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12 17:01: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既利国利民又利人利己。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
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扩展资料: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
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不流失的精神之钙
我们年轻学子的读书过程不应是机械的知识积累过程,而更应是充盈、深沉的民族文化精神基因逐步积淀的过程,它让我们的血脉里彰显出来的是做人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怀。
二、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命脉和文化基因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我们知识积累过程中,知识技术的索求固然重要,然而我们更需要汲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精髓,从而实现个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家国情怀是当代学子创新发展的立德之源
家国情怀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是当代学子涵养和提升个人品德的立德之源。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培育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推动国家的强大,实现个人的价值。
扩展资料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它自身存在所特有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基因内在于该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从而形成有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习惯。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基因,那就是: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集中体现,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因,家与国难解难分,家国情怀总相牵。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是对家乡的依恋、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是“中国梦”的脐血。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前行。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