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各个人物最后的结局,详细!
各个人物结局如下:
1、康老爷
康家主人,生四子,奈何老大生而残疾,老二性情暴戾而且又被人截断双腿,老四因丧妻而疯癫,家里虽富可敌国,但苦于无人接收,只得把希望托付给自己最不喜爱的老三。
康老爷在家产被康三拿出来造福百姓的情况下,无可奈何把小儿子交给康三,离家出走。
2、康三爷
康家三少爷,因为杜筠清的原因,被父亲所嫌弃,与杜相爱却被父亲拆散,最后因家中男丁皆无法持家,才被定为一家之主。
康三拜祖之后,开窖取出银子救济百姓。康三挖出祖训“仁义” 泪流满面,后将小弟弟抚养成才,继承家业。
3、康四爷
康家老四,本是四个中最聪慧能干的一个,也是康家的指定继承人,不幸的是其与新婚妻子度假,在途中妻子被人奸杀,他也随之而疯癫,一蹶不振。
4、杜筠清/康夫人
康老爷的续弦,其本是康家三少爷和四少爷的私人老师,因被康老爷看中不得不与心爱的康三爷分开,但其一直在心里守候着康三爷,并为他切掉子宫,只为不让康老爷欺辱。
假死之后出国了。
扩展资料:
《白银帝国》拍摄过程:
本片与电视剧《白银谷》一样改编自山西作家成一的长篇小说《白银谷》,讲述了清朝末年晋商望族发生的 利益纷争和感情纠葛。
本片为了忠实呈现晋商“博学、知耻、腿长”的经营哲学,剧组特地去山西(晋中地区:祁县、太谷、平遥、榆次、灵石;运城地区:解州。
晋城地区:晋城、沁水、陵川),敦煌(河仓城、阳关),青海(党金山),天津,北京等,共二十二个景点拍摄。希望藉由最磅礴的场景,重现此商业帝国昔日的荣光。
发行方负责人于冬表示,《白银帝国》展现的辉煌的商业文明是影片最大看点。姚树华称整个剧组在全国4省13县市的46个场景中拍摄,后期制作奔波9个国家和地区,目的就是要将这部弘扬晋商文化的作品推广好。
监制焦雄屏此番与姚树华导演联手出任监制一职,《白银帝国》从2008年9月15日开机,2009年到1月31日关机,能够顺利如期完成,几乎是个奇迹。期间跨越北京、天津、甘肃、青海、陕西、山西等六省市的29个景点,能够如期完成拍摄。
多亏有一群有能力、有效率、有才华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剧组到了许多一般电影剧组未曾去过的地方,曾经在零下20度的冰冻环境拍摄,经常承受风沙刺骨之苦,只为追求晋商当日之足迹。
后期制作:
和台前主演阵容相比,幕后班底包括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指导提名的奚仲文任艺术总监,他凭《三岔口》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的潘耀明担任摄影指导。
凭《七剑》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的董玮担任动作指导,为侯孝贤、田壮壮多部影片担任剪辑的廖庆松担任剪接指导,与张艺谋、陈凯歌有亲密合作的陶经担任录音指导,并由李丛喜担任制片主任。
同时后期利用了很多电脑画面处理技术将实景中出现的现代痕迹抹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银帝国》
1、康老爷
康家主人,生四子,奈何老大生而残疾,老二性情暴戾而且又被人截断双腿,老四因丧妻而疯癫,家里虽富可敌国,但苦于无人接收,只得把希望托付给自己最不喜爱的老三。
康老爷在家产被康三拿出来造福百姓的情况下,无可奈何把小儿子交给康三,离家出走。
2、康三爷
康家三少爷,因为杜筠清的原因,被父亲所嫌弃,与杜相爱却被父亲拆散,最后因家中男丁皆无法持家,才被定为一家之主。
康三拜祖之后,开窖取出银子救济百姓。康三挖出祖训“仁义” 泪流满面,后将小弟弟抚养成才,继承家业。
3、康四爷
康家老四,本是四个中最聪慧能干的一个,也是康家的指定继承人,不幸的是其与新婚妻子度假,在途中妻子被人奸杀,他也随之而疯癫,一蹶不振。
4、杜筠清/康夫人
康老爷的续弦,其本是康家三少爷和四少爷的私人老师,因被康老爷看中不得不与心爱的康三爷分开,但其一直在心里守候着康三爷,并为他切掉子宫,只为不让康老爷欺辱。
假死之后出国了。
扩展资料:
《白银帝国》改编至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的一部清朝剧情电影,由姚树华导演,郭富城、郝蕾、张铁林、杜江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天成元父子之间的传承和三角恋情。
《白银帝国》一片旨在体现晋商制度,发扬晋商精神,向全世界介绍纵横五百年中、蒙、俄地区商业霸主 的文化。
此片描写一山西票号起落的故事,由于清朝商业发达,晋商发明汇票制度,以汇兑代替危险的镳局押现银运输,且兼营存放款,是今日银行制度的前身,其劳方身股(即员工配股)的制度,更是首开世界先河。由于山西票号掌控当时的全国金融,甚至有「清廷的财政部」之称。
而此片描写之「天成元」票号,拥有中国各地远至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本片主轴即描写此商业帝国两代之间的传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各个人物最后结局如下:
1、康老爷在家产被康三拿出来造福百姓的情况下,无可奈何,把小儿子交给康三,自己离家出走
2、康三拜祖之后,决定开窖取出银子,救济百姓,挖出祖训“仁义” 泪流满面,之后将小弟弟抚养成才,继承家业
3、杜筠清(康夫人)假死之后便出国。
扩展资料:
《白银帝国》改编至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的一部清朝剧情电影,由姚树华导演,郭富城、郝蕾、张铁林、杜江等主演。
大体上该片讲述了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天成元父子之间的传承和三角恋情。
该片于2009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并先后获得第29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奖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银帝国
1.康老爷在家产被康三拿出来造福百姓的情况下,无可奈何 ,把小儿子交给康三 ,离家出走
2.康三拜祖之后 ,开窖取出银子 ,救济百姓。
3.康三挖出祖训“仁义” 泪流满面 ,后将小弟弟抚养成才 继承家业。
4.杜筠清(康夫人)假死之后出国了。
扩展资料:
《白银帝国》改编至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的一部清朝剧情电影,由姚树华导演,郭富城、郝蕾、张铁林、杜江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天成元父子之间的传承和三角恋情。
该片于2009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并先后获得第29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奖项。
1、康老爷在家产被康三拿出来造福百姓的情况下,无可奈何把小儿子交给康三,离家出走。
2、康三拜祖之后,开窖取出银子救济百姓。康三挖出祖训“仁义” 泪流满面,后将小弟弟抚养成才,继承家业。
3、杜筠清假死之后出国了。
4、康四爷,本是四个中最聪慧能干的一个,也是康家的指定继承人,不幸的是其与新婚妻子度假,在途中妻子被人奸杀,他也随之而疯癫,一蹶不振。
拓展资料:
该片有宏伟壮观的画面,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家族传承的戏剧点也演绎得声色俱佳。首映周四天,逐日增进的销售额,表明电影的品质良好,观映后口碑不错。此类型电影在国内市场上不多见,电影中三个主角演得都很见功力,唯有不足的是,郭富城的国语略带港味,但电影仍可称为是一部优良的商业文艺片。
它有着梦幻般的光影效果,绸缎般的细腻色彩,更有着传奇般的角色人物。一切的一切在开始如此完美,令人期待。影片剧情开阔,动荡年代下各种矛盾激荡。人物关系复杂,角色命运坎坷,从个人到家族,再到金融帝国,乱世中每一段命运每一种关系都面临考验,这些都可以成为《白银帝国》值得炫耀的资本,并树立起后古装大片时代的标杆。
作为姚树华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来说,《白银帝国》在镜头语言方面稍欠火候,大量的叠化手法以及剪辑的硬伤难免会影响叙事的流畅,但是总体看来,《白银帝国》营造了一个观赏性较强的视听过程。首先,影片有足够的噱头,票号行规、人事的细致再现,以及康三爷与继母之间的非分之情,都足以满足观众对奇观的窥视欲望;其次,导演姚树华对于真实的再现精益求精,片中的服饰道具有百分之九十都是真正的古董,各位演员在表演方面也拿捏得相当到位。
有趣的是,影片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的,可以说这个角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和编剧、导演的视角相重合的,而作为影片改编者之一的姚树华在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视野代入到这个视角中,从而也势必影响影片故事的侧重点以及终极诉求。姚树华长年旅美的经历显然影响了她对于这个旧时代的中国故事的诠释,她很轻松地跳脱出华语电影的惯有语境,并且赋予了这个故事以西方式现代化的转变过程。
很多人将《白银帝国》与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进行比较,尽管在《白银帝国》中的确包含着类似于“第五代”的母题,比如父子对立、乱伦主题等,但是《白银帝国》的处理方式并非“第五代”式的弑父娶母,影片的落脚点通过康三爷与父亲对立所表现出的个人追求以及他与杜筠清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于人的尊严与自由的向往。而这一点和导演的西方思维和经历无不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银帝国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因为现在古装电视剧播放的很多,很多人常看到“银两”,但不知道一两银子,值现在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关于银子到底价值几何,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经常犯错误。很多电视剧尤其可笑,描写古人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现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银票这些荒唐的情节,显示了创作人无知以及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 甚至包括金庸这样的大师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这些错误荒唐严重到什么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主要为两个误区: 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 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相当的高。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 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中国古代的货币单位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差异。但唐宋之后却也相差不大。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 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你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会怎样?),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 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时期2000—4000元。 下面再提供一些古代数据,提高一下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哪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古代的银两随着朝代的文明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不值钱。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1大洋=1两白银=人民币300元=1000文钱
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那么根据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6年7月)多少元人民币.
1) 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 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 民币 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那也就算子.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 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 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 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 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 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 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 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 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 为300元人民币。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 (或1000-1800元);
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这个是无法比较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那就这样子算吧
一个两银子大约可以买100个烧饼,我们这里现在1快钱可以买2个
这样子算的话一两50快钱的,但是呢古代的东西都来之不易,所以呢按照我这样子的一两银子大概1000快钱吧。我是以我是思维来换算的,或许和实际还是有那么一点出入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文钱,一两金子等于多少银子
1.1两黄金为10两白银;
2.1两白银为1贯铜钱;
3.一贯铜钱为1000文铜钱;
2.宋朝时,朝廷给岳飞文件中写道:“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宋朝,4万贯的铜钱,相当于1万两白银和500两黄金,换算之后符合第一条中的内容基。
扩展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铜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在我国清代,1两银子约相当于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币(长美注)。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白银
铜钱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扩展资料: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古装剧中大爷们手中的银子卖相几乎都光滑闪亮,古人真正流通使用的银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作为货币,白银其实很实在,都是只在乎重量,不注重外观的,也许只有官家的纹银才会比较注重“卖相”。
老百姓也不都用得起一整锭银子,多是铜元、铜板交易,但银子仍是历朝历代流通量颇广的货币之一。比如《朱子语类》卷一三○:“傅钦子闻其贫甚,怀银子见他,欲以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行字值得甚么,我却受你银子?”吴晗的《朱元璋传》第六章二记录:“银子终于取代宝钞成为全国通用的通货。”
参考资料: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1两黄金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扩展资料:
银两也称纹银是中国古代的货币单位。其向上为黄金,向下为铜板也称之为制钱。
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以及: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参考资料:银两_百度百科
1两银子=1000文钱,1两金子=10两银子
出处:
1、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
2、“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3、“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由以上史料可得在古代1两银子=1000文钱,1两金子=10两银子。
扩展资料:
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金
明后期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本文参考了多篇相关文章,基本是原创)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政府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政府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明朝万历年间
我想问问万历昏庸到什么情况,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又是什么,有什么内容,还有明朝党派的简介和之间的关系(我只知道东林党)它们各自主张什么。很急啊。。为了学习嘛。。各位老师回答一下张居正改革是指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一、政治。
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
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
张居正上疏请行在内政方面提出著名的考成法,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 最后明神宗批准了请求。
奏书中有以下两条: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二、军事。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
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以俺达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藏黄教首领达赖三世(索南坚错)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
在广东地方,先后任殷正茂和凌云翼为两广军备提督,先后领兵剿灭了广东惠州府的蓝一清、赖元爵,潮州府的林道乾、林凤、诸良宝和琼州府的李茂等叛乱分子,岭表悉定。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居正还在东南沿海地区分段设寨,修整兵船,严申海禁。在他当政的万历初年,基本上肃清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明廷的“南倭北虏”的边患。
三、经济。
一条鞭法。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
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在万历九年(1581)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是自唐朝行“两税法”以来,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大改革,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条鞭法”,又称“条编法”,其主要内容有: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泛等项徭役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一般民人不再亲自出力役,官府需要的力役,则拿钱雇人应差。
向百姓征收的役银也不再像过去按照户、丁来出,而是按照丁数和地亩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这就是所谓“摊丁入地”;田赋及其他土页方物一律征银;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目;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以减少各种弊病。
一条鞭法的实行,在中国赋役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岁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水利方面。
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推荐、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贯串了“筑堤束沙,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万历七年二月,河工告成,河、淮分流。计费不足50万两,为工部节省资金24万两。
徐州、淮安之间800余里的长堤平等蜿蜒,河水安流其间。因而,“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河上万艘得捷于灌输入大司农矣”。
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明末党争指明末东林党与宦党、浙党之争。
明末党争从万历二十二年“京察”(考核官吏)开始,一直到弘光元年(1645),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在军事问题上,都争论不休。
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郑贵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为长。但神宗宠爱郑妃,欲立常洵,乃迁延不立太子。内阁大学士王锡爵、沈一贯、方从哲等先后依违其间。
东林党人上书反对,各党派又群起反对东林。于是有“国本”之争、三王并封之争、福王就国之争、“三案”之争、“李三才入阁”之争,东林党与它的反对派在立太子问题上展开了长达 20余年的争论。
最后,神宗终于立常洛为太子,勋戚郑氏的权势受到一定的压抑。但东林党推李三才为相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熹宗天启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愈演愈烈。最初,东林党人叶向高、邹元标、杨涟、赵南星等人得到执政的机会,浙、昆、宣各党派一度受到排斥。
为时不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与浙、齐、楚、宣、昆各党中的一部分人结成联盟,被东林党称为“阉党”,异军突起,魏忠贤是司礼秉笔太监,又提督东厂,爪牙有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目,朝廷内外,“遍置死党”,从而把持朝纲,为所欲为。
东林党人激烈反对“阉党”掌权。杨涟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被锦衣缇骑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人也被捕处死。东林党受挫。崇祯帝继位,捕杀阉党。南明福王政权下,东林党人与阉孽的斗争仍在继续。如“复社”与马士英、阮大铖的斗争。
扩展资料:
张居正去世后,宣告明中期以来的革新结束,明朝政治全面走向衰败。张居正以“威柄之操,几于震主”获罪,继任的阁臣明哲保身,一般官员大多仰奉权力,唯唯诺诺,士风沦落。张居正的倒台也加剧了党派之争,官员结党私营,放弃中立立场,损失了行政的公正与效率。明朝政局大坏。
由此看来,张居正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明朝于既倒,但此后张居正一死,即被抄家。后来,明神宗怠于朝政,而勤于搜刮,加剧了明代官场的腐败。官员奏疏多被“留中”,严重挫伤了官员参政、议政和行政的积极性。
=要延续明朝国祚,至少需要再假设万历皇帝最迟在十八岁即1581年之前死去,这样明朝是有可能多延续至少五十年的。其理由是:
第一,张居正多活二十年就是活到1602年,而万历如果在十八岁前即1581年前死去,即使次年能生下遗腹子朱常洛,那也是幼稚小儿,以张居正当年能够拒绝丁忧推进改革的精气神,再次控制小皇帝,或者另立一位小皇帝是可能的,这样应能继续中兴大明事业。
官位久虚,在职官员的考课升迁时停时行,助长了官场上的因循拖遢之风,也为各级官员贪污纳贿、欺压百姓洞开方便之门。明朝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劣,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日显突出。王朝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考成法是张居正的政令得以执行的重要保障,但这项政令有一项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张居正“名不正言不顺”。所谓“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
这项政令能够执行的实质是张居正窃取了皇权,自己总揽考成本身就是一种非法行为。
从张居正死后的政局来看,万历皇帝的怠政是任何臣子都难以挽回的。即使皇帝没有明确表达反对,但是他会和你耗着,如果这样来看,张居正如果不死,他的很多政治理想也难以贯彻、延续。
因此张居正死不死,对明朝的灭亡影响不大,毕竟明王朝的皇帝是万历,而《明史》的评价是明朝实亡于此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末党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居正改革
万历这个皇帝前期还是有所作为的,张居正辅政,可后来沉迷酒色,炼丹,从此再不上朝,天天在后宫胡吊搞,是明朝坐位子做的最长的,不公平啊,我认为万历皇帝才是真正把明朝推向覆灭深渊的家伙,怪不得他的坟墓定陵被拉了,好多宝贝啊
1581年,为了增加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朝大学士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因为实施这一改革的前提是清查土地,所以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因遭大地主的阻挠而停止了。然而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一条鞭法】,顾名思义就是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须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雍正帝的“摊丁入亩”,是封建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其作用:(1)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客观上起到了均平赋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它不但限制官吏巧立名目,加征赋役,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其生产积极性。(2)它实行赋役折银征收的办法,适应和促进了明朝中期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交纳银两,农民、手工业者必然把大量产品投入市场,促进商业繁荣。徭役折银,农民可自由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创造条件。(3)它推动了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的进步,使两税法以来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化进程前进了一大步,为清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回齐党】是亓诗教所创
亓诗教,字可言,号静初,晚号龙峡散人。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出生于莱芜李条庄。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初任荆州、淮安二府推官,专管刑狱,因能公平执法,无冤案和积压案件,于万历三十五年受朝廷勅命褒奖。后升礼科给事中。万历四十年,他和同事赵兴帮两次弹劾礼部侍郎翁正春考场徇私,翁正春转官以待归养。由于其在礼科给事中任上能忠于职守,积极纳谏,秉笔直言,稽查违误,受到勅命褒奖,然后转为吏科给事中。万历四十三年山东大旱,一岁皆空,千里如扫,饥民流离失所,盗者蜂起。万历四十四年,亓诗教奉差归里,见此惨状,上《饥民疏》,论述饥荒为盗发的根源,要求朝廷发放国库银十万两,并从上交税银中留十万两,再免去山东六郡包税二万三千两,约计二十三万两,得到朝廷批准,救活灾民无数,平息了荒乱。后升为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万历末年,亓诗教与知县胡士奇共同编纂《莱芜县志》。
亓诗教为官期间陷入明末党争之中。公元1614年(万历四十一年),方从哲入阁为相,依附者众多。亓诗教为方从哲门生,齐党首领,自然春风得意,一直持续到万历四十七年。其间齐、楚、浙三党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万历四十八年,给事中惠世扬、程诠相继弹劾方从哲,方从哲被迫辞官后,齐楚浙三党之魁失去靠山,相继引去,作为齐党之首的亓诗教于天启元年三月乞归故里。熹宗继位后,东林党得到重用,齐楚浙三党的一些重要成员不断受到东林党的弹劾追论。其间宦官魏忠贤取得司礼太监的重要职位,他内结王体乾、李承贞,外结亓诗教推举的方从哲的老乡,权势日盛,把持朝政。天启四年,方从哲的老乡冯佺在魏忠贤亲信鲁生的极力推荐下登上相位。天启五年九月,亓诗教被冯佺召回京城,升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随后巡抚河南等处地方,并提督军务,兼理河道,一直外放。天启六年仲夏,亓诗教自开封抱病而归。思宗继位后,清洗阉党,亓诗教被列入逆案,赎徒为民。他回乡后隐居城南苍龙峡,著有《饥民疏》《清闲词》《胡公去恩碑》《石痴居士传》《石痴诗集序》等文留世,约在崇祯末年去世,葬在苍龙峡西侧。
万历四十五年,明廷为其父亓隐山在城南夹谷山(今笔架山)前立“天恩重赐坊”,在莱城西厢为其立“都宪坊”。
【齐楚浙党】
明末官僚机构中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浙党、齐党、楚党的合称。明中叶以后,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和财政危机,加深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万历三十三年(1605)被罢官的吏部郎中顾宪成回到家乡无锡后,与高攀龙等讲学於东林书院(见书院),讽议时政,要求改良政治,以缓和统治危机,得到在野及部分在朝士大夫的呼应,形成了一种颇有影响的政治势力,被代表大地主集团的反对派称为东林党。在顾宪成罢官同年,浙江宁波人沈一贯入阁成为大学士,几年后任首辅,他纠集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结成东林党的反对派,被称作“浙党”。此外,朝中官僚组成的东林党的反对派还有“齐党”(以开诗教籍贯山东而得名),“楚党”(以官应震、吴亮嗣籍贯湖广而得名)。以及“宣党”、“昆党”等,也都是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党派。浙党势力最大,齐党、楚党皆依附於它,联合攻击东林党,以排除异己为能事,故合称“齐楚浙党”。东林党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党争始於争国本,既而争“挺击”、“红丸”、“移宫”三案,绵延数十年。对立双方还都利用每六年一次的京察(见考察)作为排挤打击对方的手段,使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为党争的工具。万历三十三年东林党人、都御史温纯和吏部侍郎杨时乔主持京察,贬谪浙党官员钱梦皋、锺兆斗等,沈一贯从中阻挠。三十九年北京京察驱逐齐楚浙党官员,而南京京察主持在齐楚浙党人手中,又大肆贬谪东林党人。四十五年浙党主京察,也大肆斥逐东林党人。浙党当政时期腐败无能,直接导致了萨尔浒之战的失败。天启三年(1623)东林党人主京察,又尽逐齐楚浙党。宦官魏忠贤得势后,齐楚浙党大多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怂恿魏忠贤残酷镇压东林党人,编造黑名单《点将录》、《天鉴录》、《同志录》等,兴起党狱,企图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崇祯即位后,虽除掉魏忠贤,但阉党势力仍存於朝中,继续排斥东林党人,直至明亡。
文章标题: “为什么《明代整理与研究》里用”白银化“计算明万历年间朱家人支出占比可达41%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