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中国古代汉族政权采用类似辽国的制度,能否有效统治游牧地区

时间: 2022-02-18 00:00: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如果中国古代汉族政权采用类似辽国的制度,能否有效统治游牧地区

古代为了保障政权稳定,哪个朝代也实行过一国两制?

第一个使用这个政策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魏皇室是鲜卑族,他们在鼎盛时期占据着整个大西北和大部分北方地区,这当中绝大部分土地是属于中原王朝的。早先鲜卑人建立魏朝后,还依然坚持自己的风俗习惯,而鲜卑族是采用的奴隶制,把治下的百姓分配给大大小小的鲜卑族群,这些百姓就成了鲜卑贵族们的奴隶,奴隶们为鲜卑贵族们种粮、织布,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而自己却没有任何私有财产。

这种形式的制度遭到中原地区习惯了纳粮后所得全归自己所有的广大老百姓的抵制,而鲜卑族本族人口数量远远低于汉民,北魏的开创者

意识到这个矛盾的巨大隐患,也意识到北魏想要强大就必须学习使用中原地区更先进的制度。但鲜卑内部也还有着相当的保守阻力,于是拓跋珪没有一开始就在北魏进行全面的改革,而是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在原鲜卑族群居住的地区还是实行奴隶制,但保留原中原王朝地区的封建制。并且在中原地区全面起用汉族士绅充当地方官吏帮助北魏朝廷管理百姓。为维持汉族士绅和豪强对北魏的向心力,北魏皇族及开明贵族开始大量和关中、陇西等地方的汉族士绅、豪强联姻,而这些被鲜卑贵族选中的代理人就成了后来左右隋唐时期政治形势的关陇贵族集团。他们帮助北魏稳固统治和进行制度改革,到北魏

迁都洛阳后,一国两制才开始终结,北魏皇室改汉姓、穿汉服、使用汉族礼仪和中原王朝的制度,全面取代鲜卑旧有的落后的习俗,鲜卑族也逐渐融入到华夏一族中。

第二个使用一国两制的朝代是和北宋分庭抗礼的辽朝。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幅员辽阔,境内也是民族众多,特别是辽朝占据的燕云十六州有着大量汉族百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显然在生活习俗和管理制度上有着激烈的冲突,辽朝的主导者契丹人也学习汉族文化,但他们并没有像北魏那样完全汉化的想法。契丹人在草原上依然维持着自己的文化和特性,比如皇族的居住地就是流动的。但在燕云十六州等汉区采取汉官来治理,实行“蕃不治汉,汉不治蕃,蕃汉不同治”这样实际上的一国两制政策。而这个政策也保障了辽朝在本国南方地区两百多年的稳定。

北魏和辽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在自身习俗和落后的制度不足以维持国家稳定和团结的情况下,都采用了类似一国两制的方式进行统治,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反观后来的元朝没有好好学习前人的先进思想,对中原地区采取奴役和压榨的方式,结果不到一百年就被赶到长城外。所以说,一国两制是一种相当符合多民族、多地区的开明国家制度。

古代都是如何经营游牧民族地区的?有哪些例子?

中国的疆域,如果笼统来说就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文明地区,另外一部分是长城之南的农耕文明地区。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但游牧民族进入农耕区域,一段时间后就被农耕文明同化,演变为农耕民族。但是农耕民族却难以深入游牧地区去管理游牧民族。因此,如何管理游牧民族地区成为了世界史上的难题。在中国也是如此,不过庆幸的是,中国经过200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终于在清朝形成了最完善的管理方式。

一,秦汉对匈奴的防御策略

漠南和漠北,虽然属于大漠,但是自然条件却有很大的不同。漠南地区位于阴山、戈壁之南,因此和漠北地区有一道天然的屏障。而河套平原沃野千里,水草丰美,有黄河穿流而过,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都是十分适宜的。游牧民族占据了漠南之后,就可以长驱直入关中、山西等地;中原农耕王朝占据此地后,就可以进行了屯田,修建长城,将这里变成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前沿阵地。

战国时代,匈奴兴起。赵国就在河套地区移民、屯田、修建长城。战国之后的秦朝,也同样采取了相同的政策。秦汉之际,匈奴强盛,重新占据了漠南,因此中原多次遭到侵犯。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其第一步就是收复漠南,重新推行赵国、秦朝的防御政策。当然,中原王朝占据此地之后,退可守,进可攻。但是将军队长驱直入漠北是十分危险的。游牧民族处于流动状态,而中原王朝军队出兵必然要寻求决战,不然就会因为补给困难而退回。还好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几次决战,都寻找到了匈奴的主力军,不然后果很难想象。


古代长城地图

对此,中原王朝又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方法,也就是联合、分化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对游牧民族的习性更加了解,因此能够相互牵制。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联合西域的游牧民族对付匈奴。后来西域最强的国家乌孙国和汉朝结盟了。此外,汉武帝还发动了河西之战,断绝了匈奴和西羌的联系;拉拢乌桓等匈奴东边的游牧民族。如此,汉朝就在匈奴四周都树立了敌人。

此外,进行内部分化也是汉朝的一大政策。匈奴在汉武帝之后出现了内乱,逐渐分裂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汉朝就和南匈奴交好,使之居住在漠南地区,以帮助汉朝对付北匈奴。如此,匈奴的威胁也就自然而然地瓦解了。到了东汉时期,北匈奴四周的游牧民族,如丁零、鲜卑、乌桓都进攻北匈奴,使之最终瓦解,无法在漠北立足,最终西迁。

二,“以夷制夷”的弊端和失败

汉朝的这些防御措施,为历代中央王朝提供了借鉴,但是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这些被汉朝安排在边疆的游牧民族,只是臣服于汉朝。汉朝没有进行了编制和管理,没有进行了教化,也没有教他们种植农业。这也就是让他们游牧族的本性得以保存下来。但中原大乱,他们又会南下,不断侵扰。而有些中原的军阀,还会选择和他们结盟,依靠其精锐的骑兵来对付其他军阀。

在魏晋时期,这些游牧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而西晋政府不但不进行了教化,管理,还纵容地方官员对他们进行了欺诈、压迫,使得民族矛盾不断加深,最终引发了永嘉之变,西晋灭亡。此后的北方,出现了“五胡乱华”。实际上,五胡乱华并非是外族入侵引发的,而是西晋的阶级矛盾引发的。因此这些民族大多数不是侵略到中原,而是早就迁徙到中原的。

此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进行了迅速的汉化。从北魏到唐朝,是中国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就是鲜卑族开创的阶段。鲜卑族进入中原后,开创了井田制、租调制、府兵制等,这些制度一直流传到了唐朝后期。而鲜卑族的完全汉化,也就是让鲜卑族很快学会了用传统中原王朝的方式来对付大漠的柔然等民族。北魏在河套地区设置了六镇,大规模修建长城。这些都是传统的方式。

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经营有了一定的进步,那就是采取羁縻的方式。唐太宗将臣服于唐朝的民族都册封为羁縻府州、羁縻都督府,并且设置都护府来统辖。如此,唐朝就能够调动大量的游牧民族军队来作战。但是其本质上,这也就是“以夷制夷”。唐朝之所以能够较为轻松地击败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等,一个重要的愿意就是因为这些民族内部不稳定,外部强敌也多。不过唐朝这种“以夷制夷”的方式也同样让自己受尽了苦头。


唐玄宗后期,帮助唐朝守边疆的安禄山就发动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此后,唐朝更无力和回纥、吐蕃抗衡。762年,吐蕃军队直接攻入了长安城,唐朝依靠回纥军队的救援才击败了吐蕃。唐朝末期,唐朝又依靠沙陀族的军队平定了黄巢之乱。后来沙陀族又在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几个政权。这个现象和两晋时期是多么相似。综上所述。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


三,华夷之辩的去除:大中华的形成

唐朝之后的宋朝,疆域面积大幅度缩减。然而此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称帝,开创了大漠地区称帝的先河,建立了辽朝。和此前的游牧政权相比,辽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过去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严格来说是就是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并非一个严密的国家阻止。一旦遇到外界强大的力量干预,这个联盟很快就土崩瓦解。而辽国则不同,辽国的国家机构十分完善,丝毫不逊色中原王朝。并且辽国还创造了“南北院”制度,北院以游牧民族的传统来管理游牧民族,南院则以汉族的典章制度来管理汉族。


因此,辽国既可以很好地控制游牧民族,也可以很好地管理农耕地区。辽国在和北宋签订了和平协议后,就不会派遣军队侵犯北宋。这是因为辽国已经改变了匈奴那种落后的单纯依靠掠夺而兴起的习俗,转而成为了一个寻求安定的,自我发展的国家机器。此后的金国、也同样采取了类似的政策。辽国和金国的推行了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首创性。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这种制度能够被北方游牧民族利用得很好,而中原王朝却难以推行。一个重要愿意就是中原王朝固守“华夷之辩”,没有真正将游牧民族看做是自己的百姓。


13世纪的蒙古兴起又是改变游牧民族的一件大事。蒙古国建立后,已经基本改变了过去大漠地区组织松散的局面,开始有了比较完善的地域管理制度。蒙古十旗为一路,十路成一州,十州为一国,而在旗之下还有十户、百户、千户、万户等基层组织。因此,蒙古对游牧民族的管理比辽国更有进步。从蒙古国兴起之后,大漠地区的游牧民族就一直都称为“蒙古”,再也没有变化,这也是因为这种很强的区划组织强化了其民族概念,提高了凝聚力。


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宣布重新登基,继位为中国的皇帝,建立了元朝。这也就是表明,蒙古这个游牧民族,也在开始采取“汉法治汉”。当然,蒙古人对汉文化的接触和学习是远远不及契丹族和女真族的,这也就导致元朝的汉化过程过于缓慢。这也是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是打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把蒙古人赶回大漠的,也就是使得明朝的华夷之辩观念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朱元璋初期对蒙古不断用兵,其目的在于蒙古皇帝放弃帝号。但蒙古人不再称帝后,朱元璋也就是安心了。明朝一代,对关西七卫、朵颜三卫、女真各族都采羁縻的政策,重新将汉唐时期“以夷制夷”的方法拿出来,不断出兵打击,分化各族势力,使之陷入内斗。同时大规模修建九边长城、沿海长城、辽东边墙、苗疆长城,将自己收缩在长城之内。同时推行了海禁、边禁,切断中原汉地和周边民族的民间贸易往来,企图在经济给予其打击。明朝的这些民族政策,早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必然会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


明朝后期,满族(女真族)又崛起于东北。在民族政策上,满清继承了辽、金、元的传统,抛弃了明朝的做法。清朝对蒙古族进行了严格的行政区划,设置盟、旗,还和蒙古贵族联姻,甚至大力推广黄教(藏传佛教)来弱化其尚武之风。在西藏青海,清朝又推行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且驻扎军队,设置办事大臣。在汉地,实行了以儒治国,基本演习明朝的典章制度。在西域,实行了伯克制,也充分利用照顾其宗教信仰。可见,清朝在民族政策上是集大成。

如何举例说明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地方政权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无论是宋,南宋还是西夏,辽金都认为自己是中原的主人。他们觉得自己统治的就是整个中原,这是浓烈的统中国一体意识的表现。无论是南宋还是其他西北地区的政权,比如西夏或是今朝,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这也是一种。中国一体的意识的体现。

各民族融合与“大一统”观念的深化。两宋时期,朝廷上下从宋朝利益出发,千方百计论证宋朝政权的正统地位。儒家经典《春秋》强调“大义”,尤其重视“大一统”,宋代学者纷纷钻研,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实现“一统”的灵丹妙药,于是“春秋学”一时兴盛于宋朝。

南宋朱熹在讨论“正统”和天下统一的关系时,强调“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在他看来,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正统”的,必须是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正统”。

比如,沙陀因其地有大沙碛而得名,他们最初生活在今新疆地区东部天山一带,唐朝后期,沙陀开始内迁,先后迁往今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个地方割据政权都是沙陀人所建。宋朝时期,迁入中原的沙陀人散布在各地,大多数都融入汉族之中。因此,无论是西域,还是内地,各民族在迁徙流动中相互交融互相融合,但他们的意识更倾向于“大一统”。

哪个老师或书本告诉你,西域政权有一体意识?这不胡扯吗?
当年曾经存在过几十家的电商平台,为何现在只剩下数得过来的几个?大家挣的是市场,不是为了繁荣中国网络经济做贡献。
同理,五代宋辽金时期中原混乱,西域地方政权想要保持民心,只能打着中原文化正统之类的旗号,号召百姓听话。

1、回纥和回鹘

回纥与中原交往的历史可以追溯魏晋时期。当时它还是松散的游牧民族。突然之间,要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北匈奴的一旁支。这个旁支,被汉朝军事打击和分化后只能往西迁徙,形成新的名称,突厥。

面对威胁,回纥组成了联盟,回纥汗国。同时联合隋唐,最终消灭了突厥汉国。自然,回纥就与唐朝形成从属关系,对中原王朝称臣。安史之乱时,回纥也帮助了唐朝平叛,也算是报恩了。

回鹘是回纥分裂时的一个别称,同中原王朝一样,这种分分合合只是政治分歧,民族并不分裂。到了宋朝,回纥对宋朝称舅舅,称辽朝为兄弟。

据《松漠纪闻》,宋朝的回鹘人,以汉人为尊。年轻的待嫁的女子,多与汉人生子,再与族人结婚,而且还以此为荣。这里的汉人其实都是丝绸之路的过客,并不会造成家庭矛盾。

宋代丘处机经回纥去见成吉思汗时,曾作诗,“二月经行十月终,西临回纥大城墉。嘉蔬麦饭蒲萄酒,饱食安眠养素慵。”丘处机能喝上葡萄酒,可见回纥人对汉人的热情。

他的徒弟尹志平也作词,“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西临回纥大城隍。到处见农桑。一种灵瓜甚美。赤县几人知味。大千沙界有多般。鹤驾复东还。”这里的灵瓜就是哈密瓜。尹志平其实是好人,他随师傅奔赴万里,为苍生求止杀令。莫名被金庸先生黑化了,听说新版的神雕侠侣已经知错改之了。

从诗词中可见,此时的回纥早已经在与汉族的交往中,进化为了农耕民族。西瓜经回纥传到了中原,因其从西边来,所以叫西瓜。

现在我们吃的兰州拉面,其实就是中原与回纥民俗结合的产物。回纥人游牧时,只养殖羊。进入农耕,跟汉族一样,养牛耕种。但是汉族人是不敢吃牛的(非正常死亡也不能吃),这是国家法律禁止的。回纥没有这样的法律,牛不小心出事故死了后,回纥人就发掘出了牛肉配合面食的可口美味。

四大汗国时期,回纥属于察合台汉国,耶律楚材经过这里时,观察了这里的民风,说道:“这里跟中原没什么不一样。”

2、辽与西辽

西辽因使用汉语和汉典,所以汉文化在整个中亚广泛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现今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都有汉文化的影子就归功于西辽。同辽朝一样,西辽分为南北两院管理,南院管理汉人和农耕文化,北院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和游牧文化。

到了大石的儿子,耶律夷列继位,他把年号定为“绍兴”,要知道此时赵构逃到南方,建立南宋,年号就是“绍兴”。笔者认为,夷列估摸南宋不会长久,定会被金国灭掉,自己就正好继承中原正统了。没想南宋还真的生存下来了。夷列只好把年号改为“隆兴”。现在我们出土很多西辽文物,就有“隆兴”两字。

西辽此后深入西亚波斯,建立后西辽,最后归服于蒙古帝国。现在的伊朗就有祖先是来自中国的民族。明朝大航海家郑和,史书只说他来自西域的色目人,但很有可能就是西辽的后人。

3、黠戛斯汗国

黠戛斯汗国是李陵的后裔建立的汗国,在唐代到长安认祖归宗,与唐建立同盟关系,可以说是最早的“巴铁”,每逢唐朝有难,黠戛斯总是倾国相助,以至于与唐一样衰落。被回纥攻伐侵占后只能迁往天山以西。此后,向中原王朝进贡之路彻底被回纥、辽切断,再也无法联系。西辽建立后,成为了西辽的一部分。如今的黠戛斯人成为了吉尔吉斯斯坦人和我国的柯尔克孜族人。

由于长期无法与中原联系,加上西域的游牧民族竞争激烈,黠戛斯人只能在天山脚下捕猎和捕鱼为生,也逐渐遗失了中原民族的元素。但有一项元素没有遗失——刺绣,这项从古老中国传承而来的技能历久弥新后,如今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刺绣的图案与中原的刺绣几乎一模一样,地毯上的花红锦簇,窗户上的色彩斑斓,同中原的人们一样,这些都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喀喇汗国

喀喇汗国被西辽统治前是游牧民族,之后同样被分为两大部分,所以在农耕部分生活的人们跟中原王朝几乎没区别。现在我们仍能在乌兹别克斯坦看到汉人的生活习俗,比如婚嫁时,女方要盖头巾,要把新娘从娘家接过门等等。

5、于阗国

于阗在唐代就与中原确立了从属关系,所以它很早就进化成为了农耕文明,手工纺织业尤其发达,中原的养蚕技术也通过这里传至了中亚。官方的文字采用两种语言并用,汉字与印度文字。

北宋初年,于阗的国王甚至给自己改了中原名字:李圣天,现在的敦煌就有壁画记载了李圣天册封皇后的画像。

于阗在993年被回纥以及喀喇灭亡。

6、吐蕃

吐蕃最强盛时,连唐朝都敢惹,而且还能不分伯仲。后来与大唐结了亲家后,逐步汉化。

可惜的是,到了唐末的9世纪,吐蕃的农奴制瓦解了。之后,就是松散的部落治理,没有形成中央政权,喇嘛和班禅成为了权力中心。

民间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从没间断,输出了藏传佛教,传入了中原的汉文化、手工业等。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元朝奉藏传佛教为国教,这很好地维护中国的统一,即使在明清两朝,不在中原王朝控制下的漠北的蒙古族仍旧信奉佛教,拒绝了俄国人的各种拉拢。

不想看太多,这里就是底部—————————————————

题目的一体意识,让我思考了很久。

什么是一体意识?如果参考我们现在身边的标准。欧盟是一体化的,东盟也有一体的意思,虽然它没有欧盟那么接近一体化。我觉得题目不是问我一个政治议题,而是问一个中国历史问题。但我觉得历史只是切入点,这个题目应该是文化命题。

欧盟最早是个经济合作实体——煤钢联盟,当时没有涵盖政治。经过逐步发展,现在的欧盟,已经把政治外交都涵盖了,具有了一个国家的所有功能定义。中国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一体化的历史过程?

答案是:没有。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由经济合作走向一体化的进程呢?不论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还是这个题目的年代。难道是现在爱和平,当年的人们爱打仗吗?或者因为当年没有主权和邦联的理念?

其实都不是,真的都不是。

欧洲从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即使在大罗马帝国时代,而中国实现了大一统。中国古代实现了一统的经济文化,而古代欧洲只是政治宣传上的联合。中国虽然政治上分裂过,但中国从来都是一整个文化实体。

英伦三岛的历史大部分是英文书写的。早期这里书写的是凯尔特语,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击败凯尔特人后,名义上拥有英伦三岛,但凯撒本人从没登陆,也就是说凯撒自己放弃了书写历史的机会。等到西日耳曼人占领英格兰,这里才有英语。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历史是多种语言书写的,最早是日耳曼人的低地德语,后来又加上挪威丹麦瑞典等多达十种语言。

即使在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当日耳曼人攻破罗马城,那些用古拉丁文书写的历史同罗马城一样,被焚之一炬了。古拉丁文也随之消失了。今天的拉丁文是与日耳曼语、凯尔特语结合的产物,即欧洲西部的法西葡语。

过了五百年,中欧的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被天主教宗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又过了两百年,腓特烈一世用德语续写罗马历史,给帝国改了个好听的名字: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拿破仑终结罗马帝国称号(之后俾斯麦给它盖棺定论),从此,书写历史的语种又多了意大利、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

中国的历史,上至炎黄五帝,都是一种文字书写的。你以为宋金辽这些政权是在争夺地盘和资源,其实它们在争夺历史的话语权。

当朱元璋驱逐鞑奴恢复中华正统,昭告天下时,他的大臣们劝说:不要说大明继承于元。汉人对蒙古人还恨得牙痒,说本朝祖宗是蒙古人的朝代,谁也接受不了的,应该说大明继承于大宋。

朱元璋何尝不懂其中之恨,但蒙古人已经书写了自己的历史以及宋金辽的历史。这些元朝编撰的史书摆在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他有选择吗?

朱元璋别无选择,他不能当历史罪人:大明继承于大元。因为历史里中国从没分裂过,所有的史书,包括蒙古人编撰的史书,它们是同一种文字书写的——汉字!

回纥与中原交往的历史可以追溯魏晋时期。当时它还是松散的游牧民族。突然之间,要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北匈奴的一旁支。这个旁支,被汉朝军事打击和分化后只能往西迁徙,形成新的名称,突厥。

面对威胁,回纥组成了联盟,回纥汗国。同时联合隋唐,最终消灭了突厥汉国。自然,回纥就与唐朝形成从属关系,对中原王朝称臣。安史之乱时,回纥也帮助了唐朝平叛,也算是报恩了。

回鹘是回纥分裂时的一个别称,同中原王朝一样,这种分分合合只是政治分歧,民族并不分裂。到了宋朝,回纥对宋朝称舅舅,称辽朝为兄弟。

据《松漠纪闻》,宋朝的回鹘人,以汉人为尊。年轻的待嫁的女子,多与汉人生子,再与族人结婚,而且还以此为荣。这里的汉人其实都是丝绸之路的过客,并不会造成家庭矛盾。

宋代丘处机经回纥去见成吉思汗时,曾作诗,“二月经行十月终,西临回纥大城墉。嘉蔬麦饭蒲萄酒,饱食安眠养素慵。”丘处机能喝上葡萄酒,可见回纥人对汉人的热情。

他的徒弟尹志平也作词,“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西临回纥大城隍。到处见农桑。一种灵瓜甚美。赤县几人知味。大千沙界有多般。鹤驾复东还。”这里的灵瓜就是哈密瓜。尹志平其实是好人,他随师傅奔赴万里,为苍生求止杀令。莫名被金庸先生黑化了,听说新版的神雕侠侣已经知错改之了。

从诗词中可见,此时的回纥早已经在与汉族的交往中,进化为了农耕民族。西瓜经回纥传到了中原,因其从西边来,所以叫西瓜。

现在我们吃的兰州拉面,其实就是中原与回纥民俗结合的产物。回纥人游牧时,只养殖羊。进入农耕,跟汉族一样,养牛耕种。但是汉族人是不敢吃牛的(非正常死亡也不能吃),这是国家法律禁止的。回纥没有这样的法律,牛不小心出事故死了后,回纥人就发掘出了牛肉配合面食的可口美味。

四大汗国时期,回纥属于察合台汉国,耶律楚材经过这里时,观察了这里的民风,说道:“这里跟中原没什么不一样。”

1144年,回纥向金朝称臣,派了使者去进贡,使者名为粘割韩奴。见到了金熙宗,熙宗问韩奴,西域的耶律大石近况如何,韩奴答复说,大石已经死了。金国曾经生擒耶律大石,金太祖一见到大石,就夸奖大石一表人才,当场就给大石免罪。金熙宗当年也在场,所以有此一问。

此时的金国,已经没有初创时代的暴虐,金国不仅跟宋朝达成绍兴议和,对周边的其他民族也采取怀柔政策。金熙宗当场给粘割韩奴赐封武义将军金国大使,去西域招抚大石的后人。粘割韩奴很是骄傲,自己摇身一变成为金国大使,这得多风光啊。

是的,凭着金国大使的招牌,回纥人一路上趾高气扬,直到遇到萧塔不烟,西辽的摄政女王。摄政女王当时在野外狩猎,不巧跟韩奴相遇了,韩奴以金朝大使不肯下跪,还辱骂女王,当场就被砍头了。

韩奴这个金国大使是没有金兵护送的,因为当时中原没人知道西辽到底在哪,所以才用回纥人去招抚。自然也没回纥人敢去跟金熙宗汇报的,等熙宗知道消息已经过了两年了。

金熙宗是饱读汉典史书的,也立志当个好皇帝怀柔四方,没想到自己的好心没得好报,更加认为蛮夷无法教化。正巧了,金人设离间计生擒了蒙古部落的首领——俺巴孩,金熙宗用酷刑杀死了俺巴孩。这里有一个叫铁木真的人出卖了俺巴孩。也速该砍了铁木真给祖辈报仇雪恨后,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铁木真,这个铁木真才是后来的成吉思汗。可能只有蒙古人才会似这样,用仇人名字给自个孩起名。成吉思汗后来起兵攻金的口号就是为俺巴孩报仇。

这里,兜兜转转一大圈,最无辜的就是回纥人。其他各方之间都有仇,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仇恨就像变奏曲。回纥夹在其间,成为变奏曲的听众。

辽朝建立于漠北的契丹人,关于契丹人的来历,史书也说不清楚,反正是神话了。故事核心就是说,天女和仙人相爱结合的后人。这里天女自然是天上下凡的,仙人的种族是回纥人。所以,契丹和回纥一直以兄弟相称。

辽朝末期,夹在宋与金之间,国家管理也分成两大部分,南北两京两院。北院主管游牧民族,南院主管汉人的州县,耶律大石为南京的太师,他的名字大石其实是大师的意思。

耶律大石是历史记载里唯一的契丹人进士,也就是说,他是唯一饱读汉典史书的契丹人。耶律大石主张向金国称臣,与宋修好,但天祚帝耶律延禧听不进。耶律大石亲赴与宋使,说与唇亡齿寒的道理,宋使拒绝和议。即使宋徽宗赵佶在场,估计也听不进去,他只想拿回祖宗的燕云十六州,宋金合力取辽,但这无异于与虎狼谋皮。之后应验了唇亡齿寒,赵佶没拿到十六州,还成为了金人的俘虏。

1124年,耶律大石同样成为金人俘虏。大石相貌伟岸俊朗,深得金太祖喜欢而免罪。大石杀了看守投奔延禧,他劝说天祚帝以退为进,到西北边塞休养壮大再图复国。延禧还是听不进,那个三千里外的可敦城是苦寒之地,他只想发兵夺回皇宫,那里才是他向往的温暖港湾和美好生活,同样,他也成为了金人的俘虏。

延禧、赵佶两阶下囚是同一年(1100年)当皇帝的,在燕京的囚牢相遇了。两人互诉衷肠:五千里囚徒路。(不过,这段历史笔者不太信,延禧听不懂吴语,赵佶更加不会契丹语,虽然可以写汉字交流,但囚徒难有笔墨纸砚。)

可敦城是辽国的龙脉,在漠北苦寒之地,接近现在蒙古与俄罗斯边境,百年来一直有游牧契丹人经营着,储备有战马十万匹。大石在途中广泛号召人们到可敦城避祸。到1125年,可敦城已经聚集了汉人、契丹人达一万多人。

你可能问这个距离北京三千里的地方为啥有汉人。杀入辽地的宋军,可不管你是不是汉人,见人就杀。民族标签在这个年代并不能保命,跟着仁厚之人才是正道,这个人就是大石。

大石在可敦城一呆就是五年,期间多次与金人交战,无功无过,可敦城与中原被戈壁隔断,金人想进攻粮草运输是大问题,大石也一样。

大石明白当前形势,必须先壮大才能复国,靠漠北的资源无法壮大,得找一个新天地建立新的根据地。大石的计划是西征中亚,这要翻越整个蒙古高原以及天山。还要借道回纥国,回纥这时分为西州回鹘、高昌回鹘等几个汗国。这些回纥国家当然也很怕,但大石不愿抢兄弟的地盘,他的目标是突厥人的国家,喀喇汗国。

大石的队伍穿越蒙古高原,来到天山脚下的叶密立,这里水草肥沃,地势狭小,易守难攻,安营扎寨后,大石联系高昌回鹘,请求援助并借道,回鹘回信答允了。

第一次西征,不仅被喀喇打败,甚至高昌回鹘还背后捅刀,袭击了大石军队。大石没怪罪回鹘,他知道自己不够强大就会被掐软柿子,而且自己不能重蹈覆辙,辽朝就是被宋金夹攻而败。

返回叶密立后,大石接受了众人的建议,1132年,大石称帝,西辽正式立国,官方语言定为汉语,制度用汉典。

这一举措是非常好的,如果大石继续征伐,就跟流寇无异。建国并继承大统,这等于树起了旗帜。要知道整个中亚此时仍是奉中原王朝为尊的。大石主动与回鹘修好,休养生息,用中国史书的学到的远交近攻,逐步扩大地盘,收编零散的突厥部落。

自从大唐的天可汗地位衰落,中亚这些部落互相不服,导致战祸多年,人心其实思旧,突然出现的中原旧朝就象救星,众小纷纷归顺。

第二次西征,大石就名正言顺了。高昌回纥、西州回纥、喀喇汗国、塞尔柱国等等,在大石强大攻势下,纷纷败后归顺,形成了中西亚超级帝国。因其威名远播,欧洲史书尊称大石为“圣约翰”

文章标题: 如果中国古代汉族政权采用类似辽国的制度,能否有效统治游牧地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3425.html
文章标签:汉族  游牧  中国古代  政权  统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