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不朽之中立德,立功,立言哪个重要

时间: 2021-08-04 07:57: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三不朽之中立德,立功,立言哪个重要

何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是啥意思?

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立德(道德成功 )——需要治心修身;立功(事业成功》——需要时势机遇;立言(学问成功)——需要禀赋才能。立德者或许没有机遇或者天赋,难于立功立言;立功者可以立德,却难于立言;立言者也可以立德,却难于立功。

毛泽东说,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至高境界之完人。曾国藩走的是先立德,后立功,立言的路子,即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于内而成于外。

扩展资料

代表人物:

1、服虔所认为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伏羲、神农。

立功:禹、后稷。

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2、杜预所认为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黄帝、尧、舜。

立功:禹、后稷。

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3、孔颖达除了认可服虔和杜预的观点外,另外认为达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 

立言:老子、庄子、荀子、孟子、管仲、晏婴、杨朱、墨子、孙武、吴起、屈原、宋玉、贾逵、杨雄、司马迁、班固。

曾国藩: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不朽

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的意思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中国历史上,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禅者是反功利的,禅的本身就是不朽,生命的本体就是永恒,没有什么另外的三不朽;但是作为一个禅者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有三不朽。禅,若把它分开来看,三不朽是成立的。经国先生有一句话非常好:「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句话讲得很好。所谓「立功」就是为众生求利益,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的心灵,使众生都能够「除苦得乐」。
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的意思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中国历史上,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禅者是反功利的,禅的本身就是不朽,生命的本体就是永恒,没有什么另外的三不朽;但是作为一个禅者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有三不朽。禅,若把它分开来看,三不朽是成立的。经国先生有一句话非常好:「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句话讲得很好。所谓「立功」就是为众生求利益,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的心灵,使众生都能够「除苦得乐」。

古代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他们都是谁?要有史料出处。

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1、孔子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2、王守仁
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3、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所以说,凡是“三不朽”人物都有够三条,立德立功立言。他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毛泽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就是近代的人对我来讲,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后世称“三不朽”。

有一种说法,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人,孔子是一个,王阳明是一个,曾国藩半个。

立德立功立言,孔子集三者于一身。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宣讲规范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他培养教育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开创了积极入世的儒家学派,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此为“立功”。他提出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可以说是万世不刊之论,此为“立言”。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他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毛泽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就是近代的人对我来讲,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我不知道是哪几个能做到三不朽。
我认为至少有一个,王守仁。熟悉明朝历史的,并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
立功,他平定广西,福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在他创始心学的那一刻,注定他的名字超越了众多帝王,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在了一起。他的学术几乎影响了正个明朝。其中泰州学派,更是能人辈出。

关于曾国藩的立德、立功、立言

请问,曾国藩的立德、立功、立言是出自《曾文正公全集》吗?如果是,具体的出处是里面的哪一篇呢?谢谢~
古人所说的三不朽:
立德(道德成功)——需要治心修身
立功(事业成功》——需要时势机遇
立言(学问成功)——需要禀赋才能

立德者或许没有机遇或者天赋,难于立功立言。
立功者可以立德,却难于立言。
立言者也可以立德,却难于立功。

毛泽东说,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至高境界之完人。
曾国藩走的是先立德,后立功,立言的路子,即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于内而成于外。我以为他的成功来自于对内心严格的修炼,这是一种压抑式的自省。

从传统的意义上讲“立德立功立言”的概念,主要是说人对社会的影响,并以此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且不论其中蕴涵着的封建思想的糟粕,仅就字面的通俗含义来看,立德就是做圣人,做好事,做一个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用现代语言就是做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雷锋”。立功就是做英雄,做征战四方屡建奇功的大将军,或是安民有道明镜高悬的大清官,再或是拯民于水火的救世主,反正在当世要有功德无量的口碑,对后世要有功业千秋的记载。立言就是做文章,著书立说,而且这个文章是传世之作。从道理上说要接近绝对真理,从文采上看要万世流芳。这“三立”的标准不能不说是极高的,但正因为其高,才使得历史上一代代士子们将此作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终生。“三立”的概念看起来是人对社会的影响,但在封建制度的社会框架中,人并没有真正的独立性,人们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淹没在封建社会的附着关系上,所以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都在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极贴切的注释。当然,在“立德立功立言”的理念下,确也培养出不少有德有才的人,成就了一些历史名人,对当时的社会安定和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封建统治者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所获得的好处却是太多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立德立功立言”作为现代人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还有没有意义呢?我想还是有的,不过其内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人的生命是为了某一帝王或某一朝代而存在,开口闭口为了“我大唐基业”“我大清江山”云云,将人们的社会活动牢牢地束缚在封建王朝的桎梏之中。所有的德、功、言必须在封建思想允许的范围内,稍有逾越必斧钺相加斩尽杀绝。现在的人们理所当然的要摒弃那些过时的以及貌似先进其实陈腐的观念,在社会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自行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决定自己的作为,走一条全新的“立德立功立言”之路。
过去的“立德”主要讲的是私德,个人修养多年,一遇外部社会的冲击,瞬间即可土崩瓦解。现在要讲的首先应是公德。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秩序和规范需要人们自觉去维护,这甚至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对所交往的人讲诚信,救死扶伤等等。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人会有很好的品行。这时候的立德,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任何人都是不可回避的。真正无穷的力量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不是榜样,所以没有必要呼唤圣人或“雷锋”出现,每人自觉或不自觉的“立德”,就将形成真正文明的社会环境,这比起塑造一些头上有光环的道德大师供人们去瞻仰实际得多。
当“立功”不再为某个朝廷所驱使的时候,这个词会因其平民化而显得生气勃勃。什么是“功”?现在可解释为每个人所从事的事业。一个企业家办好他的工厂,一个科学家取得科研的突破,一个工程师完成了某个项目,一个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获得丰收……等等,都和军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样,立下了功业。在人们完成自己的事业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立功”从来就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做的事,而是平民百姓对社会的贡献。问题只是在于,做成的每一件事,不仅要利在当代,更要功在千秋,这个“功”方才立得起来。
“立言”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当年司马迁因说直话而遭到宫刑,到明清的文字狱使无数小知识分子丢掉头颅,直至前几十年文化被“革命”,万马齐喑究可哀,使人们觉得立德易立功易而立言最难。其实,立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这个世界留下人类的精神财富,而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是只有勇气就可以办到的。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立言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要总结历史,要研究现实,要预测将来,还要敢于说真话。而历史是扑朔迷离的,现实是错综复杂的,谁能洞若观火?!能够“立言”的人,中国还是有一些的,但毕竟不多,象鲁迅那样的人算是吧。
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意义,主观上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愿望,客观上也就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是物质财富抑或是精神财富。那么怎么去做,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立德立功立言”一说还真如古人所论,“虽久不废”,始终是左右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规范。
鲁叔孙豹在《左传》里这样给不朽分类和定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骗人的,他们自己才不会这么做呐!
文章标题: 三不朽之中立德,立功,立言哪个重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8214.html
文章标签:立言  立功  不朽  立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