于是,他说出了那一句名言:

上帝不会掷骰子。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他说完后,他就遭到了波尔无情的反击:

爱因斯坦别指挥上帝该如何做。

还是那句老话,理论到底靠不靠谱还是要看实验,随着后来实验技术和精度的一步步提高,科学家发现:上帝应该是掷骰子的。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是足够毁三观的,当然这同样是尺度的差异(微观世界和宏观低速世界的不同)带来的。

不确定性

如果要总结20世纪的科学理论,那应该用“不确定性”就能概括。

20世纪的各种发现都充斥这不确定性,在二战中,科学家发现炮弹打出去之后,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最后很难打中目标,这种影响是没有办法预先解决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于是,维纳提出了控制论,利用反馈对系统进行控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后来,美国阿波罗登月,为了确保载人航天器可以顺利到达预定位置,控制论在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我们国家的科学家钱学森是这方面的大牛,被认为是中国的“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正是有钱学森等工程控制论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才确保了火箭能够到达预定位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和维纳同一时期,信息论也得到了发展,最为信息学的奠基人,香农给信息下了一个定义:

信息是用来克服不确定性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发现了没有?这里再次出现不确定性。而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系统论是被我们称为20世纪的三论。正是这些理论的发展,才使得很多工程学和信息学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不确定性”。

然而真不只是量子力学、信息论和控制论。还有著名的混沌理论,其实它还有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叫做蝴蝶效应。蝴蝶效应的大意是: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轻地拍打翅膀,就可以引发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混沌理论其实说的是:

初始条件下,发生的微小改变,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用我们古人的话说就是: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失之毫厘指的是初始段,而谬之千里是没办法预测和修复的,也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量子力学、控制论、信息论、混沌理论等其实都是目前的主流科学理论,也都被证实了,同时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这些理论其实让一般人都很难以理解。

如果要概括20世纪的科学,那真的就是“不确定性”的科学。而且背离了爱因斯坦的期望,说到底,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上帝”真的在掷骰子。

有哪些已经被证明是合理的,但又让人觉得很荒谬的科学理论?

目前感觉最难接受的大概就是量子“测不准”理论...其中最诡吊的就是量子塌缩.在没有观测者是,量子处于一种“概率云”一样的叠加态,直到有观测者(包括仪器)是则随机塌缩成粒子.这放到宏观世界翻译一下就是“哥无处不在,同时存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只不过是现在我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概率更大一些而已...” 经典力学里的理论经过科学思维是很好接受的.相对论经过反复思维训练也不是不能理解.四力统一现在也就缺个引力进不了标准模型(引力波发现了,引力子也不算太远了吧).唯独这个量子理论简直无法接受...哲学玄学加科学的高度统一?但不巧的这个还真的是科学证明的事实...比如著名的双缝实验和已经产生实际应用的量子隧穿效应. 因为太过超然,所以一般遇到解释不了的统统丢给量子理论...
另一个更加诡吊,但已应用的现象就是量子纠缠...天知道这玩意是咋回事?没人解释的清原理...但貌似用来当密钥不错.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同时从高处掉下来,哪个先落地?虽然这个已经被证实了,但是我觉得依靠这样去想象是很难理解的。
如果两个人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奔跑的时候,跑在前面的那个人会觉得落在自己后面的人在时间上具有延时性,但其实两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

①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实行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

②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选配“第一流的工人”。

③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④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⑤实行职能工长制。

⑥提出了管理的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讲述了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 ,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 ,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

扩展资料:

采用科的方法能够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标准的作业条件。

泰勒认为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产生的源泉。作为一个实干家,他重视实践,希望从实际出发来改革企业管理,创建管理理论。

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就是20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工作,是他一生从事管理实践的重要时期,他的管理思想很大部分是对这一时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管理原则:

①对人的劳动的每种要素规定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陈旧的凭经验管理的方法。

②科学地挑选工人,然后进行训练、教育,发展他们的技能。

③与工人合作,保证所有工作都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来进行。

④在管理和工人之间,工作的分配和责任的分担几乎是均等的,管理者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下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作业管理

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于他,就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采用科的方法能够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

2、组织管理

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工人的劳动态度、工作定额、作业方法和工资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管理人员组织、指挥的影响。为此,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

3、心理革命

泰勒强调雇主和工人这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并且认为这样做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因为它能使日趋对立的双方变得互相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出贡献。

科学管理理论讲述了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以最大限度的产出 ,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

扩展资料: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

实践性

泰勒认为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产生的源泉。作为一个实干家,他重视实践,希望从实际出发来改革企业管理,创建管理理论。

科学性

泰勒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

规范性

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他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协调性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在科学管理的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用和平代替斗争,用全心全意兄弟般的合作代替争吵和冲突,用向同一方向的努力代替背道而驰,用相互信任代替相互猜疑,双方成为朋友而不是对头。

效率性

提高生产效率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工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管理理论

①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实行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

②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选配“第一流的工人”。

③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④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⑤实行职能工长制。

⑥提出了管理的例外原则。

扩展资料:

科学管理理论讲述了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 ,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 ,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

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

它包括三部分:

①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

②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达到或超过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给报酬,通常是正常工资的125%,以表示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为正常工资的80%,并发给一张黄色的工票以示警告,如不改进就将被解雇。

③“把钱给人而不是职位”,即工资是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人的工作类别支付。这样做的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实践性

泰勒认为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产生的源泉。作为一个实干家,他重视实践,希望从实际出发来改革企业管理,创建管理理论。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就是20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工作,是他一生从事管理实践的重要时期,他的管理思想很大部分是对这一时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科学性

泰勒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管理学就是要发现组织活动中协调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合理地安排业务活动和利用经济资源,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规范性

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他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用培训来教给工人完成任务的技能,用科学研究来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规定和下达任务,用奖惩等激励机制来保证任务的完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第一流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例外原理。

科学管理理论很明显地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

它们是:首先,以工作的每个元素的科学划分方法代替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其次,员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代替先前实行的那种自己选择工作和想怎样就怎样的训练做法。

再次,与工人经常沟通以保证其所做的全部工作与科学管理原理相一致;最后,管理者与工人应有基本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管理者将担负起其恰当的责任,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压在了工人身上。

扩展资料

泰罗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

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勒的科学管理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
这里所讲的现代管理科学主是指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为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契机。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在过去的古典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新的手段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管理思想的科学化。这主要体现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管理方面的应用,使管理者能够以系统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事物,重视信息,加强控制,提高管理效益。
②管理方法的数量化。管理科学已经由经验型的、定性的管理,逐步向重视定量分析、科学预测方向发展。系统工程学的产生就是数学运筹学方法应用的产物。
③管理手段的电子化。由于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电视、电讯等,使管理加快了速度,提高了精确度,解决了复杂运算的费时费力现象,推进管理日益科学化。
④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现代的管理者,不仅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管理,能进行科学的管理。管理成为一种跨越各种专业知识的专业,称之为“软专业”。管理者应该是“软专家”。
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是以往的管理理论(不论是古典管理理论还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科学方法(如新三论)与技术(如电子计算机等)的有机综合,它使管理理论走向了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驳江晓原《必须正确才是科学吗?》:科学必须是真实、正确的求答案

本文于缘起江晓原的文章《必须正确才是科学吗?——以托勒密天文学说为例》,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止一次地出了“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的考题,当然许多考生认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不是科学,陈述的重要理由,大家都知道是因为托勒密天文学说中的内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江晓原认为他们答错了:“然而,这个理由同样会使哥白尼、开普勒甚至牛顿都被逐出科学的殿堂!因为我们今天还知道,太阳同样不是宇宙的中心;行星的轨道也不是精确的椭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是不存在的,……难道你敢认为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力学也不是科学吗?” 但是,考生的回答是正确的,理由不恰当。在我国,约定俗成,公众对科学的看法是:真实、正确、准确的知识,这个看法太粗略但基本符合西方科学的情况。西方科学是系统的实验和严密逻辑推理的体系,最基本的是共识(或观念)是:一、人类能够通过系统的实验得到确定的可重复的经验,这是科学的基础,通过直觉产生的概念、原理、规律可以对这些进行清晰的描述,并通过逻辑推理建立、得到真实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概念、原理、规律必须是与经验形成对应,才是真实的知识(可以通过直觉把握这种对应)。再用演绎推理得到推论(包括得到预见),推论也能够与经验形成对应(这种对应同样是通过直觉把握的),若推论与经验的对应得到实验观察证实,则概念、规律就是正确的。当然,如果应用了数学,得到的就是定量、准确的知识。二、人类所认识的规律就是自然本身的规律,或者换句话说,自然是可认识的。当然,这是一个信念,是元科学问题,科学本身不能够证实它。 所以,科学必须是真实的知识,所谓“正确”一般是在定性上的正确,概念、原理、规律以及推论和经验的对应是成立的,是真实的,而且还要求得到逻辑推理的证实;当然,习惯上,“正确”有两个意义:一是概念、规律的描述与推论与经验存在定性上的真实确切对应,那就是定性的正确。二是,正确有时还包括定性上正确,定量上准确这个意思。 例如:进化论的原理之一“生物总是过度繁殖的”,首先是概念如“生物”、“繁殖”等必须做到与我们的经验形成对应,而且整个原理必须能够与我们的经验形成对应。这样,这条原理就是真实而且正确的。 由前面两条最基本的共识可以得到第三个基本共识:界定清晰的概念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是不允许相互矛盾的,即不允许正确与错误共存,即由前两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可以得到结论:对某项事实的认识所得到真实的知识只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而且,通过逻辑推理,真理与真理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的话,必定是相容的,不可能相互否定相互排斥。 第三个基本共识很重要,常常是研究者是否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标志。研究者不能够以为自己运用了科学方法从数据或经验中得到了某个规律或者原理就得到了科学发现,历史上很多情况已经证明:这些很可能是存在自己未考虑的其它原因同样导致这样的结果,即很可能别的解释才是正确的。所以,研究者还必须运用对照实验以及逻辑推理等,排除能够否定这个规律或原理的其它可能解释,才能够说得到了科学发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如果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发现一个新现象便急忙得到结论并报告,出现错误的话就非常丢脸了。在中国文科方面,由于水平比较低下,出现这种错误没有人认为是令人羞愧的错误,却似乎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虽然在科学研究中出现错误,以及现在认为正确的,未来认定是错误,也是科学发展的正常情况,不必苛求。但江晓原所说的这话很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符合科学方法、程序的科学研究结论必须是真实也就是正确的,不能够是一驳就倒的。 但是在中国,业余的“民科”们由于不懂得这些,自以为在依照科学方法做科学研究,实际上却不是在做真正的科学研究,动辄出现逻辑错误、概念不清错误和基本常识错误等,不小心地考虑别的解释才是正确等的可能。这样,他们的所谓“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在科学史上,古希腊人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些接近现代科学方法,但结果却是在达到高峰后就跌入低谷,直到文艺复兴才出现现代科学,原因就是古希腊人如亚里士多德,是从先验的理性出发研究自然,才拥有一点点的事实和观察,就得到最一般概括的结论、解释。当然,这些结论、解释错误很多,不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 而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伽利略,非常看重真实也就是经验与结论、解释的对应,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真正开始了现代经验科学研究。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伽利略真可算是第一位近代人物;我们读他的著作,本能地感觉畅快;我们知道他已经达到了至今还在应用的物理科学方法。过去,人们总是先采纳一个完备的和自圆其说的知识体系,中世纪新柏拉图主义和经院哲学都有这样的特色,现在,伽利略放弃了这种方法。事实不再是从权威的和理性的综合中推演出来的了,也不必再符合于这种权威的和理性的综合了,象在经院哲学中那样;事实甚至不再是靠这种综合来取得意义了,象在刻卜勒的头脑中那样。由观察或实验得来的每个事实及其直接的和不可避免的推论都按照本来面目被人接受,不管人们怎样想把自然界一下子收服在理性的管辖之下。许多孤立的事实的协和是慢慢显露出来的,围绕着每个事实的窄小的知识范围,零散地发生接触,也许就融合成一个较大的范围。可是,要把所有的科学的和哲学的知识融合成一个更高的、统摄一切的统一体,即使还不是绝不可能的,也须推迟到遥远的将来。中世纪经院哲学是理性的;现代科学在本质上是经验的。前者崇拜人的理性,在权威规定的界限内活动;后者接受无情的事实,不管它是否合于理性。” 江晓原自己在文章里面说托勒密“那时,在他心目中,宇宙间并无任何实体的天球,而只是一些由天体运行所划过的假想轨迹。”江晓原没有注意现代经验科学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科学中,所研究的包括天球是实体,现代天文学是对天球实体的研究成果,很明显托勒密的天文学说不是科学。虽然,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托勒密对科学确实有重要贡献。但不能够把有贡献也错误明显,不符合现代科学基本要求的研究成果看成是符合现代科学要求的科学成果。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的考题,由于普通人所受的教育就是哥白尼、牛顿是科学巨人,因此回答托勒密的天文学说不是科学,哥白尼、牛顿的天文学说是科学理论是正常的,可以理解。但从事专业研究者的回答应该是:在现代,托勒密的天文学说不是科学,哥白尼、开普勒甚至牛顿的天文学说都已经不是现在的科学,已经只是历史上的科学,只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是科学理论。附:江晓原《必须正确才是科学吗?——以托勒密天文学说为例》江西省德兴市一中
文章标题: 现今科学理论是正确的,是应该积极给民众科普,还是靠侮辱欺压民科来维护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4982.html
文章标签:理论  科学  欺压  正确性  现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