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明算科”考试难度相当于今天的 初几/高几

时间: 2022-02-25 00: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明算科”考试难度相当于今天的 初几/高几

唐朝的科举都包括哪些科目?

科举制是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择人才任官的制度。此制创始于隋,至唐趋于完善。自唐代开始,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种。所谓常科,就是根据制度定期举行的考试;制举,则是根据需要临时和不定期举行的考试。

常科的科目设置如下:

进士科:科举中最主要的科目,始置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唐代最重进士,被看做是仕途中的正途。考试内容有:试策(对时事发表议论)、帖经(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杂文(即吟诗作赋的才能,由于这一考试内容,进士科又被称为“词科”或“辞科”)。

秀才科:唐以博识高才、强学博闻者为秀才,此科最为难考,士人多不敢报考。唐高宗时废除。

明经科:主要考查士人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又细分为五经、三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唐代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小经;而《孝经》与《论语》则要求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均须熟习。凡通三经者为明经。

明法科:属于法律科,选拔法律人才。

明算科:选拔精通数学的人才。

史科:唐穆宗(820~824)时置,分一史与三史两科,选拔具有史学才能的人才。

开元礼科:唐德宗贞元(785~805)年间置,考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修定的《开元礼》,选拔礼仪人才。

道举: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置。考试内容为《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道家经典,及第后待遇同明经。

童子科:凡童子十岁以下,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文十道全通者,授官;通七者,赐童子科出身。

制举的科目设置极为繁多,大致可归纳为文词、军功、吏治、长才、不遇、儒学、贤良忠直七科。属于“文词”科的如辞殚文律科、文以经国科、文辞雅丽科等。属“军功”科的如将帅科、武足安邦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属“吏治”科的如详明吏理达于教化科、清廉守节致术可堪任县令科、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等。属“长才”科的如文艺优长科、绝伦科、茂才异等科等。属“不遇”科的如才高位下科、才高沉沦草泽自举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属“儒学”科的如抱儒素之业科、文儒异等科、风雅古调科等。属“贤良忠直”科的如志烈秋霜科、疾恶科、贤良方正科等。

制科的考试是在内殿举行,皇帝亲临现场观摩。被录取的待遇是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其次则给出身(即做官的资格)。唐末五代,制科渐趋废弛。

此外,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创立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称为武科,亦称武举,由兵部主持。贞元十四年(798)至元和三年(808)武举曾一度中断,此后则定期举行。

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_________的设置。 ...

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_________的设置。                
[     ]
A.进士科、明算科              
B.明经科、明法科
C.进士科、明经科              
D.明经科、明算科
C

唐朝科举考试常设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简评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与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

  秀才科 考方略策(计谋策略)五道题,依文理通顺透彻程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录取。隋唐时代均以秀才科为最高,所以被录取也最难。隋代秀才科先后录取不过10人,唐代秀才科每次录取的仅一二人,秀才科录取后,按四等授予官位,即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 由于秀才科录取的难度较大,唐初举行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停止了。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唐时秀才,则为优异之科,不常举。”

  进士科 唐初仅考时务策(当世要事的对策)五道,后增加考试帖经和杂文。帖经是考默写经书的能力。杂文是指以规谏、告诫为主题的箴、铭,晋朝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经策全通为甲等,策通四道、帖通四道以上为乙等。唐中叶后又增考诗赋,并重视诗赋的考试。往往帖经不合格的,如果诗赋考得好也可以录取。这是唐诗兴盛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进士科录取分为两等,甲等授予从九品上之官职,乙等授予从九品下之官职。
www.zhlzw.com中华励志网

  唐代进士科最受士子青睐,《唐摭〔zhi 职〕言》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唐玄宗时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常不减千余人”,及第者最多时不过30余人。《全唐诗》中有“桂树只生三十枝”,反映了进士科每次录取名额不过30人左右。据徐松的《登科记考》统计,终唐之世计289年,贡举进士为266次,及第进士为6442人,按《通典·选举三》每年应举数“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计算,唐代约计有50万人次参加过进士科考试,平均每年及第在23人到24人之间。这与《通典》所载“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百十一二”基本相符合。进士科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与进士及第者往往受到重用有关。有的进士及第者位及宰相,从唐宪宗到唐懿宗期间共有宰相133人,而其中进士出身者有98人,约占宰相总数的74%,宰相中进士出身的人数已占绝对优势,反过来又促使朝野上下更重视进士科。唐玄宗时礼部员外郎沈既济曾说:“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jia佳〕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蕴才敏行者咸出于是”(《通典·选举三》)。正是由于进士科及第者官位显赫,录取人数又少,所以进士科也最难考。

  明经科 又可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在唐代按经书的分量又把经书分作大、中、小三类:《礼记》与《春秋左氏传》被称为大经;《诗》、《周礼》、《仪礼》被称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被称为小经。《论语》、《孝经》为共同必试,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要掌握。明经科就是考以上儒家经典著作,方式分帖经、墨义、时务策与口试等。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唐代明经科,先考帖经,每经考十帖,每帖考三言,通六帖以上者为合格。然后墨义(或口试)经义十条,通十条为上上,通八条为上中,通七条为上下,通六条为中上,余者为不合格。然后考时务策三道,通二道为合格。帖经、墨义(或口试)、时务策三项考试皆合格的被录取。明经科的录取分为四等,分别授予从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下等官职。明经科的考试要求是不高的,只要求熟读经义注疏就行,对于经义也未必真懂。录取的比例也较大。进士科大约每100人只有一二人被录取,而明经科大约每10人就有一二人被录取。唐有重进士、轻明经的倾向,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意思是说30岁的人去考明经科,算是年纪老的了,而50岁的人去考进士科,算是年纪轻的了。说明考明经科容易,考进士科很难。

  明法科 即法律科,主要考律、令等知识。试策共10条,其中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等,通八条以上为乙等,通七条或七条以下为不合格,不能录取。明法科的考生来自律学的学生和州、县的乡贡。明法科主要是试考生对朝廷刑法和国家组织制度的了解程度。录取人数很少,有史可查的有李朝隐等(《旧唐书·李朝隐传》)。

  明字科 也称“明书科”或“书科”。明字科先试帖经,然后口试,最后试策。帖经试《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共十帖;口试“不限条数,疑则问之”;口试通过后再笔试《说文》、《字林》20条,答对18条为合格。并且“凡明书,试《说文》、《字林》,取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唐六典·礼部》)。明字科考生来自书学学生,合格者再经祭酒审定,而后参加省试,省试及第,仅取得了科举出身,再经吏部铨选才能放官。明字科及第叙任的品阶是从九品下。明字科考核的是文字、训诂知识和书法,明字科的设置也反映了唐代重视书法的风尚。古代著名的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草书家张旭、怀素,除欧阳询生于隋唐之际外,其余四人都生于唐代,另外还有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家也生于唐代。宋代朱翌曾言:“唐百官志有书学,故唐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吏、里儒,莫不书字有法,至今碑刻可见也。往往胜于今之士大夫,亦上之所好,有以劝诱之。”(《猗觉寮杂记》卷上)

  明算科 即算术科,着重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主要考《九章算术》三条,《周髀〔bi 毕〕算经》、《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五经算》各一条,十通六者为合格。《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者为合格。另一说,“试《缀术》、《缉古》录大义为问答者,明数造术,详明术理,无注者合数造术,不失义理,然后为通。《缀术》七条,《缉古》三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落经者,虽通六,不第。”(《新唐书·选举志》)明算科考生主要来自算学生,算学生学业完成后参加国子监考试,合格者再参加科举省试,及第后待铨选后叙任官员为从九品下。中国传统文化

  诸史科 即历史科。“一史”,主要考《史记》。“三史”,主要考《史记》、《汉书》、《后汉书》。史科为唐穆宗时所设。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义通70条策通二道者合格。

  开元礼科 即礼制科,主要考唐玄宗开元年间所制定的礼仪制度,为唐德宗贞元年间所设。应试者通大义70条、策二道者为合格,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授官。

  童子科 规定凡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的,皆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能背诵十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诵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
www.zhlzw.com中华励志网

  道举科 唐玄宗时举行过,主要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这是唐朝注重道家思想、扶持道教势力的反映。

  制科 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特别召集一些人举行的考试科目,称做“制科”。考试的时间及内容都由皇帝临时决定,随皇帝的一时高兴而举行,名目很多,发“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等,前后不下八九十种名目,甚至还有“不求闻达”(不求显达)科、“高蹈丘园”(隐居丘园)科,甚为可笑。一般说,制科要考“时务策”,即对当世要事的对策,自唐玄宗以后加试诗赋。制科是皇帝亲自网罗人才的一种办法,考试成绩优等的,可以得到较高的官职,考试成绩次一等的,可被授予出身。制科虽是皇上恩准的特殊科考,但制科出身的人,却不被人们敬重,以为非正途出身,远不如进士出身的人荣耀。应科举考试得官以后,还可以再投考制科,如诗人贺知章,先曾考进士科,获得官职,以后他又应考制科,考取了“超拔群类科”,再获更高的官职。
www.zhlzw.com中华励志网

  武科 创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由兵部员外郎主持,又分为平射、武举二科目。主要考步射、马枪、马射、负重、语言、身材等等。《旧唐书》载,郭子仪就是“以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的。唐代武举,由州县考选后,以乡饮酒礼贡举至兵部进行考试,每年应试的常有数百至数千,而能及第者不过数十人。其考试内容主要有:长垛、马射、马枪等。所谓长垛,置帛五规(圆形)于垛(土筑的箭靶)上,相距百有五步,内规广六尺,橛〔jue 决〕广六尺,余四规,每规内两边各广三尺,悬高以30尺为限,列坐引射。所谓马射,穿土为埒〔lie 列〕(矮墙),其长与垛相同。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驰马射之。所谓马枪,断木为人,戴方板在顶上,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板落,而人不踣〔bo搏〕。长垛、马射为试弓法;马枪为试马上舞枪。此外,还有步射(射草人)、翘关、负重、身材及言语之选。《新唐书·选举志》载:“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举。”“身材”和“言语”之选,取其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才艺和堪为统帅者。如果是文官要求参加武科,取身材六尺以上、年龄40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通得五成以上的为合格。

  医举科 是唐代设置的专门为选拔医学人才的科举考试科目。最早开设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考试内容: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二道,诸杂经方义二道,通七成以上的为合格。考生主要来自医学学校的学生。

  从以上常科来看,经常采用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间或还采用口试。

  帖经 这是唐科举考试常用的方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通典·选举三》)即将经书上某行帖上三个字,要求将所帖的三个字填写出来,这和现在流行的“填空”有些类似。这种考试方法原是很简单的,只要把经书文注读熟即可应付。这种考试方法适合于考查记诵性的知识,对于测试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及应变能力,是无能为力的。故即使考生对一般帖经(填空)均能回答,也使考官难以分出优劣。为了便于取舍,考官挖空心思提高考题的难度,出些孤章绝句、疑似参互、易于混淆的题目,如出一些偏题、怪题,“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通典·选举三》)这样把本来容易应付的帖经考试,变成考生的一道难关。于是历年考生就想方设法搜索偏怪难题,把孤绝幽隐的句子编成便于记诵的歌诀,称为“帖括”。考生们热衷于记诵帖括的歌诀,而对儒经的大义反而知之不切了。针对这种情况,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国子祭酒杨玚〔yang 杨〕上奏道:“窃见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难,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日,孤经绝句。且今之明经习《左传》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臣望请自今已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旧唐书·杨玚传》)当朝重视杨玚的意见,特下制令:“礼部举人,比来试人,颇非允当,帖经首尾,不出前后,复取者也之乎颇相类之处下帖,为弊已久,须是厘革。礼部起今,每帖前后各出一行,相类之处,并不须帖。”(《册府元龟·贡举部》)根据此项命令,礼部考试开始实行开三行,不再在断绝疑似之处帖题了。

  墨义 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即能回答。如原题:“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所谓四者何?”对:“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谨对。”又如原题:“‘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对:“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鹯〔zhan沾〕之逐鸟雀也’。谨对。”还有原题“请以注疏对”的。如答不上来,就写上:“对未审。”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增加了“口问大义”,即用“口试”这种新的考试方法。规定问义应当众进行,问义结束时当即宣布考试成绩,以此来限制考官以个人好恶而取舍,让众人对口试进行监督。但执行时往往由考官单独口试,问答时又不做记录,因而出现舞弊现象。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为平息众怒,重申命令“举人帖及口试,并宜对众考定,便唱通否。”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赵赞曾奏请:“以所问录于纸上,各令直书其文”。 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尚书左丞权知礼部顾少莲也奏称:“试义之时,独令口问,对答之失,复视无凭,黜退之中,流议遂起。”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礼部贡院又请皇帝废除口试。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权知礼部侍郎韦贯之奏请恢复口试。口试的方法比较灵活,但随意性较大,确实有复查无凭的缺点,容易给一些考官和考生提供联合舞弊的机会。

  策问 这是沿袭西汉以来的“射策”、“对策”的考试方法,它是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题目的范围是当世要事和计谋策略,要求对现实中诸如政治、吏治、人事、教化、生产等问题提出建议,或写出政论性的文章。它比帖经、墨义要求要高一些,这是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但是,这种考试方法行之既久,后来的读书人将每年考试的考卷旧策编缀起来,熟读烂背,“束书不观,专读旧策”,以应付考试。传说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考试时也曾和其他考生一起将此类书“携以就试,相顾而笑”。可见,久而久之,靠策问也难以考出真正的人才。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因有人反对诗赋而连及策问,结果诏令将二者并停,改试议论各一道。但由于议论空泛,难于把握取舍标准,未及推行而又复旧。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八年(公元834年)又经过一次反复,变通之后又复旧。要求考生对经史和时务并加重视,在策问题目上,提出经史与时务兼顾,如策问五道题,其中经史三道,时务两道。其用意在于使考生古今并习,不致偏废。几经反复调整后,策问这种方法被延续使用。应该说,策问本身属于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但由于科举考试内容限制了它的作用,后来,策问也渐重骈俪〔li 吏〕,也就同帖经一样,逐渐成为束缚考生思想的一种手段。中国传统文化

  《昌黎全集》卷十四录有进士科策问13道,兹录其二道如下:

  “问:古之人有云:‘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而周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原其所以为心,皆非故立殊而求异也,各适于时救其敝而已矣。夏殷书存者可见矣,至周之典籍咸在,考其文章,其所尚若不相远,乌所谓三者之异云乎?抑其道深微不可究欤〔yu 愚〕?将其词隐而难知也。不然则是为谬说矣。周之后秦、汉、蜀、吴、魏、晋之霸,亦有尚乎?无也。观其所为,其亦有意云尔。循环之说安在?吾子其无所隐焉。”

  “问:夫子曰:‘洁净精微,易教也。’今习其书,不识四者之所谓,盍〔he 何〕举其义而陈其数焉。”

  诗赋 是后来加试的一种考试方法。鉴于考生多背诵经义和旧策,没有实才,于是就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之上加试一诗一赋,也称之为帖诗。诗赋比帖经、墨义更能考察考生的思想,且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水平。不过这种诗赋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语句用词又必端庄典雅,堂皇矞〔yu玉〕丽。白居易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以《性习相近远》赋和《玉水记方流》诗及第中选。我们且看他后一首应试的诗: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

  矩浮光滟滟〔yan厌〕,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文异,萦〔ying迎〕回水性柔。

  似风摇浅濑〔lai赖〕,如月落清流。

  潜颍应旁达,藏真岂上浮。

  玉人如不记,沦弃即千秋!

  这种试帖诗,多为12句,共六韵(也有16句,共八韵的)。首两句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作结。这种格式在以后的科举考试里慢慢发展成一种禁锢思想的形式主义的八股文。

  试帖诗中被世人传为佳作的,有中唐“大历十才子”钱起在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所试《湘灵鼓瑟》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祖咏的试帖诗《终南山望余雪》,写得也很洒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境似画,但不符合考试规定的诗六韵的试律格式。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载:祖咏交卷时,考官诘问他为何尚差四韵,如此离格?祖咏答曰:“意尽。”诗四句已将终南景色尽收笔底,何须画蛇添足?

  以诗赋取士也造成士子追求文章形式,着意词藻华丽,形成“争尚文辞,互相矜炫”的浮华之风。这与汉以来以儒术取士之方针相去甚远。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诏书曰:“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

  读书人经过省试(尚书省礼部试)合格了,只不过是取得了“出身”,还不能马上去做官。要想做官,还得参加吏部考试。吏部考试包括“书、判、身、言”四个方面。第一考“书”,即书法写字,试其“楷法遒〔qiu求〕美”。第二考“判”,即写另一种文体的文章,试其“文理优长”。第三考“身”,考察其相貌是否端正,试其“体貌丰伟”。据说有一读书人名叫方于,由于他缺唇连应10余科而不得录取。第四考“言”,考察其口齿是否清楚,试其“言辞辨正”。如果“书、判、身、言”这四项全能够通过,便可以授予官职。像韩愈这样的文豪,竟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就是说韩愈参加过四次省试,方才通过,又参加过三次吏部考试,一直未能通过。于是他企图通过当朝宰相推荐而得官,但他三次上书均无结果,最后只好离开长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做幕僚,以后由董晋荐举,由此他才走上了仕宦之路。可见科举考试之艰难!即使通过了吏部考试,所授官位无非八、九品,其秩位并不高。不过从此便登上仕途,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因而读书人仍把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生之中的一件大事。

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这时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察举制影子。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

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扩展资料:

简介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源自中国,并传播至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除中国科举外,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曾引入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

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才被废除;在越南更迟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废除,整个科举共持续1300多年。现代社会公务员的选拔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起源与成熟

科举制度起源于中国的隋代,秦代之前中国曾采用世袭制度取士。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汉朝时封建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民间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至三国时代,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六朝时沿用此制。是察举制的改良,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到了隋代,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下诏各州每年推荐三人(制诸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唐朝继承并发展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武则天时,曾首创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武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允许平民携带证件自由报考,但仍然留有一定的察举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

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向知贡举的官员公开推荐应试举子,称为“公荐”,而被荐的举子能轻松及第。除了武则天主政期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弥封)的习惯。

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宋代进一步改良唐朝的科举制度,废除行卷公荐之法,建立弥封誊录制度,确立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宋朝的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因此当时还产生“富贵不过三代”的俗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
隋、唐、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另外,在武则天时代开始,亦设立了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
宋代大部份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但王安石执政时,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了,改为以经义 (解释经书) 、论 (对时局的评论) 和策 (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 作为考试内容。然而,苏轼等人对该项改革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元代的科举虽然对自身的统治影响不大,但它的内容却有重大转变。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第二是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新的规定是,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
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元朝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
明、清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只有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策问。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很多时都并不重要,清朝的皇帝便惯以试- -的书法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热衷科举的人只识四书五经,其它以外的知识,统统都成了「杂学」,很多读书人都是一概不通。讽刺科举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便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对明朝的进士- -开玩笑说:「今下如果是四川的苏轼来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 -答道「苏轼既然文章不好,考不上也罢了。」原来他竟然不知谁是苏轼。
而就算是对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华丽词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不求有独立思考、创新见解。考生的实际见识和才学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于是不少考生索性舍四书五经,专门钻研为应付考试而设,称为“帖括”的八股文范文选刻本。当时一些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意即考取功名后便可弃之如敝屣。曾经有人将八股文与「鸦片」、「缠足」并列,认为是荼毒中国人的三大害。
晚清时力主废除科举的康有为与梁启超两师徒,可算是一对才学与考试成绩不相乎的典型例子。
梁启超十二岁便入学成为秀才,十七岁举人,被称为神童,算是科举得意。但梁启超中举后自认「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谓经史也」,遇见康有为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窍不通,反而要拜老秀才康有为为师。相反,康有为书香世家,家中有- -,年少已熟读经史子集古今典籍。虽然康有为名满广东南海,但他十六岁成秀才,获贡生身分后却是乡试六试不售,失意科场二十载。三十六岁时方才时来运转中举人,得以与徒弟梁启超一同上京赴考,会试最终能以首名及弟成为会元,高中进士。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考试内容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还有皇帝特别主持举行的制科。武则天在位时增设武科。考生来源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学校经考试合格的生徒,一是由地方选送的未在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的乡贡。明经、进士等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法、明书、明算等科;还要考试各科所习专业课程。考试的方式方法,唐至宋初,有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宋以后主要试经义。帖经是唐代试士的一种重要项目,各科均须帖经。方法是主试者将经书上的字任取一行,上用纸帖盖3字,令考生将被遮盖的字读或写出来。墨义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笔答,不加解说。策问是主试者就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出书面回答。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考试项目。而且直到清末,一直是进士科的考试项目。北宋神宗以后,废除了帖经和墨义,代之以经义。经义就是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写这种论文有较多发挥思想的余地,较之帖经、墨义是一种进步。到了元代,明文规定经义考试首先须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须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中叶以后,又要求阐发经义的文章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于是,经义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

考试程序唐代进士科的考试基本上每年都举行。宋神宗熙宁时仿周朝三年大比之意,定为三年一考。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从此至清末成为定制。考试的程序分为地方考试、省级考试和中央考试。地方考试称为院试。考生须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取录后再参加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主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即成为所在地县学(州学或府学)的生员,即秀才。秀才由学政每年考试一次,叫做岁考。在大比之年的前一年,由学政主持举行科考。科考成绩列为头、二和三等的前三名,准予参加次年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考试。

中央考试的第一步为在礼部举行的会试,逢丑、辰、未、戌年的三月举行。会试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于四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凡贡士均参加殿试,殿试只考策问,依成绩分为三甲(三等),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一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作为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选人制度,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收归朝廷。采取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使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较之以地位、权势任命官职是一个进步。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愈现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度。

同样是科举制度,唐朝和宋朝的考试内容有什么不同?

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文章标题: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明算科”考试难度相当于今天的 初几/高几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3816.html
文章标签:考试  科举  唐朝  相当于  难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