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01 20:04: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假仁假义?呵呵,世上有一种人,你偶尔给他一块钱,他觉得你很仁义。若是连续九十九天,天天给他一块钱,一共给了九十九块,第一百天就不给了,他立马觉得你假仁假义,为啥不接着给呢?
所以结果便是,给九十九块钱,还不如给一块钱的仁义——刘备,就是这样啊,你凭啥说他是假仁义,不就是给了你九十九块钱那种情况么?如果只给你一块钱呢?
应该说,古人对于刘备的评价,大体之上还是比较中肯的。譬如《三国志》作者陈寿,他写这部史书,大体上是得到晋朝官方认可的。而晋朝继承的是魏国的法统,蜀国是敌对方,蜀国的皇帝刘备,自然属于需要贬低的对象。但是,陈寿作为一名古代史官,还是坚持了司马迁以来的传统,对刘备的评价并没有太过贬低,他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把刘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高的评价,而这种评价能得到晋朝官方的认可,这充分说明了当时对刘备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
连敌人都认可刘备,这是怎样一种气度?
历史上有一件真实的记录(非演义),说曹操南下荆州之际,刘备向南撤退,当时有十余万人携家带口,跟随刘备,因为人多,撤退速度非常缓慢,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当时有人就跟刘备提建议,说你目前的首要目标,是赶紧前往江陵,现在跟着你走的人这么多而慢,如果曹操追兵杀到,你该怎么办?
刘备的回答是:做大事,最重要的就是人,现在大家都来投奔我,怎么能舍弃他们呢?
这份记录,连敌方都认可,可见是真的。你说刘备这是虚伪么?是假仁假义么?我可以告诉你,如果有人假仁假义能做到这个份上,我就算上当也一定要上。为什么?因为历史和现实中,99%的政治人物是做不到刘备这一点的,你看刘邦,当年遭遇项羽追击之际,连他自己的孩子都往车下扔!你看孙权,在合肥逍遥津遭遇张辽追杀,抱头鼠窜,哪里能做到说:弟兄们还没走,我不能走!就连曹操,在宛城吃花酒被袭击,在赤壁被周瑜火攻,在西北被马超追击,哪一次能做到刘备这样的大仁大义?
你如果说刘备这是作秀,这是收买人心,那么我可以说:我愿意被这样的刘备收买。
当然我不是说刘备就是完美的,如果是百分制,我觉得刘备在这个方面可以打到90分,曹操就只能80分,孙权则只有70分,也就是说,他不是满分,却是最高分。
因为刘备在抄荆州时候说曹操很残暴,每次打下一座城市都会全城屠杀,所以百姓和军心都涣散了,跟着刘备一起跑了,瓦解了曹操的部队。
但实际上曹操并不会真的这样,而且这些人跟着刘备一起跑的时候,根本跑不过曹操的骑兵,就相当于这些人追在刘备的后面,帮助抵挡曹操的军队。所以有些人认为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刘备是假人假义,实际上是利用别人给自己卖命,有些虚伪。
刘备确实识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着人心。而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大气的领导作风。刘备讲宽仁。魏国征士傅翰评价刘备,说他“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三国志》作者陈寿赞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焉”。
晋人张辅也说刘备“威而有思,勇而有义,宽弘而有大略”。
有人认为刘备的宽仁信义是虚伪的。
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信仁义宽等道德观念都是虚伪的。其实,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对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但在古代具有积极作用,即使在今天也有积极的意义也不应该抹杀。
但社会道德不是万能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道德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第二,道德不能适用一切社会问题。嘲笑道德软弱者,是因为他看到了道德在有些问题上的无力;痛责道德虚伪者,是因为他看到了某些问题上并没有遵循道德的原则。
其实,他们正是犯了道德万能的徐错误。刘备的信义宽仁虚伪吗?也不能这么认为,刘备任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以为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若没有真诚的宽仁表现,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刘备逃往江陵有数十万百姓相随可见他的信义宽仁。刘备宁可被曹操追上,也不抛弃百姓。这种生死关头表现出的信义,能说是虚伪吗?
庞统的过失是用“仁义”的标准衡量“伐人之国而以为欢”的行为;其实话虽出自庞统之口,意思却是刘备的,因为刘备在与刘璋争夺益州的斗争中,常常被信义所困扰。庞统否定了自己,也就否定了刘备 ,否定了“仁义”作为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标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