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09 08:43:48 | 作者:媽寶地狗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六.中期戰役
1.台江大海戰
6月23日,經歷艱辛的馬利亞號終於抵達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向當局報告鄭成功攻台的不幸消息。巴達維亞當局大吃一驚,原來揆一之前的警告並非補風捉影,所說的一切都發生了。由於長期對揆一的不信任,巴達維亞已指派克倫克(Klencke)為新任大員(臺灣)長官,帶著交接公文於兩天前開航前往臺灣,要去熱蘭遮城取代揆一。為了掩護自己的錯誤決定,巴城當局趕緊派船欲將克倫克追回,並取消任命權,但沒有追到。7月30號,克倫克搭乘亞哈特船 荷蘭地亞(Hoogelande)號與平底船 魯恩蘭(Loenen)號抵達大員。
到了目的地,克倫克大吃一驚,原本以為是輕鬆上任,沒想到熱堡升起了血旗,大員進入了戰爭狀態。台江上擠滿了中國戎克船,被數千名中國兵緊緊包圍。克倫克生出逃跑之心,一再拒絕揆一的上岸請求,最後藉口缺水缺糧,於8月3日乘荷蘭地亞號駛往日本。《熱蘭遮城日記》描述如下“荷蘭地亞號現在已經完全的駛離我們的視線,我們相信該船已經是航向日本。”交接之事遂變成一出鬧劇。
25日,巴城當局連忙委任當地法院副院長科布雅‧考烏(Jacob Cauw)為艦隊司令,率領艦隊由巴達維亞出發,前往臺灣支持。此艦隊的組成如下:
亞哈特船 多魯夫因(Dolphijn)號、武裝亞哈特船 [註]納爾登(Naerden)號、亞哈特船 季利奇(Zirikzee)號、武裝亞哈特船 邁登(Muyden)號、亞哈特船 科克倫(Koukercken)號、武裝亞哈特船 哈塞爾特(Hasselt)號、武裝亞哈特船 安克汶(Anckeveen)號、武裝亞哈特船波德(Ter Boede)號、芙洛伊特船 厄克(Urck)號、與亞哈特船 頓布魯夫(Domburgh) 號。共有軍船與貨船10艘,帶上725名士兵與8個月的糧食,於7月5日開拔,浩浩蕩蕩的前往臺灣。
註:武裝亞哈特船與亞哈特船的差別在於武装的版本多增加了 一层甲板,结构更坚固(也能载货,量少)。
8月12日上午10點半,艦隊抵台,鄭成功大驚,攻臺灣之事已泄,被巴達維亞知曉。鄭成功的恐慌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從普城所取糧食只夠食用半個月,其它日子鄭軍只好靠“就地取糧”過活,臺灣各地糧食缺乏,米價已經每鬥漲至5~6錢銀子。
自6月起,為了因應糧食短缺,除了派船回金廈收購米糧之外,鄭方還分兵前往南北各處原住民村社屯田,連男性的荷蘭俘虜都要前去幫忙。目前大員只剩2000人,赤坎大本營更只有區區的300人,援軍於幾個星期內都趕不回來。
《梅氏日記》生動的描述了鄭軍高層的緊張心情:“官員們都很惶恐,估計艦隊可能帶來了兩千名的士兵。他們如同喪魂之人,日夜不安的走來走去,並頻頻向荷蘭俘虜詢問艦隊來意。”為此,鄭成功還特地宴請貓實難叮,想從他口中套出相關情報,貓實難叮回答“這艦隊肯定不是來進行商務的,因為船上已掛上司令官旗幟。”
鄭成功對此非常生氣,把一切過錯都怪到何斌頭上,因為何斌跟他保證荷蘭人無法逆西南季風前去巴達維亞求救。何斌被軟禁,自此失寵。待在赤崁的荷蘭人非常興奮,暗中派人與熱城往來,並準備武器,等到援軍來攻時,就來個裡應外合。因大員水道深只有4呎,艦隊只好先停泊在南泊口。先派4艦停在南水道口,用小船舢舨卸下一些物資,其中包含最重要的物資-火藥2200磅。但上天並不眷顧荷蘭人,14日時風浪轉強,大小船隻都無法進出港道,荷艦隻好暫停物資運卸。17日風浪變成更強,考烏不得不率艦隊前往澎湖避難,攻打之事被迫暫停。
更不幸的是厄克(Urck)號在馬沙溝擱淺,船上42人全部被俘。當知道援軍不過725人,還去了澎湖,暫時不會前來攻擊,鄭軍上下全都安了心。趁此良機,增調兵力,並修補大員市鎮的工事。還運來竹子做成火攻船,為未來的戰事做出準備。
9/8日,考烏率軍回到大員。10日,揆一率眾歡迎,城堡鳴槍三響,鳴炮五次,荷方士氣大振。大員舉行作戰會議,開始擬定計畫。
以艦長盧特‧塔華隆‧貝斯(Ruth Tawheroon Buys)為總指揮,布特蘭‧波麥(Isbrant Bomur)為副司令,率領712名士兵與水手搭乘7艦13小船(boot)2快艇(schuyt)進行作戰。派科克倫號與安克汶號駛往大員鎮側面,科克倫號炮擊敵人築在寬街與北街間的炮臺,而安克汶號沿者東南方向行駛,經過窄街的拐角,向北岸開火,必要時也要對停在台江上的戎克船開火。
蓋倫船(De Vos)號、波德號、魯恩蘭號、領港船獵人(De Jager)號會同所有的小船(Boat)與快艇,向停在台江上的12艘戎克船進攻,當小船、快艇對敵船進行接舷肉搏時,大船要進行火力支持。為了加強火力,熱城還移交10門大炮給作戰的7艘荷艦。
會中還決議,凡奪取、擊燒毀大戎克船者,每艘賞100里爾;中型者,每艘賞50里爾;舸仔船,每艘賞25里爾。殺死所有不信神者(鄭軍),不留一個活口。
9月16日10點,荷方七艦由小平底船 科登霍夫(Kortenhoef)號領航,由熱城的岸邊出發,駛向大員市區一側,並與熱蘭遮城、烏勒特支堡一起炮擊大員市區的鄭軍,鄭守軍發現敵艦後,指揮30門大炮向荷艦開火還擊。
艦上的炮位調的太高,很多炮彈都飛越熱城上空,沒有射向鄭方的炮臺。雖派傳令游泳至船艦停泊處通知要降低炮位,並起錨協助小船進攻,但因為潮流與風向的關係,安克汶號、De Vos號、波德號、魯恩蘭號、獵人號與科登霍夫號都被推向北線尾島東角,無法前往支持。在得不到船艦的火力支持下,貝斯只好指揮所有的小船、快艇獨自劃向位於東南方的鄭軍艦隊。
天不從人願,荷方寄望的小船戰術並沒有驟效。他們與12艘戎克船互相駁火一個小時,接近後使用手榴彈與火罐攻擊。許多手榴彈與火罐被鄭軍用席子接住後扔回,12艘戎克船靠的很密,火力密擊,大部份的小船都無法靠近。
鄭軍以大炮、弓箭、火器射殺荷兵、並向荷兵投擲石頭,荷蘭人死傷慘重。只有一艘小船成功勾到敵方的戎克船,荷兵接舷其上,殺死船上大部份的人,但被對方救援的兵力逐回。荷方最後撤退,2艘小船被俘,1艘被撞沉,其餘小船全逃回大船停泊處。
到了傍晚,作戰結束,荷艦駛回熱蘭遮城的泊口。科克倫號在這場炮擊戰中上被敵火炮擊到失去控制,且船上的青銅炮突然爆炸,造成9死3傷。然後擱淺在敵方炮臺附近,其餘乘員逃出,最後被火攻船與火箭焚毀,共戰死者35人、傷40人。
科登霍夫號在大員鎮後方擱淺,船長與大部份船員離去,只留一中尉與15名士兵守船。鄭軍派舢舨載兵前來搶奪,最後船被虜,六名倖存者搶到舢舨後逃出。安克汶號也因潮流被迫擱淺在北線尾的東角,鄭方炮臺一直對它炮擊了一整夜,幸好於隔天因潮汐又飄回到熱城泊口,逃去被虜獲的命運。
9月23日,荷人審問了一個逃來的中國士兵,得知馬信在這場炮擊戰中損失約600人,其中70人被房屋壓垮而死。有140~150人在奪取科克倫號時受爆炸波及時陣亡。原本9月16日前大員鎮有1570人,如今剩900人左右,另有受傷者5~60人。
此役荷人慘敗,海戰中共128人(80位水手、48名士兵)死亡,包含四名軍官(一艦長、一中尉、一少尉、舵手長),被俘者全被殺害。水手負傷若干人(人數不詳),損失2艘大船3艘小艇,城內只剩士兵868人,並有300名病號躺在醫院,再無力組織大型作戰。《從征實錄》有雲“甲板船來犯,被藩令宣毅前鎮陳澤並戎旗左右協水師陳□美、朱堯、羅蘊章等擊敗之,奪獲甲板二隻、小艇三隻,宣毅前鎮副將林進紳戰死。自是甲板永不敢犯。”
2.荷蘭人最後的希望-與大清合作
10月3日,大員跟據先前拷問俘虜得來的情報,得知鄭軍缺糧的情況依舊嚴重,屯田的效果不佳,可能只能供應2個月所需;每人每月只能分到一鬥半,在大陸時,每人每月可以分到4鬥。士兵都在挨餓,有很多人餓死,還染上了風土病。大員決定打擊鄭軍的糧食補給,遂派戰船前往臺灣與澎湖之間,攔截鄭軍的運糧船。
10月10日,安克汶號停泊於澎湖,船長率90人下船進行糧食補給。遭遇到鄭軍巡邏隊攻擊,有36人被俘或被殺。後來活下來的10人於25日被送回熱城,但少了鼻子、耳朵與右手,鄭成功虐待俘虜之舉震撼了荷蘭人,荷蘭人紛紛斥責其野蠻。
10月12日,鄭軍開始在北線尾島東角派兵,築工事、架火炮,封鎖大員航道,制止荷船自由進出熱城,切斷其補給,並可攻擊外城北門。10月20日,在隊長哈曼(Harman van uthoorn)的指揮下,率領175名士兵與幾個木匠搭乘魯德‧沃斯號與一艘領港船,前去北線尾島東角破壞工事。
到了東角,鄭軍跑出4~500人迎擊,且大員市鎮也向魯德‧沃斯號與領港船發射許多炮彈。鄭軍火力兇猛,且防衛嚴密,兩船雖發射火炮還擊,但鄭兵躲在沙丘反斜面,炮彈無法打到。在死傷2人後,荷方敗退,不敢進行登陸。21日,荷人以雙層木板,保護外城北門。于大員島岸邊西北角建木柵,築兩門炮,掩護小船進出,維持航道暢通,以便繼續獲得補給。
20日的進攻,是荷兵最後一次主動出擊,此後,荷人只好龜縮城內,只能實施零星的騷擾。荷軍現有兵力已經無法扭轉局勢,只能以拖待變,冀望明年巴達維亞再派援軍,以解圍城之困。
1661年11月6日,突然一絲曙光降臨到大員上。揆一收到大清靖南王與福建總督李率泰的來信,說願意與荷人合作消滅鄭軍在中國沿海的勢力,在別無選擇之下,荷蘭人決定與清人合作。烏考對此戰前景感到絕望,早想溜之大吉,但苦無藉口,荷清合作給他提供了良機。
12月3日,烏考毛遂自薦,自願前往與滿清洽談合作事宜。遂帶上厚禮率季利奇號、荷蘭地亞號、頓布魯夫號、安克汶號與魯恩蘭號五艦前往永寧。但走無多日,烏考拋棄部下,獨自逃回巴達維亞,五艦隻好返航。荷人得知此事,士氣降到穀底,解圍希望破滅,逃亡者開始變多。至11月20日的統計,城內因負傷而死或病死者378人,婦女與奴隸病死者157人,病號280人,戰鬥人員剩餘950多人。
12月16日,德籍上士漢斯(Hans Jeuriaen Rade)投降鄭軍。他帶去了重要的情報;城內能作戰者不足400人,生病者日眾,士氣低落,疲憊不堪。應首奪烏勒特支堡,便可居高臨下,破其外城。再以地雷火藥埋於地窖,可毀內城,荷人將無所恃,揆一便降。鄭成功采其意見,遣人回金廈運炮四十五門,皆為澳門所鑄;大者有彈重達23斤(三十磅)的法國加農炮(Cannon)。新編堡籃、修補市鎮外的炮臺工事,著手下一次的攻打熱蘭遮城準備。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