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26 00:57: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现代意义的特种部队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德国,一些身体素质优异、头脑灵活的士兵被加以特殊训练,执行渗透、侦查、突袭、救援等特别任务,比如1943年9月12日,德国特种部队空降意大利营救墨索里尼,就是一次典型的特种作战。电视剧《亮剑》里山本一木带领他的特种部队在夜里奇袭李云龙所驻扎的赵家峪,也是类似的行动(当然这是电视剧的虚构,只是拿来打个比方)。特种兵一般不用于正面战场死扛,因为太浪费(比如山本的大部队被楚云飞的正规军所消灭),也发挥不出特种部队的独特优势。
在古代,军队往往人数众多,兵员素质自然是参差不齐,军队统帅大多也会从中择优,加以单独组编、训练,成为相对较为特殊的部队,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魏武卒、秦锐士乃至于后来的岳飞麾下的背嵬军等等。但是,这些部队的主要舞台就是正面战场,跟现代意义的特种兵还有所不同,所以严格说来,并不算是特种兵。
如果非要说呢,三国时期倒是有一些类似于特种作战的战斗,值得对比对比。
1.甘宁夜袭曹营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甘宁百骑劫魏营”的故事,非常生动。其实,这个不是罗贯中自己的虚构,而是来自于正史的记载。
建安十八年,曹操与孙权相争,两军在濡须口对垒,孙权就委派甘宁去偷袭曹营,给曹操一个“下马威”。《三国志》记载:
权特赐米酒众肴,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于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
甘宁找了一百来人,给他们吃肉喝酒,但是手下人心里怕啊,于是甘宁怒了,说我跟老大关系这么好,我都不怕死,你们怕什么?!
到了二更时分,这一百多人的队伍一人嘴里叼个木棍,悄悄出兵,偷袭曹营。曹操阵营措不及手,于是撤退。
在我们的印象中,特种兵是近代才有的产物,是从国外引进的洋玩意。特种部队,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脸涂油彩,身披伪装,武器精良,带着一身高科技,战斗力强悍的现代军人,这些人擒拿格斗,狙击爆破等技能可以说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比如我国的我国陆军特种大队,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等。
其实不然,特种兵并不是现代战争专有的兵种。实际上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类似特种兵的部队,他们是各个时期统治者手中的王牌部队,是各个统治阶级花费巨资组建的拥有超强能力的精英团体。
引言
而我们也熟知,我国古代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在漫长的历史中,除去那些大一统的朝代外,兵灾人祸其实一直都很多,而在这些战争中一些能征善战的将军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将军毕竟只是少数。
军士的强大是或不可缺的,而自此也就有了古代“特殊兵种”。古代的“特种兵”经过万里挑一的筛选,严格的训练,甚至是现在特种兵都无法媲美的。他们在战场上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而秦国的“铁鹰锐士”更是古代“特种兵”的佼佼者。
古代“特种兵”的由来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战国诸侯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日日都有存亡之危。
各国为了生存,纷纷变法图强,强军练兵,因此开始产生一些单兵素质强悍的“特种部队”。比如魏国的魏武卒,齐国的技击之士,赵国的胡刀骑士和秦国的铁鹰锐士。
魏武卒是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创建的精锐重甲步兵,之后魏武卒南征北战,更是创下了
“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都是平局,无一败绩,堪称“绝技”的战绩。
而魏武卒的著名战役就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之众的秦军。
而此战更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得魏武卒名扬天下。魏武卒也成为了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词。
但是秦国的铁鹰锐士在魏武卒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比魏武卒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国的“胡刀骑士”和齐国的“技击骑士”也是当时威名赫赫的骑兵精锐,战斗力也是极其惊人。
但无论是魏武卒还是胡刀骑士、技击骑士,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特种部队,他们都是单一的兵种,而特种兵需要是多元化,项目众多而精于个的兵种。
在战国时期,唯一称得上特种部队只有“秦国铁鹰锐士”,铁鹰锐士剑术、马战、步战、阵战、样样皆会,皆精。
秦朝铁鹰锐士
铁鹰锐士也称“铁鹰剑士”,在孙皓晖小说《大秦帝国》中有描写,但是史料中却并无记载。
“锐士”是战国时秦国经过选拔训练有素的步兵。商鞅变法后,秦国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称为"锐士"。
铁鹰锐士是从秦国新军中挑选精锐士兵训练出来的一支精锐中的精锐。传闻铁鹰锐士是秦国大将司马错借鉴了吴起训练魏武卒的方式而练就的秦国精锐战士。
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秦朝有锐士百万之众,而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一千六百人。可谓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铁鹰剑士在秦国时期名扬天下,对比魏武卒的五万之众。铁鹰锐士属于相当稀少的特殊部队。
秦国铁鹰锐士的强大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司马错便借这个名号创立了铁鹰锐士。
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要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
当时的步战士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
但是铁鹰锐士是样样皆会,样样皆精。下马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与匈奴胡骑为准。
而铁鹰锐士是要超越当时闻名于世的魏武卒,魏武卒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我们先看一下成为魏武卒的条件有多么苛刻:
《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意思是说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三天的作战粮草,一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称为“魏武卒”。
魏武卒的人员选拔极其严格,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战斗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而铁鹰锐士是要超越魏武卒的,那么其选拔的方式将会更加的严格和苛刻。
体魄关:铁鹰锐士在魏武卒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只有体魄这一关通过,方才能进入其它的各项考核。首先在这一点上魏武卒没法比。
步兵关:之后便是步兵战,要求必须是秦国新军精锐中的步军作战成绩名列一流,步兵战对抗才算合格。魏武卒就是重型步兵,此时铁鹰锐士比魏武卒还要重型,而防护上也加强了保障,提高了士兵的生存能力。
在步兵作战上成绩优异才算部分合格,而此时的铁鹰锐士已经可以打败魏武卒了。而魏武卒也确实在灭亡了。
公元前293年,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众,魏武卒损失殆尽,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骑兵关:接下来就是骑兵作战较,骑兵作战和步兵作战是一样的,也必须要在秦国新军精锐中的骑兵作战成绩名列一流。
此时的要求就趋于向“特种兵”的形式了。而此时单兵的作战已经可谓在当时单兵作战能力无兵可敌了。
而这还不算。在个人简单选拔过关后,接下来就需要满足团队协作,团队作战了。通过以各种阵式结阵而战的阵战关。
单兵作战能力上来还是不足的,还要满足团队作战,而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只有保全取暖才是王道。而铁鹰锐士也必须要满足这样的条件才可以。要在各种的团队作战,各种阵战上过关才行。
各种器械的熟悉: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这算不算完,接下来就需要通过对各种兵器的掌握,这样就和现今掌握各种枪械和作战用各种交通工具相似。
小结:
而这么一看,铁鹰锐士可谓是全能型士兵了,而这样也是向完美发展,也是很合理的,首先满足体魄的需求,是为了适应长期的作战,只有强大而持续的体魄才能满足长时间作战的需求。
接下来各种兵种的满足,而这样做,也是更好的做到随机应变,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各种需求的作战要求,对战任何兵种都是可以战胜之的。
而单兵作战的能力虽然强但是也有缺点的,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人的强大毕竟还是有限的,当然这个人也是可以很强的。
而铁鹰锐士又满足了团队的作战,更是对于各种的阵型熟悉了解。这样下来对战任何的阵型可谓是了然于心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铁鹰锐士已经很完美了。
最后铁鹰锐士还会各种兵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不如此吧,而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做到灵活多变,适用各种作战,在战场可以灵活的采用破敌战术。
比如,对方是骑兵,你可以用绊马索和钩镰枪,这样就可以轻松的破解敌方的重骑兵。只有灵活的战术加上坚实的基础,各种作战需求的满足,才能做到战必胜,攻必取!
而此时的铁鹰锐士和现今的特种兵还有何不一样吗?只是一个是冷兵器,和冷兵器时代的团队作战和阵型作战。一个是热武器,和现代化,海陆空配合作战而已的区别。
而魏武卒都做到了七十二战无一败绩的辉煌战绩,而铁鹰锐士只会比之更强。铁鹰锐士选拔比之魏武卒的选拔更加的严苛,因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战斗力更加的惊人。
秦国铁鹰锐士在历次战争中面对魏武卒无不以一当十,是秦国在诸侯中称霸乃至最终完成一统的军事基础。
荀子在《议兵》篇中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也从侧面反映了秦国铁鹰锐士的强大。而这样的“铁鹰锐士”才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古代特种兵”。而这样的锐士也自然不会多,在秦朝百万之师之中,只有千六百余人。
结语:
其实,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军队都可以称得上“特种兵”,比如:吕布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李世民的玄甲军,岳飞的背嵬军、明朝神机营(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等等。无论是秦国的铁鹰锐士,还是现今的我国特种兵,担任的都是守护国家和人民的“重任”。
而现今我国的特种部队依然出彩,在各种国际性军事竞赛中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绩,成为守护国家和人民的精锐之师,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为祖国的“守护者”点赞!
文/历史紫陌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