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14到18世纪的海战是怎么打的

时间: 2023-09-29 21:00: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14到18世纪的海战是怎么打的

特拉法尔加海战(战争)详细资料大全

特拉法尔加海战(法语:Bataille de Trafalgar,英语:Battle of Trafalgar)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Horatio Nel-son)和维尔纳夫。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被俘,21艘战舰被俘。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画。而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

基本介绍 名称 :特拉法尔加海战 地点 :西班牙特拉法加角 时间 :1805年10月21日 参战方 :英国,法国、西班牙 结果 :英国海军胜利 参战方兵力 :英国33艘战舰
法国18艘战舰及8艘辅助船只
西班牙15艘战舰
法西联军总计41艘战舰 伤亡情况 :英国458人阵亡,1208人受伤
法国2218人阵亡,1155人受伤
西班牙1025人阵亡,1383人受伤
法西联军共阵亡3243人
法西联军41艘战舰中1艘被击沉,7艘被俘虏 主要指挥官 :纳尔逊,维尔纳夫 别称 :特拉法加海战、特拉法尔加之战 别称 :特拉法尔加角海战 别称 :特拉法尔加大海战 背景,计画,兵力,过程,开始阶段,交战阶段,结果,评价,后续,纪念, 背景 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战。 海战战舰 1793年的土伦战役,初出茅庐的拿破仑第一次面对英国。他还不了解他的对手是什么样子的,就已经用大炮的火蛇扫荡了对方。看上去英国人的确是不足为惧的,至少在陆地上是如此。 土伦战役 拿破仑的成名之战 1798年的埃及,督 *** 委派的全权指挥拿破仑几乎控制了一切。马穆鲁克骑兵这样的古代遗老遗少是挡不住经历了历次军事改革和大革命洗礼的法国大军的。然而英国舰队的如影随形,破坏了一切。海军名将纳尔逊,在尼罗河口的阿布基尔港,消灭了法国人精心拼凑的舰队。拿破仑遭遇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次大失败。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失误,仅仅是因为英国人海军在海上不可被击败。 拿破仑终于对英国人的实力有了一个最为直观的认识:海军封锁,间接战略。而他不懂海军,不能指挥海战。正如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都会尽力逃避海战那样,他的第一选择也是回避。 阿布基尔海战的失败让法国在埃及全盘失败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一手掌握法国的军政大权。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后,于1800年6月战胜奥地利。而后俄国、土耳其等国家接连与法国缔结和约,反法联盟彻底解体,英法两国签订亚眠和约暂时休战。 1802年的《亚眠条约》,英法两国在表面上达成了妥协,但这绝不是英国人能真心接受的。 不列颠岛上的海权之子们,即便是输掉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也要用一场海战胜利去摧毁昔日仇敌之一的荷兰海军。拿破仑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的对手,比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的欧洲第一陆军还要难以对付。一次次反法同盟的迅速瓦解,都好像预示著英国固有的称霸大洋,扶植陆地盟友的战略已经不管用了。 特拉法尔加角海战 1803年5月16日,英法两国战火重燃,随着拿破仑于1804年末称帝,对抗更加激烈。拿破仑的目标是避开英国海军,用其精锐的陆军直接登入进攻英国本土,为了把强大的英国海军从本土牵走,法国舰队在大海上和英国海军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但由于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失误,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拿破仑对海军大为失望,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画。 法国陆军曾经在千年里,数次影响了整个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军事发展方向。法国海军也曾经在路易十四时代,是世界第一的海军。但海陆双重国家性质注定了战略的重心,资源的分配,都必须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来回倾斜。当这样的国家想要在陆地和水上同时称霸,得到的结局就注定是不佳的。 1805年的拿破仑,以皇帝的身份打造他的大海军,但他的天赋却无法在海上兑现。法国大革命与动荡让海军将领与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激动的暴民与宣布效忠的中下层军官是那个时代法国海军的人才储备。维尔纳夫便是因此而成为了法国舰队的司令官。拿破仑嫌弃他无能,反应迟缓,犹豫不决,没有大将之风。但是维尔纳夫原本就不应该出现于这个位置上,换一个人也不会有更好的变化。 只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争霸不停,庞大的常备陆军数量就不会削减,海军能得到的资源就不会增加,击败英国就只能是战略梦想。让他们聊以 *** 的是西班牙人的配合,为他们提供了将近50%的兵力。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在数量上终于压倒了英国。否则,哪个庸人敢冒死一战呢?18+15的战舰数量比,也决定了法国人在世纪的指挥作战中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和威权。两个海陆双重国家拼凑的舰队和水兵,依靠彼此取暖,却有离心离德,相互不和。 英国派纳尔逊去彻底解决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的法、西联合舰队。而港内的法、西舰队司令维尔纳夫听到拿破仑将派人接替他的指挥时,愤而决定在新司令官到来前率舰队溜出加的斯港,而港外的英国舰队正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1805年的欧陆形势 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前给全部的27艘战舰打出了旗语:英格兰望各位恪守其责。这话不仅仅是口号,也是 *** 裸的现实。随着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无限膨胀,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了拿破仑的领地。这些国家的市场因为英国海军的封锁与法兰西皇帝的锁国令同步生效,开始对英国商人关上大门。英国的产品因此堆积在不列颠的码头和仓库,英国的工人开始因此事业,英国的银行开始因金融衰退迹象而紧张,英国的士兵开始担心领不到军饷。不消灭法国人的海上力量,英国自己也难以为继。 1805年10月21日,如饥似渴的纳尔逊终于在加的斯港外海的特拉法尔加海角抓住了正在逃避耻辱的维尔纳夫。 特拉法尔加战役正好处于海军控制力的黄金时代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时代,正是海军控制力的黄金时代。英国人已经向世界证明了海军可以通过海洋来掌控局面。发展到极致的风帆战舰也让海军在那个年代拥有了不一样的优势。不需要像后来的钢铁巨兽们一样依赖煤炭和石油,不用担心神出鬼没的水雷和潜艇,不会有从天而降的轰炸机。一支舰队,可以在海上漂泊很久,尽可能的拦截敌国的补给线。或是沉下心来,在敌人的港口外蹲点封锁。纳尔逊这代海军正在享受这样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个时代最大的烦恼是如何真正摧毁敌人的海军。火炮的口径、射程、数量、射速都在缓步提升,但大型战舰本身的皮糙肉厚又让这一切看上去有些徒劳。英国人都记得,是他们在17世纪时首先研发了海上交战的标准模式--战列线。战舰们以纵队行动,尽可能的抢占上风口。以便借助风向优势,在一次大规模的海上火炮齐射中,占据优势。但当英国人每次都在上风口获胜后,都无法做到顺风而逃的法国人。这样的战斗让失败方的损失,微乎其微。这样的胜利,意义不大。 战列线对轰是那几百年里的标准战术 英国海军史上的每一次大胜都不是靠标准战术而取得的。勇敢地穿 *** 敌方舰队中去,用近距离的炮击和肉搏,才能迫使对方损失惨重。所以,哪怕对手往往躲入港口,英国人也会想尽办法冲入锚地。在特拉法尔加,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因为两支平行的舰队附近都没有锚地和港口可以逃避。英国人熟练而专业的海员,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让他们成功的截住了法国和西班牙人的舰队。 计画 英国舰队方 纳尔逊的计画是将英国舰队分成二个支队和一支预备队,一支队由他率领,负责突破敌舰队中央,切断其前后联系;另一支队由柯林伍德率领攻敌后卫。预备队负责消灭旗舰,令对方陷入混乱,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法西舰队。为保证作战效果,纳尔逊在作战方式上给予了下属极大的自主权,只要求他们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敢于近战的精神。纳尔逊的作战计画令各舰长们极受鼓舞,将此战术称为“纳尔逊秘诀”。 法西舰队方 与此同时,由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的境况则颇为困窘。拿破仑给维尔纳夫的命令是:从加的斯港出发,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仑在义大利的军事行动。然而尚未动身,便被英国海军封锁在加的斯港内。10月8日,维尔纳夫召开作战会议。此时尽管他已经预见到纳尔逊会采取切断联合舰队前后联系,进而包围后方,各个击破的作法,但却拿不出有效的应战对策。他只是向手下强调:如果联合舰队占了上风,则应迫近敌人,然后一对一地作战;如果落了下风,虽应保持战线,而每个舰长也要各自为战。 兵力 开战时,双方的海军实力悬殊不大。法西联合舰队有战列舰33艘。其中一艘是当时最大的四层火炮甲板战列舰“三叉戟”号,其它的战列舰是:3艘三层甲板战列舰;6艘80门炮船;22艘74门炮船;1艘64门炮船。此外,法西舰队中还编有13艘各类巡洋舰,光战列舰就有侧舷火炮2,626门,共载官兵21,580名。 英国舰队原来共有战列舰33艘。由于派路易少将组织马尔他护航队调走了6艘。留在纳尔逊编内的27艘战列舰中7艘是三层火炮甲板战舰,其余20艘为双层火炮甲板战舰。合计火炮2,148门,官兵16,820人,外加4艘巡洋舰和几艘辅助船。 过程 开始阶段 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联合舰队的军舰开始驶出加的斯港,但由于风向的问题,直到10月20日中午才全部驶入大海。而在这之前英国的侦察舰已经发现了联合舰队,纳尔逊下令拦截,10月20日夜间双方舰队不断逼近。10月21日拂晓,双方已接近至12英里,6时10分,纳尔逊发出“成两路纵队前进”的命令、6时20分,下令“备战”。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知道战斗不可避免,为了便于舰队作战不利时撤入加的斯港,他下令舰队进行180度大转向,以使加的斯港位于舰队的下风位置,这一变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士气,而且造成联合舰队的队形陷入混乱。 特拉法尔加海战作战图 在联合舰队因调转方向陷入混乱时,纳尔逊抓住战机下令进攻,英国军舰分成两个纵队,分别由纳尔逊乘坐的“胜利”号、科林伍德乘坐的“王权”号担任两个纵队的先导舰,“胜利”号上升起了著名的“英国要求舰队全体将士尽忠职守”信号,随后又升起“进一步接敌”,英国舰队在一片欢呼声中向联合舰队直插过去。上午11时45分,联合舰队“弗高克斯”号向“王权”号开炮,特拉法尔加海战打响。 交战阶段 战斗打响15分钟后,“王权”号率领的下风纵队突破联合舰队的后卫,两舷火炮开始一起射击,25分钟后,纳尔逊率领的上风纵队也冲入联合舰队,上风纵队开始时向联合舰队的前卫进攻,但很快“胜利”号率领上风纵队突然转向联合舰队的中部发起进攻,这就是著名的“纳尔逊秘诀”,联合舰队的前卫丝毫没有关心要求其回援的信号,而只顾前驶。约12时30分,“胜利”号穿过“布桑托尔”号时,一阵左舷齐射造成成百法国人伤亡。当其他两艘英舰上来围攻“布桑托尔”后,“胜利”号又向右与冲上来的法舰“敬畏”号交火,“敬畏”号是联合舰队中最小但是作战最勇敢的军舰,两舰进行了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在甲板上指挥作战的纳尔逊不幸被“敬畏”号上的狙击手击中负伤,而“敬畏”号随后也被俘虏,打死纳尔逊的法国狙击手被击毙。此后,法西联合舰队进行了竭力抵抗,但败局已定,在血战了2个多小时后,下午2时5分,联合舰队旗舰“布桑托尔”降下帅旗,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上风纵队的战斗结束。下午3时左右,科林伍德率领的下风纵队也取得胜利。 特拉法尔加战役中的英军纵队战术 作为海战的尾声,下午3时30分,在海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由迪马努瓦海军少将率领的联合舰队前卫返回了战场,但在返回途中有两艘自己的战舰竟然发生相撞而退出战斗,面对严阵以待的英国舰队,仅仅20分钟这次反攻就告失败。“胜利”号对掉头逃跑的联合舰队进行了一次齐射,以示送行,纳尔逊就在这炮声中与世长辞。 结果 10月21日下午4时30分,炮声终于停了下来,但弥漫的硝烟、浓厚的火药味仍笼罩在战场上空。鲜血染红了海面,有的军舰还在燃烧。整个会战,英军共死458人,伤1208人。法军死2218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共死1025人,伤1383人。总计联合舰队被俘三四千人之间。伤、毙、俘加在一起,共有1.3万人。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41艘战列舰中,有7艘被俘,1艘被击沉,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其他战舰则分别逃往别的地方,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都未损失一艘船。 海战复原图-纳尔逊指挥海战 特拉法加海战英国取得巨大胜利,法国海军则精锐尽丧。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舰队阵亡449人,受伤1246人,军舰无一损失;法西联合舰队阵亡3243人(法国2218人,西班牙1025人),受伤2538人(法国1155人,西班牙1383人),被俘约7000人,1艘战舰被击沉、7艘被俘。 1805年10月27日,柯林伍德派拉皮罗提尔中尉所指挥的小船“皮克尔”号回国报捷。1805年11月4日,拉皮罗提尔在法尔茅斯上岸后,在那里只停留了半点钟,即出发前往伦敦。他一路调换了19次马,于11月6日清晨1时赶到海军部。拉皮罗提尔见到英国海军部长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是却丧失了纳尔逊勋爵!” 评价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一败涂地。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功垂史册。英吉利民族为他而深感自豪。他的敌人拿破仑对他也是推崇备至的,当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拿破仑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应挂上纳尔逊的画像,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这从一个例子,也反应出拿破仑所具有的统帅气质和大将风度。此后不久,随着蒸汽动力战舰的出现,一个新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告一结束。它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达一个世纪以上。 特拉法尔加海战打破了拿破仑进攻英国本土的计画,它确立了英国在此后100年中的海上霸权,给普鲁士、俄国、奥地利那些被拿破仑打得心惊胆战的君主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威尔逊在《剑桥近代史》中所说的那样:“特拉法尔加海战在1799年到1813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是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会战。” 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战役惨败是很耻辱的战败。 法西联合舰队的水手经验不足,司令官维尔纳夫指令变来变去,法西联合舰队的队形从一出海便惨不忍睹。两军交战前,维尔纳夫甚至下令舰队180度大转弯。就这样,像一群乌合之众的法西联合舰队,碰上神勇的纳尔逊,当然是溃不成军。而英国舰队在纳尔逊指挥下,一开始便集中火力猛轰维尔纳夫的旗舰。开战数小时后,维尔纳夫的旗舰倍申达利号实际上已完全瘫痪,维尔纳夫不得不投降。 在特拉法加海战,英军统帅纳尔逊独创性地运用一些不同颜色和图形的信号旗沟通舰队之间的联系,现代海上通用的国际信号旗(亦称“万国旗”)即由此演变而来,成为了战胜法国舰队的重要因素。他的这个旗号为“英格兰企盼着人人都恪尽其责!”(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已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和惯用的习语。 特拉法加海战是风帆战舰史上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敢于突破陈旧的战斗序列理论,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法西联合舰队一败涂地。纳尔逊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功垂史册。英国人为他而深感自豪。他的敌人对他也是推崇备至,当拿破仑听到纳尔逊的死讯后,当即命令在每艘法国的军舰上,都应挂上纳尔逊的画像,一是为纪念他,同时也是以他作为法军学习的榜样。这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拿破仑所具有的统帅气质和大将风度。 英国历史学家威尔逊在《剑桥近代史》中所说,特拉法尔加海战在1799年到1813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是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会战。毋庸置疑,这场大规模海战,几乎歼灭了整个法西联合舰队,它破坏了拿破仑进攻英国的计画,也为备尝法国侵略之苦的俄国、奥地利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后续 1809年的欧陆形势 拿破仑的偶像中,普鲁士军事家腓特烈大帝对他影响巨大。七年战争,小小的普鲁士,用一支顽强的军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三强,来回周旋。1805年后的拿破仑也发现,他的欧洲大帝国也如同被包围的普鲁士一般,由英国人控制的海洋环绕。于是更为严格的大陆封锁政策开始实施。普鲁士人当年的内线优势,他一样也有。 拿破仑的偶像 内线战略的代言人腓特烈大帝 特拉法尔加战役的影响在此后的几年并没有立即生效。英国人的货物继续积存本岛,法兰西帝国的军队继续在大陆的战场上创造神话。1805年的海上大决战失败,使得拿破仑不再需要担忧自己的海军命运如何。他可以专心致志地打理欧陆霸权,敲掉每一个还敢起来对抗他的刺头,封锁孤悬海外的英国人。内线优势让拿破仑有了可以饿死英国人的幻觉。 1812年的欧陆形势 但在拿破仑无法触及的地方,英国人的权势依然在增加。从地中海的直布罗陀到马尔他岛,从亚洲的印度到马六甲海峡和整个南洋地区。各个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不再能得到母国的支援和保护,被英国人占领,或者索性与英国人合作是惟一出路。还有远比欧洲广袤的美洲大陆,同样成为了英国人的市场,而不被法兰西皇帝的禁令所左右。当拿破仑不断用新征服领地上的资源来扩充和维持法国的庞大陆军时,英国人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继续自己的商品经济、维系金融优势和扩大资源配置。 拿破仑最终发现,他没法饿死英国人。相反,欧洲大陆本身开始陷入了饥馑。尤其是那些靠海的国家,不得不继续走私英国的低价商品,拒绝法国人在高昂税率下出产的高售价。1808年,为了教训破坏欧陆团结的葡萄牙,法国军队又为自己的内线优势而增添了一片无底洞般的新战场。为了控制南方,很快法国人又不得不入侵西班牙来维持局面。这次,英国陆军终于出手,并且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的帮助下,死死拖住了更多法国军队。英国的商品则从两个国家的港口,不断穿透拿破仑的大陆经济防线。
惨烈的半岛战争 此时的拿破仑还不会感到大难临头。处于权利顶峰的他似乎忘记了偶像腓特烈大帝的结局。那个把内线战略优势玩尽的普鲁士,差点被三个强敌撕碎。而腓特烈之所以能依赖内线战略支撑多年,靠的不仅仅是高昂的税率,对被占领土地的洗劫;英国人不断给予的经济援助,也是普鲁士战争机器的燃料之一。虽然只有17%,但少了这些,腓特烈早就崩盘投降了。从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到1812年拿破仑灾难性的俄国远征,再到1813年的莱比锡大决战。英国人不仅撮取了比过去多的多的资源,也给各个反对拿破仑的国家以远远多于过去给腓特烈一家的经济援助。 当法国人的60万常备军军费从半岛战争前的4亿6千万法郎,猛涨到莱比锡之战时的8亿2千万法郎。对面的英国人却让自己的棉纺工业上升到了世界总体份额的30%,生铁产量比1786年增长了6倍之多。1793年到1815年,英国通过直接和间接税收获得了12亿1千万英镑的收入,同时通过债券市场额外获得了4亿4千万英镑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些资源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为法国在欧陆上不断培养了一批更比一批强的对手。在全球霸权面前,内线优势竟然是如此脆弱。 莱比锡之战 1813年的莱比锡之战,成为欧洲近二十年混战的最 ***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带着19万法国大军与他在欧洲大陆上33万宿敌们,展开了最惨烈的厮杀。纵然拿破仑依然是那个足以位列西方四大名将之一的时代将星,对手们的闪光点依然需要在他的光芒笼罩下才得以体现。但死伤更多的反法同盟军终究击破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并在第二年占领了巴黎。 从这点来看,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意义如此非凡。拿破仑的军事天赋与法兰西帝国的盛极而衰,其实都是被善于经营理财的英国人给活活拖死的。莱比锡战役的结局,在八年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就已经注定了。 进入巴黎的俄国军队 纪念 200周年祭 2005年6月27日,100多艘舰船齐聚英格兰南部海域,准备参加28日开始的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纪念活动。从26日夜开始,来自35个国家的160余艘战舰和船只聚集在英格兰南部朴次茅斯港附近的索伦特海峡,参加纪念1805年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指挥英国海军舰队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 为纪念这场海战,来自35个国家的160余艘战舰和船只齐聚英格兰南部海域,准备重现当年海战壮观场景。在28日举行的庆典中,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登上英国皇家海军船只,完成了这次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检阅。 为纪念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来自35个国家的共167艘舰只齐聚英格兰南部海域,准备重现当年海战的壮观场景。 在纪念活动中,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南极勘察船“忍耐”号,并驶过各国舰队前,实施大检阅。这是女王自1977年庆祝银婚以来首次检阅舰队。王储查尔斯、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预计也将出席。 在活动过程中,预计多至25万人会在沿岸观看舰队检阅表演,数千架私人飞机可携带观众在海面上空近距离观看。活动的 *** 部分,是由两组舰队重演特拉法尔加海战。夜幕降临后开始的烟花表演也是重头戏,超过12吨重的1万只烟花将在空中绽放。最后,所有船只一齐亮灯,展现壮观场面。 英国海军少校克里夫·乌德曼表示,他以前从没有见过像国际舰队齐聚索伦特海峡这样壮观的场面,“看着排成一线的舰只在南安普顿海域蜿蜒前行,这是我一生中绝无仅有的壮观一幕。” 为了保证纪念活动顺利进行,英国 *** 耗资170万英镑,还调度几百名海军士兵和警察力量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公众、皇室成员和与会贵宾的安全。

海战武器发展简史

海战武器发展简史

海战武器以军用舰艇为主,它们是海上作战的核心力量。军用舰艇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1200多年,埃及、腓尼基、希腊等地就已经出现了以划桨为主、以风帆为辅助动力的军用舰艇。由于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军用舰艇发展缓慢,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木质的风帆舰艇一直是海战的主角。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冶金、机械和燃料工业的发展,让军用舰艇的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建造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军用舰艇开始使用蒸汽机作为主动力装置,以明轮推进,同时甲板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平台和滑轨,使舰炮可以转动和移动。与同级的风帆军用舰艇相比,其机动性能和舰炮威力都大为提高。

19世纪30年代,螺旋桨推进器问世。1849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战列舰“拿破仑”号。此后,法国、英国、俄国等国海军都装备了蒸汽舰。

19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的海军从帆船舰队向蒸汽舰队的过渡已基本完成,军用舰艇日益向增大排水量,提高机动性能,增强舰炮攻击力和加强装甲防护的方向发展,装甲舰(尤其是由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组成的主力舰,成为舰队的骨干力量。

20世纪初,使用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的潜艇研制成功,使潜艇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逐步成为海军的重要舰种。英国海军装备“无畏”级战列舰以后,海军发展进入“巨舰大炮主义”时代。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海军强国之间展开了以发展主力舰为中心的海军军备竞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时,各主要参战国海军共拥有主力舰150余艘。20世纪20-30年代,航空母舰开始崭露头角。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时期,由干造船煌接工艺的广泛应用、分段建造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标准化,保证了战时能快速、批量地建造舰艇。

一战中,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逐渐失去主力舰的地位,而航空母舰和潜艇却发展迅速。航空母舰编队或航空母舰编队群的机动作战、潜艇战和反潜艇战成为海战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方式。

与此同时,随着磁控管等电子元器件、微波技术、模拟计算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现了舰艇雷达、机电式指挥仪等新装备,形成舰炮系统,使水面舰艇的攻防能力大为提高。

二战后,军用舰艇再次迎来重要变革。在人类进入了核时代后,核导弹、核鱼雷、核水雷、核深水炸弹便相继出现,潜艇、航空母舰向核动力化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喷气式超音速海军飞机搭载航空母舰之后,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直升机等又相继装舰,使大、中型舰艇普遍具有海空立体作战的能力。潜射弹道导弹、中远程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舰空导弹、自导鱼雷、制导炮弹等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逐渐装备各类军用舰艇,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海军的攻防作战、有限威慑和反威慑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以后,军用卫星、数据链通信、相控阵雷达、水声监视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现代军用舰艇逐步实现自动化、系统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的日益扩大、海洋开发的扩展,国际海洋斗争日趋激烈,濒海国家都不断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各类新式军用舰艇,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

关于15-18世纪海战的问题

想问一下海上有没有火枪队形呢?火炮出现后,船与船的格斗战并没有消失,那在船上火枪兵与其他步兵有没有什么队形呢?(刺刀出现前)。因为当准备格斗时,火枪兵是很难和敌人格斗的
  十六世纪的战船,与以前各世纪不同的一个主要因素,即为重炮;尽管这种杀人的利器,从十四世纪起即已开始装在船上,可是一直到十五世纪,这种火炮的才有足够的威力,能够一炮击毁当时的船只。这种兵器有明显不同的两种形式,一为前膛(Muzzle-Loader),一为后膛(Breech-Loader)。后膛炮的原始形式是一种“组合式”的火炮(Built-up Gun)——即由若干根铁棒所组成,在上卷中已有详述。它的药室与炮管是分开的,在发射之前,用螺旋装上去。
  一共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前膛炮——加农和寇非林(Culverin),都装在炮车上。前者发射一吨重 [ 注:校制者按:原文如此,需核对英文版。 ] 的铁弹,只有中等的射程。后者炮身较长,炮弹较轻,而射程也较远。这两种火炮的性质有如下表:
  型式 膛 弹重 口径 最小射程 最大射程
  加农 7.25吋 50磅(约) 18 340步 2000步
  寇非林 5.25吋 17磅 32 400步 2500步

  此外还有半加农(Semi-Cannon),弹重32磅;以及半寇非林,弹重九到十磅。(寇非林亦可称之为长炮)长炮中还有许多较小型的,例如“Saker”,弹重五磅;“Minion”,弹重四磅;还有“Faleon”,弹重两磅半到三磅,不过这些火炮全部只有对人员的杀伤力。另外还有一种叫作“Plrier”的,射程较短,发射的是二十磅的石弹,到这时已经变得落伍了。
  在十六世纪开始时,在海上航行共有两种主要形式的船只。一为圆船(Hulk),另一为长船(Galley)。前者用以载运商品,后者则为标准的战船。但是不久,大洋的航行和火炮的进步又开始使船只的构造有了新的改变。在洋面上,风帆要比桨更重要,而用风帆的船只又更适于使用船舷上的火力。
  第一个转变期是在十五世纪,此时小型杀人性的海军火炮开始被采用。它们装在两个炮台上面,一在船头,一在船尾——在过去未有火炮时,这种平台上是装置弓弩的——,其目的是为了击毁登船的敌军。亨利七世的大船,“摄政”(Regent)号上即装有这样的火炮二二五门——主要都是旋转式的火炮。
  亨利八世带来了第二个转变期。他采用了前膛式的毁船火炮。因为这种兵器太重了,不能放在炮台之内,而且也不宜于对付登船敌人之用。它必须装在上层甲板上,最好是在主甲板上,必须在船只两侧开辟炮孔。第一艘装备重炮的船为“玛丽玫瑰”(Mary Rose)号,建造于1513年。
火枪队由于上弹速度慢以及无法近战自卫等因素,没有什么太显著的作用。一般火枪队布置在高位处,在2艘船靠近时火炮又在上弹,中程距离击杀敌方在甲板上的有生力量,但基本就放2,3枪就没什么用了,因为钩子已经钩住对方的船,海盗式的近战击剑肉搏开始。所以火枪兵没什么阵型可言,地方那么狭窄,又在几秒钟飞上来几十个水手肉搏,阵型展不开。往高处比如了望台什么的上布置就可以了,别在低位早早被人杀了。其他步兵更没什么阵型,周围空间都是决斗,见一个杀一个,场面很混乱,水手都很勇敢的,杀的场景一般十分壮烈,很野蛮很原始的杀完后清理船,胜利的一方派大副或者水手长去掌管新船,就结束了。
看看家勒逼海盗不就结了
文章标题: 14到18世纪的海战是怎么打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443.html
文章标签:是怎么  海战  世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