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09 06:01:0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前苏联二号人物贝利亚,全名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俄语: 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1899年3月29日-1953年12月23日),格鲁吉亚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内务部长,也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在二战结束之后,贝利亚由于受斯大林信任,被晋升为元帅。在二战之后一直到斯大林逝世之前,是苏联领导层的二号人物。可是,贝利亚在斯大林位置继承权中斗争失去势力,被撤职并且被处决。
贝利亚没被接班却被处决的原因主要两个。一是苏联领导层对贝利亚在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手段感到恐惧,二是贝利亚因能力出众,功高震主威胁到赫鲁晓夫的地位。
贝利亚,1899年在格鲁吉亚一座小镇出生,父母都是贫穷农民。由于残酷对待格鲁吉亚的被捕者,也是被斯大林赏识,在三十二岁时候,就被斯大林任命为格鲁吉亚中央第一书记,当任内务部人民委员。
斯大林仍贝利亚担任内务部,目的就是为在苏联搞的大清洗运动刹车。当贝利亚对内务部进行了重建,让它成为一个无孔不入的情报机构,也就是后来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
在贝利亚清洗国家安全机关成员时候,四分之三的领导干部被更换,开除多达七千多人,外交委员部,李维诺夫的几位副手被枪决,两千五百多人遭到镇压。根据苏联元帅布留赫尔的妻子曾回忆说,贝利亚人显得高傲与自大,外表令人厌恶,让受害者感到无比的可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贝利亚被斯大林晋升为元帅。二战结束后,苏联的一切大小事务,甚至连斯大林发病时要看什么医生,都得经过贝利亚同意。可以说,二战之后到斯大林逝世之前,他是苏联实际上的二号人物。
当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由于脑溢血在莫斯科病逝,贝利亚应该是最可能继承斯大林位置的接班人,然而现实是残酷。这个掌握苏联民众“生杀大权”的贝利亚,在斯大林去世9个月后的12月23日撤职枪决了。
贝利亚遭遇这一种结局,主要就是他知道太多,以及不懂得低调与收敛。在斯大林逝世初期,临时组建的领导班子里,贝利亚只是作为第二号人物,一号继承人物叫马林科夫。
当时贝利亚在大清洗运动时候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使得斯大林死之后,苏联领导层的政客都把怨气发泄在贝利亚身上,使他最后被处决。
还有一个原因是斯大林也不放心贝利亚。虽然贝利亚是斯大林的心腹,但斯大林也讨厌他的为人奸诈狡猾,在临时之前安排了人员布置了天罗地网,等贝利亚最后跳进去,遭遇被处决的命运。
1953年苏联“贝利亚事件”可以说轰动了世界贝利亚到底是如何死的,至今仍是个谜。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贝利亚并没有走国家公审路线而是被秘密处决的,6月26日苏联士兵奉命在其住所将其枪杀。现在学者的一致观点这是一场由赫鲁晓夫策动的有预谋的政变。为除去贝利亚,赫鲁晓夫在领导成员之间挑拨离间,动用了军队力量搞突然袭击。
问题是赫鲁晓夫后来实施的改革,与贝利亚的“百日新政”并无原则区别,说明这一事件与政策意识路线无关,就是一场血腥的争权斗争,这场苏联版的玄武门之变让赫鲁晓夫飞黄腾达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那赫鲁晓夫为何要痛下杀手呢,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贝利亚是苏联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炙手可热的人物。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在贝利亚的个人履历表上人们难以找到有关革命的辉煌和业绩记录,而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应该发生的事诸如大清洗、大规模镇压、对整个少数民族的迁移、对大多数民众的特务控制、对党政机构和国家领导人的“内务部式”的监视等等事情上,贝利亚都是主要和具体的执行人,说白了就是和我们国家古代酷吏一样,好事没干一件,坏事却一件都没拉下。
所以,对苏联普通人来讲,贝利亚臭名昭著、罪恶弥大。斯大林在世时人们不相信斯大林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尽管当时人们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只是在心中积蓄和沉淀着仇恨,把贝利亚作为有朝一日进行复仇的靶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迟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艰难,斯大林本人确实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昏庸,实际执政中又脱离群众。
后来虽然斯大林驾鹤西去了,但人们依然不会也不愿把苏联历史上的一切丑恶和不幸都归罪于这位伟人。于是,清算贝利亚的时刻就到来了,贝利亚之死就变的顺理成章了,这也解释了后面赫鲁晓夫发动政变到处决他如行云流水般的顺利。
最了解贝利亚的当算他的高层同事们。这些同事中,马林科夫和米高扬与他私谊较深,莫洛托夫这样的元老因与贝利亚有妻离家散的宿怨而对他永不宽恕,而在斯大林的晚年被从“外省”调到中央的赫鲁晓夫及其朋友们则处于对贝利亚冷眼旁观、伺机而动的有利地位。然而,他们这群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了解贝利亚所犯的罪行有多重,他们都知道自己搅进这种罪行里有多深。
所以,他们都面临一个相同的处境:在人民要清算贝利亚的罪行时,他们或者会成为贝利亚的陪葬品,或者想方设法撇清与贝利亚的关系,以一个清白的身份来继续执掌权杖。
马林科夫以及与他处境相同、意见相一致的领导们当然会选择后者。就像他们对贝利亚的了解一样,他们也远比老百姓更了解自己的领袖—斯大林。专权的斯大林已经让苏联的国家前途走到了十字路口:是重创辉煌,还是让潜伏的危机毁了这个国家?
尽管是各抒己见,但他们却有一个几乎是相同的清醒的认识:不能再用斯大林的的粗暴方式来领导这个国家了。斯大林时代应该到此结束,绝对不能让贝利亚成为第二个斯大林管理这个国家
这就是马林科夫们在继承斯大林的权力时,采取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事实上,也正是这一点事先就决定了贝利亚的命运:如果马林科夫们要实现这个目标,那么贝利亚就必死。
正是有了上面这些基础,赫鲁晓夫才能快速解决贝利亚信心十足,赫鲁晓夫所做的就是,他明白他身边的领导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思绪,准确掌握了他们可能要采取何种行动的动向,在自己的谋略与运筹中溶有了他人的智慧和才能。
赫鲁晓夫作为苏联的第三代最高领导人,他在掌权时向美国叫嚣,说着要核平美国,更是和美国开展了刀光剑影的太空争霸战。在外人看来赫鲁晓夫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但是在赫鲁晓夫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非常恐惧的人,这个人便是斯大林。曾经斯大林还在世的时候。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的眼中就是一个任其宰割的羔羊。当初赫鲁晓夫打了一次败仗,这时斯大林拿着手中的烟斗直接就敲打着赫鲁晓夫的头说道:“我完全可以枪毙你”。赫鲁晓夫听到之后吓坏了,连忙求斯大林放过自己。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1942年,苏联军队将德国纳粹击退,得到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当时的赫鲁晓夫赞成了铁木辛哥的意见,极力赞成乘胜追击德军将其一举歼灭的提议,斯大林经过深入的思考之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再后来,赫鲁晓夫向德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苏联红军有近64万人投入战争。在刚开始的时候,苏联军队的反击战进行的非常的顺利,可是当时的苏联军队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后来的战争中,这个问题也直接暴露了出来。
苏联这个反击战的军队是当时苏联临时组建的,所以在经验和协同能力上和正规的军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而带领这支军队的将领也缺少作战指挥经验,所以德军在后来从侧翼发起钳式攻击之后,苏联军队开始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最后赫鲁晓夫带领的军队就这被德军给包饺子,三个主力部队全部被击溃,一共阵亡7.5万人,被俘虏23.9万人,损失的坦克也数不胜数。
这次战役之后,斯大林直接将赫鲁晓夫召回了莫斯科,被召回莫斯科的赫鲁晓夫其实并没有遭受到斯大林的过多责罚,而只是对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番恐吓,用自己的烟斗在赫鲁晓夫的头上狠狠地敲打的几下并且告诉赫鲁晓夫说道:“以你之前的所作所为,我完全可以将你枪毙”!赫鲁晓夫听到这里双腿开始发软,连忙痛苦起来,为自己的行为认错,表示是自己导致这么多的将士白白断送性命,开始不断向斯大林求饶,希望斯大林能够放过自己。最后斯大林将赫鲁晓夫官降一级,担任后来的方面军政委,参加到了之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