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09 10:00: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p2nrjqOeduGrIGwvNs23A
提取码: 29u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成语故事
1、破釜沉舟——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译文
于是项羽带领军队过河,把船沉入河底,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每个士兵只带三天的粮食,用来表示士兵一定战死,没有一个想逃跑。
喻意:比喻决一死战,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卧薪尝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译文
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就能仰头舔舐到苦胆,用餐时也去品味苦胆。
喻意: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纸上谈兵——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既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译文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曾经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战事,赵奢无法难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原因,赵奢说:“战争,是事关生死的境地,但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喻意: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负荆请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文
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
喻意: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5、一言九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译文
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分量重于传国的宝器。(他)凭借三寸之舌,强过百万雄师。
喻意: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6、约法三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
译文
父老乡亲们苦于秦朝的严苛法律已经很久啦!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偷偷议论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约定,先入关的人就称王,我应当称王整个关中。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
法律只有三条:杀人的人判处死刑,伤人和偷盗的要坐牢。剩下的秦朝法律全部取消,所有官吏平民都像往常一样生活。
喻意: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古代成语故事如下:
1、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也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2、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兔子不可以重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3、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译文:
叶公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到处雕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它,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4、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5、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6、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7、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8、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9、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10、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
译文:
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张)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诗词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至于,我们在最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便要学习背诵诸多的古诗词。当我们回顾这些曾经背诵过的诗词时,便能发现,楼兰一直都是诗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国度。不论是王昌龄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是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全部都将矛头指向了这个西域小国。那么,西域好几十个小国,古代诗人为何偏爱灭楼兰?
现在,一直有着“西域三十六国”的说法,可实际上,汉朝时期的西域地区,可不仅仅只有三十六个小国,根据《史记》对于西域的描述,加上一些位置向西偏僻的国家,西域地区的小国数量达五十余国之多。而这些小国中,大部分人口也就在几千人左右,有些国家甚至更小一些。诸如,车师都尉国,才四十余户,人口只有三百多人 ,而军队数量也只有八十四人,放在现在,则相当于一个村大队。因此,在对于诸国的记载与描述上,司马迁对于这样的小国可以说是寥寥数字,一笔带过。
同许多小国的记载不同,司马迁对于楼兰的记载,相对的要多上许多。对于大多数小国的记载,司马迁仅是介绍人口,位置等简单的事物。而对楼兰的记载,司马迁则充分地将其与西汉的历史勾连在了一起。以至于,当人们打开《史记·西域传》的时候,会发现,关于叙述楼兰的篇幅,要比其他一些小国多得多。因此,楼兰这个名称明显比诸如精绝国、车师都尉国这样的小国更为出名些。当诗人在展现自己家国情怀的时候,自然便会选择名声大的楼兰。
当然,如果楼兰在历史上能够安守本分的话,那么后世的诗人也不会尝试着“破楼兰”了。可恰巧的是,楼兰所以出名也在于楼兰在汉朝时的所作所为。汉朝时期的楼兰,可以说是当时“丝绸之路”上,最为关键的一点,汉朝的使节、商队如果要一路向西的话,楼兰则是一个必经之路。因此,相对于同别的西域小国的关系,汉朝更注重同楼兰的关系。但是,楼兰的所作所为,却让人大跌眼镜。
其次,诗人总是要“破楼兰”,同楼兰在处理汉匈关系的问题上,所表现的两面三刀,也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楼兰之所以敢于劫掠汉朝商队、使节,同其背后有匈奴撑腰有很大关系。当汉朝攻破楼兰后,夹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楼兰,一时间成为了两大国争夺的焦点。为了能够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楼兰王更是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送往汉朝做人质,一个送往匈奴做人质。如果只是这样,或许楼兰还不会招惹到诗人的愤恨,而这之后,楼兰时而归附汉朝,时而归附匈奴的做法,则让后世的人们鄙夷。
当然,关于自己为何背叛汉朝,同匈奴密切交往,被汉朝大军俘获的楼兰王,有着这样的说法。根据《史记》记载则为,“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楼兰这样的小国,如果不同时归附两大国的话,很难维持稳定,不行的话,我愿意率领我的国民前往汉地居住。正是凭借这样一席话,汉朝听后直接将楼兰王放了回去。由此可见,楼兰的两面三刀,更多的时候也是迫于无奈的情况下。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楼兰的历史也同汉朝与匈奴百年间鏖战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情况下,古代的诗人们又怎么可能放过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楼兰。
这便是古代诗人经常“破楼兰”的重要原因,当然,楼兰的事例只是当时西域地区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汉朝时,西域的诸多小国都不得不同时依附于汉朝与匈奴,而在这中间,楼兰相对于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国来说,显然要更出名一些,所以楼兰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古代诗人抒发家国情怀时,经常涉及到的一个名称。
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在很多人心中,一直分量很重。
明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自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开始,多有壮举。而在这些壮举当中,由明王朝主导的朝贡体系,一直被后人广为称颂,被视作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
那么,当时向中国进行朝贡的国家,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心态,才会主动向明王朝进行朝贡,俯首称臣呢?
1.古代社会,更盛行丛林法则
国家之间的丛林法则,其实直到今天,也一样存在。君不见,如今国际社会上,在做什么事的时候,身后不就总是跟着一群小弟?
为什么那群小弟愿意跟着他?因为人家强啊!人家现在世界第一啊!
而在数百年前的世界,当时的明王朝,基本上就和如今的某国差不过。至少在亚洲,是绝对的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明王朝的建立,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明朝之前,统治中原的,是当时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到了元朝晚期,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实力依然冠绝世界。
而明王朝最终却能将其赶回漠北,几次大规模北伐后,更是直接将强大的北元打得彻底烟消云散。
那些小国也不傻,看到当年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都被明王朝暴揍到灭亡,他们自然也知道明王朝的强大。所以,这些小国若想生存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向明王朝俯首称臣。
当然,我们这个国家,其实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对域外领土特别热衷的国家。作为传统的农耕国家,我们更喜欢好好打理好自己中原的这块地方。至于那些小国所在的地方,我们则习惯称之为蛮夷。只要他们愿意臣服,不来给我们添麻烦,我们也不会想着去吞并那些小国。
正是因为这样,在明朝建立之后,大批的海外国家,开始向明王朝俯首称臣。
2.朝贡,本质上其实是贸易
在明朝正德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
正德年间,有好几个来自日本的氏族,抢着向明朝纳贡。不过,当时却出现了很戏剧性的一幕:因为小国对明王朝的朝贡,并不是你想来就来,而是需要明朝中央发给一个资格。为了争抢这个朝贡的资格,几个日本氏族竟然还打起来了!最后甚至还绑架了明朝的官员,一副你不让我送你东西,绝对不行的架势!
遍观古今,这种奇葩现象,也算是屈指可数了。
而这种奇葩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倒不是因为那几个日本氏族,真的对明王朝有无限的敬仰,而是因为朝贡制度本事。
所谓的朝贡,通俗一点来说,其实就是小弟带着礼物来拜见大哥。然后大哥表扬一下小弟的孝心,再回赐给小弟一些礼物。
问题就在这个回赐上面了。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明王朝,作为那些小国的宗主国,对脸面的注重,到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地步。所以,每次那些小国来朝贡,明王朝都会回赐更多的物资,美其名曰天恩浩荡。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原本的朝贡制度,变成了一种另类的贸易。
而且,还是一种明王朝吃亏的贸易。
在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便一直实行所谓的禁海政策。也就是说,外国想要和中国进行贸易,非常的困难。这种情况,直到隆庆年间,随着海关逐渐被打开,才逐渐缓解。
在此之前,外国如果想和中国进行贸易,唯一的渠道,就是通过朝贡制度。
那些小国,之所以愿意经常到明朝来朝贡,本质上其实并不是多么害怕明朝。究其根本,只是为了从明王朝手里,拿到廉价的货物而已。
而对于明王朝来说,虽然损失了大笔的财富,但却赚了面子,营造出一种万国来朝的假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也算是双赢了。
3.实力上的依靠
朝贡贸易,是那些小国愿意经常来明王朝进行朝贡的最重要原因。但是除此之外,那些小国之所以还愿意臣服于明朝,奉明朝为宗主国,接受明王朝的敕封,很大一个原因,还在于军事上的依靠。
当时的明王朝,就算直到中晚期,军事力量在全亚洲范围来看,也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所以,关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类比于今天的一些现象。比如说,今天世界上的某国,身后有一大堆小弟。那些小弟自身国力有限,很难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这个时候,一旦出了乱子,自然就要求助于大哥了。
另外,对于小国来说,宗主国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相当于是法理上的一种认可。就比如说,今天某些小国的领导,要想上位,除了得到国内的普遍支持之外,还需要得到国际上大哥的认可。只有这样,位置才能做得问。
明朝所谓的朝贡体系,从贸易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明朝在吃亏。而且是朝贡越多,亏损越大。但另一方面,明朝朝贡体系的建立,确实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毕竟,如果你自身实力不够强,人家又怎么可能奉你为主呢?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