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考古发现阿房宫最终有没有建成

时间: 2021-08-12 09:58: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考古发现阿房宫最终有没有建成

传闻阿房宫并没有建成,它只是秦始皇的梦想,有记载吗?

有啊,不是有句诗歌吗。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考古队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毓芳研究员日前在湖南龙山县举行的一次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考古队经过5年艰苦而细致的考古,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阿房宫。 阿房宫考古队刚刚结束的一次考古行动中,依然没有发现与阿房宫有关的遗迹。李毓芳介绍,考古队在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东至皂河、西至沛河的13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其中主要遗址有14处,包括传说中的烽火台、上天台、磁石门遗址等,事实上,这些遗址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与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毫无关系。最新考古表明,除了没有完工的前殿建筑外,阿房宫并没有其他建筑建成。 此前,阿房宫考古队首先对传统和习惯上认定的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除被民房所盖、水泥路面所压的部分之外,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考古表明,前殿遗址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长426米,现存高12米。夯土台基面的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无墙。三面墙所围区域内没有秦代堆积层,没有宫殿建筑遗迹,也没有发现火烧痕迹。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宏大、雄伟、壮丽的秦代阿房宫。5年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试图通过考古工作解开阿房宫这座历史宫殿所附载的种种谜团。 专家说,传说中的阿房宫遗址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前殿遗址,这在古文献中记载颇多,但从考古发掘来看,前殿也只是建成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动工。专家就此推测,阿房宫没有建成,也没有像史书记载那样被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只建成了有东、西、北三面墙的夯土台基,三面墙所围范围内并没有秦宫殿建筑。“这就是阿房宫的历史真实。”李毓芳说。 不过也有专家说,在现有地方没有发掘出阿房宫,并不能说明就没有阿房宫,或者阿房宫没有建成,可能只是前殿没有建成而已。
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以每平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土夯之外,没有其他。因为怕疏忽,专门把土质送到一显微镜专家那里,用显微镜检测,但依旧没有发现因焚烧而产生的碳化物。而且在考察过程中,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根据历史资料中的凤毛麟角,还有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得出最后可信度很大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什么时候建的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现说法
  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以每平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土夯之外,没有其他。因为怕疏忽,专门把土质送到一显微镜专家那里,用显微镜检测,但依旧没有发现因焚烧而产生的碳化物。而且在考察过程中,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
  考古推测
  根据历史资料中的凤毛麟角,还有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得出最后可信度很大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其它认为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近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可经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但这都是传说,都是后世臣子借秦之喻,谏当朝帝王。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阿房宫为何取名“阿房”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灭六王统一全国以后,自以为德过三皇,功高五帝。他为巩固皇权、体现皇帝的尊严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古宫殿。
阿房宫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宫殿建筑的优点,规模空前,气势宏伟,它“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闷,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对于阿房宫的恢宏之势,《汉斗·贾山传》中也有如下记载:“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后来,秦末起义军项羽率部进入咸阳,项羽的部下“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朝宫化为一片焦土。这样,人们就它称为阿房宫了。那么,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我们查考史书,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P可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阿房是中国的文化,而历史上,项羽火烧阿房,则另人百思不得其解.
  秦始皇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建的阿房宫。
  阿房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区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后围寨一代,总面积15平方公里。
  1961年3月4日,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建成阿房宫?

200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组建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他们试图从这座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遗迹中,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然而,挖掘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阿房宫并没有被火烧的痕迹!
“阿房宫根本就没有被烧过”,这一论点引发了中国考古界的争论。有人指出:是不是考古队把地点搞错了。考古队认为没有错。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众多术士,寻找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他认为在周朝两个都城之间的地方最为合适。考古队发掘的位置正在此范围内,而这个地点也是前人广泛认可的。
秦时全国才一千多万人口,除了军队、修长城的、修皇陵的,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来修阿房宫,是否真的存在过?是否是杜牧梦中的幻影?还真不好说。
据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期针对阿房宫的考古节目显示,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峻工,只是修了第一层地基。
提问者很有水平,因为修阿房宫的同时正在进行秦国一项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修始皇帝陵。当时秦人征民夫70万,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为皇陵服务。只有一小部分约10万人在修阿房宫。
当然,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是进行得非常仔细认真的。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细土,进行筛选,只选择其中最细密上好的土沙,并且在夯成地基之前还要对所有细土进行热锅炒制,杀死可能混在其中的细小的昆虫卵和植物种子,防止地基长出植物或者被小昆虫蛀蚀。
后来皇陵修成,才把所有的民夫调到阿房宫这项工程上来,但是很不幸,农民起义爆发了,这项工程随之终止。
在这次考古中,考古专家完整地清理出了宏伟的地基,但这次清理并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焚的痕迹,也没有除地基之外的任何与古建筑有关的木材等重要证据。因此断定阿房宫从来没有真正修成过。
至于从古至今关于阿房宫的一些诗词歌赋和美丽传说,只是作者有美好想像罢了。
回答正确,你的知识很广返,对于学问是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的.
存在过
杜牧的<阿房宫赋>
  作于宝历元年(825),时作者二十三岁。当时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此赋。本文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来讨论六国和秦灭亡的内在原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隔近千年的杜牧如何能见阿房宫,况已被毁,不是想象是什么.
确实存在,现在还有遗址呢!
有遗址就证明完工了吗?徒有遗迹罢了!
当然存在过喽!你去翻开历史看一下就知道了
之所以翻过历史才有此提问
阿房宫是修了30多年才完工的,考古已经发掘起遗迹了.
是真的存在过
汝见过否,历史上以讹传讹的多了.
真的有!有遗址的,还有画呢!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的,多可惜啊
烧了三个月可如今的考古却一点被烧的痕迹都没有如何解释.
是啊,存在的!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有啊,历史书上都有记载过的
当然存在的。有古迹可寻
从来没有过,何来古迹,到陕西旅游的没听说有此旅游项目.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别被表象所迷惑.
历史书上说有。
信书不如无书,你没听说过吗!
历史上真的有阿房宫啊,有遗址为证,它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据说还有很多机关,后来是被项羽烧了.至于人力物力嘛,秦始皇是不会吝惜的,他不是还修了长城嘛
老大,整明白了,皇陵是供死后用的,阿房宫是活时享用的,要机关干吗?人力物力老秦不吝啬,可整个国家到是有啊!想想吧.
有啊,历史书上都有记载过的
存在过,她是秦始皇暴政的产物之一,后来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给烧了,据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完。
前两年我还在新闻里看到过阿房宫遗址的介绍呢
是的,是有介绍,可怎样说的呢?
存在。
不存在.
准确的来说是不存在的。
首先是考古学家发现了阿房宫的遗迹,但是只有地基,并且没有火烧的痕迹。所以阿房宫并没有建成。
第二,当时秦的行宫,咸阳宫,遗迹也被发现,有焚毁的痕迹。所以项羽烧的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
最后,时间距离最近的汉代的《史记》中,有对于阿房宫的描写,但是司马迁明确写到,这只是一个企划图。只是经过后人谣传,传出来杜牧笔下的阿房宫。
总之,阿房宫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影响《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本身的鉴赏价值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

据现在的考古证实没有。史记的记载源于民间传闻加上司马迁的想象力。而阿房宫赋,是文人看到史记后的想象力延续。

历史上是否正的存在阿房宫?

确有其宫。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长安县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史载秦惠文王时在此建离宫,宫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宫,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继续修建。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汉代属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扩建,汉末废毁。南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宋代演为农田。
据《三辅黄图》载:“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又南宋程大昌《雍录》记载:阿房宫“未为屋,先为城,城成而人为呼名阿城也”。阿城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五步(合今2297.65米)。墙高八尺(合今1.86米),上宽四尺五寸(合今1.05米),下宽一丈五尺(合今3.5米),上狭下阔,坚固异常。阿房宫殿屋在秦末被项羽焚毁,而阿城至汉唐犹存。《旧唐书·高祖本纪》载,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九月,李渊领兵入关,曾“命太宗自渭汭屯兵阿城”。
此遗址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但是没有建成。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依旧没有发现因焚烧而产生的碳化物。   而且在考察过程中,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

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坚如磐石的土夯,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在历时两年的考古勘探中,考古学家李毓芳意外发现,阿房宫遗址中始终无法找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和任何宫殿建筑的残骸。李毓芳大胆质疑并最终证实,阿房宫并没有在两千多年前建成。在考古队发现的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李毓芳的探铲接触到了坚硬的夯土,她发现这是一堵东西向的夯土墙。土墙建在台子的北沿上,中间宽,两端窄,墙体最宽处有15米,窄的地方也有6米多,全长近千米。在发现夯土墙的地方,探方的底部又露出了瓦砾,然而除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秦代瓦片,这巨大的台地竟然只是一个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夯土堆,丝毫没有宫殿建筑的蛛丝马迹。考古人员顺着夯土台的北沿挖出了一个100米长的探方,把夯土台的边缘打开了一个剖面。经过清理人们发现,夯土台地基的南面是一个坡道。古时,为了运输黄土,夯筑地基,通常都会修建一条坡道。如果阿房宫前殿已经建完投入使用,没有道理再留下一条运土坡道。至今遗址中还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存在,不过还没有完工,在暴动时被项羽烧了,据说烧了三天三夜
存在.是秦始皇所建被项羽烧了
文章标题: 考古发现阿房宫最终有没有建成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9201.html
文章标签:阿房宫  建成  考古发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