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9-04 10:39:41 | 作者:可道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看到标题我就非常震惊,现引全文如下: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我很悲哀。有批判精神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此一棍子打死绝对不是中华文化辩证精神题中应有之义。况且,其中的许多批判断章取义、不尽不实,字里行间充满狂气,难怪要大力反对弟子规!针对这些片面的言论,我实在要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康乾年间的秀才,确实是专注研究儒家经典,至于学问到底大不大,笔者不才,无缘考量,却以为大抵是比以上名字都没留下的作者要大一些的。
至于这本书受不受追捧或何时受到追捧,则根本不是我等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关于这本书教导人服从,以致变成蠢人云云,笔者更是不想多做解释。且不说弟子规主要讲述的是生活中的规范和礼节、并不是三纲五常的绝对服从;单是说会引起愚蠢这逻辑本身就是愚蠢:你看几乎所有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叫人服从天理、服从至善、服从道法,如此说来,全世界倒是有一多半的蠢材了?这位仁兄大概是深入贯彻落实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批判精神不崇拜一切东西,似乎还有点矫枉过正到不相信一切东西的嫌疑。
既然涉及到生硬的说教,我倒想请问,作为儿童蒙学读物,为了方便记忆,编成朗朗上口的三言韵文,就是说教?写到不提倡的事情,不用否定词“勿”,难道还要用反讽?寥寥一千字,不是写散文讲道理,而是规矩法度,便如法律条文一样,难道还要写的如同《论语》《孟子》,或善诱循循、或雄辩滔滔?
至于弟子规内容是不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内涵,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谈,但以我管见,儒家思想在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大抵从汉至唐,一及宋明,早已不再是先秦儒家的样子,李毓秀先生不过是将当时社会认可的礼节与规矩整理编纂而已,谁又能说这一定是他自己的杜撰?
说到大师,这位仁兄便似找到了天大的靠山抑或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顿时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刚刚嚷着不要相信转身却立马扯住了大师的袍角。再说即算是有些学者先生没有提及它,是不是就能证明这本书一点价值都没有、甚至是巫蛊、是毒物呢?我以为实在没有必要这样看。
接下来我们不妨辩证地分析一下。
首先,弟子规到底是来约束谁,这位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在显得孩子气,好像是大人专门制定这规矩来陷害孩子,颇有些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味。其实,每个人都是从“弟子”这个阶段过来的,不只是后辈、晚生,所有人都应该从小养成这些礼仪规范,身为长辈同样应该自律,否则何以为法后生?
在其问世的几百年间,确实有一些批判的声音,尤其是近期。但以我浅见,问题出在教学方法上,而不是国学内容本身。这些条框形式的确乏善可陈,那么为什么非要给孩子硬灌下去呢?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让他理解这些规矩的用处,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自觉地遵纪守法。
上文作者说道只看第一句便可笑,这不是断章取义?您若是翻开《葵花宝典》,看到“欲练神功,引剑自宫”,便匆匆去做,做完再看,要是发现“不用自宫,也可练成”,岂不是追悔莫及?回到“弟子规,圣人训”,其实紧接着下面的几句“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引用孔子《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圣人训”之“圣人”指的也是孔老夫子,封建社会中更是从未有人曾经自封“圣人”,摘这一句就批评作者骄傲,岂不更是贻笑大方?
接下来,这位作者开始对着历来诟病最多的“孝道”开火了。先点“丧三年,常悲咽”。首先古人之丧有没有三年,我以为,大部分人大抵是没有的,不然三年不工作,没有田产的百姓岂不要饿死?所以我认为,这个三年,就是一句习语,从古至今,儒家都讲三年父母丧,不一定是实质,大概也就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常悲咽”也不是你天天以泪洗面,只是时时心中缅怀,欢乐的时候不要忘记往生的长辈和亲人,这也符合中国传统宗法祭祀文化,表达了对先祖的尊重与怀念。然后,作者搬出五行“悲伤肺”来证明,这是在牵强附会:若是梨花带雨的林妹妹,不用什么人去世,这肺,该伤还要伤;至于我们脑筋正常的普通人,大抵不至于故意嚎啕以致伤及肺气。何况在父母之丧长时间赶到悲伤只是常人大都如此,没有规定必须这样;如果自己不感到悲痛,我这只能奉上一句“汝安则为之”。
至于“号泣随,挞无怨”,我们现代社会确实已经不提倡这种给父母提建议的方式,说“挞无怨”,也没有提到是不是要“小杖受,大杖走”,只是说不要怨恨父母罢了,不过是人之常情——为人子女,有几个会对父母锱铢必较、恨之入骨呢?
那么,是不是父母慈爱,子女就一定孝顺呢?答案显而易见。既然名字叫《弟子规》,说的是晚辈的准则,没说长辈要怎样做到慈爱有方,并不代表不需要,没有哪一句提到父母可以尽情的无理胡缠。又一句“听话不能作为孝顺的标准”,可见作者仁兄对于文字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所谓“顺”,意思就是顺从,也就是说,“听话”确实也是孝顺的一个标准。但是,它应该是在不涉及原则问题的前提下的孝敬与顺从。俗话说“老小孩”,父母年老便越来越像小孩子,我们应该照顾,这就是社会道德感的基本体现,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能让父母开心的人,怎么能让社会满意?
接下来的话更加有趣,照此说来,既然“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那是不是父母恨的人,你都要去一一杀掉?抛开对于“父辈与祖辈互相讨厌”这逻辑的清奇脑洞的叹服,不说他们怎么可以公然互相厌恶,从根本上这句的好恶就跟人没有半点关系。其实,这是说对于长辈所欣赏的美好品格要尽力具备,而为人所厌恶的坏习惯要尽快改掉。作者如此歪解,难怪要言其一无是处。
至于父母会不会提出无理要求,我以为,大可不必较真于这些极端情况。这句应该是针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样的“亲”,在基本的道德准则指引之下。
然后,作者又将矛头指向了待人接物。“不关己,莫闲管”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看未必。因为这是有条件的——“彼说长,此说短”,也就是闲话八卦,说长道短,风言风语这些有害无益的内容,是青年人不应该关心的,所以“莫闲管”,并不是什么“明哲保身,只顾自己”,书中更没有将好事坏事归为一类不去管,相反,它还倡导青少年规恶劝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而对于“说话多,不如少;惟其事,勿佞巧”的批判,恐怕是因为作者没少被这句话言中吧。其实还是一个理解问题。不妨这样看:“废话多说无益,不如少说多做;说话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口是心非。”是不是真理一句?大道至简,非常普通的道理,就是教导年轻人要戒掉纸上谈兵、心口不一这些坏毛病,知道“祸从口出”,实事求是,老实本分,多做事,少说漂亮话。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弘扬的实事求是和实干精神?如果说老实话做本分事就会失去活力,那这个社会也就差不多走到尽头了。
说道“道人善,即是善”和“扬人恶,即是恶”,不知作者是有意还是无心,省略了后面两句“人知之,愈思勉”和“疾之甚,祸且作”。可见,“道人善”并不是说口是心非地拍马屁,而是真诚地宣扬别人的优点,让大家一起学习,人家知道了,就会更加劝勉上进;而不“扬人恶”也不是不去揭发检举恶势力,重点在于“扬”——宣扬、传播别人的缺点和隐私,像街口的八婆一样招的人人厌烦,接着祸患一定会到来。这是改善社会风气、缔造和谐社会的大事,而这位仁兄把“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如此的劝善规恶说成是姑息养奸,并用“大恶人”、“愚痴泥古”来咒骂,不知该不该称作“爱国”?
暂且不论上文中说到的“那些圣人”都有哪些、写了什么,先生说“现实中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失去了机灵天真,缺乏担当,不能独立思考,没有自己观点,不能坦坦荡荡”,我想请教何时何地有这样的调查?标准是什么?数据又何在?
恕我没有统计过,也自知无法去调查,不敢妄下断语。远的不说,笔者便是从小接触了《弟子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体会为什么要有这些礼仪和规矩。不知大家翻翻上面几行文字,其中有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
之后,作者先生抓住了勇气,就开始“旁征博引”,说孩子没有勇气,犯了错就会被“上纲上线”。我只能说,礼仪没有对错,大家只会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是没有家教、这样的孩子是所谓“熊孩子”,所以,作为家长,当然应该用礼仪规范来教导孩子,但正如前文所说,绝对不是死板的说教、更不是上纲上线,应该是以身作则,让孩子深刻理解并身体力行。
而对于父辈的错误,前面已经讨论过怎样劝谏,但说到“追究”,笔者实在不懂在不犯法和不违反公众道德的情况下您要如何追究,说教?训斥?甚或是鞭策?笔者没有见过,在您家里怎样处理,也不关旁人的事。
再说自由,难道您不知道,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放任自流,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障,何谈自由?同理,礼仪规范也是为了更好的自由、为了所有人的自由而设,尽管有的人恃才傲物,会蔑视礼法,不拘小节,其本身也会随时代发展变化,但必定有历史的菁华需要被继承和发扬,像阁下这样一棍子打死,似乎已经暗合形而上学“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假话”的真谛了。作为我们这些俗人,大概还是要顾及社会影响的吧。
至于古代封建社会专制皇权,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需要愚民、顺民,这是封建社会的通病,不能单单与满清挂钩;何况整部《弟子规》,没有一字一句提到要忠于皇上、做顺民傀儡,反而介绍了如何有效地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德行和见识,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如果通读全篇,完全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最后,这位作者上纲上线,把这本书形容成邪教祸端、墨守成规、遏制创新,甚至直接阻碍了社会的前进。只能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绝不会停歇,这本书的价值应该留给时间、留给实践而不是某个人的口舌来检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哪一本书会使所有人都变坏,不要用某些失败经验来衡量一个事物,这本书能够存留到现在,自然有其历史的和现世的价值,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摒弃不合时代发展的糟粕,更重要的是保留并发展历史的菁华。所谓兼听则明,切不可盲从偏信,丢掉中华民族的根——最宝贵的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弟子规有没有价值?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里附上《弟子规》全文,希望大家读过后在内心可以有自己的较为公允的评判。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