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关于王在晋和孙承宗的争论,谁的主张更得当

时间: 2021-09-06 20:57: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关于王在晋和孙承宗的争论,谁的主张更得当

熊廷弼与王在晋关系如何?

  王在晋和熊廷弼的私下没什么关系,公务上王在晋弹劾过老熊,当时广宁失守,熊廷弼未进行战斗,未尽守土之责,全军退至山海关,接着王化贞也退入关内。山海关以外的整个辽东完全被努尔哈赤老贼占领,王在晋上疏弹劾,说东事一坏于清(河)、抚(顺),再坏于开(原)、铁(岭),三坏于辽(阳)、沈(阳),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迟。这事促成了当时老熊被捕,如果关系很好就算老王大义灭亲也不会说的这么严重这么直接,同时如果是密友他应该知道老熊的战略思想,那么也不会这样上疏,老熊深知当时的实力不如后金,他是想先以山海关为支点主守而后攻的,这个战略其实是对的因为就算孙承宗的关宁锦防线也是基于这个思想的,你也知道后金军队直到明朝灭亡也没能踏过这条防线,老熊是个好军事家不是好政治家他不知道关外全丢对于明朝这样一个气节荣誉骨气面子至上的王朝是多么重要后来的袁崇焕也是因为这个而丢了命的。

  关系差也说不上史料上没有两人闹矛盾的记录在广宁失守前也没有老王对老熊不满的记载,熊廷弼被杀后王在晋代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宝剑,他是既得利益者但是在熊廷弼被杀之前他是不可能知道老熊死后他会升官,所以不存在为了升官预谋上疏一说

孙承宗到底怎么样,为什么有人说他其实不如王在晋呢?

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举人。后来,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承宗边境教书时,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杖剑游塞下,从飞狐(河北涞源北飞狐关)、拒马间直走白登(山西大同东)。又从纥干(山西大同东纥真山)、青波(河北清河)故道南下,结纳其豪杰,与戍将老卒,周行边垒,访问要害阨塞,相与解裘马,贳酒高歌。用是以晓畅虏情,通知边事本末”。
宦海沉浮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
万历四十八年(1621),以左庶子充日讲官,进入詹事府做事,辅导当时的皇太子朱常洛学习,即后来的明泰昌皇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泰昌帝继位仅一个月,就不明不白的驾崩了。因此,泰昌帝年仅16岁的儿子明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孙承宗继而就做了天启帝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
明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后因明朝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王在晋去职,天启帝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任后,上疏条陈当时军事体制与作战指挥上的弊端,谋求改革,主要内容有:(1)“兵多不练,饷多不核”。这是说当时军队训练差,后勤供应混乱。(2)“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边,而且增置文官于幕府”。指出当时“以文制武”指挥策略的失误。(3)“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指出“将从中御”的不妥。因此,他主张“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登莱巡抚袁可立与孙承宗同为天启二年殿试同考官,共同主辽期间,满人蜷伏。孙承宗将辽海防务委之于袁可立,十分倚重。他说道:“读后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里洞彻,殊令人可味,可展布四体,仰酬国恩” (孙承宗《高阳集61答袁节寰登抚》)。此外,还要抚辽西、恤辽民、简京军等,都得到了明熹宗的批准。
所谓“抚虏”,即以金钱收买蒙古对付后金。所谓“堵隘”,即在山海关外再修一座关城。很明显,这是置辽西走廊这一缓冲地带于不顾,消极防御的方针。天启二年(1622),王在晋确定在八里铺筑城,并上报朝廷。此举遭到其部下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孙元化等人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筑城“非策”,极力劝阻,并写信给首辅叶向高,申诉己意。由于情况不明,叶向高难以断定可否。孙承宗遂提出前往实地考察,再作决断。他抵达山海关后,当即认真巡视山海关及王在晋所主张建筑的八里铺新城,又前往考察了中前所、一片石和黄土岭等处的战略地势。在阅察八里铺新城时,孙承宗曾与王在晋展开过激烈的争论:
“新城成,即移旧城四万人以守乎”?孙承宗问。王在晋答曰:“否,当更设兵。”孙承宗又问:“如此,则八里内守兵八万矣。一片石西北不当设兵乎?且筑关在八里内,新城背即旧城趾,旧城之品坑地雷为敌人设,抑为新兵设乎?新城可守,安用旧城?如不可守,则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将开关延入乎,抑闭关以委敌乎?”答:“关外有三道关可入也。”问:“若此,则敌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关?”答:“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孙承宗责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是教之溃也。且溃兵可入,敌亦可尾之入。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日哄堂奥,畿东有宁宇乎?”严厉批评了王在晋画地为牢、坐以待毙的危险倾向。“在晋无以难”,但仍固执己见。
宁远,位于辽西走廊中部,“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守住宁远,也就等于扼住了这条走廊的咽喉,能确保二百里外的山海关的安全。因此,孙承宗的决计守宁远,颇具战略眼光。
孙承宗回到北京,即向熹宗明确阐述了其坚守宁远,以与觉华岛守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计划,正式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方针,并建议解除王在晋的兵部尚书及辽东经略之职。熹宗接受了孙承宗的意见,将王在晋调任南京兵部尚书。自此,八里铺筑城之议遂息。
宁远之战图(清人所绘)王在晋调走后,山海关的防务采取并贯彻了孙承宗与袁崇焕主守关外的战略。此后,经数年艰辛的努力,布置成一道坚固的关(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始终都没能完全打破这道防线。在屡次碰壁之后,迫使他们望宁远而却步。这道防线不仅确保了山海关免受攻击,而且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基本上稳定了辽西走廊的战局。
天启二年八月,孙承宗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他即着手实施其欲保关门,必先固辽西;欲复辽东,亦必先固辽西的战略计划,积极部署宁锦防线。
首先大力整顿了关门防务。“是时,关上兵名七万,顾无纪律,冒饷多。承宗大阅,汰逃将数百人,遣还河南、真定疲兵万余。”“乃定兵制,立营房,五人一房,三千一营,十五营为三部,而将帅以营部为署。兵不离将,将不离帅,教肄分而稽核便。”经过整顿,使“兵将一清”,提高了关门守军的战斗力。
在关门防务上,“并夹城之役,修筑关城,南防海口,北防角山。水则从望海台出芝麻湾,三面环海,安大炮为横击。陆则三道关之石城,可顿万人,开突门力夜击。北水关外,有峻岭筑号台十一,置炮以防外瞰”。经五个月的惨淡经营,稳定了关门局势,并为恢复辽西失地,强固了根基。
同时是修筑宁远城。天启三年( 1623)九月,孙承宗命祖大寿修复宁远,并令驻军尽速恢复山海关至宁远沿线被焚弃各城。召辽人回故居,垦荒屯田,重建家园。又发展采煤、煮盐、海运等事业,以充实民力,确保军需。宁远城竣工后,调袁崇焕镇守。孙承宗自己则坐守山海关,并备前屯,充当其后盾。在袁崇焕的精心治理下,宁远“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成为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重镇。
随着宁远城守的日渐巩固,明军防线不断延伸。天启五年(1625)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这样,自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

王在晋的建关争议事件

他提出以“抚虏(收买蒙古)、堵隘(再修一座关城)”作为守山海关的方略,因而与孙承宗发生争执,但《明史》与《三朝辽事实录》的记载极为不同 孙承宗诘问王在晋,等八里铺重城修好了,是否把旧城现有的四万人都填进去守?
王在晋答,要另外派四万。
孙承宗问,旧城外为新城,旧城外的品坑地雷为敌人设,还是为自己设?新城如守不住,四万新兵怎么办?
王经略回答说,他在山上留了三座山寨给溃军。
孙承宗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不是教他们溃败吗?
孙承宗说:“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日哄堂奥,畿东其有宁宇乎!”
之后王在晋无言以对,谈话就此结束。(在晋无以难)
但明史记载中不合理之处甚多,王在晋早年讨伐倭寇起家 、长期担任军事要职,辽东战争中任登莱巡抚,在广宁之战中王在晋任户、工、兵三部左侍郎 长期调度辽东军需,不太可能被只上任兵部尚书几个月、没有军事及辽边经验的孙承宗问至哑口无言。 《三朝》记载了孙承宗的奏折。 由孙承宗的奏章原文可知,此次讨论孙、王二人谁都没有提及“四万新军”来守卫重城的事情,孙承宗没有问这样的问题,王在晋也没有那样的回答。
孙承宗在看过重城的部署以后向王在晋询问,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坑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王在晋告诉孙承宗,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
孙承宗问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为什么要为他们提供逃跑的便利?
王经略回答,这几万边兵都是老兵,特别擅长逃跑(边兵善走),虽可杀死逃兵,但大批士兵逃跑时,亦无济于事。所以我用“两城”的设置,既是依仗城池而稳定军心,又可借此来消减边兵溃散的念头。其言下之意,一,品坑地雷和壕沟既是为敌而设,又是为逃散士卒而备的,以代替截杀逃兵的督战队;二,新城实为死地,王在晋一旦下令不开关放溃兵进入,重城里的守军只有“死守城池”和“退守山寨”两个选择,而山寨不过是摆设(若城池不能固守,山寨亦不能守住)。所以,重城里的士兵要想活命就只能倾力死战。
之后,孙承宗无言以对,谈话就此结束。(臣遂无以应)

一生三战两负的孙承宗,怎么会被称为名将?

天启二年(公元1622 年)正月底,熊廷弼退回山海关后,大明帝国就边境问题产生争议:辽西失守,大家应该防守哪里?

经过七个月的争论之后,孙承宗力主经略辽东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孙承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后世读者在谈及明末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说:“要是皇帝重用孙承宗的话,明末就能如何如何了…”

可在我看来,就算皇帝重用孙承宗,明末原本怎么样,大概率还是怎么样。

还有人说孙承宗是名将,在我看来,孙承宗算得上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却不能算名将。

在孙承宗力主经略辽东之后,开始着手收复宁锦的工作。由于后金没有在宁锦布防,孙承宗得以轻易地收复失地。在接下来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孙承宗一直在宁锦大修土木工程。

在这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孙承宗只与后金打过一仗,并以失败告终。有人弹劾孙承宗,说他丧师辱国。孙承宗则反驳说,这一仗损失很小,而且是部将擅自行动,自己事先并不知情。

就算孙承宗说的是事实,那又怎么样呢?孙承宗在辽东干了快四年,整天就是修造土木工程。从这种基本史实来看,孙承宗就是扮演了一个工程主管的角色,我们很难说他对于大明帝国有多重要。

到了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孙承宗打出了一场胜仗,但这一仗胜得有点不伦不类。

当时,皇太极率领军事主力,在北京城附近折腾了半天,决定率军撤回辽东。二贝勒阿敏率军占据遵化等四座关内城池,扮演断后的角色。

大明中央政府眼看后金主力撤退,打算出兵收复失地,率军准备进攻遵化等被占据的关内城池。阿敏一看明军势大,知道自己抵挡不住,于是在遵化等四座城池内烧杀劫掠一番之后,就率军撤退了。

这就是孙承宗一生中唯一的胜仗,尴尬不?

从兵力对比来看,阿敏所率领的兵力在五千上下,明军人数在五万至十万之间。以这样的兵力对比,把对方打得落荒而逃,可以算合格的将领;把对方全歼,也勉强算得上名将,可这两个条件孙承宗似乎都够不着。

看到这样的成绩单,我相信谁也不会承认孙承宗是名将,否则,历史上的名将未免太多了些。

如果我们从阿敏的角度来看,自己率领五千军队,面对十多倍的敌军围攻,自己不但抢夺了大量物资,最终还全身而退。

双方一对比,阿敏似乎比孙承宗更像名将。

到了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孙承宗再次出山指挥作战,是为“大凌河之战”。这回,孙承宗再次遭遇惨败。

后金包围大凌河城,孙承宗并未采取全面救援行动,只是派出部分军队前往。这并不是孙承宗的黑点,而是孙承宗看透了后金“围点打援”的把戏。可问题是:大凌河城危在旦夕啊!

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三个月后,大凌河城被后金攻破,高级将领祖大寿被俘。

客观地说,在这场战斗中,孙承宗的反应中规中矩,或者说有些失误,但不该为此次战败负首要责任。

可谁也不能否认:大凌河之战就是彻头彻尾的惨败。孙承宗不该为战役失败负首要责任,却也没有明显的举动挽回败局。要知道,孙承宗手下有超过十万的军队,他在这场战斗中主要做了什么事呢?

答案是:孙承宗又干回了“老本行”——修造土木工程。战役结束之后,朝中立刻有人弹劾孙承宗:这家伙就知道起工程,大凌河之战就不该由孙承宗这种包工头来指挥!

这明显是落井下石,孙承宗也因此感到心灰意冷,于是请辞回乡了。

算上不被孙承宗所承认的那场“部将擅自行动”的败仗,孙承宗这辈子也就打过三场仗,战绩为一胜两负。

面对这种战绩,谁敢说孙承宗是名将呢?

孙承宗绝不是什么小人物,他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辽东三杰”之一(另外两人是熊廷弼和袁崇焕)。我花费两天时间写了熊廷弼,认为他是一个有风骨、有气节的人,却谈不上什么名将。

孙承宗比熊廷弼要强一些,虽然也谈不上什么名将,但孙承宗经略辽东收复宁锦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说起收复宁锦,史书又充满了各种烟幕弹。

兵部尚书王在晋不支持收复宁锦,他认为应该把防线收缩于山海关一线。为此,他和孙承宗之间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结果怎么样?孙承宗说自己赢了,王在晋哑口无言;王在晋说自己赢了,孙承宗无话可说。这种扯淡的史料实在是太多,就没必要去纠结谁真谁假了。

但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王象乾说了一番话,我们大致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信息,判断大明中央政府对于收复宁锦的真实态度。

象乾惎之曰:“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明史·孙承宗传》

这番话乍一看是说广宁,而不是说宁锦,可只要仔细一咂摸,自然能品出味来。


在孙承宗收复宁锦之后,又在当地搞了将近四年的土木工程,却只与后金打过一次仗,而且据说只是小范围冲突。

通过这一史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时宁锦恐怕谈不上什么战略要地,所以明军可以在此地安心修工程,后金也基本不来打扰。

就在孙承宗收复宁锦之后,后金放弃了辽西(广宁等相关地区)。原因何在?

天命八年(明天启三年,1623 年),全部运完广宁的战利品,放火焚城,“尽成灰烬”。《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 4。努尔哈赤下令撤离广宁、义州等城,守军全部返回辽阳。——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

如果明军不收复宁锦,那后金就有可能长期占据辽西(广宁等相关地区)。因为,满清放弃广宁等城,是孙承宗收复宁锦之后的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承宗收复宁锦,打消了满清经营辽西的战略计划。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孙承宗收复失地的行为,为什么终于锦州一线呢?换言之,孙承宗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一直在宁锦一线经营,却从未想过向前推进。

道理很简单:宁锦一线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后金虽然希望明军占领,但就算明军占领,后金也不会着急。

虽然他两次都失败了,但是那两次都是以少对多的情况,已经极大的削弱了敌方的军队,因此被称为名将。
因为虽然他的战绩并不是很好,但是因为他打赢的那场战斗为国家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会讨上司的欢心,还有就是他做事非常的圆滑所造成的结果。

袁崇焕孙承宗做过兵部尚书吗?为何崇祯朝14个兵部尚书里没他?他做兵部尚书期间王在晋是什么职务?

当年明月写的书里说袁崇焕当过1兵部尚书兼右都御使、皇太极打北京时王在晋是兵部尚书、战局不利、孙承宗接任、那袁崇焕被免职是什么时候、还是可以有两个兵部尚书、(南京的不算)
以上三人都有过兵部尚书称号,但是孙承宗是担任的是实职(在朝),王在晋和袁从焕是封号,明清时期常将地方重要的督抚加兵部尚书等封号(不在朝),是虚职,不管理兵部事务。
时间上,孙承宗做过天启帝的老师备受信任,在天启二正月发生了辽东广宁失守的大事,熊廷弼(时任兵部尚书、 右副都御史、辽东经略;兵部尚书也是虚衔)被冤杀,二月孙承宗正式入内阁担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主管天下兵事,三月王在晋接任兵部尚书(虚衔)、右副都御史、辽东经略,当时袁从焕为宁前兵备佥事(兵备道相当于卫戌区,佥事是一把手,级别为道员,在巡抚之下,知府之上,关内省份多由按察使、按察佥事兼任),王在晋和袁从焕为在山海关外何处建城发生争论,王在晋主张放弃辽西走廊等山海关外土地,孙承宗巡视后采纳袁从焕的建议在宁远筑城,调走王在晋任南京吏部尚书,不久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孙承宗自请督师,修筑了关宁锦防线,但不久被魏忠贤陷害免职。高第接任兵部尚书(虚衔)、 蓟辽经略,下令放弃关外撤军全部回山海关,袁从焕抗命孤守宁远,表达死志,升职按察使(安慰一下),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攻击宁远因为火器大败,是为“宁远大捷”,高第救援不力失职被免,袁从焕升任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天启七年,努尔哈赤攻击宁远、锦州,大败,是为“宁锦大捷”(努尔哈赤不久病死)。袁从焕因与魏忠贤不和请辞守孝。崇祯继位,任袁从焕兵部尚书(虚衔)、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授予尚方宝剑,后来崇祯二年北京保卫战时崇祯中离间计杀害袁从焕。王在晋崇祯初年被召还任过兵部尚 (实职)但很快被免职,北京保卫战的时候是王洽担任兵部尚书(实职),但因战局不利也被崇祯所杀,孙承宗接任兵部尚书(实职)击败后金,将其驱逐出关,不久兼任辽东经略,重筑大凌河等城,但不久因祖大寿战败引咎免职归乡。
综上,孙承宗和王在晋的职务才是正式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袁从焕是国防部长级别的统辖辽东、河北北部等地区的军区司令。孙承宗是在天启朝,崇祯之兄,后在袁崇焕死后再次出任兵部尚书,力挽狂澜。袁崇焕兵部尚书是虚职,是在崇祯朝。王在晋正式担任兵部尚书是在崇祯初期,北京保卫战之前。

回答这么详细,是否有加分?
大概说一下。。。

首先袁崇焕的兵部尚书是虚职...当时崇祯任命他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这个兵部尚书只不过是证明他的品级和待遇的,右副都御史是证明他有监督,弹劾的权利,实职是后面的,督师XXXXXX。。。当时朝廷里正牌的兵部尚书应该是王在晋。。。

皇太极打北京的时候,兵部尚书是王洽~~~最后被崇祯皇帝下狱的就是这位。。。

王在晋确实当过兵部尚书,第一次是在天启二年,接替熊廷弼出镇辽东的时候,这时候的兵部尚书和袁崇焕是一个性质,是虚职。。。第二次当兵部尚书是实职在崇祯元年四月,接替阎应泰,到十月被免。。。接替他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王洽。。。

至于孙承宗肯定当过兵部尚书的,而且是正牌的。。。天启二年,整个大明朝有两个兵部尚书,一个是正牌的掌兵部事的孙承宗,另一个就是有这个头衔的督师王在晋。。。最后,孙承宗以内阁掌部事的身份,出关巡视。。。
文章标题: 关于王在晋和孙承宗的争论,谁的主张更得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1667.html
文章标签:谁的  得当  争论  孙承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