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怎样看待「汉以强亡」的观点

时间: 2021-08-08 10:06: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怎样看待「汉以强亡」的观点

“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是否说明了汉朝灭亡的理由?

在提到东汉的历史时,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句评价:“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这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读史的时候对于东汉的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历代政权的更替一般都是因为国力衰弱,军队无能,导致外敌入侵而灭亡,唯独东汉是因为国力太强盛,最后内部争权夺势,造成三足鼎立的状态而亡。

其实以史为鉴认为这个评价很到位了,自从汉武帝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开疆辟土以来,汉朝一改汉初弱势,对于强大的匈奴只能和亲的对策,开始强势崛起,无论是西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还是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中原王朝无论是国力还是武力都一直远远领先周边势力。



在西汉和东汉期间,武将的偶像是卫青、霍去病这样因功封侯的战将,甚至一个小小的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竟然敢带着几国乌合之众的四万人就直接矫诏攻打占据西域的匈奴单于,并且吼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可以说几百年下来积累了赫赫声威,等到东汉末年,中原大乱的时候,各地的割据诸侯们只是把匈奴、羌族、百越族等当作兵源和炮灰。



比如公孙瓒麾下著名的白马义从就是在匈奴人身上刷出来的声望;

西凉马超振臂一呼,羌族就得乖乖听话;

曹操平定袁绍后,北击乌桓,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路,找不到水源,等有了向导,张辽率领的前锋都可以一战击溃乌桓王蹋顿单于集结的大部队,甚至阵斩蹋顿,据三国志记载,斩杀和俘虏了足足有二十万人。汉朝军阀的攻击力可见一斑。

而南方的百越部族、五溪蛮等就更惨了,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通过武力胁迫或者是利益诱惑,都征召了很大部分的百越人出来当兵征战,《三国演义》中,孟获、沙摩柯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蛮族将领。

刘备麾下山地战精英的无当飞军,兵源的重要组成就是蛮族。



所以说,在东汉一朝,对外的武力威慑一直是非常强悍的存在,而东汉的灭亡就是因为内部斗争失衡,先是桓灵二帝不顾朝政,后来又是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最后导致汉朝失去人心群雄并起,最终亡于曹丕之手。

少数民族的再次崛起要等到西晋八王之乱,司马氏互相攻杀,纷纷勾结外族,这才引发了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一幕。

是的,在东汉一朝,对外的武力威慑一直是非常强悍的存在,而东汉的灭亡就是因为内部斗争失衡,先是桓灵二帝不顾朝政,后来又是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最后导致汉朝失去人心群雄并起,最终亡于曹丕之手。
是的。汉武帝时期,长期对外战争消耗了太多国力,有没有时间来恢复国力,最后在农民起义中动摇了国本。
在东汉一朝,对外的武力威慑一直是非常强悍的存在,而东汉的灭亡就是因为内部斗争失衡,先是桓灵二帝不顾朝政,后来又是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最后导致汉朝失去人心群雄并起,最终亡于曹丕之手。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什么意识!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什么意识!啊!!

意思是汉朝在强大的时候灭亡了。

出自:王夫之《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第九条

原文: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译文:

国家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太过于弱小,而汉朝则是在最强大的时候灭亡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句话是王夫之在阅读《后汉书-郡国志》的时候所说的一句话。

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文生于情,情深者文自不浅’(评张巡《闻笛》)。

“情深文明”(评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诗人感情注入作品后,应该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时这四者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摄兴观群怨于一沪”(评杜甫《野望》)。

  这句话的意思是:各个朝代(国家)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灭亡的,只有汉朝是在国力强盛(尤指军事力量)的时候终结的.

  出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后汉恒帝纪 第九条:
  汉之末造,必亡之势也,而兵疆天下。张奂、皇甫规、段颎皆奋起自命为虎臣,北虏、西羌斩馘至百万级,穷山搜谷,殄灭几无遗种,疆莫尚矣。乃以习于战而人有愤盈之志,不数十年,矢石交集于中原,其几先动于此乎!

  桓,灵之世,士大夫而欲有为,不能也。君必不可匡者也;朝廷之法纪,必不可正者也;郡县之贪虐,必不可问者也。士大夫而欲有为,唯拥兵以戮力于边徼;其次则驱芟盗贼于中原;名以振,功以不可掩,人情以归往,闇主权阉抑资之以安居而肆志。故虽或忌之,或谮之,而终不能陷之于重辟。于是天下知唯此为功名之径而祸之所及者鲜也,士大夫乐习之,凡民亦竞尚之,于是而盗日起,兵日兴,究且瓜分鼎峙,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夫羌、虏之于汉末,其害已浅矣,驱之迫之,蹙而杀之,而生类几绝。非以纾边疆之急,拯生民之危,扶社稷于不倾,而薙艾之若此其酷。人长乐杀之气,无虏可杀而自相为杀。自相杀,则自相敝矣;自相敝,则仅存之丑类,徐起而乘之;故垂百年,三国兵息,而五胡之祸起。佳兵不祥,遂举旷古以来富强卓立之中夏趋于弱,而日畏犬羊之噬搏。汉末之强,强之婪尾而姑一快焉者,论世者之所深悲也。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的意思是:各个朝代(国家)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灭亡的,只有汉朝是在国力强盛(尤指军事力量)的时候终结的。此话出自王夫之《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汉桓帝永寿二年,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直到隋唐,政府所登记的人口数量也没达到东汉后期的水准不否认东汉政权一直在宦官与外戚中轮转,不过这都不影响朝廷的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能力一直到黄巾起义之后才丧失而黄巾起义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持续百年的羌患,耗空了国库,但是直到汉亡,凉州依然在政府的控制中。比起三次被人攻进都城、外战外行的唐朝,汉朝确实有足够理由称强了。

  汉帝国之国力强大、对外扩张、持久的强盛统一可称独一无二。一个帝国持续四个世纪不奇怪,但是自始至终保持对周边异族的强势和霸权,确实是独一无二。

  在美国历史辞典里:汉帝国以国力强大、对外扩张、持久的强盛统一而称誉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里,汉帝国是与大英帝国并称的世界性帝国!而在我们东方,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则直接认为:汉武帝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中国历朝乃至世界五大帝国的版图,都是早中期最大,到后期迅速萎缩,乃至于闹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类的闹剧。只有汉朝,违反了这一规律。只有汉朝,到灭亡之时也没有失去尊严。即使是三国时期,不管魏蜀吴都征服了各自不服的异族。在这点上,汉朝的历任皇帝,比其他朝代皇帝进取的多。想下汉朝的明君: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有哪个朝代,能出如此多的明君。再看看文景之治,武昭宣中兴,光武中兴,一手不放弩剑,一手是间歇的休养生息。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历代都以汉朝为准,但无人能再取得汉朝的辉煌。

  说汉以强灭,是汉灭亡后,外族没有能力从汉帝国这获取什么真正的利益,这是和汉朝一直用强盛的国力和天下的雄心一直压制外族做到的,是汉帝国的远征军用热血和汉帝国的威名做到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向汉朝这样一个从头到尾都强悍的王朝。“南越杀我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我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我汉使者,即时诛灭”。
各个朝代(国家)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灭亡的,只有汉朝是在国力强盛(尤指军事力量)的时候终结的。
忧患意识呗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他强了就不忧患了

为什么说汉以强亡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汉帝国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受现代史学家所戴的光环不多,但由刘彻大帝一手缔造的第一帝国却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推崇:
  在美国历史辞典里:汉帝国以国力强大、对外扩张、持久的强盛统一而称誉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里,汉帝国是与大英帝国并称的世界性帝国!而在我们东方,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先生则直接认为:汉武帝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的确在世界古代使史上我们找不出一个帝国能持续强大四个世纪(公元前2世纪——公元后2世纪),我们找不出一个帝国能一直统治着东抵太平洋、西到帕米尔高原、奥克苏斯,南包整个印度支那、北及大漠这样幅员万里的土地长达四个世纪,我们再也找不出一个王朝会有这么多的盛世与政通人和的时代....

  所以,一个壮阔的王朝背影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敬仰与尊崇,伴随强大帝国而生的伟大帝王是值得我们去撩发“思幽古之情”的,刘彻就是这样的“天之娇子”,是他还让我们日渐倾颓的民 族 在迷失中依然保留着一丝高贵与雄健,是他还让我们可以去触摸一个伟大的帝国的背影,是他还让我们贫瘠的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当强大的大汉帝国坍塌于国内强大割据力量的争斗时,一个伟大的时代结束了,古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结束了,当“匈奴刘氏贵族”崛起于代北时,“华夷之辩”的魔咒在凛冽的朔风中开启,这些与汉武帝有点关系的草原雄鹰似乎也在继续进行着一种“汉武帝”似的诠释:征服、再征服!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厥万间都作了土”,不见巍巍雄浑的大汉帝国、只留永远的大汉天威!此时我们记忆中的更多是一种沉厚的汉代精神、一首中华民族史诗中的“天鹅之歌”。
文章标题: 怎样看待「汉以强亡」的观点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8839.html
文章标签:怎样看待  观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