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北民南迁与客家围屋的形成有何关系

时间: 2021-07-23 15:07:4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北民南迁与客家围屋的形成有何关系

客家围屋的历史起源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三、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
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围楼和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客家围屋的历史起源: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在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当地土著人居住,这些南下的汉人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传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三、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  

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围楼和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客家围屋:又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客家围龙屋等,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后半圆形、八卦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围屋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不回公司的广东使用方法固定收益发个红好

客家围屋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色?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如今,客家人已走出封闭的围龙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辽阔的世界,围龙屋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公里内,就有几百座
整齐划一,房屋成八卦状排列,挂与挂之间还设有防火墙,2,3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人们就把房子建成半圆!之后就有了美丽得围龙屋!呵呵
语文书上有地
去官网 问

梅州客家围龙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强调的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围龙屋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   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

三明客家与远在万里的北方中原有何关系?近年来,大家公认,客家先祖来自中原ー带,已有上千年历史。三明

三明客家与远在万里的北方中原有何关系?近年来,大家公认,客家先祖来自中原ー带,已有上千年历史。三明客家与中原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有血缘、文缘、语缘、俗缘、神缘等。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n三明客家先民来自北方中原ー带n三明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已为公认。福建省客联会长林开饮指出‘‘中原人口重心南移,在南移过程中,ー部分进入闽粤赣边的客家先民。”<<三明市志>>记载西晋永嘉元年‘‘黄河流域及关中地区难民纷纷入闽避难,迁徒建安郡三明境域各地落户的难民有数千人。”<<宁化县志>>记‘‘晋末汉末宋末,中原汉人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南迁,进入福建的一部分人首先来到宁化石壁。”  秦汉时期闽越人20万,三明境域仅几万人。唐代,中原固始ー带将领陈政、陈元光(80余姓11189人)、王潮王审知(70余姓5千余人)等人先后率领部队入闽后,人口大增,三明境域人口2.6户16万余人。唐天宝元年,宁化县人口仅5000人,宝祐年间,增至11万多人。石壁成为南下客家先民的主要聚居地。闽王王延曦(939---942)命邹勇夫镇守泰宁县,他与廖董剑、杨胥马成为‘‘ 开泰公 ”。宋代,建宁县成历史上人口、经济鼎盛时期,咸淳七年共25318户,128142口。进入明溪县的移民多数是因北方动乱南下避难的,少数为封官入境。《清流县志》记自隋唐始,北方各地移民陆续迁入,与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客家人聚居地。n由于战乱,人口太密或主客矛盾等因,宁化等县人又迁移至长汀、上杭、永定,广东等,传播至几十个国家,人口增至约ー亿,客家成为中华民族的八大民系、福建六大民系之,在中外影响巨大。你觉得呢?
三明客家与远在万里的北方中原有何关系?近年来,大家公认,客家先祖来自中原一带,已有上千年历史。三明客家与中原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有血缘、文缘、语缘、俗缘、神缘等。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
  三明客家先民来自北方中原一带
  三明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已为公认。福建省客联会会长林开饮指出:“中原人口重心南移,在南移过程中,一部分进入闽粤赣边的客家先民。”《三明市志》记载:西晋永嘉元年“黄河流域及关中地区难民纷纷入闽避难,迁徒建安郡三明境域各地落户的难民有数千人。”《宁化县志》记:“晋末汉末宋末,中原汉人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南迁,进入福建的一部分人首先来到宁化石壁。”秦汉时期闽越人20万,三明境域仅几万人。唐代,中原固始一带将领陈政、陈元光(80余姓11189人)、王潮、王审知(70余姓5千余人)等人先后率领部队入闽后,人口大增,三明境域人口2.6万户16万余人。唐天宝元年,宁化县人口仅5000人,宝祐年间,增至11万多人。石壁成为南下客家先民的主要聚居地。闽王王延曦(939-942)命邹勇夫镇守泰宁县,他与廖董剑、杨胥马成为“开泰公”。宋代,建宁县成为历史上人口、经济鼎盛时期,咸淳七年共25318户,128142口。进入明溪县的移民多数是因北方动乱南下避难的,少数为封官入境。《清流县志》记:自隋唐始,北方各地移民陆续迁入,与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客家人聚居地。
  由于战乱,人口太密或主客矛盾等因,宁化等县人又迁移至长汀、上杭、永定,广东等,传播至几十个国家,人口增至约一亿,客家成为中华民族的八大民系、福建六大民系之一,在中外影响巨大。
  三明客家姓氏源自中原各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渊源即血缘关系,客家先祖来自中原,传播了中原姓氏。在300个大姓中,河南衍生176个姓氏,有李、陈、王等。唐代陈政、陈元光与王审知等带来150多个姓氏的士兵及亲属。如陈、王、林、吕、许、蔡、何、萧等姓。
  当前,三明人口共268万,25个民族(含汉、畲族等)有520个姓氏,其中客家姓氏共200多个,在宁化石壁客家祖祠敬拜200多位祖先牌位,有150种以上由宁化石壁播衍到中外各地。迁入宁化第一姓管氏,来自江西,始祖姬乃黄帝嫡裔,祖地在河南新郑一带,先祖有山东管仲等名臣名人。早在汉时,将乐就廖氏从中原迁来定居。《泰宁县志》记:东汉末开始,华北社会动荡,中原地区汉人陆续入闽,主要是陈、黄、郑、詹、邱、何、邹姓入泰……唐时从河南迁来梁邹等姓。南唐时江苏迁来严姓等。宋时从河南迁吕、许、蔡、何、萧等姓。元时从河南迁陈姓等。另外,唐时随王审知迁来黄、陈、何、湛、刘、柯、杨、张、俞、廖、邱、傅、上官等姓到建宁县。到清流的汉人有林、陈、江、邓、赖、魏、王、温、丘、雷、廖、伍、张、叶、巫、邹、裴、上官、萧等。其中黄、陈、邓、赖、王、叶、邹等从河南迁入。
  近30年来掀起寻根热,如闽台李姓到河南鹿邑,张姓到河南濮阳、山西太原,刘姓到河南偃师、鲁山,杨姓到河南开封,王姓到河南固始寻根等。
  客家文字源自中原
  三明客家与中原人民同文同种。中原的核心在陕西河南一带,是中华文字创始地。客家人在中外用的都是汉文。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遗址。1956年,在陕西发现半坡文化遗址。在陶器上的几何符号就是早萌的象形汉字。在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已形成成熟的汉字体系。河南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为最早的字典,其“六书”理论成为分析汉字的经典。汉字在河南陕西一带发现发展,是古代汉文化中心,中原文化传播神州大地。南迁到福建的士官文人与百姓将中原文字文化等传到各地。陈元光、王审知等做了许多宣传普及工作,大大促进闽台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发展。黄慎、李世熊、伊秉绶、邹应龙、叶祖洽等状元、画家、书法家、博士等文化人的涌现,就是最好例子。
  客家语言源自中原
  客家普通话源自中原,显而易见。客家方言因受闽赣等省的影响与畲族等少数民族的渗融,有所变化。但其基音基调仍保留中原古音,成为唐宋古音的活化石。客家话以梅县话为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该话。而梅县客家则迁自宁化,客家话在石壁形成。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说,“石壁是客家方言的摇篮之地。”中科院罗美珍指出,“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时期最早的聚散中心。”
  宁化话之源在何处?客家祖先原是中州一带的居民,中州古汉话至今仍大量保留在客家语中。《福建省志·方言志》记:“唐代两次大批入闽汉人,都以河南中州人为主体,当年的中州汉语,正是形成闽方言最重要的基础部分。这个基础既有自东晋时期中原人保留的上古雅语部分,又有唐代洛下正音(广韵)为代表的中古汉民族的标准语成分,正是这两种成分形成了闽方言的共同性。”若将闽方言与《切韵》音系进行历史比较,发现二者之间有共性之处。另外,陈运栋先生等考证:《诗经》中的双、庸、从等字在客家语中可押韵,普通话则押不了。诗经用韵不仅有平上去入之分,还有阴平阳平阴入阳入的区别,与客家话声调-致。中原音中的“维、无、武、晚、望、务、万”等字的声母为[v] ,与客家语完全相同。从宋人所作的词中,可知《广韵》中许多韵都合并后,与客家音系、中原音系几乎相同。南唐李后主的望江南之三:“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中、龙、风押韵,符合客家音系、中原音系。
  宋代,盛行填词,为配合词调,将吟唱的入声字改为平声。现存宋词中,许多上去入声字改为平声。“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为了避难与安全生存,客家人多数生活在山区。山高皇帝远,生活在闽粤赣边区深山密林的客家远离中原,没受宋代北方语言影响。明太祖敇编《洪武正韵》中编进入声字。其入声系统与客家入声系统完全符合。客家坚持祖宗语言,“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保留古唐声调入声字,至今变化很小。由于客土融合,受到土著,闽赣语言的-些影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南方独特的方言之一。其基调仍为中原古代音调。客家话成为有别于其他民系的主要特征,又与中原古音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客家话与洛阳话是“姐妹”语言,与洛阳方言的北京话有大量的共同语言,证明客家方言是产生于中原古赵国的原生态方言。客家方言索、朝食、赖子等曾出现在《老子》、《周易》、《诗经》等作品中。郑州大学教授崔灿认为:“宁化石壁在客家方言整合统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从这里开始的。”

围屋建造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找人帮我找消息介绍围屋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 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三、花岗岩条石结构(如江西龙南龙光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
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围楼和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作用:抵御外族入侵。
“客家”原是当地土著居民对客居的外来户的称呼。“客”与“主”的身份原本是相对的,外来的人住得久了,慢慢变成老客,最后终于反客为主。客家人在举家迁徙的过程中既保持了原籍优良的居住传统,又融合了当地新的生活气息,这使得他们有了由守反攻的资本。

围屋 客家人的堡垒

赣南是指今天江西南部的18个县市区,面积大约有3.9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790万。赣南客家民居年代久远,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的晚期。现存的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

围屋是赣南客家名居的一个典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围屋的大门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有性,也最为集中,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在形式上,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围屋——关西围屋,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

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外墙厚在0.8至1.5米间。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仅在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有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

围屋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它与闽粤围楼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屋的防御功能更为完善,围屋四角所建的炮楼,其功用显然是为了警戒和打击已进入墙根或瓦面上的敌人。

围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防卫万无一失的特点,故一般在板门之后,还设有一道闸门,有的围屋则在闸门之后,还设有一道便门,板门之前再设有一道“门插”(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还设计有漏水孔。围屋的外墙高大厚实,没有窗户,只有对外射击的枪眼。围屋四周有象碉堡一样的角楼。赣南的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房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这种构建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

逼出来的“燕侣比翼”

在众多的围屋中,龙南“燕翼围”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座。明末清初,粤赣边境的杨村时有战火。家道殷实的赖福之和弟弟上赠、上球,奉祖辈之嘱外出避难。他们的第一选择是位于黄塘高围的亲戚家,岂料对方无义,竟然杀害了前去探问的人。兄弟们只好改奔黄牛石避乱。待事息返乡,看到满目疮痍的家乡,遂萌生了建造高守围屋的构想。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这个浩大的工程正式开始,在之后的27年间,燕翼围不断壮大,最终修建完成。竣工后的围屋呈方形,四层高15米,长42米,宽32米。建筑总面积1344平方米,共有136房间。围屋的功能区分配非常清晰,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室,四层则是用于战略防御的战楼,共有5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两口暗井(平时以土埋之),一为水井,另一为粮库井。因为高大易守,可闭关自守一年不出围,而有“高守围”之称。公元1849,当时的府台大人周玉衡应邀来围屋做客,看到围屋主人相敬如宾、便题字“燕翼围”取“举案齐眉,燕侣比翼”之意。围屋自此便有了今天的称呼。

比出来的关西围

关西围是赣南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它的开基祖是徐名均,俗称徐老四。因为姐姐嫁入燕翼围而有机会常常去那里做客。看到雄伟的燕翼围,争强好胜的他便暗暗决心有朝一日要盖一座超越它的围屋。

他天资聪慧,在姐夫的资助下,木材生意日渐兴隆。而后来偶然得到的一块免税牌使他如虎添翼。很多商人归附在他的“西昌”门下,他也因此财源滚滚,为西关围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座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九米,厚两米,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整体结构如同巨大的“回”字,共有主房124间。

照壁的后面是围主徐老四修的戏院。传说每次开戏,他的大夫人诰赠五品宜人的赖氏便沉醉其中,此时徐老四边从西门溜出,与他的另两位张氏夫人到小花洲喝酒赏月。

客家文化:“移民”的精英聚落

有资料显示,客家人构筑的围屋,源于东汉的坞堡。这种建筑形式在两晋南北朝时曾盛行中原。客家人聚族而居、耕战结合的习惯,就源于那个时代。围屋几乎就是客家的象征,客家人可以不住围屋,但住在围屋里的,一定是客家人。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唐末五代时,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外来移民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土著居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

住在围屋里的客家人,过着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这是一种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的传统生活。在一个大围屋里,常常住着几百甚至上千的人,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缘后代。当围屋容纳不下时,长子的一支就被留在老屋,其他儿子则分出去再盖新屋。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客家人由于是迁徙才寻觅到安家的处所,所以勤奋、勇敢、智慧、与环境做斗争,是他们的品质。经过无数岁月的积淀,他们终于开创出了大好的局面: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客家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他们在各自的阵营里发挥着惊人的创造力。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们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TIPS:

客家先民的6个“移民”时期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

1.秦始皇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2.东晋时期 东晋“五胡乱华”时期,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

3.唐末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4.宋南渡时期 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5.明末清初时期 当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

6.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文章标题: 北民南迁与客家围屋的形成有何关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6225.html
文章标签:有何  客家  南迁  关系
Top