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12 09:57: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更多的是因为李渊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自相残杀,才心灰意冷,放弃了自己的权力,将皇位交给了李世民。所以,李渊肯定是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或者说,李渊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将重担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那么成为唐太上皇以后,李渊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实际上,唐高祖李渊晚年的生活是相当的潇洒。
唐高祖李渊退位的时候,就已经是60岁了。在此之后,唐高祖李渊,在太上皇的宝座上,一共坐了九年。也就是说,在69岁的时候才去世。所以说,李世民也相当敬重自己的父亲,一心辅佐天下。李渊想要什么?跟李世民说一声,李世民当然是得全部献上。在唐朝的重要宴会上,只要李渊想要参加,也可以出席。至于唐太宗李世民,还要向李渊称臣。
甚至于,李渊还能够让投靠的突厥大汗给他跳舞助兴。在宫里生活的待遇,那就更不用说了。要什么样的美女,李世民都会给他献上去,李渊在当上太上皇,60岁以后的九年中,还为李世民添了30几个弟弟妹妹。
李渊在成为太上皇后先是生活在太极宫中,在生活了几年后,又搬去了大安宫中居住,据说李渊在退位定居在大安宫后,除了参加李世民比较重要的巡游,便没有离开过这里。李渊的晚年生活过得还是很逍遥的。
李世民在当上了皇帝后也算是懂事,为了让自己父亲有消暑的去处,花费巨资给自己父亲李渊去盖大明宫,这可能是出于一种儿子的愧疚,或是一种儿子对父亲的孝心,可后来李渊却在大明宫未建好前驾崩了,享年71岁,也算是善终了。
自然是过得还不错,有吃有喝得,远远强于普通人。毕竟是皇帝,而且还是开国皇帝,那福利、待遇没得说,杠杠滴!!!即使李渊提前退位,屈居二线了,但皇帝该有的,他应有尽有,可谓享受了天伦之乐,直到终死了。
一方面,李渊作为“太上皇”,依旧居住在皇宫内饰,一切比照当今皇上规制。譬如,他的妃嫔通通升格,摇身一变成了太妃,简直是太有范了,走路都拉风。就算皇妃见了,都得尊尊敬敬,喊一声“太妃娘娘好,太妃娘娘吉祥”之类的话。连带着,李渊也是倍感欣慰,暗道“世民这孩子厉害啊!有眼光”。如此,倒是让他梅开二度,唤起了“人生第二春”,越活越年轻了。据说,他老人家也没闲着,水到渠成的宠幸了几个妃嫔,让她们实现了“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夙愿。而对于这等好事,李世民也是极为的支持,并乐于看到的。所谓,老当益壮,羡煞旁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每当旅游的旺季,李世民都会事先通知一下李渊,看看他老人家喜欢到哪里逛。对此,李世民还会扔下朝政不管,专门跑来请示“太上皇”,以示孝道。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李渊为什么活得那么长,且那么滋润了吧!盖因,世民这孩子太孝顺了,懂得尊老爱幼。更重要的是,一到酷暑时节,李世民也不会忘了他的父亲,也就是当今的“太上皇”。不管李渊去不去,依旧会提前说一下,让他心里有个准备。不过,很可惜,李世民叫了好几次,李渊都没有去。估计,李渊也知道自己老了,去了也是给皇帝添乱吧!当然,在刚退位的前几年,适逢一些重大的宴会上,都会有这位“太上皇”李渊的身影。期间,更不乏有大批的臣子过来问候,李渊也是坦然接受,予以勉励。
总而言之,李渊的“太上皇”生涯,甭提过得有多舒坦了。却是美酒与美人,喜笑颜颜,岂不痛哉!!!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过上了百无聊赖的养老生活。李渊太原起兵的第一天起,就已经看出李世民并非池中之物,将来必定是自己皇位继承者的有力竞争人,但是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他全力扶持的太子李建成完全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大唐王朝的半壁天下都出自李世民手中,李世民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功绩确实能够成为李渊最合法的继承人。不过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自己改变立嫡立长的传统思想。大力扶持李建成登上皇位,没有想到李建成和李渊都是李世民的手下败将。
历朝历代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已经成为经年不衰的曲目。李渊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这种状态,遮掩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李世民的影响力,玄武门之变成为唐王朝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李渊的个人命运,改变了李世民的政治生涯。李渊在梦中多次梦见的场景最终还是发生,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同时失去了两个亲生儿子。
现在李渊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他只能把李世民立为大唐王朝的太子李世民。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不断地催促自己父亲安享晚年退位让贤,李世民终于登上了大唐王朝的地位,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李渊则彻底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大唐王朝权力巅峰跌下神坛。他能够在晚年生活得到稳定富贵的生活,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事情,他应该庆幸李世民不是隋炀帝。李渊仍然沉浸在自己两个亲生儿子无端惨死的悲伤情绪当中无法自拔,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个人政治生涯的失败。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李渊退位后晚年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坏,自然与做皇帝时无法相比。但作为太上皇,与其他太上皇相比,也算“人家骑马他骑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史上那些太上皇自皇帝制度建立以后,第一个太上皇是刘邦他爹刘太公。刘太公这个太上皇与别人不同,是他儿子给他挣来的。除了跟着刘邦提心吊胆过了几天苦日子之外,对刘邦做皇帝没啥贡献。他也就不好过问刘邦的事,安度晚年也就知足了。
应该说,刘太公这个太上皇晚年的日子还是相当滋润的
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乾隆爷,因为他祖爷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二十五岁登基时,曾经祈祷上天,说如果能做六十年皇帝,就把皇位主动禅让给儿子。
令乾隆没想到的是,到了八十五岁时,还活蹦乱跳的。他本不想退位,但上天却瞪着眼看着他,他也怕,也就不情愿地退了。
想想看,哪一个太上皇愿意自己主动退下来哦。
乾隆爷怕老天惩罚他,退是退了,但他又宣布自己身体还行,还想发挥余热。
因此,乾隆这个太上皇是退居二线,但依然掌控朝政,跟裸退的太上皇还不一样。嘉庆那皇帝做得跟太子差不多,乾隆爷这个太上皇自然也混得不差,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中间那些个太上皇,像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明英宗朱祁镇等等,他们几乎与李渊一样,无一不是被迫退位的,日子过得都很郁闷。
像朱祁镇那样,能再次复出,是另一种局面。但在太上皇时期,还是很悲催的。
李渊与刘太公、乾隆爷相比,日子过得恐怕是差一些,但与其他太上皇相比,还是好了不少。
李渊的晚年生活
作为太上皇,晚年生活是否幸福,这得从话语权、居住条件、生活用度来源及医保待遇、晚年娱乐活动是否丰富等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话语权。
李渊不同于乾隆爷,不管玄武门之变后,他是否主动提出的退位,但肯定的是裸退,不保留一点权力,连一个顾问的虚衔都没有。也就是彻底放弃或者被剥夺了一切话语权,没有任何权力再干预朝政。
这对于一个曾经大权独握的男人来说,几乎相当于被阉割了,那是相当孤独和郁闷的,也是任何快乐都不能替代的。
同时,还有来自于政治上的威胁,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新领导的疑忌,这也是个大问题。
比如,其后世子孙李隆基,在马嵬坡事变后,太子李亨自立为帝,遥尊其为太上皇。李亨在杀回长安后,邀请李隆基回去,但他却有很大的顾虑。这足以说明,作为太上皇失去权力后一般都存在安危问题。
李渊与李世民是父子关系,但太上皇与皇帝的关系却不仅仅是父子关系那么简单。李渊也有许多心理压力,但好歹是寿终正寝了。
第二,退位后的生活福利待遇问题。
对李世民诟病较多的是,对李渊退位后的居住条件改善不足。
住房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个大问题,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及改善居住条件是很困难的,太上皇也一样。
这个问题单独再说,除了居住问题,其他生活方面的待遇还是得到了满足和保障。
因为没有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对退位后的李渊,限制其生活或不能保障生活费用的问题,在医疗保健方面也没有不闻不问的记载。
像明英宗朱祁镇被迎回后,一直住在南宫。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还得依赖他的太皇后 做些针线活以贴补家用,医疗方面就更不能说了,朱祁钰巴不得他早死掉,那是相当的悲催。
虽然做皇帝的不是他儿子,但作为兄弟的朱祁钰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因此,从生活条件、医疗保障方面说,李渊的晚年生活还是不错的。
第三,退位后的娱乐活动还是非常丰富的。
从皇帝岗位上突然退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孤独感。毕竟从事过皇帝这一特殊职业,很难再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日子是很难熬的。
但在李渊这里,不存在这个问题。
《资治通鉴》:上晚年多内宠,小王且二十人,其母竞交结诸长子以自固。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
《资治通鉴》记载,李渊晚年有许多内宠,仅仅小王就生了接近二十人。
说法以此认为,李渊在退位后,还生了几十个儿子及公主,这不确切。
从司马光的记载来看,李渊晚年宝刀不老,妃嫔众多,而且都得到宠幸,还生下了许多小王和公主。这些小王的母亲都结交李渊已经长成的儿子,与李建成、李元吉等打得火热,就说明李渊的小王大多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就出生了。
但从滕王李元婴的出生时间来看,李渊退位后的确也没闲着,依然乐于男女之事,并且颇有斩获。
李元婴(628年-684年),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贞观二年(628年),李元婴出生。
这足以说明,李渊做了太上皇之后,还生育了小王子。
究竟有多少小王子及公主是在退休后生育的,不很清楚。但这起码说明了太上皇晚年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第四,居住水平降低,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本来李渊在岗时住在太极宫,那里办公条件及居住环境都是最好的。
退位后,李渊觉得再在这里呆着也不是个事,于是,在贞观三年(629年)主动提出要去弘义宫居住,说那里“环境优美,适宜休闲养老。”
弘义宫本是秦王李世民的王府,哪能与太极宫相比哦。其规模不仅不及太极宫,就连太子居住的东宫也不如。
李渊迁入弘义宫后,改名大安宫。从此后,李渊就一直住在这里,再也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是一般的修缮也没有得到保障。
对于这个情况,监察御史马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两次上奏反映,但李世民一直没有考虑去解决这个问题。
李世民多次巡幸九成宫,去避暑消夏,但从没有带着太上皇一起去玩。等李渊最后患了风疾、行动不便时,才想起让他去九成宫避暑消夏。
李世民说要给太上皇建造大明宫,以改善其晚年居住条件。但还没有建好,太上皇就挂了,最终是李世民自己去享受了。
这是世民遭受诟病最多的地方,也因此被认为是不孝。
对于此事,豹眼无意为李世民解脱。
但贞观初年,唐朝刚刚经历了频繁的战乱,急需恢复经济,财政状况并不很好,这也是客观历史史实。
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园林,一直是王朝政权腐败、灭亡的前奏。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有三面镜子,其中之一是以史为鉴,他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在这方面不应该遭受更多诟病。
至于说李世民自己去玩,不带着太上皇一起,的确不是个事。但玄武门之变后,父子之间不再那么亲密,一起玩也不会开心,还是各玩各的为好。
但李世民是应该大度一些,这方面应该做得更好才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了,三年之内不改变父亲那一套才算是孝啊。
但这说得是普通人家,也是正常接班的情况。皇帝提前退位,情况特殊,就不好这么办了。
李世民上任之后,把他老爹那一套几乎是翻了个个,这就没法用孝道来衡量了。
按照圣人的这个套路,居住条件没有及时得到改善,也就算不得大问题了。
总之,在豹眼看来,作为太上皇李渊的晚年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退位了,已经不在岗,还想着与在岗时一样是不现实的。
李渊最终能有这样的晚年生活,也应该知足才是。
唐高祖李渊建立李唐王朝后,军功强大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夺嫡斗争,最终李世民放弃了传统夺嫡途径,采用暴力手段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武德九年(626)八月,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直到贞观九年(635)去世。
李渊一共当了九年太上皇,这期间他的生活是非常不愉快也很凄凉的。
李渊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不仅内心怀着丧失两个爱子的悲痛心情,更让他失落的是他失去了皇帝拥有的一切权力,而且在生活上也失去了至高无上的享受。
李世民上位后,由于对父亲偏爱李建成和李元吉心怀怨恨、再加上他要竭力证明自己的正义性,因此不惜对高祖李渊的一些政治措施大加批判,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就是李世民对裴寂的处理。
裴寂是李渊最信任和要好的心腹朋友,他是劝说李渊太原起兵的首倡者,是李唐的开国功臣。
但李世民当皇帝后,不仅直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还找了不少借口对裴寂进行严厉的打击,甚至定了他死罪,后来由于舆论沸腾,不得不改成流放。
李世民对裴寂的指责和打击实际上是含沙射影针对的高祖李渊,李渊被儿子这样羞辱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忍气吞声。
唐朝初年,太极宫是皇帝听政、举行国家大典和休息的地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宫殿。
李世民刚即位时还假惺惺地暂居东宫,以示对高祖的尊敬。但时间长了在东宫毕竟显不出自己的皇帝威风,因此在贞观三年他终于把李渊给迁出了太极宫,李渊被迫搬到位于外城郭的弘义宫(改名大安宫),过着被幽禁的生活。
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趁着东突厥遭遇天灾时,一举将其灭国,李世民大喜。由于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当时位于北方的突厥坐大,包括李渊在内的各个诸侯都曾向突厥称臣示好。
这种行为虽然屈辱,不过也是在客观形势下的一种暂时妥协政策,作为李唐王朝的继承人应该体谅。
但李世民为了渲染自己的政绩和吹捧自己的功劳,不仅到处宣扬李渊当初的举动让自己感到多么耻辱,而且还召集了亲近大臣、诸王、妃子、公主等人开了个盛宴,太上皇李渊在宴会上表演了琵琶,并大力称赞了李世民的功业。
这显然也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利用高祖来宣示自己的权威和合法性,李渊也不得不配合演出,在皇室亲贵面前低着头承认自己不如儿子。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