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末为什么没像清末产生湘军这样的强悍地方团练武装

时间: 2021-10-09 20:03:3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明末为什么没像清末产生湘军这样的强悍地方团练武装

明朝为什么没有湘军淮军等地方军

一样也有

湘军、淮军之类说白了就是民兵
当时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都烂到根子里去了,没法对付太平天国,只能组织团练武装
湘军、淮军就是做大的地方武装,反过来成了政府的主要武装

实际上南明时期,在满清入关后各地纷纷组织民兵,都是这种类型
比如张煌言在浙江组织的民兵,
  明清加强中央集权,因此一般来说地方军实力远低于中央直属军队。清朝淮军湘军的崛起是因为落后腐朽的八旗军队已经不足以打赢太平天国而诞生的。实际上明朝后期也有类似的情况,土木堡之变后中央直属的三大营衰落,到嘉靖朝蒙古进犯北京时,京城竟然集结不出5万像样的军队,为了抵抗北方蒙古后金,已经沿海的倭寇,崛起了一批像是关宁铁骑,戚家军,俞家军等一批有战斗力的地方军,因此不能说明朝没有类似的地方军。
明时军事建制多以卫这个单位划分,共两类即京军和卫所,京军的代表就是例如神机营,锦衣卫这样的。卫所则是例如现在的各大军区一样,不过是分的较多,统一实行各种军事及部分生活行动,真正算起来就像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那样的。
你说的湘军淮军则是近代曾国藩练兵产物,并不是说明代没有,叫法不一样而已,湘军部分地区明朝前期还管不到,后来改土归流后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并入了明朝的版图。
因为明朝有很多地方比他们更能打

清朝晚期,为何湘军的实力要强于正规军?

为什么正规军这么弱?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清朝晚期,其实正规的军队是不少的。我们在很多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到清朝有八旗军,但是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八个军队,而是有二十四个军队,因为其中包括了八旗的满州军,还有八期的蒙古军,还有八期的汉军,

他们是是清朝推翻明朝政府,统一中国的主要军队,而且在入关的时候,八旗军因为有开国功臣的地位,享受的特殊的地位。他们世世代代都有政府来照顾和发放工资。但是历史上多数的中原王朝进入太平盛世之后,就没有很多的战争,所以他们都是崇尚文人而抑制了武将的发展,而且还有很多国家制度的因素,

使得了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到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即使有着彪悍的民风的蒙古人和满洲人也是不例外的。他们进入和平的盛世之后,一般都是无所事事,而且装备也是特别的落后,只顾着自己贪图享乐,以前打仗的精神逐渐的消退了,更别说军官阶级了,军官阶级更是贪污腐败,所以说就导致了太平军的实力,并不如湘军的实力要旺盛,而且太平起义说起来也是因为老百姓吃不饱饭儿爆发的,

上层官员贪污导致老百姓没有饭吃,所以说三天就能组织起当地的农民成为一个军队。而明末北方饥荒太严重了,哪有能吃饱的百姓,朝廷又缺饷,根本无法组织团练。太平天国类似宗教的性质以及一些政策,违背了儒家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清末地方上的士绅会积极参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

因为曾国藩他们领导有方,纪律严明,比其他腐败的官员厉害多了。

兵员素质方面,曾国藩在组建湘军期间,专门挑选那些身体强壮的农民,还有就是训练程度很高,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湘军的武器装备

吸食鸦片啊,再加上本来清军当时的军队都因为吃空饷之类的基本全是老弱病残。

其实曾国藩捞刀就十分痛恨八旗军的腐朽,然而八旗制度延续已久,要改革绝非易事孤儿,他在担任团练大臣的最初就决心打造一支能够取代八旗军的队伍。 也才有了后来湘军。

明末为什么不搞团练,也许能造就湘军,淮军也不一定

明朝有类似的军事组织,比如卢象升的天雄军就类似湘军,是一支由亲戚朋友组成的军队,孙传庭的秦军也有类似之处。但是明末真的是糜烂异常,到处都在闹民变,清末虽然被外国揍的很惨,但是民变区域比起明末还是小了些的,而且明末天灾不断,人口锐减,兵源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说“无湘不成军”??

  总的来说:清末重臣曾国藩数次受命领清军绿营想剿平太平军却一再失利,后来他回家乡组建湘军地方团练,对抗数十万太平军,旋败旋起,终于消灭太平天国。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湘人骁勇悍战,视死如归,所以良将甚多,如:晚清的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民国初年的黄兴、蔡锷;国民党中湘籍将领不多,但廖耀湘、陈明仁均勇冠三军,为解放军劲敌;而解放军中湘籍高级将领灿若繁星,十大元帅、十大将中占9人,几占一半,元帅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恒,大将有粟裕、陈赓、许光达、萧劲光、黄克诚、谭政等6人。湖南地处气候潮湿的江南,需要吃辣椒去风湿,所以湘人脾性也是火辣辣的,民风强悍,好勇斗狠。君不见,清末重臣曾国藩数次受命领清军绿营想剿平太平军却一再失利,后来他回家乡组建湘军地方团练,对抗数十万太平军,旋败旋起,终于消灭太平天国。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详细资料: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这一说法源自曾国藩建立的湘军。但是,纵观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史不难发现,我军高级将领中湘籍将领颇多,例如,在新中国首次举行的授衔中,名列共和国将帅榜的十大元帅中有3位是湖南籍的、十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籍的,这两项共20名高级军衔中湖南人竟有9位,几占半数,正可谓“无湘不成解放军”。这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地域文化现象。 历史渊源:晚清历史上就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帮办湖南团练,摈除清代八旗、绿营的旧制陋习,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乡民,编练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装。至1854年初,已编练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这种书生加山农的独特体制,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一改自北宋以来“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军事准则,形成了地方武装势力。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经过不断扩充,至1859年湘军集团兵力约有十四万人,鼎盛时兵力达五十多万人,以后军中战将骨干以三湘子弟为多,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称“中兴四大名臣”,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湖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于湘军;湖南人才之盛,亦始于湘军;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这可以说是后来形成“无湘不成解放军”现象的历史渊源。

  ■文化性格:湖南人“性质沉毅”、“敢负责任”(蔡元培语)

  从曾国藩创办湘军起,湖南开始出现人才喷涌的局面。此后,从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到维新运动;从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一拨拨湖南志士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冲锋陷阵。

  清末维新运动,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湖南维新志士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等都为救国图强而壮烈牺牲。

  辛亥革命,亦是湖南人冲锋在前。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湖南籍有20人,占其1/4,其中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堪称主将。

  护国运动,又是湖南人率先发起。蔡锷、程潜等高举反帝制义旗,通电讨袁,全国响应。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批湖南有志青年争相投考黄埔军校。黄埔军校1至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居全国之冠。许多三湘子弟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著名将领,如共产党方面的陈赓、许光达、黄公略、左权、肖克、宋时轮等;国民党方面则有宋希濂、郑洞国、李默庵、黄杰、刘戡、廖耀湘等。湖南籍的黄埔学生中共出了200余名将军。

  近现代中国百余年间,可谓是“湖南人材半国中”。湖南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名人辈出的省份,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44人,居全国之首;次为广东,38人;再次浙江,22人。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63人,仍居第一位;第二位为广东,44人;第三位为四川,40人。无怪乎民国时有言:“中国若为德意志,湖南即是普鲁士”。

  孙中山在评论湘籍志士时说:“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的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蔡元培曾在《论湖南的人才》一文中写道:“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湖南人敢负责任。”
因为湖南人大多好战,土匪比较多。。
文章标题: 明末为什么没像清末产生湘军这样的强悍地方团练武装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5206.html
文章标签:团练  湘军  明末  清末  强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