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07 05: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孔鲤的父亲是”圣人“--孔子,孔鲤的儿子是”述圣“--孔伋,孔伋的再传弟子是”亚圣“--孟子。孔伋,字子思,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开创了先秦时代的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家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述圣”。
夹在三圣中间,孔鲤儒家文章做不过三圣,这是事实。前一稿还想夸孔鲤培养出了孔伋这个”述圣“,后来考虑到孔鲤死时50岁,孔子69岁,孔伋才两三岁,如果说孔鲤在儒家事业上一事无成,那基本也算是事实
儿子比老爸强,这是个美好愿望。无疑苏轼比苏洵更有才华,但苏迈有没有超过苏轼呢?那些李白、陆游、辛弃疾的儿子又得几回闻呢?
那么,孔鲤莫非一无是处? 我们先看一则《论语》故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子弟子陈亢,就是和子贡关系很密切的子禽,曾经问孔鲤:令尊对您有什么 专门教导吗? 孔鲤说:没有啊……(想了阵子,想起来了)有一次,父亲一个人在房前走廊下 立着,我从院子里小步快走过去(“趋”,是下人在尊长面前的礼节,显得恭敬和紧张),父亲叫住我说:“你学过《诗》吗?”我说:“还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没法上场面说话。”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自己学诗。还有一次,他老人家 又一个人在那儿站着,我又小步快走过去,父亲叫住问我:“你学过《礼》了 吗?”我说还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做人。”我就又开始学礼。 从父亲那儿听教导,就这两次。 陈亢事后很得意,说:我问一句,居然知道了三个道理——诗和礼的用处,还有就是,君子一定要跟儿子保持距离!
孔鲤描述的这个场景,后世叫“鲤对”,就是孔子对孔鲤训话。《滕王阁序》里面的“他日趋庭,叼陪鲤对”,就是这个典故。
在”鲤对“里,孔子是一个对学生负责任、开明、公平的老师。孔鲤之前没读《诗经》、《礼记》这些必读课本,很可能他天性就不大喜欢学习。孔子没有呵斥他,孔鲤举止也恭敬有礼,可见孔子的家庭教育是相对宽松的。
除了天性不好学之外,孔鲤学术成就不高,可能还与下面因素相关:
(1)家事所扰。“伯鱼之母,出而死”,孔夫人没死在孔子家里。“出”是被赶出家门——孔子已经和夫人离婚了;”子思之母死于卫“,孔伋(子思)的母亲是妾,死于卫国。孔鲤的正房夫人没生儿子,有个妾生了儿子孔伋(字子思)。然后这个妾就被赶出家门,到卫国去了,很可能是被正房 夫人卖掉了。当时,正房夫人是有权卖掉妾的。孔鲤这个正房夫人好像很凶悍,孔 子爷俩也拿她没辙,孔子晚年不爱在家里待着,不知是否也有和儿媳妇难相处的因 素。这两桩家事应该对孔鲤造成了困扰;
(2) 孔鲤恋家。孔子15岁获得了士的身份,晚年当了二十多年有名无实的大夫,死时又回归了士。孔鲤从未与孔子周游列国,社会经验比起孔子差不少,而且与孔子看重的士身份不符,只能安慰自己说:士人应当心忧天下,恋家的人不配做士人。
(3)父子关系。学生从孔子这儿学到的,只能是“君子远其子”。中国传统社会,合格的父亲是“严父”,得保持距离,让孩子们怕才行。
孔子不是十全十美的圣人,他的家庭生活算不得成功。虽然儒家文章一般,孔鲤在相对宽松氛围里成长起来,想必过得还算开心,和师兄弟相处也愉快,能够坦诚以待,也没有什么恶劣言行传之于世,可算是个不错的”星二代“。
孔鲤,字伯鱼。东汉名臣第五伦,也仿效,取字伯鱼。后世已将”伯鱼“看作对别人家孩子的美称,以及正直之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应算是对孔鲤的肯定。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唐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据说有一次孔鲤见到孔子,十分得意地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优秀。又一次,他见到孔伋,还是十分得意地说,我的老爸比你优秀。考虑到孔鲤去世时孔伋尚在幼年,这则故事很可能就是讹传,但也不妨聊以解脱。
孔鲤早于孔子而亡葬于孔林。孔鲤墓,位于孔子墓南5米处高土台上。墓前石碑2通。前碑明代立,正书"泗水侯墓"。后碑小,公元1244年五十一代孙孔元措立,篆书"二世祖墓"。
2021年12月3日,《咬文嚼字》公布为2021十大流行语,其中”锦鲤“上榜,代指一切跟好运相关的事物:如有好运的人,或可带来好运的事情。
孔鲤的名字看来起得也很不错,算得上人生赢家。
之所以说曾国藩算半个,是因为他毁誉参半,争议很多。
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功(完成大事业)、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一直是中国儒者的追求。纵观中国历史,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
曾国藩(1811年—19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1838年,曾国藩在会试中第38名贡士。
1854年,曾国藩组织湘军攻打太平天国暴民(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进步的,比如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组织,迹近邪教),发表了《讨粤匪檄》,声讨洪秀全“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动员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1864年,曾国藩攻陷太平天国总部南京。
对于曾国藩的军事才能,石达开评价道:“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书》,堪称中国古代家教范本。
曾国藩的争议之处在于,用刑苛酷,因杀人过多,被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另外的争议之处在于天津教案的处理,1870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事件是天津群众与法国领事馆、教会之间的冲突。
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处决杀人者、惩办官员、赔款方面做了全面妥协。
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唾骂。
纵观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的一生,都律己甚严,对下、对民宽仁。但是,在成就事业、事功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很冷峻的一面。
诸葛亮亦秉严刑峻法,挥泪斩马谡;王阳明在平定宁王叛乱的作战中下令斩杀后退之人;而曾国藩因杀人过多,而被成为“曾剃头”。
所以,真正有作为的儒家,并非只秉持孔孟之仁义礼,也兼筑法家的做法。
扩展资料: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国藩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封孔夫子八孙孔腾为供奉太子。从那以后,孔子的直孙就有了世袭的头衔。然而,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因孔子及其直系子孙称谓混乱,将孔子的第45代孙宗祥封为衍圣公。
虽然有一个小小的巴宾官被封为衍圣公爵,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只有孔子的直系子孙才能继承衍圣公爵的头衔。它持续了880年,直到民国24年。(从1055年到1935年)
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衍圣公都没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衍圣公爵的人们的目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网友甚至称衍圣公爵为“七十二代奴隶,二十五代朝臣”,为什么衍圣公爵如此让网友难以忍受?这一点也应该从衍圣公爵的后代说起。
孟子在《孟子·李娄》中曾说:“民心者胜天下”。在古代帝王社会,无论谁成为皇帝,都要赢得士人的心。也就是说,要博取学者的芳心。由于衍圣公爵的特殊历史地位,衍圣公爵与朝廷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巩固政权,皇帝需要衍圣公爵来招揽学者。衍圣公可以通过皇权获得优待。
衍圣公爵在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宋朝相当于八个官员。元朝直接升为三代。明代官阶也一路提升。明初是一个官阶。后来,它被命名为“班上第一官阶”。清朝给予了更好的优待。它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在皇家道路上行走。
在朝代更迭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头衔,衍圣公爵让很多人觉得他没有德行和正气。面对外来入侵,衍圣公总是出人意料地投降。而他的书名与文学领袖这样的书名,完全不符,这可能是让现代人批判的原因。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毁于金。建言二年(1128年),康王昭建立南宋。在扬州,赵沟举行了统一后的第一次祭拜仪式。孔端友收到父亲孔传峰的一封信,要他陪同。孔端友成为新的衍圣公爵。孔端友回到曲阜后不久,晋军攻占北京,以压倒性的力量占领兖州。
留在曲阜雁生府的孔子后裔,都被晋军逮捕。这些孔子的后代没有抵抗侵略者,而是向金朝投降。孔端佑以来,由于宋、金、元三代的纷争,孔子的后代被封为南北派。
南派以孔端友为代表,其次是孔杰、孔谦、孔文源、孔万春、孔朱等。刘禹建立伪齐国以后,孔端佑的兄弟孔端曹的儿子孔英,是衍圣公和北方宗师。以下是孔正、孔朔和孔源的措施。
后来,蒙古人开始向南进军,孔元错随金政权迁往汴京。孔庙由孔元永主持。蒙古占领曲阜后,孔元永和孔志全成为炎生公爵。就这样,宋、金、元三代齐聚一堂,各有一位燕生公。后来,元朝统一天下后,有南北两派的衍圣公为争取正统地位而奋战。
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解除了衍圣公爵的爵位。元承宗元贞元年间(公元1295年),孔志权服刑30多年,收到封信攻封衍圣公。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承认了明朝衍圣公的一切特权。六十四代时,衍圣孔炎之仍为炎生公和贾王爷之师。
孔子可以说是无数学者的榜样。儒家思想影响了世界两千多年。然而,作为孔子的后代,他虽然继承了衍圣公爵的称号,但在面对选择时却表现出软弱无能。他没有民族气节,也没有学者的“骄傲”。难怪现代人说燕生公是如此悲惨。这种表现,真不敢让人恭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